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言情->紅樓之林氏長兄->章節

第195章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賈寶玉一直是個過分天真的公子哥兒。就連與他年紀相仿,素來一道吃喝玩樂的馮紫英、衛若蘭都開始接觸家裡的人際往來,他仍舊蜷縮在祖母的羽翼之下,不諳世事,軟糯無邪。元春難得回家一趟,說實在的,也知道自己回來得不妥當,不過在宮裡頭實在是太冷清了,忍不住要見見娘家人,哪怕連頓便飯也吃不得。只是見了自小疼愛的幼弟,也只得暗歎一聲:“要是珠兒還在就好了。”

若是賈珠還在,寶玉盡可以這般不懂事,誰也不會覺得要緊。

可這趟回來,叔伯兄弟們,祖母、母親,一個個地對著她訴苦念委屈,唯一的幼弟倒是沒有求前程,只是所求之事讓她更加地只能苦笑。身邊的太監宮女多半是太上皇、皇后宮裡的,只是她也顧不得那麼多,只告訴祖母:“吳國公主過幾日就要進宮了,她也是個可憐的,如今好歹都熬過去了,只是我想著,林淑人好歹是老夫人肚子裡出來的,平常多走動走動,莫要太生分了。她如今是不缺奉承的人了,只是就因為這樣,什麼人都去噓寒問暖了,咱們反而沒個動靜,豈不叫人心寒?”

賈母連忙應下:“娘娘說的是。”心裡也斟酌著,黛玉進宮,對元春也是助力。只是表妹做了皇后的義女,只怕表姐的處境越發地難過了。別人說起來,這輩分如何呢!

元春好歹忍住了淚水,又小心囑咐了賈母幾句,輕聲道:“知道夫人、宜人委屈,只是想想,靖遠侯是什麼人?別說你們,本宮都怵靖遠侯妃呢!他那性子,難道不得罪人?想想那些王子皇孫,咱們又有什麼。”又對邢夫人道,“本宮是不知家裡何故分了家,不過老太太尚在,行事到底要有個大家子的樣子天瑞。”

她上回回家省親,榮寧二府特地建了省親別墅迎接,極盡鋪張之能,元春看了雖然心憂,但到底看得出來家裡頭還有些底子,這回回孃家,看著家裡頭,照樣是錦衣玉食,但她是何等富貴裡養出來的眼睛?別的不說,單是賈母身上的那套首飾,光彩奪目,可是,竟是她上次回來省親的時候的那一套。這套成色自然是好的,只怕捧著金山銀山都沒法買到。只是年年有時新的款式,像她們這樣的大戶人家,雖然自然是祖傳的珠寶更珍貴些,但還是要花大價錢時常置辦時新的。賈母也是個喜歡新鮮東西的,她還把這套首飾拿出來戴,也只說明了一件事兒——她這麼些年來,就沒置辦過比這套像樣的了。

她也只能暗自無奈,孃家指望她在宮裡頭給他們說說好話,她指望孃家出息給自己依仗,都是心有所求卻什麼都得不到,所以誰也別怪誰。

只是哪裡能甘心呢。

當年她被冊封之時,人人豔羨,風頭無倆,便是榮寧二府,亦是昂頭走路,步步生風。彼時黛玉還不過是個剛沒了爹的孤女,依附著她那便宜哥哥,兩個都只能勉強叫做孩子,走在這京城的風口浪尖上,誰瞧著都孤苦伶仃。誰知道轉眼才幾年?當年可憐見兒的小表妹,搖身一變成了吳國公主。雖說不過是皇后養女,並未正式冊封,但難道她賢德妃的冊封儀式就正兒八經了?更何況,她賈元春的兄弟們都是些什麼人,那位小公主的背後,卻有個盡心盡力為她謀劃的靖遠侯。當年被人們輕視的小侯爺,蟄伏了整整三年,贏取了孝義名聲,然而他的前程,並未因那三年有絲毫的折損。

怎能不妒。

元春回了宮沒多久,就聽說景柔公主被罰了禁足,還是皇帝親自下的口諭,不禁吃了一驚。這位小公主出身有所不同,素來被皇帝偏愛,更何況如今駙馬人選已定,公主在宮裡頭待得時間自然長不了,德妃愈加得捨不得,便是皇帝也更是疼愛幾分。怎的就發了這麼大的火。

“叫駙馬家聽見像什麼樣子。”太上皇不常管孫子孫女的閒事,這次倒是開了口。

“這丫頭自己設公主府另住的,若還是這樣的性子,只怕駙馬要與她不知遠成什麼樣去。”皇帝嘆了口氣。他是喜愛女孩兒有些小性子的,皇家的女兒,本來也當傲氣嬌氣,唯唯諾諾的像什麼樣子。只是幾次三番地頂撞嫡母,就太不像話了。皇后近來也暴躁,不顧德妃哀求,罰了幾個她的貼身宮女,甚至還有個陪嫁的奶嬤嬤也去領了杖責。景柔愈發地生氣,聽說父皇正在皇后那兒喝茶,便打著替奶嬤嬤求情的名義告狀去了。皇帝雖然偏疼這個女兒,卻被和貴人一聲“皇后不是按宮裡的規矩罰的?”弄清醒了腦子,加上皇后在一邊笑著說的“得罪了陛下的掌上明珠,不躲遠些,難道還去陛下面前討沒趣?”十分可憐,又見幾分結髮夫妻的親暱,他自然是明白,若是今兒個為景柔破了例,日後皇后再在宮裡頭立規矩可就麻煩了。本來就是要給太上皇、太妃們面子的,若是如今連公主都能踩著她,那像什麼話。於是也不顧皇后說情,給景柔關了禁閉。

元春心裡冷笑道:“要不怎麼說這宮裡誰會扮可憐誰就能出頭呢?德妃看著柔柔弱弱的,哪有皇后娘娘會示弱呢。”

她雖是這麼說著,自己也只得在老聖人面前裝著天真無邪。賈代善走得早,她自然也不記得什麼事兒,不過,這並不妨礙她在太上皇面前訴說祖父在家裡是如何如何地崇敬老聖人,說過多少行兵打仗的趣事與艱苦,叫老聖人連道到底是榮國公,就是忠心耿耿。只是皇帝實在是太過不動聲色,太上皇對榮國府的好感並不能阻止她孃家的頹勢,也只能勉強保她在這後宮的安寧。而她唯一的庇佑,也早就老邁得不甘,卻又眼睜睜地看著燈火逐漸枯敗。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樣的無奈,連曾經為天下第一人的老聖人都無力回天,何況她一個小小的女子。

好在,雖說孃家不中用,倒還有門好親戚。外姓公主,倒也不是沒有先例,不過都是出去和親了,像黛玉這樣被封了公主,卻是風光下嫁的,也就獨一份。人說侄女兒像姑姑,雖說因為王夫人不喜賈敏,不許下人多說,但元春卻知道,自己的眉眼與那位金枝玉葉的小姑姑,是頗有幾分相像的。何況,就算賈母、王氏沒個眼力見識,得罪了林沫,她好好地在宮裡,可沒說過什麼做過什麼劍訣。表姐表妹雖說這宮裡,這份身份根本不能拿出來,但與吳國公主多親近親近,好歹她可比其他后妃多出點把握來。

只是她沒想到,沒等到黛玉進宮,她的全部前程,就毀於一旦。

那日原也與平時沒什麼兩樣。太上皇是個喜歡熱鬧的人,不過身子已經經不起什麼折騰了,所以他的宮殿如同任何一個老人的一樣,安靜,冷清,即便如今春暖花開,也讓人覺得從心裡頭泛著寒氣。太上皇覺得沒意思,就叫了幾個太妃來摸牌玩樂。

他當年也算是風流,只是偏愛華太妃,太妃之中不乏年輕的,只是到底輕佻些,上皇看著她們,就越發地覺得自己的老邁,也不愛她們常在眼前晃悠著,故而來的都是當年宮裡的老人,熟知上皇的脾性,宋太妃還給帶了一份親手燉的酸蘿蔔老鴨湯。上皇山珍海味吃多了,偶爾吃些家常倒也開胃,何況這菜又養脾腎,宋太妃手藝也不賴,只是一路帶來,有些溫了,他素來是愛吃滾燙滾燙的鮮湯的,也不忍叫愛妃白忙活一場,便叫元春拿下去熱一熱。

不過宋太妃好容易奉承一回,哪能叫元春奪了風頭去,連聲要自己去,倒是老聖人說:“她是小輩,應當的。”

元春是知道老聖人癖好的,除了熱湯,又備了一小碟自己炒的醬,好讓老聖人蘸蘿蔔吃。一切穩妥了端上去,他們那兒剛打完了一圈,正好歇下來喝喝湯,嚐嚐宋太妃的手藝。

論理這湯是得找太監先試試的,不過既然是太上皇的愛妃親手燉的,小太監們也有些畏縮。於是宋太妃便笑道:“我給陛下試試燙不燙?”得了上皇的默許,便吹了一口喝了。

就是這一口,出了岔子。

宋太妃自己送來的湯,她自己求著來試,最後毒到了她自己。

誰會相信她有這麼蠢?

自然把目光都看向了元春。

太醫來得很快,給宋太妃看了脈,又驗了鴨湯,語焉不詳:“老聖人放心,此毒藥性雖強,來勢兇猛,不過去得也快,太妃娘娘吐出來便沒事了,並無性命之虞。”

這是老聖人宮裡發生的醜聞。皇后雖為後宮之主,倒也不便插手,太后又推說自己身子骨不好:“何況,就算本宮康健著,也沒有處置這事的腦子。要是冤枉了好人,那不是叫人心寒?”

太上皇那麼愛做主的,卻想著把這事交給太后、皇后處理。所為何故?還不是手心手背都是肉,誰都捨不得。太后就皇帝一個兒子,兒媳婦又是親侄女,這麼些年早自在了,只要兒媳兒媳婦孝順,她管老聖人後宮那些閒事做什麼。太上皇又不是皇帝,不管皇后做什麼都信。

這事還得太上皇拿主意。

元春被軟禁在蘭春殿裡頭,說不的話,行不動步,那日與她一同去廚房的抱琴,早被不知道關在了哪裡,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她是真的無辜。

先不說她有沒有這個膽子,這宮裡頭如果說有誰真心地希望太上皇長命百歲,頭一個就是她賈元春。更何況,她日日服侍上皇,多得是時候給他煎藥熬粥,犯得著眾目睽睽之下動這些小手段?

不過宋太妃理由也充沛,她今兒個是和裕太妃、齊太妃相約著來的。那兩位先到她宮裡等她,裕太妃還與她一道嘗了那湯的口味,這湯就直接放在煲湯的小砂鍋裡頭端來的,多少雙眼睛親眼見著。

裕太妃也給宋太妃作證,說她所言千真萬確。

如此一來,元春的嫌疑便大了。

“陛下如今心軟了,要是擱從前,哪有人說話的份兒兄弟,拽起來全文閱讀。”太后道。太上皇從前脾氣不佳,遇上這種掃興的事兒,哪裡管什麼是非曲折,撿他不順眼地罰了便是,要是當年遇上這種情況,一定是兩個都掉腦袋,哪裡會像現在這樣,還要分出個是誰的錯來。

皇后笑微微地低著頭看宮女送上來的單子。沒幾日黛玉就要進宮,她把人安置在自己宮裡頭,吃住都一塊兒,不過屋裡的陳設、姑娘的衣裳首飾都得她做主定下來。聽了太后這話,她也不動聲色地笑笑:“宋太妃是陪著上皇的老人了,不過我看著,倒是元妃更討上皇高興。”

皇太后很是有些不高興。

她出身清貴,雖說朱家並不十分顯赫,也沒什麼人在朝掌權,但出過幾個大儒,是以一進宮就封了淑妃。後來上皇偏愛華太妃,氣死了文珍皇后,朝中議論紛紛,他為了安撫朝臣,立淑妃為後,冊封華太妃為皇貴妃,然後華太妃一應排場皆不輸皇后。若非最後太后兒子爭氣,這後宮之主是誰還真不好說。

不過太上皇是個長情的人,尤其是年紀大了以後,便越發地覺得當年陪著自己一路走過來的妃子們不容易,何況宮裡的女人素來都精於保養,縱使年老色衰,亦算得上端莊秀麗,還沒到叫人厭棄的地步。是以他雖然十分喜愛元春,此時倒也像是有些偏向宋太妃的。

更何況宋太妃本來也有人證,現下還可憐兮兮地躺在病榻上呢。

“我早說了,賢德妃也是大家子出來的,孝順是好事,只是像什麼樣子!”太后不禁抱怨,頗有責備皇后不管束后妃的意思。

皇后俯身告罪。

太后見了她這個樣子就來氣,只是火也無處可發,無奈道:“罷了。”

這事說是要辯個是非曲折,說到底,也不過是看上皇更喜歡哪個罷了。

皇后去了趟蘭春宮。

才兩天的功夫,元春竟然已經憔悴得不像樣子,臉上妝容全無,頭髮鬆散,眼圈黑到了頰上,看起來十分可憐。

皇后沉默地看了她一會兒,終究道:“皇上一會兒要過來,妹妹先梳洗一番罷。”她看了一眼蘭春宮死氣沉沉的宮女太監,揮了揮手,身後跟著的女官立刻上前去扶元春起來。

元春不知哪裡來的力氣,猛地撲了過來,抱著皇后的大腿:“娘娘,我沒有下毒,我沒有下毒!”

“這事兒”皇后也為難,“本宮也做不得主,你同皇上說罷。”

只是元春又何嘗不知,皇帝一來,金口玉牙之下便是鐵板釘釘,若是信了她還好,若是不信她只怕從此萬劫不復。

當日上皇宮裡一片雜亂,雖說皇后命人封口,但私底下誰不是在議論這件事?幸災樂禍的,好奇結果的,自作聰明的什麼樣的人都是層出不窮。賈家也近百年了,人脈眾多,自然有人給透露了風聲。倒也沒敢說什麼。只說府上的娘娘惹了上皇不高興。

賈母憂心忡忡,尋了門路想見元春,問問底細。誰知往日極好說話的太監這回卻連銀子也沒敢收。不獨如此,當年借了他們家不少銀錢的夏太監甚至還記得把錢還了回來。

賈母是何等聰明的人,立時就明白了,只怕元春這回闖出的禍還不小,這些人是要跟他們家撇乾淨關係了!

她跟沒頭的蒼蠅似的團團轉了一晚上,終是下定了決心:“備車,去靖遠侯府。”

作者有話要說:總算過完年了。

啊,順便,考研分數出來了= =

雖然早就知道沒戲考著玩的但果然還是orz我還是認真工作吧

相關推薦:從射鵰開始的諸天直播我岳父是李世民大唐風華路蜀漢之我是關興三體:從ETO走出來的面壁者異界之悟空傳大明小文人萬古第一劍修死神裡的秘偶大師紅樓之林家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