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紅樓從遼東開始->章節

第五百七十五章 刺人心的木劍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皇帝在傷心盛怒的時候,誰敢去觸這個黴頭呢。

探春沒有猶豫,帶著宮人們急匆匆的趕往了鹹安宮,很久以前秦氏在賈府住過年餘,這些感情早就已經虛無。

聽到秦氏薨了,探春雖然傷感,但也不至於舉手無措,只覺得世事無常。

一邊讓人立刻著手秦氏的後世,一邊思考著如何安撫皇帝,等到了鹹安宮,就聽到皇上的怒吼。

皇上兇狠的責罵宮人們沒有照顧好秦貴人,語氣中喊打喊殺,陌生的語氣,探春下意識懷疑,這還是她印象中的皇上嘛。

不同於普通人的想法,探春升起的反而是對秦氏的羨慕。

如果當自己去了的那天,皇上會像現在這麼傷心嗎,這一刻,探春感到了失落。

唐清安憤怒不已。

可卿才是最在乎自己的,哪怕她嘴上常常掛著兒子們,只有她懂自己,知道自己心裡的煩悶。

她勸解自己不要壓抑自己,不必在乎自己維持的仁德形象,探春她們永遠都說不出這種話。

可自己這些年在做什麼,為什麼不多陪陪可卿,連可卿最後一面都未見到。

她身子不好,自己看了一次沒發現有哪裡不對,就再也不來了,她是有多遺憾呢。

她會不會夜深人靜的時候,心裡怨恨自己冷血呢,她死的時候,心裡還恨自己嗎。

這些猜測猶如毒蛇一樣吞噬唐清安的心,讓他心口絞痛不已。

“皇上。”

探春進了宮,一臉的擔憂。

“誰讓你來的。”唐清安眼色通紅的看著探春,大有吃人的模樣,嚇得侍書等花容失色。

唯獨探春彷彿沒有發覺,走到皇帝身旁,緩緩的伸出手撫摸皇上的後背,想要撫摸他的心。

唐清安大手一揮,他覺得這種時候,對他這種親暱的行為,是對可卿的冒犯。

“娘娘。”

探春差點摔倒,嚇得侍書驚叫。

“你們都出去,留下皇上靜一靜。”穩住了腳步的探春,卻讓人們都出去。

鹹安宮的人猶如大赦,紛紛不敢留下來,只有侍書猶豫了一番,見到小姐的堅持,才擔心的離開。

鹹安宮空了。

唐清安突然也失去了發洩的慾望,對什麼都覺得沒意思了起來,也不想理會探春,靜靜的看著秦氏。

他該怎麼辦呢。

雖然他活了兩世,但沒有真正經歷過生離死別。

原主的母親去世的時候,照顧了他七年,他雖然把她當成了自己的母親,卻也取代不了自己心裡真正母親的地位,雖然也傷心,但沒有傷心到痛徹心扉。

但是和秦可卿幾十年的夫妻感情,比起前世的夫妻時間都要長久,直到秦可卿的離世,才讓唐清安醒悟,原來秦可卿在自己心裡已經重要到了這個地步了嗎。

已然是他在這個世界的錨點。

沒有了秦可卿,唐清安彷彿又回到了年輕時候心裡的那種孤獨感,他就像這個世界的過客。

是啊。

年輕的時候,人們都誇他自信。

可誰又知道呢,在他的眼裡,所見所聞的人和事,都像是虛幻的幻想。

既然如此,他憑什麼不自信。

哪怕在人們談了當色變的時候,他也敢闖遼東,哪怕有借鑑歷史的底氣,但誰能保證事務的發展呢。

但是他從來沒有害怕過,哪怕最危險的那一次,兇狠的蠻族已經殺到了他的面前,他也不過是內心恍忽,有種好笑的感覺,始終沒有畏懼感。

現在他怕了。

可卿走了,他心裡害怕了。

原來,老天是有本事讓他害怕的,拿走他最在意的人。

唐清安心裡的悔意淹沒了他,讓他痛的無法呼吸,他多麼希望能重來一次,自己能多陪伴秦可卿。

什麼千秋大業,什麼國泰民安,他都不在乎,他只要秦可卿。

可是呢。

他老了。

他經歷的太多太多。

太多的東西,他已經放不下了,哪怕這種時刻,他還是不能全心全意的看著可卿。

探春深深的看了眼秦可卿的遺容,眼神裡滿是複雜。

“皇上。”

探春陪在唐清安身邊,不在乎皇上會對她粗暴,至少在這一刻,探春願意承受可能付出的代價。

輕柔的聲音,一聲聲安撫唐清安,把他拉回了現實。

“朕是皇帝。”唐清安冷冷的說道,“可朕並不開心。”

“世間不就是如此,十之八九不如意嗎。”探春無法蹲下陪著皇上,她只能盡力彎著腰靠近。

唐清安緊緊的閉上眼睛,他多麼想要放肆的傷心,可他堅硬的心,已然無法讓他隨欲而動了。

……

秦貴人薨了。

很快訊息傳開京城,她的離世會帶來巨大的變化。

例如東王,西王要歸京。

內閣成員只剩下兩名金江系的閣員,內閣總理也不再是金江系,而且在太子系的出手下,金江系早就分裂。

如今,最大的旗幟不在了,代表著金江系徹底土崩瓦解,哪怕現在沒有人敢亂動。

但是誰都知道,金江系的時代,在各方勢力默契的努力下,終於進入了倒計時。

新的大順帝國,新的內閣,新的風俗,在東方正冉冉升起,波瀾不驚而又無人能擋。

只有一個人,他是一位老人。

所有人都在關注京城。

但是令人們意外的是,皇城裡什麼事都沒有發生,沒有刀光血影,沒有人們預想的大恐怖。

很多人欣慰,很多人感嘆,很多人失望,很多人不滿.....

皇城。

同樣波瀾不驚。

而秦貴人的後世,由皇后親自操辦,辦的非常的風光和宏大,誰也指責不出半個不是。

明明是一件政治意義翻天覆地的事件,竟然就這麼過去了,平靜的讓人們不敢相信。

……

內閣繼續如往常一樣處理全國各地的公文,有河南大災,地方官府請求賑災。

有崇明、海門風雨海溢,倒灌內陸,戶部請求遣官賑災,併發民二十萬築堤。

有禮部急文,朝鮮國王病重。

關於朝鮮之事,涉及對外頭等大事,有認為趁機取消朝鮮王室,改土歸流納入中國。有官員認為不妥,朝鮮對上國忠心耿耿,如此之舉會讓大國威信無存。

這件事引發了高層巨大的爭議,連內閣也下不了決定,一直在猶豫中。

至於在京城的琉球國王,上疏主動要求去除自己的王號,倒不是那麼引人注目了,內閣很快批覆了同意。

然後還有暹羅、墨刺、哈梅里來使獻貢,內閣要接見的。

……

一直到東王歸京,比起先前高調入京的西王,哪怕低調到過分的東王,仍然第一時間引發了巨大的動靜。

西王唐晏桕哭了好幾日,面色極其的憔悴。

見到了親大哥唐晏乾,第一句話就是:“哥,我盡力了,盯著你的人太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兩兄弟小時候雖然不和睦,終究還是因為各種原因越走越近,互相默契的聲援。

東王含淚點頭。

見過了母后,然後在佛堂母親的靈位前,東王一路哭一路哀嚎,摔倒在地。

幾日不吃不喝,只守著親貴人靈位前,誰勸都不管用,人人開始擔憂。

別東王出了事,在場的人們可承擔不起。皇后聞言親自帶人來勸,竟然也勸不住。

人們都說東王好孝心,秦貴人有好兒子。

探春沒有辦法,只能去打擾閉門不出的皇上。

多日未見人的唐清安,彷彿老了好幾歲,頭上已經多了不少的白髮,看上去很蒼老。

如果是唐展望他們兩兄弟見到大哥的樣子,心裡會想到大哥那幾年的模樣。

大哥少年的時候,有幾年就是很冷漠,雖然那幾年變化很大,竟然獲得了薛家大老爺的誇讚。

但是大哥身上越來越沒有人味,後來才慢慢好了些。

探春不知過往,只當做皇上仍然在傷心秦可卿的去世,還沒有走出來傷痛之中。

唐清安穿著一身簡樸的便服,如果不是知道他的身份,彷彿和一名普通老者沒什麼兩樣。

誰也看不出這位能是大順的皇帝。

聽到探春對東王的擔憂,唐清安冷笑了兩聲。

他本來不想理會,讓唐晏乾自己去作姿態,不過他又想替秦可卿看看她兒子的表象。

……

秦可卿的靈堂有不少的人,和尚道士宮人裡外都是人頭,東王在裡間飢腸轆轆,悲苦不已。

突然之間,唐晏乾覺得不對,什麼時候安靜了起來,他抬起頭,才發現身後的父皇。

父皇來了多久?自己有沒有做出不對的舉動,唐晏乾嚇得連忙回憶了一番,才哭著拜見父皇。

“兒子……兒子不孝,不能在……母妃身邊盡孝……”梗咽的抱怨自己,痛恨自己沒有早日回京。

唐清安一言不發。

東王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回應,心裡咯噔一下。

他在東藩這些做了很多違背法度的事,對於國內要處置他的言論也清楚的很。

不過他有母親在,又是父皇的長子,他倒不是很在乎。

直到得知母親病逝,才讓他五雷轟頂。

自己最大的憑仗沒有了。

是的。

唐晏乾很明白他的憑仗不是自己做的那些事,也不是國內部分官員為他的奔走。

只有鹹安宮的母親,才是他的定海神針。

他也醒悟了,為何母親病逝前,大費周章讓人送了一把小兒玩耍的尋常木劍給他。

那把木劍,他也帶來了京城,並且隨身攜帶,一把木劍而已,傷不了人。

但是它能直碰人心。

“兒子每當看到這把木劍,就想到了母親,多麼想要回去從前,兒子不想要當什麼東王,只想要留在父母身邊啊。”

東王拿出那把小小的短木劍,兩手捧著高舉過頭。

“這是。”唐清安怔住了。

拿起這把木劍,唐清安翻來覆去的看,看的戀戀不捨。

在金州的時候。

那時候老二還沒出身。

在秦可卿的院子裡,只有夫妻,與兩三歲的長子,三口之家其樂融融。

唐清安心滿意足,親手刨了一柄小木劍,擔心傷了兒子,尖銳處精心磨的圓潤。

兩三歲的長子舉著小木劍,踉踉蹌蹌的滿院子跑,秦可卿看的揪心不已,不滿的數落夫君不知輕重。

而自己當時在幹什麼呢。

時間太久遠了,唐清安努力的想,終於他才想到了。

是啊。

那時候的自己心裡很幸福,第一次有了原來自己在人間的真實感,埋藏在內心深處,久違的感覺湧上了心頭。

唐清安痛苦的閉上眼睛,控制自己的淚水。

他轉過頭一言不發的大步離開。

他明白秦可卿的心意了。

這麼多年過去,秦可卿永遠沒有變,她只求家人安寧,平安的渡過一生。

這把木劍,他當然不信唐晏乾一直儲存著,只有秦可卿了。

“呼。”

唐晏乾長呼一口氣。

父親竟然這麼老了,唐晏乾觸動的同時,也在猶豫是否拿出木劍,會不會讓好不容易安定下來的父親重新悲痛。

但是猶豫不多,他還是拿了出來。

果然。

父親的表現,讓他知道自己有驚無險,雖然母親不在了,但是母親送給自己的這把木劍,就是自己的護身符。

……

秦貴人的突然病逝,悲痛的皇上在皇后的安撫下,竟然沒有做出令人出乎意料的事情。

所以有不少人以己度人,他們猜測秦貴人在皇上心裡其實沒有那麼重要。

那麼他們不看好歸京的東王。

既然東王回來了,可不會輕易讓他返回東藩,他在東藩的許多的事情,需要他當面稱述。

這一關不好過,過不去就萬事皆休。

失去了他的母親秦貴人,金江系也分崩離析,過不了這關,身在京城的他,官員們有的是辦法削弱他。

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不知道為什麼,內閣討論的關於對東王的奏疏,送入皇城後,被皇上留中了。

一日,兩日……

隨著東王離去的時間越來越少,終於有人詢問皇上那些奏疏的事,並且有御史直接指責皇上,“聖人不應該行此舉,有前朝積弊之態,後患無窮。”

他們不提東王,只催促皇上回應那些奏疏,彷彿大公無私,那御史也說自己只對事不對人。

唐清安沒有生氣,一點情緒也沒有。

現在。

已然沒有什麼事,能引起他的興趣了。

國家已經到了這一步,文治武功,皇權相權,新學新文,內閣參議院,平民干政……

他這個前人所做的已經是當下時代最完美的地步,後面能不能維持這個國家的昌盛,那是後人的責任。

百年後。

如果大順開始走下坡路,那也跟他沒關係,那說明是後人不行。

總不能自己留下了舉世無雙的家業,結果後人自己造的窮起來,反而怪祖上不努力吧。

這種人活的很愚鈍。

他們搞不清楚自己窮的原因,反而怪不相干的東西,遺棄了自己僅有的,也是最厲害的“財富”。

活在自己認為的世界裡,固執且偏激,覺得自己才是最清醒的,只有他們才看穿了一切。殊不知他們永遠也只能如此,越來越差勁。

是的。

唐清安已經頓悟。

正如秦可卿所言,自己該放手了。

相關推薦:我在天庭做代購我在天庭掏泥巴我在天庭作死的日子菩提脂香錄我遊戲中的老婆夢幻穿越之成神帝國崛起:開局建設封地,打造鋼鐵皇朝!快穿:作死的炮灰又騎著反派脖子撒野了六道劍君美女總裁的貼身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