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科幻->黑科技就該這麼用->章節

第242章 更大的!!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要我說,這次繁星的載人航天任務是真的絕,我從來沒見過這麼牛批的奔月飛船!”

“是啊,科技發展的太快了,我感覺我有生之年應該能去月球玩玩。”

“好傢伙,你前幾天不是還說想去太空玩玩嗎,這就發展到月球了?”

“咳咳, 這不是實用科技太厲害了嗎,我剛看好空天飛機,它又出了奔月飛船。”

“不過現在說這些還太早,它們不是在試驗期就是專門對接國家任務,還不是咱們能接觸到的。”

“這個月不僅月球上有熱鬧,地球上也有不少熱鬧,比如木鳶號不再進行無人試飛了, 而是開始為了之後的載人試飛做改裝,實用科技那邊已經放出一些高畫質照片了。”

“我也看了,裡邊的假人都飛了好幾次了,看來資料和資料是收集的差不多了,終於要載人了,期待。”

“自由聯邦那邊的繞月宇航員返回地球了,不過不管那邊的媒體怎麼報道,我都有點繃不住,哈哈。”

“可不是嘛,到手的鴨子飛了,不僅這一波載人登月任務讓咱們這邊領先了,世界上第一位女性登月的名頭也落到了咱們這,關鍵他們前期宣傳的那叫一個洶湧,結果……就這?”

“據說對面的載人登月計劃跟明年的統領大選是有聯絡的,登子打算用先繁星一步載人登月的事讓聯邦再次偉大,可現在搞成了這樣, 我要是登子,我能氣死。”

“等等,‘讓聯邦再次偉大’不是川寶的口號嗎?登子怎麼用人川寶的口號?”

“刺激……”

不出意外,繁星突然的載人登月震驚了世界, 然後自由聯邦那邊的重返月球計劃就成了國際笑話。

尤其是他們前期的各種宣傳,非常肯下本的大肆宣傳,統統成了自己打自己臉的笑話。

“笑。”

每每看到這些訊息,參加過那次會議的聯邦高層都是一臉冷笑。

如果按照之前的計劃,聯合艦隊會高速透過繁星南部海域,過海峽去孔雀洋,然後在那裡進行第二波軍演。

不過現在聯合艦隊已經開始減速了,一副要在南部海域稍微停留一些時間的架勢。

其實是艦隊內部在做協商,聯邦高層給的新命令是讓最先進的戰鬥機起飛,在南部海域上空好好的飛一飛。

當然,這裡到底是繁星的南部海域,他們也不是想真正的挑起戰爭,只是宣揚一下武力,所以怎麼飛是一個很考驗技巧的事。

也需要聯合艦隊內部根據實地情況商量一下。

在那之前,可以讓繁星無知的樂一樂。

等到後邊,聯邦會讓所有人知道,在地球上,還是武力更有用。

載人登月什麼的……都是添頭!

當然,他們該宣傳也得宣傳,航天活動,尤其是帶有“奇觀”屬性的航天工程,人人喜聞樂見。

所以聯邦這邊在軍演大事件的間隙也穿插了不少航天方面的大訊息。

比如聯邦首個商業空間站的艙段建造完畢,目前正在進行檢測,明年年初應該就可以發射了。

然後就是地球上最大的火箭,星艦發射系統得到巨量撥款之後進入了快速迭代期,尤其是各個部門也不卡著了,讓它的研發速度更上一層樓。

如果不出意外,明年的春天就可以看到入軌首飛了。

相對於商業空間站的首個艙段,星艦發射系統可是實打實的“奇觀”。

而它的出現,其實來自埃瑪隆的瘋狂夢想。

最早的時候,埃瑪隆的研發團隊搞出了可以複用的雄鷹九號,後來他覺得不過癮,想要一個更大的。

也就是後來的重型雄鷹火箭。

它被譽為當時現役的最大運載火箭,近地軌道運力60多噸,只不過因為結構復雜、飛控風險高和整流罩偏小,一直沒有合適的發射訂單,研發成功之後的很長時間裡只有寥寥幾次發射。

其中首次發射還是搭載了兄弟公司的一輛跑車,算是埃瑪隆拿自己的火箭給自己的汽車代言。

那輛跑車最初的目的地是火星,但發射之後不久就偏離了航道,現在不知道飛哪去了。

後來,埃瑪隆又有了新想法。

或者說沒有放棄自己的想法,他就是要送東西去火星,上次是跑車,之後就是人!

但那需要更大的火箭!

他最初的設想是火星移民運輸船,包括巨大的“巨大雄鷹”火箭助推器和可以搭載百人的“巨大雄鷹”火星飛船。

其中“巨大雄鷹”火箭助推器高63米,直徑9米,31個猛禽發動機。

“巨大雄鷹”火星飛船高55米,直徑9米,7個猛禽發動機。

當時,“巨大雄鷹”的設計是希望取代現有所有發射硬體,包括他自己的雄鷹九號、重鷹和龍飛船。

但是很快,埃瑪隆又改主意了,它覺得去火星還不夠靚,意欲打造一整套往返火星的箭船系統。

理論上還可以往返於木星、土星,還能亞軌道飛行,打造1小時地球圈。

要在地球周圍打轉,之前的設計就夠了,可想要去木星、土星,那之前的設計就小了。

所以還要更大!

重新設計的火箭助推器直徑12米,高77.5米,42個猛禽發動機。

重新設計的飛船直徑12米,高49.5米,9個猛禽發動機,最大運力450噸。

為了飛的更遠,它還得支援軌道加註,所以還重新設計了軌道加油站飛船,可以儲存150噸推進劑。

等到了火星之後,建立火星基地就地取材合成甲烷、液氧作為推進劑。

可是沒過多久,埃瑪隆又雙叒叕改主意了。

助推器改名為“超級助推器”,飛船改名為“星艦”。

名字改了,大小也改了,更重要的是材質改了。

從碳纖維複合材料全部改為不鏽鋼合金。

他的理由是從太空的超低溫到大氣層的高溫,全不鏽鋼艦體的應用強度與質量比,要比碳纖維、鈦合金等航天材料表現更好。

也更便宜。

大小改了,只因為之前的12米直徑太難了,所以又縮回了9米直徑。

所以一級的“超級助推器”高63米,直徑9米,31個猛禽發動機。

二級的星艦高55米,直徑9米,7個猛禽發動機。

星艦外形的改動是“上下”各增加一組驅動鰭、一對前鰭和三個尾鰭。

其中尾鰭既是驅動鰭,也是著陸架。

星艦飛船腹部大面積增加了隔熱層,能夠適應重返地球、月球、火星等多種著陸飛行。

它既可以作為載人飛船,也可以用作貨運飛船。

其中加壓空間超過1000立方米,比國際空間站加起來的加壓體積還要大!

這麼大的玩意,看起來相當的帶勁。

只不過還沒等他們笑出來,實用科技那邊就給他們來了一個更帶勁的。

最初的時候,實用科技航天中心沒有火箭發射臺,只有飛行跑道,讓自由聯邦那邊成了嚴重的誤判。

後來實用科技航天中心二期開建,開始的時候人們沒太當回事,直到工地裡出現了智慧機器人大家才驚訝。

後來人們發現那些機器人去挖大坑了,而那個坑……是一座超大發射臺的導流槽。

一直搞劃時代航天裝置的實用科技航天公司也要搞“落後”的火箭了?

而一些人立刻想到了《流浪2》裡邊的那種巨大火箭,那可是修建領航員國際空間站的主力。

如果是那種火箭的話,那麼它肯定很先進。

咳,畢竟是實用科技的產品嘛,怎麼可能落後!

只不過人們只看到了那個巨大的導流槽和簡易塔架,沒看到火箭實體,所以不好說更多。

直到今天,實用科技航天中心巨大的廠房大門開啟,有巨大的罐體被車拉了出來。

很快啊,實用科技那邊還沒說什麼,就有不少大神根據環境尺寸把那兩個大罐體的尺寸給算了出來。

兩個罐體的直徑都是20米,短的那個長度大概是30米,整體就是圓柱形,長的那個大概是50米,可以看做是一枚放大了無數倍的子彈頭。

都非常敦實。

這是啥?

燃料罐還是水塔?

等等……水塔?

這個稱號以前是安在埃瑪隆的超級火箭星艦上的,因為不鏽鋼焊出來的玩意特別像水塔。

難道……

實用科技航天的動作比網友們的猜測還快,兩個大罐子很快被運到了發射臺旁邊,然後在簡易發射臺的吊車協助下完成了一次組合堆疊。

看到這一幕,很多人都知道沒跑了,就是實用科技航航天公司的超級大火箭。

只是很多東西還沒有裝上,比如發動機。

人們沒想到它是這樣的,這跟電影裡的“預告”多少有點出入。

當然,電影是電影,現實是現實。

而現在人們看到的這樣,大概跟超級燃料金屬氫有關。

之所以一般的火箭都那麼大,有用的載荷卻很少,就是因為它們需要大量的空間來裝“低效燃料”。

大直徑又不好搞,那就往長了造,所以現在的火箭都是又細又長,豎起來就跟竹竿一樣。

現在實用科技能做20米的大直徑了,偏偏金屬氫燃料又高效,只用很少就能發揮作用,所以看起來就很敦實。

之所以“二級”飛船比助推器還長,只是因為飛船內部有很大的空間裝載荷。

人們猜測它的運力一定很強,肯定比星艦的二三百噸要強。

不過要說它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火箭,其實也不是。

很久之前,還是自由聯邦,它就設計過一款真正的超級火箭——海龍!

論高度,它比將近120米的星艦火箭還要高,更不是80米的實用科技新火箭可比的,因為它高達150米。

論直徑,實用科技新火箭的20米直徑也不夠,星艦火箭的9米直徑更是被甩的影子都看不到,因為它的直徑達到了驚人的23米!

海龍火箭的運力達到了驚人的566千米圓形軌道單次550噸,這運力大約為土星五號超重型火箭的4倍,超級火箭星艦的2倍。

不過作為傳統火箭,有巨大的運載能力就有巨大的起飛重量,所以起飛重量約為18000噸的海龍火箭就成了到今天為止,有完整設計論證的所有火箭中質量和運力最大的超級火箭。

加註燃料後18000噸重的超級重量甚至不能讓在它陸地上直立,所以它必須由船廠像建造潛艇一樣水平建造。

它內部巨大的推進劑儲罐可以為火箭提供浮力,可以讓它浮在水面上由拖船拖拽至發射地點,也就是風平浪靜的某海域。

它的一級引擎噴管上裝了一個超大的壓載水艙,這種壓載水艙注水後可以讓它在海水裡立起來。

海龍火箭一級直接在海里點火,在震死一堆海洋生物之後,火箭一級就會把二級送出水面,然後二級火箭外壁上的四個小引擎點火穩定火箭垂直上升,直到整個箭體脫離水面。

這也是它被叫做“海龍”的原因。

別看它這麼巨大,看起來很笨重,其實和用完就扔的土星五號相比,它還安裝了充氣氣囊減速的可回收系統。

一級火箭採用了球形燃料儲罐,能嵌入二級引擎噴口裡節省空間,脫離二級箭體後會張開充氣氣囊減速。

它的二級火箭引擎其實沒有專用的噴口,等一級火箭脫離之後,包裹一級火箭的“箭體”就是噴口。

箭體往外擴,擴成喇叭口,就是引擎噴口了。

等二級火箭噴射完了,它會採用載人返回艙常用的鈍頭設計抵擋再入大氣層時的熱量,等再入大氣層之後張開充氣氣囊減速。

第一級火箭和第二級火箭的回收都是濺落在海水裡,然後用船拖回火箭工廠進行維修,最後重新使用。

當時它的設計團隊認為大幅度增大火箭載荷只是錦上添花,複用火箭箭體才是降低發射成本的最重要因素。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以現在的眼光看來,這個想法很正確。

對了,海龍還有一個降低成本的方式,那就是它不用建設專門的發射塔,因為建了它也站不上去,它直接在海里發射就省了這一部分資金。

但是……

別看海龍火箭這麼牛批,以為它多先進似的,實際上它才是真正的傻大黑粗,確定可以用當時的技術造出來。

加註燃料之後,它的重量會達到18000噸,但它的一級火箭卻不是用多個引擎堆起來的推力,它只用了一臺引擎。

所以海龍火箭的特點就是引擎噴口比燃料罐還大,非常巨大。

這臺引擎省去了幾乎所有對“效率”這個詞的考慮,單純透過“量堆疊”提升推力的方式讓海龍火箭第一級的單引擎有接近36000噸的推力!

第二級單引擎推力也達到了6400噸!

簡直是喪心病狂!

所以說,人類對巨大奇觀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

沒有最大,只有更大!

本书作者其他书: 怪物戰場 超級科技領航者 從NPC到超人 大腦異常 我的飛船炸了 電弧中的高階玩家
相關推薦:最佳幸運,教授大人怎麼了?女教授古代青雲路HP同人——我是教授霍格沃茨的冒牌教授巫師能採集無間風雲無間之旅鬥羅:開局錯把比比東當親姐鬥羅之從被比比東收徒開始鬥羅之我被比比東聽到了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