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紅樓炮灰生涯->章節

167君前奏對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林家不愧是百年世家,林如海也不愧是肱骨之臣。能夠在你們姐妹身上見識到古人之風,也的的確確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皇帝出言誇獎,林招娣林黛玉自然也只有伏地愧領的份兒。

“聖上謬讚。臣女等愧不敢當。”

“好了好了,都起來吧。”皇帝居然連平身都沒有說,可見是對這姐妹兩個非常滿意了。不要說以太子為首的諸位皇子,就是邊上的諸位大臣都知道了皇帝的態度。京兆尹也敏銳地發覺了風頭不對,縮了縮脖子,不說話了。

戶部尚書突然開口道:“陛下,微臣聽說,今年因為這兩個孩子,京畿可是出了不少熱鬧的事兒呢。”

皇帝笑道:“哦,說來聽聽。”

“聖上,本來按照往年慣例,每到夏糧收割,準備入庫的時候,都是糧價暴跌的時候。每年到這個時候,朝廷都會擔心會不會穀賤傷農。但是今年的糧價偏偏有了意外,不但朝廷一直擔心的穀賤傷農的情形沒有出現,這糧價還稍稍有些上浮。皇上,今年可是紅苕豐收之年,以往從來都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皇上,大喜呢。”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皇帝道:“還有此事?為什麼御史臺沒有報告?”

林如海的繼任者、同樣有資格角逐宰相之位的現任蘭臺寺大夫(即御史大夫)道:“啟稟聖上,此事臣知曉。因為終究對百姓們乃是好事,所以臣就沒有細究。”

皇帝道:“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情?”

那位蘭臺寺大夫道:“啟稟聖上,今年夏糧入庫之前,京畿各縣不少官員就把庫裡的糧食銷售一空,好為新糧騰地方。結果今年京畿不少百姓都是直接用銀錢繳納賦稅的,結果,等百姓們繳納完賦稅之後,上至京兆尹下至各縣,各處糧倉幾乎還是空的。雖然賬面上是賦稅是夠的。但是糧倉裡面的的確確沒有足夠的糧食。為了預防災荒,各地縣令自然就不得不採購糧食,因此糧價上揚,百姓們也因此得了實惠。”

這話聽著還算公正,但是卻將這些縣令還有京兆尹放在了火上烤。朝廷對下面的官吏可是有明確的規定的,必須保證下面的糧倉裡有足夠的糧食。以防萬一。結果,在夏糧入庫之前,就有人將糧倉裡面的糧食銷售一空,這就觸犯了朝廷有關的法律了。

皇帝自然是生氣的。

只見他勃然大怒,道:“哪個混賬做的糊塗事兒。他難道不知道這些年朝廷到處都有災荒麼?天有不測風雲,若是在收夏糧的時候有個意外呢?這又不是沒有先例!這些人怎麼連朝廷的邸報都不看的麼?到底是哪些人在搞鬼?”

皇帝那森冷的目光掃向蘭臺寺大夫。

那蘭臺寺大夫恭敬地答道:“啟稟聖上,做下此事的。乃是以京兆尹為首的京畿二十餘縣的縣令們。”

皇帝發怒之時,這京兆尹就已經瑟瑟發抖了,如今這蘭臺寺大夫的話一出口,他更是噗通一聲跪了下來了。他知道,這番只怕自己就逃不過去了。朝廷年年在邸報上要求下面的官吏們注意糧食儲備注意糧食儲備,可是他偏偏頂風作案,自然是難過這一關了。如果弄得不好,自己人頭落地也是輕的。

本來這樣的事情過去了也就過去了。沒有人提起。就會跟風過無痕那樣,被時間鎖淹沒。偏偏自己被別人將計就計,偏偏戶部尚書又抓著不放。

這位以往威風八面的京兆尹身上已經全是冷汗了。

皇帝冷冷的目光掃過來。道:“榮誠,可有此事?”

為了最後的一絲希望,京兆尹榮誠抖著嘴唇道:“啟稟聖上。微,微臣這樣做乃是迫不得已啊。”

皇帝眯起了眼睛,道:“逼不得已?你還有臉說逼不得已?!難道有人逼著你這樣做了不成?別人不知道朝廷在糧食上面有多大的缺口,你會不知道?”

榮誠發抖了。

但是為了那一線生機,榮誠還是道:“聖上,微臣的確是迫不得已。微臣上任之初,也算是兢兢業業,為了保證糧食有足夠的供給,微臣也曾經親自去查探過京兆尹屬下的糧倉。只是這些糧倉裡面的糧食不少都已經發芽了,更有不少已經無法食用,就是剩下的那些,看著也無法儲存多久了。京兆尹的賬面上又沒有足夠的銀錢可以彌補上這上面的損失。微臣是沒有辦法,才鋌而走險的。”

皇帝冷哼一聲,道:“你還有理了。你當朕什麼都不知道麼?在正經的賦稅之外,朝廷還允許下面多收雜稅,就是為了彌補這部分的損耗。賬上沒有銀錢?你糊弄誰呢?你當真以為上個月你添了兩房小妾的事兒沒有人知道麼?”

榮誠一下子癱軟在地上。他沒有想到皇帝對自己家的事情知道得這麼清楚。甚至連自己納妾的事兒都知道。榮誠不敢繼續辯駁。他知道,繼續說下去,自己那兩個妾的事兒絕對撕鹿不乾淨。因為其中一個是從那個地方出來的,還是頭牌,花了他三千兩銀子。

榮誠求助般得望著在場的人,希望他的主子和主子身邊得力人看在他以往的孝敬上面給他說說好話。

但是他失望了,因為沒有人看他。

當今皇帝最是厭惡有人貪汙的,而且身為君王也討厭別人把他當成傻子耍。又有哪個膽敢捋虎鬚?

在皇帝提到榮誠的小妾的時候,林黛玉就已經呆住了。她這才知道,雖然說官吏們納妾乃是尋常之事,但是在一定情況下,這納妾就會成為催命符。

有著同樣的感覺的,還有賈赦。他跟著自己的外甥女兒一樣,都低著頭,不敢說話,生怕別人提起了他。當然,賈赦在心裡決定了,回去以後,將他屋裡的那些女人們都送出去,另外好好地跟自己的兒子說道說道。別讓別人拿一樣的藉口折騰自己父子兩個。上面不追究的時候,你納多少妾都使得,但是上面要追究的時候,這就是現成的把柄了。要慎重,慎重,再慎重。絕對不能讓二房又折騰自己的藉口。

賈赦在心裡暗暗握拳。

榮誠見沒有人為他說話。更是垂死掙扎:“聖上,聖上,微臣這麼做也是為了控制糧價、保證百姓們的生活安定、維護朝廷的利益啊。求聖上網開一面。”

皇帝氣笑了:“為了控制糧價?為了保證百姓們的生活安定?為了維護朝廷的利益?你當朕是傻子啊?你這樣做,還不是為了自己的腰包?如果你真的是為了朝廷,為什麼賬本上不見進益。反而多了許多虧空出來?你當真以為朕不知道你的那個妾的身價麼?”

一提身價,在場的人幾乎都反應過來了。原來對這位京兆尹還有些同情的林黛玉在短暫的迷茫之後,也反應過來了。

林黛玉生於閨閣長於閨閣。對外面的事情的確不甚了了,但是物以稀為貴和穀賤傷農這兩句她還是知道的。

每年的夏糧收割之前,正好是青黃不接的時候,這個時候,不但是地裡的麥子沒有收割上來,就是山林裡也沒有多少可以飽腹的東西。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糧價也是一年裡頭的最高的時候。

這位京兆尹在此時把官倉裡的糧食賣出去,保證了市場上有足夠的糧食。而市面上的糧食多了,這價格自然也跟著走低,百姓們自然能夠能夠花比往年更少的錢買到更多的糧食。

這個道理。連林黛玉這樣的小女孩都知道,更不要說上面的諸位大人了。

但是國家需要的是穩定、是萬無一失。

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可能,也要小心再小心。千里之堤潰於蟻穴。防微杜漸比什麼都重要。這跟林黛玉之前說的其實是一個道理。

皇帝不耐煩聽眼前這個廢話,揮揮手,就讓下面的侍衛把榮誠給拖下去了。

等侍衛們清場之後,才見左相道:“陛下,這榮誠雖然糊塗,但是他說的也是一個事實,朝廷每年在這糧食上面損耗的的確不是一個小數。眼看著官倉裡的糧食就那樣白白地浪費掉實在是可惜。這些糧食可是百姓們的血汗呢。”

“那麼,丞相有何高見?”

“聖上,微臣哪裡有和高見?不過是覺得如果有人能夠為朝廷承擔這樣的風險就好了。在夏糧收割之前,接手這批有問題的糧食,如果沒有災荒,那麼等夏糧手上來以後,朝廷就可以將庫裡原來的陳糧給清理出去。如果發生了災荒,那麼可以以較少的代價,贖回這批糧食。”

右相笑道:“大人這個想法有些想當然呢。天底下誰願意吃這樣的虧呢?”

左相轉臉對林家姐妹道:“此事,你們怎麼看?”

堂堂一國宰相居然會問自己這個,林黛玉和林招娣都覺得很奇怪。姐妹二人對視一眼,便由林黛玉先開口道:“晚輩雖然年幼,但是依舊覺得相爺的話有幾個不合常理之處。”

“哦,說來聽聽。”左相居然很好脾氣。

林黛玉努力抓住腦子裡面閃過的那些靈光,然後將它們編織成詞句:“在夏糧收割之前,將糧食拋售出去,本來就是為了平抑糧價。也就是說,這些糧食是為了保證百姓們的口糧的。如果接手這些糧食的乃是大商人,那麼這些大商人們囤積居奇又該如何?就是朝廷跟他們有了約定,也不能妨礙他們經營管理自己的財產。如果接手這些糧食的是百姓之家,這災荒之年的,又如何贖回這些糧食呢?”

“也就是說,如果是大商人的話,就必須足夠可靠麼?”

如果說可靠的大商人,皇帝手裡倒是有不少。就比方說那些皇商,皇帝很確定這些皇商們有足夠的財力做到這些。

倒是賈赦,雖然給人的印象有些糊塗,這話說得可不糊塗:“可是天底下的糧倉可不少,又有多少人能夠吃得下?如果是分給不同的人,那麼又怎麼保證每一個人都足夠可靠?朝廷每年損耗的糧食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又有誰虧損得起?”

賈赦的聲音也不算低,該聽到的人大多數都已經聽到了。

在以左相為首的這些官吏們的心中,無奸不商,加上自古以來讀書人對商人的鄙夷,使得官場上的人對那些商戶們既依賴。又鄙視。可以說,每年被那些官吏們榨乾的商人們都不是小數。能夠活下來的,大多數真的都是些奸商。真正的儒商不但鳳毛麟角不說,還都不在高位。

因為政治力量的介入,商場也不在是單純的商場了。

左相看了看賈赦,道:“林家丫頭。你認為有人會願意接手麼?”

林黛玉不知怎麼的,據想到了薛寶釵的薛家,脫口而出,道:“會有人願意接受的。”

“哦,你說說看。”

林黛玉道:“相爺。晚輩只知道有人會接受,但是他們為什麼會願意接受,這個晚輩就不知道了。”

“呃。”左相不覺失笑,道:“是了,是我糊塗了。不過,你認為會接受的人家是誰家呢?”

林黛玉道:“晚輩只知道金陵薛家十有*會接受的。”

“金陵薛家?”左相一開始還沒有反應過來,在賈赦的提醒下,他才想起了這這麼個人家來。左相搖搖頭,道:“雖然這薛家號稱家有百萬之富,但是以他們家的實力。只怕還真的接手不下呢。”

要接手這樣的事情的人家天底下又能夠幾個?就是賈赦這樣的宅男也知道,要接手這些陳糧的人家至少要有數千萬的家資。這樣的人家,天底下還真的沒有幾個。

左相道:“林家大丫頭。你為何沉默不語呢?聽說你極善經營,你對此事有和見解?”

在邊上裝死的林招娣只得出列。

跟左相這些讀書人出身的官員們不同,林招娣對商人們沒有多少偏見。但是她也知道。自己的想法在當下有多麼的驚世駭俗。雖然當家皇帝以寬容著稱,大臣們也多學古人,在御前也多有放肆,但是這只適合那一小圈子。相對的,無論是皇帝還是諸位大臣對商人的歧視比前朝嚴重多了。

所以,她只能什麼都不說,怕自己一朝失言,犯了忌諱,害了自己的家人。怎奈如今她還是被點名了。

林招娣和林黛玉都知道紅苕的好處,但是她們都摸不準朝廷對紅苕的態度。因此林招娣只能大著膽子道:“請問相爺,相爺是不是在擔心穀賤傷農,所以,有心禁止百姓們耕種紅苕?”

此言一出,這位一直很放鬆很鎮定的左相大人終於正眼看林家姐妹了。

左相大人道:“不錯,如果紅苕的弊大於利,本官的確會上本,奏請聖上限制紅苕的種植。”

林招娣和林黛玉都呆住了。只怕這限制紅苕種植以後,就是對她們林家的處罰了。

不過她們也知道,任何一個統治者、任何一個君王都不願意看到下面發生劇變,對於君王來說,一個穩字,比什麼都重要。

林黛玉知道自己的姐姐,有些時候會說些奇奇怪怪的話,在自己姐妹跟前還好,不過是付諸一笑而已。可是現在卻是在御前,就必須小心再小心了。聖上可是特地來她們林家的,可不能含含糊糊地過去了。不能不開口,但是也不能不隨便亂說,所以,也只有讓自己這個做妹妹的拋磚引玉了。

林黛玉想了想,道:“聖上,諸位大人,小女子雖然是一介女流,自幼生在閨閣,也不知道外面的天高地厚,卻也聽說過民以食為天的古話。縱觀史書,從秦末陳勝吳廣開始,歷朝歷代的衰落動亂,都是從飢餒二字上面開始的。”

林黛玉決定就從自己最熟悉的、也是最不容易出錯的百姓的口糧開始。紅苕的好處,她可是實實在在的看在眼裡的。

不過,左相之所以是左相,那是因為人家是只絕對的老狐狸,可不是林招娣林黛玉這樣的小女孩子就可以察覺對方的神色態度的。

“想我京畿,多種小麥,而且每年的冬小麥都是到了五月裡才會成熟。在此之前,便是青黃不接的時候。而往往是這個青黃不接,也是最容易造成民變的時候。究其原因,不過是因為飢餓二字。紅苕不但高產,更重要的是,它一樣能夠在地下過冬,甚至在開春以後就能夠為百姓們提供口糧。只要家中種上一畝紅苕。就可以保證家中五六口人一年不會捱餓。還有什麼能夠比紅苕更能夠安撫人心?”

左相道:“那紅苕就不會遇見減產,乃至絕收的時候麼?”

林黛玉道:“大人,紅苕比小麥更耐乾旱。在紅苕減產之時,只怕這麥子就已經絕收了。”

左相點點頭,道:“丫頭,你也不要忘記了。穀賤傷農也是禍亂的開始。紅苕雖然是好東西,可正是因為它高產,如果種得多了,這天下的糧食就更加多了。不但紅苕不值錢,就是麥子和稻穀的價錢也會跟著下跌。如此一來。百姓的生活依舊困苦。”

林黛玉道:“紅苕不值錢不假,可是紅苕可以用來養雞鴨,也可以用來養豬。紅苕高產。的確換不了什麼,但是富貴之家,這飯桌上的雞鴨就不少。至於豬肉,雖然在高門大戶的餐桌上很少見,可是對於百姓之家來說,也是難得的美味。若是尋常百姓每日裡都能夠吃上一頓肉食,小女子以為,天下太平矣。”

從食不果腹到天天吃肉。那的確是一件大功德,哪怕就是皇帝也不得不面帶笑意,更不要說左相了。

這位老人微微勾起了嘴角。道:“顧民生先顧百姓的飯食麼?的確是個好法子。不過既然紅苕可以用來喂雞鴨也可以養豬,那為何又要用紅苕來釀酒呢?不是應該先顧著自己的同胞才是最要緊的麼?”

林黛玉道:“實不相瞞,用紅苕釀酒。其一便是我們家在買了莊子田地以後,這手裡的銀錢就有些緊張,所以需要補充。其二,希望百姓們能夠看到紅苕更多的好處,這樣踩能夠讓更多的百姓種植紅苕。如果紅苕僅僅只是高產,只怕百姓們就只會種植幾分地,而不會大量種植。臨近我林家的莊子的百姓們尚且不願意多種,那麼遠處的百姓們也不會注意到紅苕的好了。”

“誘之以利麼?倒是一個對付百姓們的好法子。”左相看著林黛玉道,”我聽說你們姐妹管家以來,手底下多了很多的作坊呢。從造紙作坊印書作坊到紡織作坊,再到釀酒作坊。就連送到老夫這裡的節禮,也是自家的莊子上產的。”

皇帝道:“哦,丞相也收到了林家自家產的東西?”

“是的,聖上。”

“林家的作坊可真是不少呢。”

“是的,聖上。據微臣所知,林家還曾經特地去晉中買了大量的石頭山,就為了弄一個小小的蜂窩煤。”

“哦,是麼?林家丫頭,這又是怎麼一回事情呢?”

來了。

林招娣和林黛玉心底都是一動。沒錯,買煤山,造蜂窩煤,這些動靜可都不小。尤其是蜂窩煤,雖然說杜絕百姓們上山砍柴,誘使百姓們使用蜂窩煤是為了維護國家的利益。但是,這也不能掩蓋林家在此得到的好處。尤其是眼下,百姓們可不是家家戶戶都願意使用蜂窩煤的。蜂窩煤對於百姓們而言,並不是必需品。林家在這上頭花了這麼多的力氣,又花了這麼多的人力,的確是引人注目。

林黛玉答道:“啟稟聖上,其實,這是因為臣女的父親曾經跟臣女說過的話,歷朝歷代,天下禍亂蓋因飢餒,而飢餒只根本,則是因為百姓手裡無田。”

皇帝和左相一下子反應過來了。林黛玉說的是土地兼併。這可是困擾了整個封建社會幾千年的大難題,就是皇帝也經常為了此事而頭疼。但是作為一國之君,他有不能下禁令,不許高門大戶買地,那樣一來,首先就是讓皇家跟士族起了衝突了。

皇家是天底下最大的地主,卻禁止別人也成為大地主。如果真的是那樣的話,就離亡國不遠了。因此,就是身為君王,也只能對此避而不談,最多也就藉著抄家,打打擦邊球,並將一部分的功勳貴族之家的田地收歸國有。

但是這樣的把戲不能經常玩、一來是對君王自己的名聲不好,二來則是容易讓人看穿。

就是皇帝也只能小心翼翼地走著鋼絲。

屋子裡的人都反應過來了,就是太子也不覺多看了林黛玉一眼。

相關推薦:精靈:從木木梟開始的日常我載入了危險遊戲當了魔君的我想轉系去道門開局北美1400年:正在建國傲世魔戒傳我的英靈系統瘋了吧!你真是御獸師?從笑傲開始周遊諸天九劫劍仙三界討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