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言情->紅樓之林家長公子->章節

118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縉王府,議事廳。

關於在和官軍的激戰中獲取兩萬餘人降俘該做如何處理,謀臣們正在和王爺緊急商討。

古代戰爭中對於降俘的處理方法無非就是殺、放、用三種了。殺的話簡單,一般也就是坑殺之類的,這個縉王在征討北元的時候多次採用,故而獲取“戰神”之美譽的同時也得了個“活閻王”的名聲。放的話呢,就是放走任其自生自滅,這一個基本不可能,因為萬一他們走了,卻沒有回家種田,轉而又奔回朝廷那邊繼續掙軍餉,不等於是在給自己這邊找麻煩嗎?用的話就是改編或收編為自己的兵士,但是這樣的兵士一般不值得信任,故而常常是罰做奴役苦力或者驅趕用於攻城、充當炮灰。

一謀臣出列,說道:“王爺,臣以為,還是和以往一樣,全部坑殺為上策。因為倉促之間無法整編為己所用,緊跟著王爺還要出征塘口,這批降俘跟隨王爺去征伐則怕其臨陣叛變,留下守城則怕其勾結外軍,為穩妥起見,不若消滅之。”

另一謀臣則不以為然地說:“這批戰俘不是北元韃子,都是咱們漢人的老百姓來的。一下子坑殺兩萬人,影響太壞了。再者,殺降不祥,歷史上的項羽不正是前車之鑑嗎?”

謀臣們分為兩派,為殺不殺降俘爭吵不休。

林默一直低頭不語,忽然抬起頭,目光中帶著一絲決斷,望向縉王。

縉王看見了,便說:“好了,諸位。世子那邊的謀臣也要發表一下高見了。”

林默拱手答道:“不敢在老大人們面前誇嘴,實則卑職的一點拙見而已。雖不能在王爺帳前謀幹出力,但是,‘位卑不敢忘憂國’,卑職亦是時刻不忘為大軍謀劃,而今形勢急迫,卑職不揣冒昧,將這一點不及推敲的設想說出來,獻醜於王爺,世子,乃至老大人們之前。”

縉王端肅的面容上露出一點笑意,說:“文縐縐的客套話就別說了,直接說你的想法吧。”

林默洋洋灑灑說了一通,大意就是:若是北元韃子,異族者狼子野心,且不堪教化,用縉王之前採用的坑殺戰策,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無疑是極其明智的決策。但是,現在對壘淳于鉅之官軍,他們同為大晉之子民,若是還採用活埋坑殺的老政策,則“為求速勝,失卻民心,實不可取”。

林默最後說:“王爺將來要取盡天下民心,何懼區區二萬人?”言下之意就是縉王您將來是要當皇帝的人,這兩萬人您都搞不定,還怎麼叫天下子民臣服呢?

先前主張坑殺的謀臣們都無話可說,縉王面上亦是浮出若有所思的神色來。

一謀臣說:“金主簿言之有理。只是,‘知易行難’,這兩萬人不能殺,亦不能用,留下還要耗費我軍的糧草,卻作如何處理?”

林默主動請命說:“王爺現去征討,這兩萬人就由臣來改編吧,等王爺肅清了魯南附近的敵軍,臣亦已將這兩萬人訓練成可用之兵,屆時王爺便可將其編入大軍,一起南下討逆。”

縉王眉梢一挑,道:“哦?只需那麼短的時間?年輕人不要妄誇海口。”

林默意氣飛揚,信心滿滿:“願立軍令狀。”

縉王允之。

林默的自信是有根據的。經過高中時的中國近現代史的學習,林默認識到一點,軍隊不是簡單的兵力的相加,政治洗腦工作十分重要。小米加步槍為何能絕地反擊,最終戰勝當年強大到貌似不可戰勝的敵人,就是因為高超的政治手段。而這些天在縉王軍中的觀察,林默得出結論,縉王手下的一萬精兵之所以強悍,在於他們跟隨縉王征戰多年,對縉王的指令一一嚴格執行。而餘下的臨時招募的民兵和之前整編的當地守軍則無這樣的軍心,大多數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混到軍餉就了事。這兩萬人的降俘則更是軍中的不安定因素,要怎麼叫他們死心塌地地為縉王征戰呢?林預設為可以採用懷柔政策和鐵血手段並用。

首先,將兩萬人中的將領全部宰殺。戰爭中兵多是服從將領的意志,故而投降的將士絕不可留,要全部換成自己人。

然後,為避免出現由降俘改編的兵士叛變或是叛逃的現象,林默將兵士們每十人編作一組,十組編作一隊。其中,一人叛變,則同組中的其餘九人亦被連坐,一同斬首,這樣,可以叫兵士們互相監督,並採用鐵血鎮壓的手段,反正他們的命也是林默爭取來的;此外,還要採取懷柔政策來穩固軍心,前文提到過,周長春的軍隊多是綏北人口,而縉王軍中亦有兵士是綏北人,林默覺得可以善用這一點,先給縉王軍中的綏北兵士洗腦,然後叫他們去宣揚追隨縉王出征的好處,進而在全軍中推廣開來,堅定大家的信念,追隨縉王討伐不義不仁不孝的昏君。透過這樣層層推進,極有信服力的全軍洗腦,時間久了,忠心忠義的理念深入人心,這剛柔並濟的戰俘改編工作就大功告成了。

在林默大張旗鼓整編戰俘的同時,縉王和世子淳于釗則以龍興之地(根據地)魯南為圓心,將自己能控制的地區擴大,並打通其中關口,同時接受了許多當地百姓的投軍,隊伍日漸壯大。

縉王對林默的整編工作很滿意,將幾路人馬並作一路,湊成十萬大軍,決意趁著積極勝利,銳不可當的勢頭,南下討逆。

縉王馬鞭指處,江山如畫,殘陽似血。

林默再次提筆為縉王寫下《告朝廷書》。

在這篇文章中,林默將縉王描繪成處於被昏君迫害得無處可去的可憐人,並憤怒指責淳于釗殺害太皇太后的暴行,一再申明起兵乃是為了召明大義,文章的最後號召天下有識之士追隨縉王的正義之師,並威脅說,如心不一,志不堅,則會身遭孥戮;相反如果縉王取得勝利,則大家都有光明的前途。

據說,淳于鉅看到這一封義正詞嚴、口誅筆伐的《告朝廷書》的時候,又驚又怒地說:“縉王粗通文墨,哪裡寫得出這樣錦心繡口的文章來!這必是有人代為捉刀而作。這樣的人才,居然流落民間,最後落入縉王之手,實則宰相之失責也!”

淳于釗聽說了這一段話,笑著對林默說:“若不是你戴著面具隱姓埋名,現在可是聞名天下了!”

這邊,伴隨著魯南附近的城池紛紛失手,被打得昏頭轉向的淳于鉅瘋魔了,急調全國兵馬,整編為五十萬大軍,開往京城前哨,嚴陣以待縉王的南下討逆大軍。

縉王南下的同時,必須安頓好根據地——魯南,否則,萬一失敗,則無退路。

臨行前,縉王將淳于釗和林默召入議事廳,鄭重其事地對淳于釗說:“父王今日將魯南的城池託付給你,等於是將全副身家性命託付於你,你一定要想方設法守住它,待我大軍歸來之日即是全勝之時!”

淳于釗面容堅毅,以無比的銳氣回應道:“父王放心,兒臣殫精竭慮,浴血奮戰,也一定要守住城池,以待父王凱旋之日。”

縉王點點頭,又拍了拍林默的肩膀,說:“好,我把城池交給兒子,再把兒子交給你,請你一定盡心輔佐他。”

林默熱淚盈眶道:“臣定不負所托!”

縉王大軍揮師南下,在途中,縉王忽然有了一個主意。

縉王瞧不起淳于鉅,可是,他卻不能瞧不起淳于鉅的五十萬大軍。縉王再怎麼驍勇善戰,兵力不足,又是長途奔襲,勝算並不大,而淳于鉅雖然揹負不仁不孝的名義,到底是一國之君,後勤補給能力更是遠遠勝過僅僅取得魯南附近控制權的縉王,拼消耗縉王是拼不過淳于鉅的,必須設法一擊得中。

怎樣才能一擊得中呢?兵力是關鍵。縉王將補給的目標轉移到了寧王的頭上:寧王的朵顏三衛乃是蒙古騎兵整編而成的,戰鬥力超強,若是能說服寧王與自己一起造反,則兵力大大增強,取勝有望。

說幹就幹,縉王馬鞭一指,轉了方向,大軍往寧王的封地而去。

在諸王之中,寧王的威望雖然遠遠不及縉王,但是,一來,寧王的“朵顏三衛”著實厲害,可以說是大晉朝戰鬥力最強的一支軍隊,二來,寧王看似粗豪,實則粗中有細,曾有人評價說“縉王善戰,寧王善謀”。若能得寧王之助力,則如虎添翼,事半功倍。

可惜,縉王的如意算盤被寧王拒絕了,理由是:我不是不想追隨兄長您造反,我也早就看那小子不順眼了,但是,我家世子運氣不好,沒逃出來,現在還扣在淳于鉅那小子手裡,我為人所制,無法追隨您了,姑且請您體諒體諒我這一顆做父母的心吧?

縉王淡然說:“這樣啊,為兄一路勞頓,能否在兄弟你這裡略歇歇腳?”

寧王聽說縉王大軍不入城,就是縉王帶著一些隨行侍衛,便放了心,當晚則設下酒宴為縉王接風洗塵。

當然,全過程寧王都是提著一顆心的,生怕縉王及他身邊的侍衛暴起發難。

所幸沒有。

縉王歇息夠了,次日午後便向寧王告辭。

寧王想著這瘟神終於要走了,便松了一大口氣,同時放下一顆心,殷勤地將縉王送至城外。

在最沒有意想到的地方,出事了。

原來縉王早就算到寧王會推脫,便故意按兵不動,鬆懈他的戒心,並在城外設下了圈套,引開了寧王身邊的侍衛,最終將寧王劫持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寧王怨憤地瞪著這位同父異母的哥哥。

縉王淡然說:“取天下之大義,豈惜一子之命?”

善謀的寧王栽到了縉王的手裡,不過,一向務實的寧王馬上屈服,並以十分合作的態度和縉王一起踏上了討逆的道路。

只是,在這一刻,即將面臨失子之痛的寧王深深地認識到了一點:在昏君淳于鉅的手下,自己都被逼得走投無路,在這狡猾又善戰的縉王手下,就更難討生活了。

行至無路思變通,一個以前從未有過的想法漸漸在寧王的腦中成型。

相關推薦:諸天世界成我道人在奧特,變成卡爾蜜拉侯門棄女之妖孽丞相賴上門從土木之變開始模擬天下貓妖劫:道長娘子請放手這學姐,也太正常了吧!洪荒之開局成為姜子牙一切從貞子開始練神訣網遊之最強生活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