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言情->紅樓之林氏長兄->章節

第187章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方儉身為帝師,在內閣之中也算打頭的人物,他立志進行糧稅改革,尚未起步,反對聲便沸沸揚揚。老爺子年紀不小,被氣得差點臥病在床。好在亦有不少同僚出聲支援,只是出乎意料,向來以反貪懲腐、扶弱安良形象示人的戶部侍郎,這次沒有任何舉動。

便是他的舊上司水浮都覺著奇怪,心裡暗道,這委實不像泰隱的作風,莫非是妹妹做了吳國公主,他也知道了樹大招風,又或者,水溶真的這麼厲害,能勸動他變了性子?

方儉卻道:“自有那麼一些人,輪到自己的時候誇誇其談,滔滔不絕,只是發現功勞不能歸自己了,就懶得出頭。我們替百姓做事,哪能只顧著自己的名聲?”他沒有點名道姓,只是誰都明白他是在說誰。一時間,質疑改革的焦點卻不知被轉向了何處,倒是替方儉省了不少口舌之爭。畢竟,取富農之餘糧以充國庫,省貧農之雜稅以安民心,到底會損不少當官做宰的收成,難免有些不順。

林沫卻沒有出聲替自己辯解:“我傻了麼?他又沒說罵的是誰,我自己頂頭去認了?老頭子一把年紀了,我怕他受不得氣,算了罷。”不過他守得住,不代表沒人替他出頭。

容嘉便頗是不忿地站出來了。

這位準駙馬爺倒還真對得起他“容狀爺”的諢名,面對當朝宰相也絲毫不懼,侃侃而談。這一老一少的對話是在國子監的昭沁園舉辦的,由國子監的幾百名學生聆聽記錄,說到興處,有不少活絡的學生也加入了討論,史稱“昭沁四問”。

容嘉一問方儉,這富弄貧農之分以何為標準?再問,既然考取了秀才的,就能全家減免賦稅,的確這世上考取功名的人並不多,可天下有多少比例的田舍是在做官的人手裡?三問,富農貧農登記在冊,名單幾年一更新?由誰去完成?由誰來監管?其中人力物力由誰負責?

“我雖然年紀小,但我父親是從小小的縣官做起來的,他從來告訴我說,做縣官的心裡有老百姓,只要賦稅不過分苛雜,百姓還是有日子過的,而為人父母官的若是只圖中飽私囊,便是稅政越寬鬆,他們越是有利可圖。方相一心為民,吾輩楷模,只是並非下官悲觀,這世上像方相這樣勤儉自勉的好官其實並不常見,大多數人,若是遠離監督,權力在手,很難禁得住誘惑。”

方儉問:“小容大人這是因噎廢食啊。難道我們便要為了這種懼怕,就置民生於不顧?”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容嘉道:“非也,只是糧稅改革,功在千秋,不是一朝一夕一磚一瓦所能搭就。其中是非利益,無一不得細細斟酌。如今我有四問。而我不過是錦衣玉食裡養大的、不知世事的紈絝子弟,不知民間疾苦,到真正實施之時,方相又怎知不會有人有八問、十問?我倒不是說要從長計議,只是這麼個大框架擺在那兒,金碧輝煌,若是一點兒也不想細節之處,由著它空蕩蕩的,也不好看。”

他年紀小,說話倒也不客氣,就差明說方儉之改革不過是個花架子。只是小孩子倒確實是問到了點子上,便是方儉也慎重了起來。

“三人行,必有吾師,聖人誠不欺吾!”老爺子氣量不小,不管是真情還是假意,反正學生面前做足了禮賢下士的派頭,容嘉也笑彎了眼睛,他生得乖巧,笑起來的時候更是一派天真,叫人心情舒暢,險些忘了剛剛他的伶牙俐齒叫人差些下不來臺。無論如何,老的謙虛,小的恭謹,也算是和樂融融。

容嘉大出風頭,水溶笑道:“你這表弟,也還真是天不怕地不怕。只是你在這兒自己舒舒服服的,叫小孩子替你出頭,也不害臊?”

林沫道:“我何時叫他替我出頭了?他自己便是個喜歡打官司的,禮拜清閒,前陣子京城風雲湧動的時候,這小子心裡悶著樂呢。現在又閒著了,沒地方讓他玩舌戰群儒,還真怕他憋壞了。”他也知道容嘉是個閒不住的,黛玉封公主,可能最難過的便是他。人人都說他搭上了皇家的富貴,成了駙馬爺,可是這其中約束,只怕容嘉心裡也苦澀。不過即便這樣,從頭到尾高高興興地來提親議婚,這孩子也算是有心。

有已經成了封疆大吏的父親,和貴為公主的妻子,自然不會有哪位君王真敢叫容嘉手掌實權,否則,定能造成朝廷格局傾向某一處,無法達到制衡滿朝文武的目的,這是為君的忌諱。大約也是容嘉的遺憾。他若是不必那麼聰穎活絡,大約也就沒有那麼可惜了。

不過,若真是一個駑鈍的,便是自家的表弟,林沫也不至於把黛玉許給他。

夫妻和睦,與功名等其實關系不大,但黛玉心志奇高,為人清雅,若是許給一個敲打了也不會吭聲的,想必會更加鬱結。若夫婦二人無話可說,那日子過得可真就不像話了。男人尚可三妻四妾,多挑幾個能陪著他說上話的,女子獨居深閨,可該如何寂寞。容嘉這小子,別的不說,但就口齒,還真能陪著黛玉說上三天三夜也不重複,何況小子既然有心,許諾了不會納妾,房裡不收人,自然也會好好待他妹妹。

這好好相待,自然不是只錦衣玉食地供著,詩酒相伴,談詞論賦,這世間多少和睦夫婦,心意相通,便是只在同一間屋子裡待著,也舒服得很。

林沫自知這方面虧欠靜嫻良多——只是靜嫻所愛所好,實非他所喜愛擅長,若是勉強自己做靜嫻心裡頭體貼溫良的丈夫,雷公該為他的弄虛作假劈下兩道閃來。

水溶見他面露深思,覺著奇怪:“你怎麼了?”

“我在想我怎麼看上你的。”林沫笑了笑。只是水溶這人,臉皮子倒還挺厚實,沒一點害臊的樣子:“是啊,你是怎麼看上我的?”

林沫道:“便是不知,才在思考。難道你知道?”

“看上這事兒,既然叫看上,那也就是一眼的事。”水溶隨意地糊弄了過去。他其實心知肚明,自己是如何喜歡上林沫的。大約就是因為他自己是個小人,所以對那些高光偉岸的人偷偷藏著些憧憬之意吧。他本來就是個喜歡漂亮皮囊的人,遇到了林沫,先是覺得此人狡詐,只是相處久了,發現他還真不是說說空話,忍不住就要替他操把心。原來看上水浮,也是這個道理,只是水浮那兒遲遲沒有回應,林沫卻時常被他撩撥得有幾分意思,何況皮相又更勝一籌,漸漸也就把心放了過來。水溶明白,其實自己是個挺虛偽的人,他喜歡那些清明之人,可是自己卻忍不住做著小人之事,做完了,又因為莫名其妙的愧疚和自卑,越發對林沫多幾分憧憬敬佩,久而久之,竟形成了一種扭曲的服從欲。

做慣了牆頭草、唯利是圖的北靜王,竟然從未真的反抗過林沫的任何一句話!

可見聖人不欺方儉,亦未欺他。

真真色令智昏。

方儉能成為帝師,自然有幾分手段氣量。容嘉的話雖然不好聽,卻叫他在家裡頭輾轉反側了一晚上,開始琢磨那些細微之處的東西。誠如昭沁園裡頭說的,這事做好了,功在千秋,可是有很大的可能,會成為貪官汙吏斂財的好橋樑。

原以為此次改革,需得是戶部出力最多,如今看來,吏部亦得出力。

方儉呈了封摺子,自言前些日子過分自負,未能考慮周全,幸虧改革並未倉促進行,未釀成大禍。他自覺有失,自當謝罪。只是改革卻不能停,望皇上挑選能人,以利社稷。

眾所周知,皇帝對戶部侍郎十分偏愛,這次改革的主持者,不說別的,不管成不成,名揚天下不是問題,至少也能入了內閣,眾人以相稱之。方儉自然不會大方到把這麼好的名垂千古的機會讓出去。不過昭沁四問在學子中廣為流傳,還有不少人,為當初非議過林沫公開寫文章道歉,其聲勢浩大,叫方儉老臉實在不知往哪兒擱。何況,他一個主持改革的人,卻連個小孩子都想到的事都沒考慮周全了,這虧得是還未實施下去,否則,這其中的閃失是誰的?他是帝師,卻也明白皇帝並非他教出來的,也不是個會因為他的身份就寬恕他的過錯的人。既然皇帝扶持林沫之心已不加掩飾,倒不如順水推舟,賣個人情。橫豎改革到現在,方案都是他在做,林沫便就算接了這麼個山芋,亦得來請教於他。

出乎意料,皇帝並沒有答應,只道:“豈止是太傅,朕恐怕是在這京師待得太久啦,也沒有想到這些。太傅既然想通了,那改革到一半換人主持,朕也不放心,你且放心大膽去,朕叫齊王、戶部幫襯著你。”

他話亦留有餘地,是叫吏部、戶部幫襯著,而非讓方儉指揮這兩部。

只是這麼好的機會,卻不叫林沫去拿,到底有人心想,莫非林沫現在同江南織造的人爭寵,其實是輸了的?

作者有話要說:那個微博就是個放肉的小號,我平時不上的,大家不用關注啦,有肉的話我會在作者有話要說裡通知的

相關推薦:從射鵰開始的諸天直播我岳父是李世民大唐風華路蜀漢之我是關興三體:從ETO走出來的面壁者異界之悟空傳大明小文人萬古第一劍修死神裡的秘偶大師紅樓之林家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