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紅樓:開局把薛寶釵帶回家->章節

第一百九十六章 御前奏對,深入描繪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關於歸附之後的事,馮一博早在奏疏上作了詳細闡述。

東海國從名義上歸屬大魏,從此成為大魏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歸附是歸附。

卻不代表要放棄一切。

馮一博的奏疏和東海國國書裡,都寫明了附加的請求。

或者說,就是歸附的前提條件。

這些條件之中,最為核心的一點。

就是不會如一般州府一樣,任由朝廷派人治理和駐軍。

東海國請求以類似羈縻州的方式,成為大魏邊地中的一員。

所謂羈縻州,多是在邊疆地區,因民族不同、風俗迥異,或是一些其他原由。

中原王朝對所在區域採取的一種,“以夷制夷”的治理方式。

換句話說可能更好理解。

就是任用當地首領,充任世襲土官。

說白了,就是要求保留自治權利,並且可以傳承給子孫後代。

其實這事也很好理解。

說到底,人家披荊斬棘,創下偌大家業。

又發動戰爭,打下了大大一片地盤。

任誰也不會憑白就交出來吧?

能來歸附,就已經體現其心中大義。

提出一些要求,自然也無可厚非。

這在大魏君臣看來,完全都在情理之中。

至於獻土的時候。

是黑龍王親來都中覲見,還是遣使過來獻國書。

又或者現在這樣,讓馮淵這個大魏之臣代為傳遞。

也都只是可有可無,最多是錦上添花的小事。

景順帝也只是為了轉移一下話題,才隨口一問。

當然,之前聽了馮一博讓黑龍王建國的事,現在景順帝隱隱有些懷疑。

不是懷疑其他,而是懷疑為了讓東海國歸附,馮淵是不是無所不用其極?

若說他先答應黑龍王可以自治,以誘其歸附。

再勸其立東海國,以全大魏之大義。

這好像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甚至,景順帝覺得,這才更符合馮淵所表現出來的一貫行事。

但就算真是如此,這也不僅不是馮淵的錯處,反而是他的才幹了。

如果真像自己想的那樣,那豈非是說明,獻土之事很可能就是從無到有。

被馮一博以極強的個人能力,一力促成的?

當然,馮一博沒說,景順帝也不會問。

因為無論怎麼樣,東海國能來獻土歸附。

對大魏,對景順帝而言,都已經是極大的好事。

不論這些是不是馮淵的手段,功勞也都已經是他的了。

至於能力,只要自己知道他是個真能任事的就好。

早晚有他發揮的空間!

雖然,馮一博是一甲探花,又屢立奇功。

但之前,景順帝對馮一博也只是有些印象罷了。

大致上,知他是個敢於任事的。

當然,主要也是因為江南剿倭只涉及武事,再加上馮一博又隻身前往海外招撫。

所以景順帝對他的認知,一直僅限於“敢”字。

而如今,有了獻土歸附之事。

景順帝對馮一博的看法,就有了極大的轉變。

那就是,認可了馮一博的能力。

皇帝日理萬機,很多事情都不會往心裡去。

尤其是一些小人物,根本來不及,也必要記住。

只有得到他認可和賞識的,才算是真的“簡在帝心”。

此前的馮一博,只能說“勉強算”。

而現在的馮一博,就已經“非常是”了。

再加上,獻土歸附這樣的事,讓景順帝極為欣喜。

所以也算是談興大發。

此時,他聽了馮一博對黑龍王的一番述說。

完全符合自己心中所想的,一個白手起家的江湖草莽形象。

這讓景順帝不由生出幾分古怪的認同感來。

“這倒也是。”

景順帝先點了點頭,又不由嘆道:

“想來他能有今日成就,也是因緣際會。”

馮一博一聽這句感慨,就知道黑龍王的形象初步立住了。

但現在還不是放鬆的時候。

他還需要繼續,繼續把這個形象深入描繪。

直到讓景順帝對黑龍王自以為瞭解,才算是大功告成。

“聖上所言極是!”

馮一博笑著接過話茬,繼續講道:

“這位黑龍王流落海外,一直勉強做強人度日。”

“但他不甘就此虛度一生,又不忍,也不敢襲擾我大魏子民。”

又說在海上做強人,又說不劫掠大魏子民。

這話說的就有點前後矛盾。

不明就裡的,只會以為打劫的都是海外商船。

景順帝雖久居宮中,但每日接收的信息量,是普通人的無數倍。

哪裡那麼容易就矇混過去的?

不過,他也只當馮一博是為其遮掩,做強人時候的劫掠之事。

這樣的事在皇帝看來,都不算是什麼大錯。

因此自也不會拆穿,還笑吟吟的繼續聽著。

“於是他才想到,帶著和他一樣流落海外的鄉鄰,四處尋覓倭寇老巢。”

“如此既能攫取足夠利益,又能伸張正義,為沿海百姓報仇雪恨,還能以此獲得足夠的名聲。”

這就是馮一博為黑龍王編織的出身。

還有從無到有,發家起勢力的過往。

聽到馮一博最後加重語氣,提到了名聲。

景順帝自以為聽懂了,便點頭道:

“這樣正面的名聲傳出,沿海百姓定然景從了吧?”

在他想來,歷朝歷代想要成大事的,都要先有個好名聲。

就如張角、劉備等人,就是依靠名聲起勢。

飽讀史書的景順帝,甚至覺得黑龍王走對第一步的關鍵,不是剿倭。

而是有了名聲。

馮一博一聽景順帝接茬,立刻瞪大眼睛作驚訝狀。

一臉都是不可思議的道:

“臣當初聽聞這事,只感慨他的義舉,可聖上從未去過東南,卻對形勢發展瞭若指掌,推測的絲毫不差!”

一個馬屁拍了過去不說,馮一博還順勢表現出有些洩氣的模樣。

景順帝都差點著了他的道,只覺他是聽了自己的話。

有些自愧不如。

等反應過來,這是個馬屁的時候。

心中湧出的自得,已經讓他爽完了。

不管怎麼說,景順帝心中確實舒坦了。

因此不禁失笑道:“愛卿倒是謙虛。”

馬屁露了痕跡,馮一博還光棍的最硬起來:

“臣當時確實沒想到。”

這話恰到好處的變相承認了。

沒錯,自己就是在拍馬屁。

爽都爽完了,是不是拍馬屁也沒那麼重要。

景順帝輕笑著搖了搖頭。

馮一博見他不語,又繼續說道:

“隨著黑龍王的名聲越來越大,手下的人也越來越多,對付倭寇也是越來越得心應手。”

“當然,初期他和倭寇作戰,真的是九死一生。”

說到這裡,馮一博不由昂首,道:

“這一點,臣也是深有體會!”

“和黑龍王能聊到一處,也是因為臣當初受皇命,到江南對付倭寇,在百姓中留了些薄名。”

這話乍一聽是自謙,但眼前說的人卻一臉自傲。

顯然,馮一博就是故意提起以前的功績。

不過,這倒也不是為了顯擺。

而是在為他能快速同黑龍王建立聯系,所找的合適理由。

馮一博欽差剿倭,在江南沿海留下極大的名聲。

這一點朝中君臣都是知道的。

畢竟當初馮淵的人還沒回來,馮稼軒的名聲就先傳回都中了。

黑龍王既然在海上混生活,聽說過這個名頭的機率很大。

兩人都是靠打倭寇起家,能惺惺相惜實在再正常不過了。

當然,兩人也是有區別的。

馮淵是先科舉做官,再打倭寇。

黑龍王卻是先打倭寇,再投大魏做官。

不過,也算是殊途同歸了。

想到出身不同,卻都極有能力的兩人,都是大魏的官。

在某一瞬間,景順帝甚至覺得自己體會到了唐太宗那種,“天下英盡入彀中”的滿足感。

不過也只是恍忽一下罷了。

因為他雖推崇唐太宗,卻也知道自己離李世民還是差得太遠。

就是這種落差,讓他又很快恢復了清醒。

“有了財富,又有了名聲,之後就招兵買船,慢慢有了如今家業。

臨敬殿中,馮一博還在繼續。

說到這一句,他整個人忽然變得有些低沉起來。

似乎帶著一些失望的嘆道:

“可惜,他卻再無昔日剿倭時那般勇勐精進,變得格外惜命了。”

景順帝聽了這話,一時有些沉默。

心中一下閃過很多念頭,眼神也逐漸飄遠。

他竟然在這樣的場合下,心中開始自省起來。

初登皇位的時候,自己心中想的是。

打造一個如盛唐一樣的,盛世大魏!

現在十年過去了,自己是不是也像黑龍王那樣,失去了開始的勇勐精進。

變得小心翼翼,只會搬弄權術了?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張松越似乎看透了景順帝所想一樣,難得出聲,卻一語雙關的道:

“他能有如此作為,已經殊為不易,算是知進退的,這很好。”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這句,是從《孟子》中“知命者不立乎巖牆之下”變化引申而來。

這裡的“君子”,說的可不是品行高尚的人。

而是有一定地位的人。

張松越這話的意思,就是在說:

有了一定地位之後,本就該預先避開潛在的危險。

黑龍王已經有了資本,也有了作為“君子”的資格。

這樣做自然無可厚非。

因此,他才說“知進退”。

同時,也是在提醒景順帝,不要瞻前顧後。

現在這個程度已經是竭盡全力的結果。

因此,他也說“這很好”。

景順帝和張松越多年的默契不是假的,聞言頓時明白他的意思。

於是也不再繼續思考人生,隨口說了句:

“這個黑龍王倒也有些野趣。”

雖然是隨口一說,但話中卻包含著景順帝剛才的思考。

黑龍王再如何,終究出身鄉野,是個野路子。

而他生來高貴,景況自然千差萬別,不能一概而論。

景順帝也不會再胡亂聯想些有的沒的。

這是在告訴張松越,自己不過當做一個有趣的故事罷了。

見景順帝已經回過神來,張松越就又恢復了老神在在的模樣。

馮一博自然不能讓景順帝的話掉在地上,當即附和道:

“不錯,確實是個蠻有趣的傢伙。”

隨後像是剛想到什麼似的,露出一抹古怪笑容。

把早就準備好的話,說了出來。

“對了,這位黑龍王知道臣是探花出身,還特地將他的詩吟誦出來,讓臣幫忙品鑑來著。”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景順帝一愣,不禁有些好奇,問道:

“哦?他還會寫詩?”

在他想來,若是能吟詩作賦之人,也不至於流落海外。

“這個怎麼說呢?”

馮一博似乎有些為難,猶豫了一下,才道:

“頗有些格局吧?”

這個評價讓景順帝更加好奇,便順勢問道:

“愛卿可還記得?”

馮一博等的就是這句話,聞言點頭:

“臣吟給聖上。”

說著,他清了清嗓子,才吟誦道:

“鉅艦開兮裝滿糧,心繫大魏兮是故鄉。”

“數英雄兮黑龍王,安得巨鯨兮吞扶桑!”

這是馮一博所寫,不過卻不是他用格律寫的。

而是為了符合黑龍王的草莽形象,化用了前世一位草莽將軍的詩。

“嗤!想學漢祖作《大風歌》?”

以景順帝的城府,也忍不住嗤笑一聲。

隨後更是又失笑,又嘆息的搖頭道:

“可惜呀!氣魄尚可,終是草莽。”

全詩四句,都不用細想。

景順帝也知道是胡亂拼湊出來的。

第一句,景順帝的評價是。

其志如農。

得了鉅艦,想到的不是裝滿金銀珠寶。

而是裝滿糧食。

顯然是草莽出身的侷限,只有餓怕了才會很這樣聯想。

第二句,倒是中規中矩。

至少說明他心繫大魏,沒有忘本。

第三句,純熟自誇。

再沒什麼別的。

最後一句,倒是頗有氣象。

扶桑是傳說中的東海仙島,不過傳聞倭國常以此自居。

這話的意思,就很顯然包含著對倭國的仇視。

想要鯨吞倭國的志氣,躍然而出。

詩是馮一博寫的,自然知道裡面是什麼意思。

他等的就是這一刻,聞言立刻附和道:

“臣也這麼覺得,此人終究是個草莽,怕是難以長久。”

這話一出,景順帝和張松越都沒來由的心中一鬆。

隨後似乎談興已盡。

“不管怎麼說,雖奪了流求,有造反之嫌。”

景順帝開始做定性陳詞,道:

“但你去招撫,他立刻同意歸附,終究也算獻土有功。”

看似還在權衡利弊,猶豫不定。

但其實在說出獻土有功的時候,景順帝就徹底表明了心思。

或者說,在收到獻土歸附請求的時候,他就有了決定。

這個決定,當然是收!

不說其他,只說會留芳千古!

史書上多這一筆,後人對他的評價就得高一個檔次!

作為一代帝王,誰能拒絕得了這個?

雖然事情已經算是定性,但最終如何封賞之類,肯定還要權衡。

於是馮一博很有眼色的告退,只留師徒倆繼續商議。

春日裡前往流求,回來已快到秋天。

好在,經過他的努力耕耘,確實也到了收穫的季節。

若是不出意料,只等明日朝會,就能有馮一博想要的結果了!

相關推薦:300億盛寵:腹黑總裁愛不夠惡魔遊戲:億萬首席的偷心交易超幻想末日億萬老公不復婚洪荒:贈送九轉金丹,返還百億功德諸天問道:從永生開始從武館學徒到大乾武聖解構萬物:我打造了冒險小世界快穿之金手指試用員穿越萬界:神功自動滿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