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言情->紅樓之林氏長兄->章節

第250章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和惠大長公主到得比吳大將軍還要早些。她原來出發得就更早些,路程也更近些,然而來得這般迅速至少說明,這個年逾六旬的老人家,途中沒有歇過哪怕一天。這是她下嫁後四十餘年裡頭第二趟回京裡。上一次是送孫女出嫁、祝賀老聖人大壽。而這回則是慶祝皇帝大壽。這理由說充沛也充沛,然而卻不像是這位老人家的作風。別的不說,十年前皇帝的壽辰比這次排場只大不小的,和惠公主也沒上京來。

“也是前陣子明麗鬧出來的事,可惜辛苦了皇姑母。”皇帝輕描淡寫地,給和惠大長公主上京找了個再好不過的理由,“幸虧景寧母子平安,皇姑母辛勞之餘,也能有所慰藉。”明麗公主做出那樣大逆不道的事情來,皇家貴女們的名聲一落千丈,素有德名的大長公主進京,倒的確能讓人暫且忘了明麗公主——現下是縣君了的不義之舉。畢竟,皇家也是出過德才兼備、受人敬重的公主的。這位公主下嫁的還是孔家,自然頗受讀書人追捧褒揚。

除了這個理由,也實在沒有別的道理能解釋年邁的大長公主日夜兼程趕赴京師的原因。黛玉倒是挺高興,大長公主進京,意味著嫂嫂能有更多的機會到宮裡來,說不準她還能看到修航。然而大長公主似乎並沒有滿足她心願的意思。

她除卻進京的那一天到了宮裡來,祝賀皇帝大壽,同她兄長與侄兒關起門來說了有大半個時辰的話外,便一直沒怎麼進宮。她一改上回的深居簡出、應酬也讓孫女兒出面的習慣,公主府裡頭人來人往,各家女眷不分親疏一個個地宴請。連即將回國的扶搖翁主都成了她的座上賓。

即便從小與祖母並不親近,孔靜嫻也感覺到了一股子風雨欲來。覆巢之下無完卵,然而她怎麼也瞧不出來哪裡有什麼不對。若說是為了奪嫡之事,那跟和惠大長公主毫無關系,實在犯不著插手,可大長公主最近的動作,若說她只是為了給皇帝賀壽,那還真是長了眼睛的都不信。

靜嫻雖然不理前朝的事情,但也不是聾子瞎子。她記得有一回端王派了人來找林沫,然後過不久水汲進京,有人報林清有欺君重罪,把她嚇了個半死。也是那回她才曉得,孔家的傲氣,在絕對的皇權面前都是不堪一擊。

實在放心不下,她帶著修航去給祖母請安。

大長公主見到重外孫,倒是心生歡喜,也不要嬤嬤插手,自己抱著,現下是修航睡覺的時候,他執著地不肯睜開眼睛,晃動的頻率稍有不如意就嗚咽似的哼哼出來,公主也不介意,抱了許久,才還給靜嫻:“這孩子長得真像你。”

“小孩兒都長得差不多。”靜嫻縱然有些著急上火,也沒敢直接著問,“公主有兩年沒回來,親戚朋友要見,也得掂著,孫兒瞧您這兩天像是累著了。橫豎不急著回去,慢慢來不行?”

她這話也說得輕巧,如今她也是林家的主母,每次宴客都是大麻煩,請誰、不清誰、先請哪個、後請哪個、座位如何安排,菜色如何搭配、誰家有間隙、誰家見了面尷尬,都是門學問,一個落不好就要招怨憤。不過公主的底氣肯定是要比她足一些,就是有些人顧及不到,人家也最多在心裡想想,明面上肯定還是其樂融融的。但和惠公主的性子她是曉得的,這個人一直以來都強迫自己做到最好——她把所有任性的權力都給了家裡人,卻十分苛責自己,名聲越響、別人越誇她,她就越容不得自己出一點差錯。

這般辛勞,就是林沫也得說句“何苦”。

然而林沫不願自己妻子、妹子這般操勞,對於如此要求自己的大長公主,還是只有敬畏的。想想一個親王家的郡主,別太宗收為義女,卻是為了和親。擱別的女子早就哭天搶地了,她不怨不忿,反倒替義兄掙了許多的地位來,可見其大氣。明明有大動作,卻還只博了賢名,就是一向好猜忌的太上皇也沒有對她產生不滿,可見其聰慧。而後嫁入孔家,卻過得有些尷尬。憑她的地位,明明不用理會公婆,把兒子、孫子教成自己想要的便可,但她終究還是放手,讓幾個小輩同她離了心。無奈之下,卻是長輩慈愛。

只是大長公主待字閨中之時,眾人交口稱讚的,無非是她的深明大義、聰慧果敢。連林沫也覺得,能夠同時獲得太宗皇帝、太皇太后、太上皇這三個人的喜愛,還不動神色,和惠公主若是男兒,定然不輸端王。但自從出嫁後,所謂的賢名只剩下公主慈愛,同喪父後獨自養育兒孫、深居簡出的貞名。甚至在林沫看來,就靜嫻未嫁時的不知天高地厚看,和惠公主教育孫女也算不得成功。他當初還覺得奇怪,一個讓端王、太宗、太上皇都真心疼愛的人,不能說沒有手段,為何能任由婆婆、兒媳架空自己在孔家的威信?等他自己做了父親才明白,這世上再鐵石心腸的人,要打定主意不溺愛孩子,也是件不容易的事。

只可惜當年名動四方的奇女子,也成了書本上刻板的“賢良”二字。

因而當聽說公主又開始頻繁地應酬交際,他並未如妻子一樣驚慌失措,甚至生出“她本該就是這樣”的想法來。但靜嫻卻沒有他心寬,小心問道:“這趟大哥同三弟沒有跟過來?我原以為,公主這麼急著見京裡頭的夫人小姐,是琢磨著給大哥找門親事。”

孔靜瑢一心惦記著長孫玉,明裡暗裡地據了幾門婚事。如今妹妹都有了兒子,他再拖下去也不是辦法,先著急的居然不是和惠公主,而是其母,等兒媳婦發了愁,做祖母的才寫信到京裡給做皇后的侄兒媳婦,要一門指親,只是後來靜嫻又聽說家裡人思來想去的,覺得太遠的千金小姐也不一定多好,想著就近在江南找個清貴人家名聲好些的嫡女娶了。不過和惠一向偏愛小孫子,或許有心給三弟找個富貴人家結親也說不定。

公主笑道:“為了你哥哥,你媽媽看了幾家女孩兒,都很不錯,可惜太遠了,你不大容易見到。至於你弟弟,他還早呢,我想著,他也要和你哥哥似的就近選一個才好,就算要在京裡找,我幾年才回來一趟,認識的小女孩兒還不如你多呢。看修航都沒怎麼睡踏實,叫嬤嬤抱下去罷,伺候好了,咱們說說話。今天說是泰隱要過來,他好的還是小時候的那幾口麼?好在打小兒也在咱們家學堂裡吃的飯,應當沒什麼忌口。”

既然不是為了兄弟的親事,公主這般大張旗鼓,真叫人忍不住多想。

但她又隱約覺得,祖母寧願與林沫商議,也不大樂意告訴自己。

她這回直覺倒也準。孫女婿一來,公主就打法她去看看修航起來了沒有,有沒有哭鬧。靜嫻心有不忿,繞了遠路,又悄悄地折回來,廊下的丫鬟剛要叫人,她就眨了眨眼睛。當年在孃家也是出了名的不聽話,不過公主寵著,也沒人敢說什麼。公主府裡頭的丫鬟都是伺候了多年的老人了,一時也有些為難,她也就隔著窗戶聽了個大概。

大長公主正對林沫道:“如今這個情況,你心裡有數。我的意思,是你最近也小心著些,別太惹眼。我曉得你是心裡有成算的,只是到底年輕些。我說話可能不大中聽,只是到底多吃了幾年的鹽,有些事情也經歷過,就衝著你媳婦我也不能害你。”

林沫也恭謹有加:“公主提醒得是。只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我自是願意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只怕這種情況,也確實輪不到我這樣的螻蟻出來叫喚。可是之後會如何,卻是難辦。”

“興許也沒糟糕到那地步呢。”公主反而勸他,“你三弟、舅舅有沒有信來?我這趟進京來,齊忠伯夫人來送我,倒是說了幾句話。”

“我前幾天倒是去了兩封信,還沒有迴音呢。”林沫道,“便是有信來,以小舅舅的脾氣,也不會說什麼。”林白氏、容白氏之母早沒了,就是白時越之母也沒了有些時日,現在的齊忠伯夫人別說林沫,就是林白氏都不大認識,她說了什麼自然也無人關心。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靜嫻越聽越糊塗,只覺得公主果然是來做大事的,林沫這種步步後退的樣子也著實難見。但再聽下去也沒什麼意思。她只得擺擺手,對丫鬟做了個封嘴的動作,又輕手輕腳地走了。可巧看見修航正哭著,連忙從乳孃手裡接了過來,便沒有聽見公主的最後一句話:

“其實說白了,吳大將軍之所以叫人生畏,還是他這麼些年來從未打過敗仗。他若是敗了呢?”

林沫道:“他若是敗了,我朝威嚴受挫,軍心動盪,四海蠻夷心生僥倖,雖不至於天下大亂,但是要出岔子的。”他忽然轉了話題,“只是孫兒實在不知,公主為何這麼篤定,吳大將軍一定有異心?”

他隱隱有種感覺。

從水浮莫名其妙地冤死吳敏峰,到水溶油然而生的警惕——

好像真相的帷幕,漸漸拉開了一角。

相關推薦:從射鵰開始的諸天直播我岳父是李世民大唐風華路蜀漢之我是關興三體:從ETO走出來的面壁者異界之悟空傳大明小文人萬古第一劍修死神裡的秘偶大師紅樓之林家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