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紅樓姑爺->章節

第二百二十九章李嚴

熱門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時間匆匆而逝。

一轉眼的工夫,到了崇康十二年,二月初八。

今日,是天下考生初入貢院之日。

天公似不作美,又起了濛濛春雨。

大乾科舉制,大體承於前朝,卻又在不斷改進中。

國朝三年一大比,各省三千餘生員中取舉子百數。

又由各省應趕舉人,加上往科不試的前輩,共三千舉人中,再取三百人為一科進士。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京城貢院在國子監東,禮部衙門西,承德坊內。

牆垣高聳,環境陰森,只外層圍牆便有三重:“外棘牆、內棘牆,及磚牆,內又有公堂、衙署,高大森嚴,倒是考生考棚,十分簡陋……”

貢院大門為三間高大門樓:

大門、二門和龍門,俗稱三龍門。

又有鯉魚躍龍門之意。

三龍門前,又有青雲橋。

考生們自青雲橋上入龍門,寓意平步青雲。

“咚!”

“咚咚!!”

門外等待的士子們忽聞青雲橋對岸響起了三聲炮響。

整個承德坊內三千生員,在這一刻全都安靜了下來。

士子們心裡只有一個念頭:

此行必要一舉成名天下知,鯉魚躍龍門!

“吱……呀!”

大門、二門、龍門三座龍門同時開啟,發出一陣刺耳沉悶的摩擦聲。

卻愈發撩動眾生員的心,許多生員,甚至已經能聽到自己“砰砰”的心跳聲了。

又見一隊隊兵丁自龍門而出,分列三座龍門兩側,有兵卒開始呼喝規整隊型。

報考生員人人皆有一份“貢院坐號便覽”,與後世准考證異曲同工。

隊伍便以座號為序。

待三千生員排成三組長隊,貢院明遠樓上響起一通鼓聲。

衙役軍士便開始依照貢院坐號唱名,生員入內,再過搜檢。

搜檢時,考生開襟解褲,從中魚貫而入。

以二兵卒搜檢一人,細查每人的衣服器具。

這個時候,大概是生員們最難熬,也是一輩子中最不願提起的晦澀回憶之一。

閣內,趙昕與眾大臣盡皆靜待,此時的趙昕依然是一副無所事事的模樣,十分無趣,既然已經交給李維之,他自然不願多管。

正當無趣時,貢院內響起一陣壓抑的笑聲和喧譁聲,隨即又響起監臨官的咆哮驅逐聲。

趙昕頗為感興趣,起身朝外走去,瞧見了終生難忘的畫面。

只見兩個士卒按住一個赤果大叫的考生,竟從他後庭處,拉著一根線,用力一拽,竟拽出了一卷小冊子……

趙昕見狀,內心不由大讚,前有後庭藏毒,現有後庭藏小抄,妙哉……

古人智慧不可小覷矣。

據趙昕所知,入貢院後的搜檢,要比前世的安檢不知嚴格多少倍。

除卻慣例的搜檢書箱、衣服、鞋襪等,連備好的飯食,都要切開細細查驗。

更有甚者,監臨官還會隨機抽取士子,命其脫光了讓兵卒從裡到外檢視,百般作踐。

不少考生平日裡高談闊論,經史子集爛熟於心,文章火候亦是十足,本該板上釘釘的中試,可經過這一關後,羞恥憤懣於心,往往發揮失常,名落孫山。

幸虧趙昕出身高貴,若不然只能寒窗苦讀,掙他個錦繡前程,不過趙昕自己曉得,若自己參加科舉,估計一場考試都過不了,生活艱辛矣。

感嘆一聲,趙昕復又坐回閣內,接過茶水抿了一口,對著李維之說道:“李閣老可曾安排好,科場公正,重之又重,可別出什麼差錯。”

自古以來,科舉舞弊層出不窮。

其中最為便捷的就是身藏夾帶答案或文章。

有的考生偽造堂印,傳遞標準答案,也有的利用文房四寶夾藏抄錄有關的文章,五花八門,不一而足。

或是將經文藏在衣服鞋襪裡,或索性密寫在衣物、身體上,其他各式隨身物品,包括文具、食品、蠟燭等都曾被用作夾帶。

這便是小抄,除此之外,請人代考亦是常事。

大乾朝對舞弊者處罰甚重。

一是枷號。凡臨場槍手、冒籍、頂替、夾帶、抄襲、傳遞、不坐本號者立即由監考官吏帶上枷鎖在考棚外示眾。

二是斥革。生員即秀才,是須經童子試考取的功名,一旦違犯考場紀律,生員稱號立即被革除。

三是刑責。舞弊情節嚴重者,要動用刑罰。對冒名頂替、重金僱請、舞弊情節惡劣者,往往被發配充軍。

所謂富貴險中求,即使刑罰嚴苛,也還是有不少人冒險。

趙昕雖是不管事,但還是得提醒一句。

李維之聞言拱手道:“殿下放心,吾等早已安排兵甲點檢。”

趙昕輕輕頜首,這點檢之人經驗豐富,若是不然,之前那個學員藏的那麼深都能查的出來?

少頃,外面又傳出喧鬧之聲,趙昕用腳趾頭想都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無非就是又抓到個帶了小抄的學子。

前車之鑑,趙昕還是頗為感興趣,也想瞧瞧還有什麼奇葩的作弊手段,於是起身朝著屋外走去。

眾官員見李維之神色如常,毫無動作,便也安下心來做事,他們可不像趙昕那麼閒,許多事都得安排好來。

待趙昕出屋,遠遠瞧見不遠處,一名學子被兩名兵丁壓著離開,從臉上的淤痕可以看出,他是吃了些苦頭。

趙昕呢,也不願管這些事,這裡瞧不見熱鬧,便去別的地方瞧瞧。

被壓著的學士忽地瞥見身穿冕服的趙昕,頓時眼神一亮,大聲喊道:“太子殿下,學生冤枉,還請殿下明鑑。”

“太子殿下……”

太子監考,天下皆知,在貢院之中,身著冕服,不是太子,還能是誰。

本欲離去的趙昕見學子聲嘶力竭的模樣,想著反正無事可幹,便聽聽前因後果打發打發時間,於是趙昕上前走去。

兵丁見趙昕走了過來,立即跪在地上,恭敬道:“參見太子殿下。”

趙昕擺了擺手,旋即問道:“此人犯了何事。”

兵丁恭敬回道:“太子殿下,此人沒有票據,按規定,不得入內。”

趙昕聞言輕輕頜首,大乾朝科舉,但凡應試之人,都會收到一張票據,上面會寫有考生的外貌特徵。

考官會根據票據對驗,方可放人入場,如果沒有這張票據,或是與票據所述不符,考官是不會放他進去。

明白前因後果的趙昕便對著學子詢問道:“兵丁所言非虛?”

學子無奈地點了點頭,他沒票據,這是實話,亦不可反駁,旋即又馬上解釋道:“學生糊塗,丟失了票據,若要補辦,需得回揚州,可來回數月之功,怎能趕上會試,如今得見太子殿下,還請殿下通融一二,學生感激不盡。”

說著便痛哭流涕地以頭觸地,給趙昕磕了一個大大的響頭。

瞧這個學子窮酸的打扮,便知道他是個寒門學子,就憑著科舉光宗耀祖,這也是他的唯一出路。

可趙昕不為所動,皺眉道:“規矩便是規矩,若是僅憑你一句話,本宮便改了規矩,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學子聞言臉色煞白,彷彿失了神似得。

趙昕見狀說道:“即便允了你,你也不一定會登科及士,不若回去再苦讀三年。”

學子苦笑一聲,道:“十年寒窗,一朝便否,殿下身份尊貴,又怎知學生的苦楚。”

趙昕聞言也不惱,饒有興趣地說道:“本宮照章辦事,有何不可,還是說本宮故意刁難於你?”

學子聞言語氣一頓,遲遲說不出話來。

趙昕見狀輕笑一聲,這學子還不錯,知道自己犯錯,既不反駁,也不狡辯。

十年寒窗,學子之艱,遠超想象,趙昕思慮片刻,道:“此事也不是沒得辦法,就看你人緣如何。”

學子頓時回過神來,臉上希冀之色愈起,道:“還請殿下直言相告。”

趙昕說道:“你自己去尋十個參考學子為你擔保,若是你身份不符,為你擔保之人也要受罰,革除自身功名,永不能參加科舉。”

學子聞言露出為難之色,隨後又堅定道:“殿下此言可當真。”

趙昕義正嚴辭地回道:“本宮乃是太子……”

學子聞言躬身敬道:“學生李嚴,謝太子恩典。”

此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也沒多大關係,趙昕抬抬手的事,也沒什麼大問題。

沒多久,李嚴果真帶了十名參考的考生來閣內求見趙昕。

閣內,聽聞此事的官員眉頭緊皺,一官員起身說道:“殿下,此事於禮不合,還望殿下三思。”

李嚴聽到官員反對,心情亦是緊張,不過卻沒出言相對。

此時的趙昕倒是頗為感興趣,因為之前這李嚴可是一副痛哭流涕的模樣,哪裡有如今鎮定的模樣。

趙昕不欲深究,反而偏頭對李維之說道:“李閣老以為如何?”

李維之回道:“皆由殿下做主。”

話罷便不再多言,此時的他卻對趙昕提出的擔保與連坐制度感興趣,正思考著施行的可能性。

見李維之似是考慮著什麼,趙昕也不在意,便說道:“想不到你人緣尚可,這半個時辰的功夫便尋了十個擔保之人,殊為不錯。”

若不是相熟之人,怎麼會搭上自己擔保。

李嚴拱手道:“稟殿下,學生來京一月有餘,亦結交不少好友。”

趙昕隨意拿著本雜記看了起來,道:“既如此,便去應試吧。”

李嚴聞言面色大喜,作一大揖,恭聲道:“學生謝過太子殿下……”

趙昕擺了擺手,李嚴便躬身退下……

相關推薦:大明:我為皇太孫紅塵劫之血染江山我在末世繼承滿命鍾離模板別管我閒事群星開拓團一等位面商人商人也彪悍紅頂商人秦漢之建國路我用金手指建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