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武俠->洪荒:貧道不想封神->章節

第一百零二章.太師陳十策!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前者鹿臺上有四五十狐狸化作仙人赴宴,被比幹看破,妲己懷恨……”

“今不明不白,內庭私納一女,不知來歷……”

“昨日聽信妲己,詐言心疼,要玲瓏心作湯療疾, 勒逼比干剖心,死於非命,靈柩見停北門……”

“太師啊!國家將興,禎祥自現;國家將亡,妖孽頻出!今上讒佞信如膠漆,忠良視如寇仇,慘虐異常, 荒淫無忌!!”

“即便是不才等屢具諫章,今上亦視如故紙,不聽臣等勸戒……正無可奈何之時,適太師奏凱還國,社稷幸甚!萬民幸甚!”

黃飛虎這一遍言語。

從頭至尾,細細說完。

聞太師臉色已經是面沉如鐵。

急得厲聲大叫:“居然有這等慘絕人寰之事!”

“只因北海刀兵,我不在朝中,竟致天子紊亂綱常……我負先王,有誤國事,實老夫之罪也!!”

因氣得狠了。

哪怕已是神仙之體,有地仙道行。

聞仲也緩了許久才緩過來。

而後向眾人說:“眾大夫、先生請回,我三日後上殿,自有條陳。”

太師送眾官出府。

喚徐急雨,令封了府門,一應公文不許投遞。

言明要至第四日面君,方許開門應接事體。

徐急雨得令,即閉府門。

此正是:

太師兵回奏凱還,豈知國內事多奸。

君王失政乾坤亂, 海宇分崩國政艱。

十道條陳安社稷, 九重金闕削奸頑。

山河旺氣該如此, 總用心機只等閒。

……

三日時光一晃即過。

第四日聞太師入朝面君時。

文武官員已知太師有本上殿。

那日早朝,聚兩班文武,百官朝畢。

紂王心中念著後宮美人。

一坐到九節殿的這個王座上就不舒服,一回到鹿臺就覺得通體暢快。

早已是迫不及待要下朝。

乃說:“有奏章出班,無事朝散。”

左班中聞太師進禮稱臣曰:“臣有疏。”

遂將本鋪展御桉。

紂王覽表:

“具疏太師臣聞仲上言!”

“奏為國政大變,有傷風化,寵淫近佞,逆治慘刑,大幹天變,隱憂莫測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臣聞:堯受命以天下為己憂,而未常以位為樂也。”

“故誅逐亂臣,務求賢聖,是以得舜、禹、稷、契及咎繇,眾聖輔德,賢能左職,教化大行,天下和洽, 萬民皆安仁樂義, 各得其宜, 動作應禮, 從容中道,乃“王者必世而後仁”之謂也。”

“堯在位七十載,乃遜位以禪虞舜。堯崩,天下不歸堯子丹朱而歸舜。舜知不可避,乃即人王之位,以禹為相,因堯之輔左,繼其統業,是以垂拱無為而天下治,所作韶樂,盡美盡善。”

“今陛下繼承大位,當行仁義,普施恩澤,惜愛軍民,禮文敬武,順天和地,則社稷奠安,生民樂業……”

“豈意陛下近淫酒,親奸佞,忘恩愛,將皇后炮手剜睛,殺子嗣,自剪其後?”

“此皆無道之君所行,自取滅亡之禍!”

“臣願陛下痛改前非,行仁興義,遠小人,近君子,庶幾社稷奠安,萬民欽服,天心效順,國祚靈長,風和雨順,天下享承平之福矣!!”

“臣帶罪冒犯天顏,條陳開列於後:

第一件:拆鹿臺,安民不亂;

第二件:廢炮烙,使諫官盡忠;

第三件:填蠆盆,宮患自安;

第四件:去酒池、肉林,掩諸侯謗議;

第五件:貶妲己,別立正宮,使內庭無蠱惑之虞;

第六件:勘佞臣,速斬費仲、尤渾而快人心,使不肖者自遠;

第七件:開倉廩,賑民饑饉;

第八件:遣使命,招安於東南;

第九件:訪遺賢於山澤,釋天下疑似者之心;

第十件:納忠諫,大開言路,使天下無壅塞之蔽。”

紂王看罷。

內心震動——不想太師居然陳此十條!

若都允,自家自是捨不得!

若不允,太師定不干休!

真叫寡人難辦!!

於是打算使個拖字決,就先拖著,然後不了了之。

誰知聞太師根本不給紂王什麼推脫的機會,直接上前走了幾步,立於龍書桉旁,磨墨潤毫,將筆遞與紂王:“請陛下批准施行。”

三目圓睜。

另一只手裡閃耀著光芒。

彷佛但凡紂王嘴裡說出一個不字,就要取出金鞭來教育了。

紂王感到頭皮發麻,只得先給聞太師一個答覆道:“鹿臺之工,費無限錢糧,成工不毀,今一旦拆去,實是可惜,此等再議。”

“二件,‘炮烙’,準行。三件,‘蠆盆’,準行。五件,‘貶蘇後’,今妲己德性幽閒,並無失德,如何便加謫貶?也再議。”

“六件,中大夫費、尤二人,素有功而無罪,何為讒佞,豈得便加誅戮?除此三件,以下準行。”

總之就是同意絕大部分。

只有自己實在接受不了的先拖著。

據紂王想來,自己也沒說不幹,太師縱然是覺得這三件也一定要廢除,可也不至於一點兒也不給自己這個大王面子吧?

誰知……

聞太師一聽這話,當即沉聲道:“大王!鹿臺功大,勞民傷財,萬民深怨,拆之所以消天下百姓之隱恨!”

“皇后諫陛下造此慘刑,神怒鬼怨,屈魂無申,應速貶蘇後,則神喜鬼舒,屈魂瞑目,所以消在天之幽怨!”

“勘斬費仲、尤渾,則朝綱清淨,國內無讒,聖心無惑亂之虞,則朝政不期清而自清矣!!”

“願陛下速賜施行,幸無遲疑不決,以誤國事,則臣不勝幸甚!”

端得是寸步不讓。

紂王沒奈何,只得說:“太師所奏,朕準七件,只是此三件候議妥再行。”

聞太師:“陛下莫謂三事小節而不足為,此三事關係治亂之源,陛下不可不察,母得草草放過。”

君臣立辯。

一個要殺,一個要保。

偏偏中大夫費仲還不識時務,出班上殿見駕,似乎要說些什麼。

聞太師認不得費仲,見他出來,便問:“這員官是誰?”

費仲昂首挺胸道:“卑職費仲是也。”

聞太師眼中閃過一絲冷意:“先生就是費仲?上殿有甚麼話講?”

費仲道:“太師雖位極人臣,不按國體,持筆逼君批行奏疏,非禮也!”

“本參皇后,非臣也!”

“令殺無辜之臣,非法也!”

“此實乃滅君恃己,以下凌上,肆行殿庭,大失人臣之禮,可謂大不敬!”

這般話一出。

九節殿頓時鴉雀無聲。

即便是先前與聞仲爭執不下的紂王也瞪大了眼睛。

這費仲……怎如此大膽?

居然敢當庭頂撞聞太師?

沒看到哪怕是大王也只是與太師商議著來麼?

這恐怕……

是要出事了啊!!

……

果然!

聞太師一聽此言。

當中神目睜開,長髯直豎。

當場大呼:“費仲巧言惑主,氣殺我也!”

隔空一揮衣袍,把費仲打下丹墀,面門青腫。

尤渾見費仲被打,一時怒上心來,上殿言曰:“太師當殿毀打大臣,非打費仲,即打陛下矣!”

聞太師見又有人站出來,立問道:“汝是何官?”

尤渾道:“吾乃是尤渾。”

聞太師登時笑了:“原來是你!兩個賊臣表裡弄權,互相迴護!”

趨向前,只一掌打去,把那奸臣翻筋斗跌下丹墀,有丈餘遠近。

喚左右:“將費、尤二人拿出午門斬了!”

當朝武士最惱此二人,只是往日此二人得大王看中,故而都不敢得罪。

此時聽得太師發怒,毫不猶豫就將二人推出午門。

聞太師怒衝牛鬥。

紂王默默無語,口裡不言,心中暗道:“費、尤二人不知好歹,自討其辱,豈不是即便是寡人也得敬太師三分?”

聞太師復奏請紂王發行刑旨。

但紂王怎肯殺費、尤二人,只說道:“太師奏疏,俱說得是。此三件事,寡人俱準行,只是需待寡人再商議而行。”

“如費、尤二臣,雖是冒犯參卿,其罪無證,且發下法司勘問,情真罪當,彼亦無怨。”

總之還是一個拖字。

而此時聞太師見紂王再三委曲,反有兢業顏色,自思:“吾雖為國直諫盡忠,使君懼臣,吾先得欺君之罪矣。”

於是也沒有再逼迫,而是向紂王一拜道:“大王聖明!臣但願四方綏服,百姓奠安,諸侯賓服,臣之願足矣,不敢有他望其他!”

紂王傳旨:“將費、尤發下法司勘問。七道條陳限即舉行,三條再議妥施行。”

……

自聞太師方上條陳,事已好將來了。

不防這時東海反了平靈王,飛報進朝歌來,先至武成王府。

黃飛虎見報,不禁嘆:“兵戈四起,八方不寧,如今又反了平靈王,何時定息!”

遂把報差官送到聞太師府裡去。

太師在府正坐,堂候官報:“武成王差官見老爺。”太師命:“令來。”

差官將報呈上。

太師看罷,打發來人,隨即往黃飛虎府裡來。

黃飛虎迎接到殿上行禮、分賓主坐下。聞太師道:“元帥,今反了東海平靈王,老夫來與將軍共議:還是老夫去,還是元帥去?”

黃飛虎答說:“末將去也可,老太師去也可,但憑太師主見。”

太師想一想,道曰:“黃將軍,你還隨朝。老夫領二十萬人馬前往東海,剿平反叛,歸國再商政事。”

卻是想自己平叛,可短期解決。

而黃飛虎到底年輕,恐怕有些不禁事。

如今朝堂之上,自己肅清,只要保持如今相貌,當無大礙了,於是便想不如自己先行平叛去。

左右用不了多少時日就還。

……

與此同時。

那灌江口楊府。

楊戩等師兄弟五人日夜研習《掄語》,不但於恐道有了非常深刻的理解,還不覺間觸類旁通,叫自身的道行修為也大有長進。

幾個小的紛紛叫嚷著要傳道,將恐道的光輝播散至洪荒各處……

(大老們,求下推薦票,月票,謝謝了)

相關推薦:絕密航程:中國東出太平洋試射洲際導彈紀實潛龍神醫無限獨步天下儒雅隨和張屠夫這個魔頭儒雅隨和為沒好的世界獻上英靈英靈變身系統[綜主英美]武帝丹神靈武九天紅樓首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