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科幻->黑科技就該這麼用->章節

第284章 環保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現在科技雖然讓人類的生活變好了不少,但各種浪費和消耗也與日俱增。

但一兩個人好管,十個八個就不好管了,畢竟一個人有一個人的想法。

更別說十幾億、幾十億人了,那真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你要說節約和環保,少數的人會聽,可當人數以千萬計的時候, 那效果就不怎麼大了。

甚至會有因為從眾心理,原先很節約和環保的人也加入了浪費和汙染的行列。

“又不是我一個人這麼幹,大家都這麼幹。”

“我看大家都這麼做,所以我也做了。”

“就我一個人這樣,也沒多大影響吧?”

“大自然的淨化能力那麼強,多我一個不多, 少我一個不少。”

“哈哈,人類就是太看得起自己了……”

在這種情況下, 更高層也要做一個博弈, 是先“開源”還是先“節流”?

這事怎麼說呢,反正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發展模式,繁星就選擇了先“開源”。

至於發展中遇到的問題,那就用發展去解決。

本來繁星也是一步一步走的,結果實用科技突然出現,直接跟坐上了高鐵似的,嗖嗖的飛奔了起來。

開源?

有什麼比可控核聚變更牛批的嗎?

有了它,各種高耗能的工程就可以上了。

甚至之前因為高耗能,成品的用處也不是那麼大,最後計算出來賠本的工程也可以上了。

畢竟可控核聚變出來的電能非常便宜,而且規模越大越便宜。

能量便宜的,以前因為能量而賠本的事,就不會再賠本了。

而且有些東西不能單純的以賠不賠本來衡量,比如從廢品回收再利用到環保,然後從環保再到環境再造這一條龍。

而且巧的是, 這些東西正好也是航天工程需要的。

地球上不做環保,其實短時間內影響不到人類的生存,但是在太空裡不做“環保”, 那麼人類的未來可就危險了。

人類對宇宙的開發正處於飛速發展的階段,但是由於航天技術的不成熟,人類利用最多的地球軌道已經變得越來越擁擠。

隨著星際鏈路衛星組網等大型網際網路衛星的發射,地球軌道上的衛星成倍增加,太空垃圾已經成為棘手的問題了。

據統計,包括工作衛星、“退休”衛星以及曾用於宇宙探索的舊火箭在內,大約有2.2萬個大型物體環繞著地球運轉。

如果把所有所有物體計算在內,上至宇航員在太空遨遊時丟棄的裝置,下至衛星碰撞產生大小約為1釐米的碎片,那麼地球軌道上大約有100萬顆太空垃圾。

而它們綜合起來的質量,可能有1億噸。

當然,這個數字可能只是保守估計。

因為隨著衛星和火箭發射數量逐年上漲,太空垃圾和可用航天器的數量還在快速增長,而它們之間相撞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

衛星的主要軌道有兩種,近地軌道和地球同步軌道。

近地軌道與地球相距約200至1000公里,各個空間站和數千顆其他衛星每90分鐘在此環繞地球一週。

地球同步軌道則位於3.6萬公裡的高空,作用力使衛星停留在軌道內相同的位置。

地球同步軌道上的衛星相對於地球上方的某一點靜止,因此這使得它們對天氣預報和通訊的作用巨大。

在地球靜止軌道, 當一顆衛星的生命接近尾聲時, 其所有者會將其置於一個更高的“墓地”軌道上, 使其漂浮在距離國際商定保護區約300至400公里處。

但是在地球靜止軌道中,只有80%的“退休”衛星能夠進入“墓地”軌道,剩下的20%則需緊急處理。

比如直接墜入地球大氣層,變成一些人許願的流星。

“墓地”軌道實際上相當於一個無人看管的廢棄垃圾場,明亮的閃光依稀可見。

在這個沒什麼人注意的地方,未用盡的燃料或未降解的電池可能引發衛星爆炸,而爆炸碎片將落回地球靜止軌道,並對軌道上的衛星產生威脅。

一顆衛星的故障可能導致電視信號異常,增大天氣預報的誤差,造成飛機無法正常航行,或者人們意識不到的一場龍捲風正在逼近。

可如果不僅僅是故障,而是直接被撞成了大量碎片,且碎片數量之大使其足以與其他衛星相撞,而碎片數量也由於連鎖反應越來越多。

最終,整個軌道可能會因為碎片過量陷入癱瘓,甚至是鎖死人類離開地球走向星空的道路,徹底把人類禁錮在地球上。

所以人們一直在想辦法解決太空垃圾的問題,甚至都有一些成果了,不僅能解決攔路虎,還能變廢為寶。

在地球上人們可以“肆意”的浪費,但是到了太空裡,人們必須斤斤計較……哦,不,應該是“剋剋計較”,能回收利用的就絕不從地面“發貨”。

成本太高。

無法控制的時候,那些航天器的殘骸就是太空垃圾,要是能回收利用,那它們就是寶藏。

設想中,透過修復、再利用或回收地球軌道上的衛星和“太空垃圾”,它們還原出來的材料可以用來建造未來的航天器或探測前哨站。

不僅減少了太空垃圾,還縮減了成本。

徹底不能用的,那肯定是回收。

有些只壞了一部分的,比如核心沒問題,但外殼和部分線路出現破損的,只要換個新外殼和新線路就又是一個新裝置。

而且還能以舊換新。

比如太空裝置的太陽能電池板效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下降,但只要把太陽能板翻新一下,或者直接換一個新的,再補充點燃料,它就又能發揮作用了。

這都比重新發射一顆新的裝置成本低得多。

繁星空間站二期工程裡的“工業區”就是幹這個的,等它建成的時候,一定會讓全世界大吃一驚。

同時也會讓太空裝置的設計與製造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至於要在地球上做的“環境再造”,到了太空就是“生態圈”了。

往簡單了說,就是在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改造出一片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不僅要有花草樹木,還要有可迴圈的空氣和水源等。

再往大了說,就是“星球改造”。

直接把一顆不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改造成“第二地球”。

要說生態圈什麼的,人類以前還真搞過。

就在自由聯邦。

在實現人類首次登月以後,人們便開始幻想太空旅行和太空移民,在這種情況下,自由聯邦科學家便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如果我們能模擬出人類需要的生活環境,那麼就可以在外太空“克隆”一個地球!”

這種瘋狂的想法一經問世,便引起了一位富豪的興趣,他就是當時大名鼎鼎的石油大王——愛德華-P-巴斯。

於是這位富豪便斥巨資,準備在自由聯邦亞利桑那州的沙漠裡建造一個“克隆地球”,並將其命名為“生態圈2號”。

為什麼不是生物圈1號呢?

那是因為1號生態圈就是地球這個超級巨大的生態圈,所以那個小小的、位於地球上、在一個沙漠裡的生態圈就只能叫2號。

“生物圈2號”總共耗資約1.5億聯邦幣。

還是30多年前的聯邦幣。

它的主要建築材料為白漆鋼樑和密封玻璃,建築的總佔地面積為1.2萬平方米,總容量高達14.1萬立方米。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雖然有些人用白色的宮殿來形容它,但它實際看起來更像是一座溫室大棚。

在建築內部的設計,模擬了地球的常見生態環境,有海洋、雨林、沙漠、草原和平原等等,還有兩個人工生物群落——農業區和居住區。

當然,為了儘可能地模擬自然環境,“生物圈2號”內部有著多達4000種的物種。

這些物種也都來自世界各地,其中動植物就有約3000種,其餘的1000種都為微生物。

這個理想中的“溫室地球”建成之後就迫不及待地開始進行第一輪實驗,可這第一輪實驗卻遠沒想象中的那樣簡單。

“生態圈2號”建成的第一年,第一次實驗正式開始。

首次入住的是8名不同領域的科學家,他們在各自的領域都是相當厲害的,同時也認為,憑他們的知識,完全能夠在這種環境中生存。

在“生態圈2號”裡生活,不能依靠一切外來的物體,水和食物都需要自給自足。

不過這對於剛入住的人來說完全不是問題,因為“生態圈2號”不僅有充足的食物,而且還有肉類的家禽,生活一點都不比外界差。

供電方面設計的有太陽能板,水源方面也有完備的水循環系統。

甚至在這裡你可以想看電視就看電視,想打電話就打電話,只要不出去什麼都好說,不過這些也是在完成每日工作的前提下才能享受的,因為他們每天都要對生態圈裡的各項資料進行監測。

剛開始,生態圈裡的生活就和外面沒什麼兩樣,但是在兩個月卻出了一點問題。

因為入住的8位科學家缺乏農作的知識和經驗,導致農作物的產量越來越低,使得他們的食物不是很充足。

這讓那8名科學家不僅吃不飽肚子,而且每天還要工作,使得他們的精神狀態非常的不好。

不過隨著他們慢慢掌握了一些農作知識,才使糧食問題得到了緩解,只是隨後出現的新問題,卻是直接威脅到他們的生命。

糧食危機緩解之後,8位科學家又如往常一樣繼續在生態圈裡生活,可是好景不長,負責檢測氧氣質量的科學發現生態圈的氧氣指數非常的不穩定。

起初他們以為是模擬環境不夠穩定導致的,但是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科學家們驚人地發現生態圈裡的氧氣正在以每月0.5%的速度往下降。

氧氣含量最低降至了14%左右。

這是什麼概念?

這麼低的含氧量,就如同站在了空氣稀薄的山頂一樣。

這讓科學家們苦不堪言,甚至有人還出現了高原反應。

無奈之下,他們只好要求外部對生態圈進行充氧。

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外部供氧也沒用了,不僅大量的植物死亡,而且河水也變質了。

第一次實驗就在兩年後宣佈失敗。

可是自由聯邦科學家不明白,為什麼好端端的氧氣會消失?

最開始,科學家們認為是土壤裡的微生物在作祟,他們取了土壤樣本進行研究,發現土壤中的微生物確實要比正常的多。

那會不會就是這些微生物把氧氣消耗了呢?

很快科學家就發現,如果微生物消耗了氧氣,那麼二氧化碳含量也會增多,可事實上二氧化碳含量並沒有增多,這就奇了怪了。

不過很快,科學家們就找到了這次消耗氧氣的元兇,就是暴露在生態環境中的混凝土。

根據對混凝土兩面進行取樣研究,在生態圈內側的混凝土碳酸鈣含量比外側足足高了10倍以上。

氧氣問題被發現後,自由聯邦又進行了第二次實驗,這次實驗還特意挑選了一名有著豐富農作經驗的科學家。

但是僅僅只經過6個月,實驗就又一次宣告失敗。

這次是因為物種多樣性相對單一,缺少足夠的分解者作用,導致多數動植物無法正常生長或生殖,其滅絕的速度比預期的還要快。

另外還有降雨失控、多數動物滅絕、為植物傳播花粉的昆蟲全部死亡、還有黑螞蟻爬滿建築物等也是生物圈二號失敗的原因。

不過這次的實驗雖然失敗了,但是也算是給人類的後期類似實驗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那就是要想搞生態圈,要麼把場地搞得巨大無比,讓足夠多的生物參與,要麼就別想靠自迴圈,還得用大量的能量硬頂起來。

就像實用科技現在跟國家合作的專案。

小型生態圈沒什麼難度,只要解決了能量供應問題,隨時可以造起來。

頂多就是研發一些生命力強悍和容易生存的植被。

當初繁星第一次使用嫦娥五號搞回來了一些屬於自己的月壤,然後知道了“月壤無法種地”的噩耗。

但是現在的月球前哨站裡,航天員們就用月壤種了不少植物。

當然,這裡的重點不是月壤,畢竟水培也能生長植物,重點是實用科技的超級營養液。

有了這種營養液,再加上一些特殊的植物,實用科技可以讓沙漠變成綠洲!

本书作者其他书: 怪物戰場 超級科技領航者 從NPC到超人 大腦異常 我的飛船炸了 電弧中的高階玩家
相關推薦:最佳幸運,教授大人怎麼了?女教授古代青雲路HP同人——我是教授霍格沃茨的冒牌教授巫師能採集無間風雲無間之旅鬥羅:開局錯把比比東當親姐鬥羅之從被比比東收徒開始鬥羅之我被比比東聽到了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