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武俠->洪荒:貧道不想封神->章節

第九十一章.恐道五位先生的決心!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子曰,君子不器。”

“恐子說過,真正的君子,是不屑於用武器殺死對方,全是用拳頭掄死。”

“四位師弟啊,這你們需要記住!”

……

楊戩逐條逐條地講解著《掄語》。

樂此不疲。

但事實上,他已經翻過來覆過去講了三遍了, 不厭其煩。

“天哪!雖然每讀一遍《掄語》都會有新的理解,但這也太過分了吧!”

“是啊!楊戩師兄太過分了,居然強迫我們聽他講《掄語》!”

“最關鍵的是……居然還沒有人能制止他!!!”

“在座的各位誰有這個能力?大可以去試試,反正我哪吒認輸???????…”

在楊戩的對面。

哪吒、殷郊、殷洪、雷震子四人用眼神交流著,不敢出聲,甚至不敢用法力交流。

因為楊某得道行遠高於他們, 如果用法力……可能會被發現, 然後喜提感化套餐一份。

“師兄……”

終究,哪吒還是忍不住出言道, “師兄,你對於《掄語》的理解,對恐道的感悟真是非常深刻,但……如果只是教導我們幾個,會不會有些屈才了?”

“哦?那二先生的意思是?”楊戩望向哪吒道。

“師兄乃是恐道大先生,當擔起這份責任來才是。”哪吒一臉理所當然道,“向洪荒傳道的重任,就交給師兄你了啊!”

嗯。

為了自己不受折磨。

哪吒果斷選擇了禍水東引。

至於之後會發生什麼……

反正死道友不死貧道,管他呢!

殷郊、殷洪兩眼放光:“是呀是呀!楊戩師兄你何等大才,如何能只教我們幾個?應當叫更多人知曉才是啊!”

“不如就先到朝歌去傳道吧!!”

——殷郊and殷洪:我們不是想要公報私仇!絕對不是!!!

“呃……不如先向教中其他幾位師伯師叔門下的弟子傳道,然後再邁出向整個洪荒的步子?”雷震子對此持有不同意見。

楊戩結合眾人所說,想了一下,道:“傳道確實該提上議程了, 我會找個時間去拜訪一下其他幾位師伯師叔的,到時候你們可以一同來……”

“雖然說你們可能覺得沒必要一起出動,不過我還是希望大家能夠為恐道發揚光大而發光發熱。”

眾人:“……”

啥子?希望??

如果你這話的時候,那鋒銳如刀鋒的眼神沒有在我們身上掃來掃去。

如果你手裡巴掌大的磚塊沒有變成臉盆大小。

那還可能是有點可信度的。

但是現在嘛……

你以為咱都是瞎子聾子?連觸覺和第六感都失靈了的摸黑子?

那濃郁的威脅之意我們會感受不到?

不過楊戩的話並未讓他們退縮。

反倒是心中更加激盪澎湃。

沒錯,這種感覺……這就是恐道中人應該有的樣子啊!

所以……

“請大先生放心, 我們當仁不讓!!”

……

“那麼,就這麼愉快地決定咯。”

楊戩笑眯眯道。

……

與此同時。

西海龍宮,三公主敖寸心都著嘴生悶氣。

“今天是我離家出走的第一千二百又十二天,那個呆子還是沒有來接我。”

“我懷疑他是不是在外面有別的龍了,但我願意再給他一次機會,如果他願意在第二個一千二百又十二天結束之前來西海哄我的話,那我就原諒他,和他一起回去。”

“如果他沒有在第二個一千二百又十二天結束之前來哄我的話,那我……當然就是原諒他,並且主動去找他啦?。”

寸心覺得自己委屈極了。

但又在心裡安慰自己:“男人嘛,哄哄就好了,只要他還是愛我的,我就能接受。”

……

半年後。

西歧。

上大夫散宜生忽然想起武吉之事。

一去半載不來。

於是入內庭見文王,啟奏說:“武吉打死王相,臣因見彼有老母在家,無人養侍,奏過主公,放武吉回家, 辦其母棺木日費之用即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料這僚竟欺滅國法, 今經半載,不來領罪,此必狡猾之民,大王可演先天數以驗真實。”

文王聽了,也不禁眉頭微皺。

隨後取金錢佔演兇吉。

看罷了,點首嘆道:“武吉也不是猾民,只是因懼刑自投萬丈深潭已死……其實若論正法,亦非鬥毆殺人,乃是誤傷人命,罪不該死。”

“彼罪不至死而反懼法身死,如武吉深為可憫!”

嘆息良久,君臣各退。

——群臣:你還要點臉嗎?當初說是要殺武吉的人是你,現在看人家已不在了,又說人罪不至死……多少有些虛偽了呢(?_?|||)…

此後一日。

文王與文武閒居無事。

因見春和景媚,柳舒花放。桃李爭妍,韶光正茂。

文王姬昌便說:“三春景色繁華,萬物發舒,實在是好時候,孤同諸子、眾卿,往南郊尋青踏翠,共樂山水之歡,以效尋芳之樂,不知大家意下如何啊?”

散宜生笑說:“主公,昔日造靈臺,夜兆飛熊,主西岐得棟梁之才,主君有賢輔之左。”

於是眾武士披執,同文王出城。

不期行至磻溪地界正行之間只見一人挑著一擔柴唱歌而來:

春水悠悠春草奇,金魚未遇隱磻溪。

世人不識高賢志,只作溪邊老釣磯。

那姬昌聽得歌聲,不禁嗟嘆:“奇哉!此中必有大賢。”

也就是這時,散宜生在馬上看得那挑柴的好像猾民武吉,便出言道:“主公,方才作歌者像似打死王相的武吉。”

姬昌聽了,皺眉道:“大夫差矣!武吉已死萬丈深潭之中,孤前演先天,豈有武吉還在之理?”

只因演先天之數從未失算。

文王對此頗為自負,此刻聽聞此言,卻是十分不信,連帶著對說出這話的散宜生都有些不喜起來,

但散宜生卻覺得自己看得實了,那人分明就是武吉,隨命辛免道:“你且將那人拿來。”辛免走馬向前。

武吉見是文王駕至,迴避不及,把柴歇下,跪在塵埃。

辛免定睛一看,果然是武吉。

於是回見文王,奏啟說道:“果是武吉。”

文王聞言,滿面通紅。

心想自己演先天從未有失誤。

今卻在自己的地界,出了紕漏,這豈不是說明自己能力不行?

不對!孤自幼學算,這定不是自己能力不行,定是那等小民使了甚麼手段,愚弄於孤!

於是向武吉大喝:“匹夫怎敢欺孤太甚!”

又對散宜生道:“上大夫,這等狡猾逆民,須當加等勘問!殺傷人命,躲重投輕,罪與殺人等同!”

又說:“如今已不是說武吉逃躲刑罰這般事情了,而是因他導致先天數竟有差錯,如此我這先天數何以傳世?”

言下之意:當殺之!只要武吉真沒了,就不用擔心有人說孤的先天數不準了!!

武吉跟隨申公豹學習已半載有餘,早不是那尋常山夫,聽了文王的話,哪裡還不知其中何意?

而他雖跟隨申公豹學道,可學習的內容並不包括玄門道術、奇宗異法,面對此種情形,只好泣拜在地,奏說道:“大王,吉乃守法奉公之民,不敢狂悖。”

“只因誤傷人命,前去問一人家。離此間三里,地名磻溪,此人乃崑崙山人氏,姓申,名公豹,道號飛熊,叫小人拜他為師,傳與小人:回家挖一坑,叫小人睡在裡面,用草蓋在身上,頭前點一盞燈,腳後點一盞燈,草上用米一把撒在上面,睡到天明,只管打柴,再不妨事……”

“大王啊,小人嘗聞,螻蟻尚且貪生,豈有人不惜命?”

這番話一出。

只見散宜生馬上欠身賀道:“恭喜大王!武吉今言此人,道號飛熊,正應靈臺之兆啊!!!”

又說:“昔日商高宗夜夢飛熊而得傅說,今日大王夢飛熊,應得公豹。望大王宜赦武吉無罪,令武吉往前林請賢士相見。”

話裡話外,無不透露著一個意思:大王啊,你先不要生氣了,這裡有大賢啊!而且正應了大王你當日之夢!所以我希望大王你以大局為重,就委屈一下自己吧!

姬昌聽了散宜生之話,如一盆涼水從頭上澆下,將一腔心火全都洩去了。

心說:“果若有大賢,我受些委屈,嚥下這口氣也無妨。”

於是說道:“就依大夫所言。”

武吉叩頭,飛奔林中去了。

文王君臣,將至林前,不敢驚動賢士,離數箭之地,文王下馬,同宜生步行入林。

然而申公豹教武吉,每日酉時才至,這會子天氣尚早,哪裡找尋得到?

武吉趕進林來,不見師父,心下著慌。

又見文王等進林,那然宜生問:“賢士在否?”

武吉擔心說不在惹惱文王,叫自己枉送性命,便說:“方才在此,這會不見了。”

文王聽了,復問:“賢士可有別居?”

武吉道:“前邊有一草舍。”

“我與你去。”

遂引文王駕至門首。文王以手撫門,猶恐造次。

只見裡面走一小童開門。

武吉一臉奇怪。

文王笑臉問曰:“老師在否?”

小童:“不在了。同道友閒行。”

文王復問:“甚時回來?”

童子答:“不定。或就來,或一二日,或三五日。萍梗浮蹤,逢山遇水,或師或友,便談玄論道,故無定期。”

散宜生在傍也說道:“臣啟主公:求賢聘傑,禮當虔誠。今日來意未誠,宜其遠避。昔上古神農拜常桑,軒轅拜老彭,黃帝拜風後,湯拜尹尹,須當沐浴齋戒,擇吉日迎聘,方是敬賢之禮。”

“今日主公且暫請駕回。”

文王聽了,也覺得甚是。

自古高人都有些怪脾氣,若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那倒算不上是什麼高人了。

於是點首道:“大夫之言是也。”

又向武吉許著其入朝之諾。

然後便去了。

留下武吉和那小童大眼瞪小眼。

……

(大老們,求下推薦票,月票,謝謝了)

相關推薦:絕密航程:中國東出太平洋試射洲際導彈紀實潛龍神醫無限獨步天下儒雅隨和張屠夫這個魔頭儒雅隨和為沒好的世界獻上英靈英靈變身系統[綜主英美]武帝丹神靈武九天紅樓首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