頂點小說網->軍事->紅樓之薛霸王->章節

第110章 治河新策定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賈瑞不敢在薛蟠面前炸刺,只能目送他護著王熙鳳離開,看著王熙鳳的背影咽了幾口口水。

薛蟠、王熙鳳二人來到會芳園天香樓外,看到兩個年輕女子,正說笑著從樓上下來。

那二人看到王熙鳳,忙斂容見禮道,“璉二奶奶。”

看著薛蟠,不知該怎麼稱呼。

王熙鳳便向她們介紹薛蟠,“這是薛家大爺。”

那二人又向薛蟠見禮道,“薛大爺好。”

薛蟠不認識她們是誰,不好妄言,笑著點了點頭,算是回禮。

那二人便告罪告退。

王熙鳳見薛蟠的目送追隨著她們而去,笑著說道,“妹妹不認識她們姐妹兩個?”

薛蟠收回目光,笑著說道,“小弟來西府不多,哪裡能認得他府上的每個人。”

王熙鳳笑道,“她們姐妹兩個,卻不是西府裡的,而是大嫂子的娘家人,是尤氏的繼母尤老娘帶來的兩個女兒,我們都叫她們二姐、三姐。”

王熙鳳這麼一說,薛蟠才知道,原來她們二人,就是尤二姐、尤三姐,果然聞名不如見面,生得都是好樣貌。

王熙鳳笑道,“怎麼?弟弟看上她們姐妹倆了?要不要姐姐去和大嫂子說說,討過來給弟弟做個側室?”

薛蟠連忙擺手說道,“不敢不敢!小弟不敢有此妄念。”

王熙鳳嗤笑道,“弟弟也和你二哥一樣,有色心沒色膽,將來也是被雲妹妹拿捏的主兒。”

薛蟠笑道,“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也總不能把所有美人兒都攏到家裡吧,小弟可沒有那麼多的閒工夫。”

王熙鳳說道,“好了,不和你磨牙了,太太和姨媽她們該找我了,我先上去了,弟弟也去找你二哥她們去吧。”

薛蟠便拱手與王熙鳳作別,看她款步提著裙襬拾級上樓,才往賈珍、賈璉那邊去。

陪著賈珍等人渾鬧了一回,薛蟠當晚便沒有回城東,而是在梨香院住了一晚。

第二日寧國府還有一場熱鬧,薛蟠卻沒有再過去,而是出城到西山,巡視了一番煤礦、工業基地。

巡視回來,剛走到廣安門,想要去堆場檢視一番,卻看到賈芸等在堆場大門口,一看到薛蟠,便忙迎上來稟報道,“蟠大叔讓人好等,快點進城去,陛下宣你進宮呢。”

薛蟠聞言,便急忙掉轉馬首,從廣安門進城。

在廣安門處,又得到馬騰催促,薛蟠快馬加鞭,走正陽門進到內城,到天@安門外下馬,跟著內侍進入皇城,一路快步疾行,往御書房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來到御書房外,看到戴權正等在門外,薛蟠上前見了一禮,低聲問道,“陛下召我進宮,所為何事。”

戴權低聲回了一句,“今日河道總督張大人回京,奏報治河之事,其間提到你,陛下便召你進宮奏對。”

薛蟠聽是此事,心中安定下來。

原來,河道總督張鵬翮,得到借用人力,讓黃河改道回北宋故道的建議,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親自巡視了黃河北宋故道的情況,愈發確定此策可行,才進了一封奏章。

治理黃河,對每一個大一統王朝,都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劉漢帝國承襲前明,設定的河道總督,官階是正二品,與六部尚書齊平,可見對治河之事的重視程度。

張鵬翮在河道總督任上,已經做了七八年,雖然並未徹底消除黃河水患,但也運用了多種治河新策,取得了一定的治河成效,配得上“勞苦功高”四字。

由他進奏的治河新法,由不得永昭帝不重視。

收到張鵬翮的奏摺之後,永昭帝便與內閣諸臣,連續舉行了多場座談,卻一直討論不出一個結果。

張鵬翮的奏摺中,雖然把治河新策的利弊,儘可能地講述淺顯易懂,但是一封奏摺的內容畢竟有限,永昭帝和內閣諸臣,無法從中準確把握新策的方方面面,不好貿然做決定。

治理黃河非同小可,任何一個決定,關係到的都是黃河下游的數省百姓,怎麼謹慎都不為過。

最終,還是決定把張鵬翮召進京來,親自面奏。

如此一來,薛蟠在六月份,進京途中,途徑淮安,拜見張鵬翮的時候,提出的建議,才拖到九月中旬,仍尚未獲得朝廷認可。

這本就是封建時代的辦事效率,薛蟠對此已經習慣了。

今日張鵬翮剛一進京,便被永昭帝宣入宮中,與朝中一眾重臣,一起舉行閉門會議,探討治河新策的可行性。

張鵬翮在進過奏摺之後,並沒有幹等著,而是繼續考察,這個時候,對薛蟠提出的治河新策,已經成竹在胸。

在閉門會議上,用大量詳實的資料,征服了永昭帝和諸臣,把治河新策推到了獲准的邊緣。

僅剩的困難,就是治河費用從哪裡來。

今年,北方各省依然災害不絕、旱澇不定,江南各省雖然又是一個豐收年景,但是收上來的賦稅,並不比前幾年多多少。

只是因為薛蟠在揚州,抄沒了八大鹽商的家產,光是現銀,就抄了兩三千萬兩,還有價值四五千萬兩的田產,正在陸續售賣,所得銀錢也會陸續收入國庫。

多了這一筆意外之財,朝廷今年的日子,才好過了一些,可以把之前落下的虧空,彌補上一些。

不過,多出來的意外之財,如今已經被瓜分殆盡。

而張鵬翮在治河新策中,估算出的工程總費用,至少也需要三千萬兩銀子!

往年,朝廷在黃河治理上,一直採取的是小修小補,哪裡決堤修哪裡的策略,每年的治河費用,基本上控制在一百萬兩左右。

只有在水患實在嚴重的情況下,才會追加費用,但是最多的一年,也超不過兩百萬兩。

張鵬翮提出的治河新策中,預估的工程工期,是十年,也就是說,每年至少需要花費三百萬兩。

這筆銀子從哪裡騰挪支取,現在成了決定治河新策能否獲准的關鍵。

內閣次輔、戶部尚書石淼文,咬死了一點,“戶部每年用在治河上的費用,最多只有兩百萬兩,其中一百萬兩,要用來修繕現有河道堤岸,能用於治河新策上的,只有一百萬兩。”

如此一來,治河新策若要實施,就有兩百萬兩銀子的資金缺口。

張鵬翮想到薛蟠當初的承諾,便把他提了出來,說道,“治河新策的首倡者,其實是薛蟠,他還曾有言,有辦法解決治河新策的資金,陛下不如召他前來,詳問根底。”

這就是薛蟠被突然宣召進宮的原因了。

只是不湊巧的是,今日薛蟠不在城內,而是出城巡視去了,才耽擱到現在,才進宮復旨。

戴權先在門外揚聲奏報道,“陛下,薛大人奉旨進宮,已經在門外候旨。”

御書房內傳出永昭帝的聲音,“宣!”

戴權為薛蟠推開門,薛蟠邁步進去,向永昭帝、內閣諸臣,以及張鵬翮躬身施禮道,“微臣拜見陛下,拜見諸位大人,讓陛下與諸位大人久等了,是微臣之罪。”

永昭帝說道,“愛卿是在料理公事,何罪之有?”

張鵬翮說道,“薛大人,陛下這次召見,為的是你曾向本官建議的治河新策之事。”

永昭帝說道,“沒想到薛愛卿你也懂治河之事,你首倡的這個治河新策,若是功成,不僅能讓安徽、江蘇兩省,今後再不受黃河之患;就連河南、河北、山東等地,也能改變如今黃河每年必決的局面,實乃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業!

“如今,朕與內閣眾臣,都認可了此策,唯一可慮的,就是治河費用,現在每年都有兩百萬兩的缺口,張愛卿言說,薛愛卿你有辦法解決此事?”

薛蟠拱手回道,“微臣確實有辦法,籌措到治河所費。”

永昭帝訝然道,“這可是一年兩百萬兩,不是小數目,不知是什麼辦法,快如實道來。”

薛蟠回道,“黃河北宋故道,入海口在渤海沿岸,那裡正是長蘆鹽場所在,微臣斗膽,請陛下把長蘆鹽場管理事宜,交與微臣,微臣擔保,只憑鹽場獲利,足以支應治河所需。”

永昭帝皺眉說道,“長蘆鹽場如今每年所收鹽稅,不過十數萬兩,怎麼可能彌補上治河新策的資金缺口?”

陪坐在一旁的忠順王,突然插話說道,“若是把薛大人家裡的玻璃產業貢獻出來,倒是能補足缺口,還綽綽有餘呢。”

忠順王前番因為牽涉到“西山煤礦慘桉”之中,不僅投到西山煤礦上的錢財被悉數查抄沒收,還被降罪,剝奪宗人府宗令之職,又被禁足了幾個月,這還是在把王府長史丁姜斌推出去頂了大半罪責的情況下,受到的處罰。

不過,此事過後,忠順王便有官復原職,重新擔任宗人府宗令,從而獲得參加這次閉門會議的資格。

卻記吃不記打,這個時候突施冷箭,刺了薛蟠一下。

薛家商號的玻璃產業,日進斗金,雖然把寧榮二府、王家、史家、馮家、衛家等都拉過來分潤利益,但是眼紅之人,依然大有人在。

忠順王就是其中之一。

忠順王本就與寧榮二府不對付,現在又因為西山煤礦之事,和薛家也撕破了臉皮,自然要想方設法,給薛蟠上眼藥使絆子。

永昭帝自然也知道壟斷玻璃生產的薛家商號,獲利豐厚,但卻沒有把玻璃產業收歸國有的打算。

朝廷雖然缺錢,但也沒有缺到盤剝臣民的地步。

八大鹽商之所以被抄家,主要還是因為枉顧王法,悍然刺殺朝廷重臣,觸及到朝廷底線,咎由自取。

薛家商號,卻是照章納稅、主動繳稅的商界榜樣。

忠順王也就只能這樣諷刺一下,別的也做不了。

薛蟠抬眼瞥了忠順王一下,沒有接他的話茬。

還是永昭帝來給他這個不省心的皇弟收場,說道,“薛愛卿,朕把長蘆鹽場事務交付與你,你可敢立軍令狀,保證治河新策用度無缺麼?”

薛蟠拱手說道,“微臣敢立這個軍令狀。”

永昭帝對在座的重臣說道,“諸卿以為如何?”

首輔王汝霖率先表態道,“既然薛大人能為治河新策運籌到足夠資金,不需要朝廷在既有賦稅中調撥,那麼此事就沒有其他障礙了。”

次輔石淼文也點頭說道,“戶部會把每年兩百萬兩的治河費用,如數撥付,剩下的資金缺口,既然薛大人能夠彌補上,那麼此事可以實行。”

其他列席的官員,也都一一認可了治河新策,於是此事便定了下來。

治河新策,自然是由河道總督張鵬翮抓總,同時朝廷也會下令,讓黃河北宋故道涉及到的州府,著力配合。

河道總督雖然名義是只是負責黃河、大運河、淮河、海河等北方河道的治理事務,但是實際上的權力卻非常大,對河道涉及到的地方,都有管轄權,並且還有專屬的修河廂兵部隊,一旦動員起來,治下的勞工,能有數十萬人。

治河新策,涉及到河南、河北、山東三省的數十個州縣。

現在的黃河,是從河南行省的蘭考縣境內,轉向南下,途徑徐州、淮安等地,匯入黃海。

治河新策,則是要從開封府河段開始,開闢一條新河道,連線北宋時的黃河故道,途徑濟南府等地,匯入渤海。

實際上,張鵬翮在治河新策中規劃的黃河下游北流新河道,並不完全與北宋故道重合,反倒是與後世的黃河徑道大致相當。

而若是沒有這次人工為黃河改道,黃河也會在一百四十年後,自行改道北流。

張鵬翮不愧是這個時候最懂治河的水利專家,親自考察規劃的黃河新河道,正符合黃河改道後的流向。

這項足以影響今後百年的治河政策敲定,張鵬翮作為總負責人,沒有在京城過多停留,立即出京南下,繼續論證黃河新河道的相關事宜。

臨走之前,找到薛蟠,誠懇地對他說道,“文龍,老夫這便要南下去為新河道開工做籌劃準備,馬上就要入冬,正逢農閒,勞工容易招攬,老夫會讓一些確定好的河道先行開工,這次從戶部支取的銀子,應該能支應過這個冬天,等到明年開春,就需要文龍你籌措的銀子補充上了。

“開弓沒有回頭箭,治河新策既然得到朝廷認可,正式開工,一定要堅持坐下來,得競全功!”

薛蟠掐指一算,說道,“總河大人儘管放心,有這半年的時間,下官定能籌措到足夠的資金,支撐工程持續下去的。”

相關推薦:西遊之亞索修仙我帶千億物資逃荒路上養四個崽崽農女有空間:拐個將軍去逃荒回收廢土我真的不想當奸臣啊朕在妖魔世界編輯詞條天才締造者超級地圖全能家教空間靈泉有點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