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科幻->黑科技就該這麼用->章節

第228章 點選加速!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實用科技集團會有智慧機器人,這其實不會讓人們太過驚訝。

畢竟實用科技的招牌之一就是人工智慧。

後來人們也知道了動力外骨骼也是實用科技的產品。

而現在,動力外骨骼已經發展兩代了,分成了很多種型號,軍用的和民用的都有。

尤其是民用的,那真是百花齊放,現在有的型號都用不著使用者去找它,而是它主動過來找使用者。

只要使用者不是徹底動不了, 稍微抬抬腳伸伸手,動力外骨骼自己就裝備上了。

只不過動力外骨骼要服務的主體還是人,所以怎麼看怎麼像是空架子,人們不會以為它就是智慧機器人。

但有了這些技術,拿人工智慧和動力外骨骼一組合,Duang~的一下,智慧機器人就可以出現了。

當然, 這就是不懂行的人想的“1+1”做法,實際上把人工智慧和動力外骨骼結合造智慧機器人沒那麼簡單。

再當然,其實對於李未來來說,確實很簡單,只是外人不知道罷了。

不過人們想到實用科技會製造出智慧機器人,並且肯定比當前那些其他的“智慧”機器人更智慧,但從來沒想到這些智慧機器人第一次出現會是在建築工地上。

這是要搶普通建築工人的活?

其實不是,雖然實用科技的工地上出現了智慧機器人,但這處“工地”可不是一般的工地,而是航天基地的二期工程。

航天基地,這地方到處都有特殊用處,跟一般的建築工地完全不一樣,要建造的各種標準也不一樣。

李未來是嫌棄它的建造進度太慢了,所以才上了智慧機器人。

而且不僅僅是這裡慢, 只要是有他參與的專案,他都覺得慢。

比如就在旁邊不遠處正在建造中的金屬氫製備廠、300公里外正在建造中的第二座氘氚核聚變反應堆和自家公司各種新產品的擴產需求等等。

有他的存在,繁星這邊的技術反超了自由聯邦。

加上繁星這邊的工業基礎本來就非常強大,而且自由聯邦那邊又“閉關鎖國”了,正是繁星這邊大肆攻佔國際市場的時候。

要是因為建造速度和產能問題拖了後腿, 那就虧大了。

雖然繁星這邊看著佔了優勢,但自由聯邦長期霸榜世界第一的餘威猶在。

萬一它還有什麼黑科技沒放出來,或者只是被繁星的第一波攻勢打懵了。

要是繁星沒有抓住機會趕超,讓它緩上幾年緩過來了,再想趕超可就費勁了。

可是一般情況下的追趕速度就是那樣,哪怕加班加點增加了一些速度,但也不能起飛。

除非開掛!

巧了,李未來就是一個大掛比,所以他直接點了智慧機器人技術。

高階技術工種的培養需要時間、需要個人天賦和需要非常大的投入,所以培養非常不容易,那就直接用智慧機器代替。

需要哪個方面的技能,直接一鍵生成。

就算不能完全代替,比如最初的設計階段是機器人無法勝任的,但到了大規模的生產製造階段,那可是機器人的強項。

所以哪怕只代替一部分,那也是非常有用的,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這種超級工人,誰用了都說好。

只不過有個問題,那就是智慧機器人的產量……也不多。

“……”

對於出現在網路上的影片,實用科技也做了一個解釋,那就是這些機器人都是技術驗證機,不會對外出售。

對於這個解釋,自然引發了民眾的大討論。

“還在驗證中?我可是看過影片的,它們幹活的動作相當利索,而且數量也相當多,你管這叫技術驗證?”

“對呀,技術驗證不應該是室內驗證,然後設定各種障礙,最後機器人抖的跟帕金森似的慢慢往前走?”

“或許這就是技術不一樣吧,實用科技早就有了人工智慧技術和動力外骨骼技術,人家就是要研發智慧機器人,也不用從最初級的模組開始。”

“我覺得這些機器人已經很完善了,就是不知道出售的時候賣多少錢?”

“至少一百萬起步吧。”

“這麼貴?好傢伙,我還打算買一臺呢,看來還是算了。”

“其實現在的工業機器人價格就不便宜,這玩意是看長期的,長期下來非常划算。”

“咳咳,我也不想買了,不是沒錢昂,主要是它還在技術驗證中,不賣。”

“我估計實用科技確實沒想賣,最起碼短時間內不會賣,畢竟它在宣告裡完全沒有提及售價的事。”

“嗯,也沒提及這些機器人的具體作用場景,雖然影片拍到的是在工地‘搬磚’,但我感覺它的作用肯定不侷限於此。”

“那當然了,只侷限於工地的話,實用科技怎麼可能把它們設計成社會通用性這麼好的人形,而且身高比例都那麼合適,直接搞各種建築機器人不好嗎……”

這裡就要說網友們的強大了,並且各個領域的人都有,影片裡出現的各種裝置他們一眼就認出了。

不僅能認出型號,連各種尺寸資料都是張口就來。

所以他們直接根據影片把機器人的各個尺寸資料摸了一個大概。

“根據現場磚頭和車輛的尺寸來看,這些機器人的身高應該是163~168釐米。”

“還沒一米七?好矮啊。”

“163~168的話,那機器人的身高大機率就是165釐米了。”

“那確實好矮的,建築機器人身高應該更高點才對,越大的機器人越厲害。”

“機器人這東西不看這個吧,機器人的力量應該來自馬達和液壓管。”

“其實個頭小點也有優勢,那就是可以透過更多的地方,在一些狹窄的地方更有優勢。”

“這個身高的話,我覺得實用科技肯定不會把它侷限於工地上,後期肯定會用到社會上。”

“確實,其實165這個身高已經不高不矮了,如果智慧機器人進入社會,太高的話容易對人類造成壓迫感,容易被人類牴觸,如果太矮的話,一些成年人才能使用的裝置可能就夠不著了。”

“妙啊,這個身高確實可以使用絕大部分的社會器械了,畢竟整個社會是以人類為主體的,哪怕有寵物使用的裝置,同樣有人類操作的介面。”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是啊,我身高只有一米七,要是從我旁邊走過去一臺兩米高的機器人,哪怕知道它不會傷害我,但我心裡也會忐忑,可一個一米六五的‘小個子’從我旁邊走過去,我絲毫不擔心的,甚至會好奇的看看它。”

“這個影片還是太模糊,根本看不清機器人的具體形象,實用科技也沒說,感覺方方正正的,顏值不出眾的樣子。”

“哎呀,機器人的外形是最容易解決的,只要核心沒問題,外形不是隨意定製嘛,小意思。”

“所以說,接受特殊定製需求嗎,我想要一個那種……那種的。”

“別說了,我已經在等著它發售了。”

“不知道什麼時候發售?”

“不知道什麼價格……”

咳咳,網友嘛,思想都比較天馬行空。

不過也有說的差不多的,那就是核心搞定了,外形真的可以隨意定製。

就是手機殼一樣。

介紹的再厲害,用的材料再奢華、再牛批,它只是一個手機殼,不是手機的核心技術。

頂多就是塑膠殼和金屬殼的散熱能力不一樣。

而機器人,只要搞定了核心技術,外殼都不用實用科技做,大量第三方廠商就能做,保證花裡胡哨的。

就連那種,對,就是那種,也能做。

說不定那種公司看到這個影片的時候已經狂喜了,並且立刻把想了很久卻因為技術原因無法實現的研發專案加進了計劃裡。

不過實用科技現在沒有哪方面的想法,而且製造這些智慧機器人的初衷就是為了加快專案進度。

對外出售,還是定製版的對外出售,短時間內確實沒有計劃。

當然,至於國家方面想用它乾點什麼,那就不管了,畢竟實用科技只是一個賣產品的。

而且做測試嘛,肯定得方方面面都做一下測試,反正雙方現在的合作關係非常緊密。

機器人的事,因為實用科技沒有過多的透露,所以即使網友們討論的熱情很高,但可供討論的東西依然有限,更何況還有大事在持續佔據熱門新聞。

相對於實用科技不怎麼說的智慧機器人,木鳶號的資訊可就多了,畢竟它要在6月份實施4次試飛試驗。

一個月4次,基本上就是每星期都要打一個來回,去要佔一天的新聞,回來肯定也要佔一天的新聞,對接空間站之後的互動也要佔一天新聞,所以就是三天兩頭上新聞。

另外這個月對於繁星航天局和自由聯邦宇航局都很重要,因為下個月兩邊都會進行第二次超重型火箭的發射。

超重型火箭可不是“小巧玲瓏”的木鳶號空天飛機,它們不管是轉移場地還是發射準備,動靜都非常大,根本無法隱藏。

而且這種給自己漲士氣的東西,兩邊怎麼可能會隱藏?

肯定要大肆宣傳!

去年的時候,自由聯邦是6月完成的SLS超重型火箭首飛,繁星是10月完成的長征九號超重型火箭的首飛。

結果兩家今年就湊到一塊執行第二次發射了。

第一次的時候,雙方執行的都是遠航載人飛船的繞月任務,不同的是繁星還成功降落了一座前哨站。

那次已經讓自由聯邦陷入被動了。

沒想到上次發射晚了幾個月的繁星,這次竟然跟它湊到了同一個月。

自由聯邦SLS火箭的第二次發射是7月8日,繁星的長征九號火箭第二次發射是7月12日,就差了幾天。

這讓自由聯邦緩緩降下去的壓力又驟然升高。

上次差了幾個月,這次直接湊這麼近,要按照兩邊的規律進行計算,是不是繁星明年執行載人登月任務的時候就比自由聯邦早一步了?

這可不行!

雖說自由聯邦已經在幾十年前把第一次給佔了,但這次的“第一”自由聯邦依然要拿下,要不然繁星前哨站試驗艙的事不好交代。

自由聯邦只有再次拿個第一才能平衡一下影響。

而這次的第二次發射,自由聯邦那邊也要往月球上扔點東西,比如一個登月艙。

按照計劃,SLS火箭的第二次發射會搭載獵戶座載人飛船和“國家隊”登月艙,並且載人飛船會搭載3名宇航員。

對了,“國家隊”登月艙已經獲得了正式名字,叫“進取號”。

這是一個相當經典的名字。

到時候3名宇航員會乘坐載人飛船和登月艙進行繞月,原計劃是讓宇航員進入登月艙,然後登月艙與載人飛船分離,宇航員乘坐登月艙進行登月彩排。

登月彩排就是讓宇航員乘坐登月艙進行降軌,一是檢測登月艙的效能,二是“近距離”觀察選定的登月地點。

歷史上的類似任務就是阿波羅10號,它進行了登月全過程的演練飛行,繞月飛行31圈,兩名宇航員乘登月艙下降到了離月面15.2公里的高度。

這次的任務也差不多,不過他們計劃下降到更低的高度。

之後登月艙會拋棄到下降段,讓上升段模擬宇航員從月球上重新起飛的節奏,直至重新跟載人飛船對接。

最後宇航員重新進入載人飛船,載人飛船會拋掉對接的上升段帶著宇航員返回地球。

不過見識了長征九號首飛的操作之後,聯邦宇航局就在大統領的指示下更改了任務。

那就是不用搞“彩排”了,直接讓進取號登月艙降落到月球上!

當然,是不載人的。

雖然很著急,但他們還是不敢搞得那麼激進。

不過現在的科技確實跟幾十年前不一樣了,就算不用宇航員操作,登月艙照樣可以執行任務。

甚至宇航員的操作反而會加大風險。

這樣一來,只要登月艙順利降落到月球上,那自由聯邦也就擁有一座“前哨站”了。

而且這座“前哨站”比繁星的前哨站試驗艙要高,達到了12米的高度。

雖然“進取號”實際是一座登月艙,並且宇航員的活動空間也只是最頂端的小型艙罐,但它確實高啊!

等它順利降落了,它將是“月球第一高”的人造裝置!

嗯,這個稱號確實不錯。

反正自由聯邦那邊憋著勁要在月球上搞一個新的第一。

而這個“第一高”的名頭,還會帶上藍源航天公司貝佐斯的名號。

這讓貝佐斯相當的興奮,感覺自己的光頭都更亮了。

本來他都在之前的登月艙投標裡失敗了,敗給了埃瑪隆的超級火箭登月飛船,沒想到因為繁星和實用科技航天公司的騷操作,他的專案竟然起死回生了,並且會先一步登上月球。

想想這幾年的遭遇,貝佐斯總想感嘆:“一個專案的命運,既要有自我奮鬥,也要順應歷史的程序……”

本书作者其他书: 怪物戰場 超級科技領航者 從NPC到超人 大腦異常 我的飛船炸了 電弧中的高階玩家
相關推薦:最佳幸運,教授大人怎麼了?女教授古代青雲路HP同人——我是教授霍格沃茨的冒牌教授巫師能採集無間風雲無間之旅鬥羅:開局錯把比比東當親姐鬥羅之從被比比東收徒開始鬥羅之我被比比東聽到了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