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紅樓從遼東開始->章節

第一百七十一章 不尊軍令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太上皇這個球踢得極好。

誰都沒有話說。

朝廷的回覆到了金州,唐清安一臉無語。

不提北鎮李達祖。

只錦州的史鼐,他和自己關係再為緊密,也不可能同意把他的物資調送給自己。

就和提議把他的物資調送給錦州一個道理。

遼西走廊重新聚集的十餘萬大軍,不提前番前前後後幾十萬大軍的消亡,以及導致的物資落入蠻族手裡。

這三年來,遼西走廊耗費了大周國內最後的元氣,才有了這新成的十餘萬大軍。

為何遼西走廊不敢輕動。

因為這十餘萬大軍要是再沒有了,那就真的沒了。

每年要消耗國內千萬兩的物資,所有人都在催促遼西走廊大軍收復失地。

可是遼西就是不敢動。

修堡。

三年內唯一做的事情,就是修建了不計其數的堡壘。

史鼐和李達祖幾年裡受到了無數的彈劾,這般情況下卻仍然紋絲不動。

因為朝廷也怕。

即忍受不了每年千萬兩的物資消耗在遼東,同樣也不敢強迫軍隊出擊。

唐清安還是招來了兩人。

既然太上皇如此說,唐清安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分別派了人去北鎮和錦州。

最後沒有意外。

派去的人都灰熘熘的空手而歸。

史鼐雖然拒絕了唐清安,卻內心滿是感嘆。

“北鎮和錦州獲得的朝廷物資是金州的數倍,為何趕不上金州的態勢?”

“十萬精兵啊。”

史鼐感嘆道。

這個數字,唐清安沒有太過隱瞞他,他也能有所猜測。

至於李達祖清不清楚,史鼐就不知道了。

賈鑑滿臉的信服。

數月前遵從恩主的吩咐,去金州見了金州將軍,從旅順到金州,一路所見情景遠和遼西不同。

金州的百姓們,雖然穿著破爛,飢不飽食,但是有一股自信,這在遼西軍兵身上是沒有看到的。

幾個月來,賈鑑也常在琢磨此事。

“對比遼西,金州的重要性雖然比不上,但是金州有三個優勢。”

史鼐聽到賈鑑所言,好奇的看過去。

“第一,以海治蠻,站穩了腳跟。

唐將軍靠著大海之便利,打了數次的大仗都獲得了勝利,因此磨礪出了一批精銳老兵。

而遼西直面蠻族的兵鋒,前番損兵則將,反而導致本就不多的精兵消亡,戰鬥力大幅度下滑。”

這一點沒人否認。

史鼐點頭說道。

“以海治蠻之策,唐清安剛到京城時,就以此策敲開了賈府的大門,走入了賈府的眼睛裡。”

“看來賈府中的老爺們,還是極其有眼光的,千里馬常有,而伯樂少有。”

賈鑑笑道。

史鼐沒有解釋,這是因為賈敬的存在。

此人這些年在權貴中銷聲匿跡,以致於好多後輩都不知道賈府還有一個大老爺。

“第二,舊有勢力的消亡。

金州是從蠻族手裡收復回來的,原來地方上的大戶一開始就被蠻族強制遷移到沉陽,破壞了當地的根基。

不光金州如此,整個遼左都是如此。

大戶要麼被劫掠一空,要麼投降的早,被遷移到沉陽,這就給了唐將軍屯田的便利。”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史鼐點點頭,同樣也認可。

遼西別的不提,還有賈家兩府十幾處的莊子呢。

這十幾處莊子,是賈府僅剩下的祖田,絕對不會輕易放手。

因此遼西雖然也屯田,但是效果卻不強。

“第三,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這裡賈鑑說的簡短,而史鼐一樣明白了其意。

他和李達祖也是將在外。

例如朝廷催逼他們儘快收復失地,可是二人遲遲按兵不動。

同樣有自己的便利,但是對比金州,那又不可同日而語。

遼西走廊身後就是京師,任何舉動都在朝廷的眼皮子底下。

而金州孤懸海外,身處蠻族境內,被蠻族隔絕。

例如唐清安幾番大動軍制,不就是因為孤懸海外,不受管控的原因麼。

而之所以朝廷沒有重視金州,是因為誰都沒有想到。

當初絕大多數人都不認為金州能守住,不管是蠻族還是朝廷,史鼐一樣沒有信心。

而朝廷和自己之所以支援金州。

實則是為了讓唐清安在金州牽制蠻族的精力,哪怕只要幾個月就好。

因為當時沉遼失陷太快,兵力物資都失陷,導致遼西走廊沒有多少軍力可守。

當時的形勢極其危險,連京城也已經開始戒嚴。

只要當時唐清安在金州能牽制蠻族一年,甚至只要幾個月,就足夠遼西緩口氣,等來內地的援兵。

可以說。

唐清安從收復金州,到收復鎮江,收復長白山東岸,乃至現在的形勢。

所有人都沒有預料到。

當初之所以徹底放權給唐清安,就是因為如此。

不過唐清安有現在的所為,實在是沒有人能預料的到。

朝廷前後四五十萬大軍都折損在了蠻族手中,比金州城更堅固的沉陽,遼陽同樣沒有守住。

至於唐清安突然大功干戈,從澳門採購回來紅夷大炮,誰曉得還有這般利器?

只能說唐清安是金陵人,又是薛府商賈出身,的確見多識廣。

現在金州的唐清安,就像雪球一般,掃清了剛開始的阻礙,越滾越大。

已經成了氣候,不光是朝廷,哪怕蠻族前幾個月都要避其鋒芒了。

真是可嘆啊。

誰能想到,有二十萬精兵的蠻族,無往不勝,竟然主動避開了唐清安的兵鋒。

“只怕沒兩年,唐清安的日子就要不好過了。”

史鼐說道。

賈鑑明白恩主的話意。

朝廷要顧忌那唐將軍了。

他卻笑道。

“可惜太上皇和皇上兩位聖人鬥的厲害,只怕沒有分出勝負前,誰都不會冒然動唐將軍的。”

史鼐愣了愣。

這倒是他疏忽了。

“天時,地利,人和。”

賈鑑邊搖頭,邊感嘆。

“唐將軍才二十二歲,實歲二十一歲,蠻族的老奴沒幾年就要七十歲。

自古在殺場經歷一生的武人,有幾個能長壽的?我預料蠻族的老奴,也就這幾年之事。

國內民不聊生,亂民四起,朝廷還在內鬥,蠻族即將新舊交替,政權不穩,朝鮮之國唯將軍馬首是瞻。

如今的唐將軍,就像那新日初生般,誰能擋之。”

史鼐聽賈鑑把話說的玄乎。

“你說的唐清安彷佛要造反似的,真要是如此,我可不容他。”

賈鑑笑著搖了搖頭。

“造反倒不至於,我觀唐將軍是個極愛百姓之人,不會作亂一方,坐看風雲罷了。”

有些話他不準備再說下去了。

畢竟天不可測。

誰能看透未來,金州將軍最後能走到哪一步,就看介時的天時是如何的情景。

德,才,行。

三樣都具備,金州將軍差的只是天時罷了。

就算等不到天時,有如今的根基,唐將軍也能成為鎮守一方的諸侯,難道朝廷有實力翻臉?

一個聽調不聽宣的遼東,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

唐清安收到了金州賈鑑的書信,為他的恩主解釋,不是史公不想解唐將軍之急,而是遼西同樣急缺物資。

“此人有才啊,可惜一馬不鞴雙鞍,忠臣不事二主。”

唐清安搖了搖頭。

“誰如此值得將軍如此誇讚?”

新來金州的馮紫英笑道。

唐清安笑了笑,沒有解釋。

雖然沒有自己說的這麼玄乎,但是賈鑑現在的恩主是史鼐,就算他或者因為參加科舉從史鼐處離開,也不會來投自己。

除非史鼐離開遼東。

唐清安看著馮紫英。

“委屈你一段時間,暫時先在金州守軍中擔任試把總吧。”

他的父親神武將軍馮唐是太上皇的人,現在提拔馮紫英,也算是對太上皇的回應。

五品的武官,也就是一個千戶罷了。

在遼東。

一般的營兵制裡,千戶擔任哨官,衛所掌印和僉事,擔任把總千總,或者守備,都指揮則擔任一營之總,或者遊擊,或者參將。

至於副總兵,總兵則掛五軍都督府僉事,都督同知,或者左右都督的虛銜。

唐清安現在是左軍都督府的僉事,正二品武將。

前番所獲戰功,理應提拔為左軍都督府都督同知,從一品。不過因為彈劾他浪戰,就此作罷。

試把總一職,對於馮紫英的品級來說,是越級重用。

馮紫英沒有推脫,也容不得他推脫。

既然來了金州從軍,當然唯將軍馬首是瞻。

“好好幹。”

唐清安拍了拍馮紫英的肩膀,對這個紅樓中的大好男兒,頗有期待。

此人乃武勳出身,從小就有家學,欠缺的只是經驗罷了,只要在軍中勇於任事,出頭是遲早的事。

這也是自己對京城勳貴積極靠攏的示好的舉動。

自己有勳貴的幫助,在京城對抗彈劾他的奏疏,當然也要回饋他們,還不能小氣。

相信要不了多久,還會有勳貴子弟來投靠金州。

軍學堂,優秀的遺孤子弟們,也陸續派駐去了前方各哨隊。

有稱讚,有重用,當然也有不滿,有抗拒。

這些從營總傳回大將,再傳回金州的各個文書裡,唐清安讓人開始清查。

到底是因為派去的軍學堂的學生才情不足,導致無法勝任,還是有些哨官起了別樣的心思。

前者,就調回不能順應形勢變化的軍學生,派去新的優秀的軍學生,後者,則召回哨官嚴格督查。

當一個哨官,三番兩次的命令,仍然找藉口拒絕離開防區。

此事引起了軒然大波。

“他想幹什麼。”

彭大海大怒。

作為唯一原復州反正將領的營總,原參將趙緱用旗下的千戶,他憤怒至極。

金州的趙緱用,閉門不出。

相關推薦:我在天庭做代購我在天庭掏泥巴我在天庭作死的日子菩提脂香錄我遊戲中的老婆夢幻穿越之成神帝國崛起:開局建設封地,打造鋼鐵皇朝!快穿:作死的炮灰又騎著反派脖子撒野了六道劍君美女總裁的貼身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