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科幻->黑科技就該這麼用->章節

第181章 長征九號的意義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立場不同,人們思考問題的角度自然不一樣,但在某些問題上,人們還是能達成一致的,那就是人類的未來是星辰大海。

不對,不能是全部一致,得加上一個限定詞“大部分”,因為確實有些人的精神狀態不對勁,認為地心才是人類的未來,或者說地是平面的……

“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是人類不會永遠生活在搖籃裡,開始他們將小心翼翼地穿出大氣層,然後去征服太陽系。”

這段著名且振奮人心的話是出著名科學家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作為現代宇宙航行的奠基人,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是最先提出利用火箭在太空中飛行的的人,他建立了火箭運動的基本方程式,因此他被尊稱為“航天之父”。

很多人覺得,在經過了大半個世紀的航天發展之後,如今的人類已經能夠輕鬆地前往地球軌道。

甚至就連載人登陸月球也不是什麼天方夜譚,畢竟都登陸六次了。

不僅如此,目前最遠的人類深空探測器已經飛到了太陽日球層以外的空間。

可以這麼說,人類已經相當偉大了!

可實際上,飛的最遠的深空探測器飛出了日球層,但這不算飛出了太陽系。

人類依然被鎖在太陽系這個巨大的囚籠裡。

從現代天文觀測結果來看,太陽只是銀河系一顆微不足道的黃矮星,太陽雖小,但是太陽系的範圍可不小,太陽系遠遠比我們看到的要大得多。

一開始,科學家們認為太陽風頂層是太陽系的邊緣地帶,但是隨著天文觀測技術的發展和觀測資料的累積,科學家們發現在太陽系的外圍還包裹著一層奧爾特雲,經過計算發現,這片巨大的奧爾特雲也處於太陽引力的範圍內。

如此,太陽系的範圍就要被重新定義了,那就是以太陽為中心,周圍半徑大約一光年的球形空間都屬於太陽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所以人類暫時可以認為,太陽系就是一個直徑大約為兩光年的球形空間。

那我們人類對太陽系的探索有多少呢?

當年的旅行者1號透過行星引力彈弓的作用加速到了第三宇宙速度,這意味旅行者1號已經有了飛離太陽系的能力,但是有能力飛出和已經飛出是兩回事。

根據計算,旅行者1號想要飛出太陽系至少還需要大約1.8萬年。

不僅如此,旅行者1號的征程是一次一去不復返的旅途,所以它註定不會回來,也許我們永遠也不會有機會看到它飛出太陽系了。

現在的火箭飛行器都是依靠化學動力推動的,根據計算表明,依靠化學推動人類是永遠也無法離開太陽系的。

甚至別說離開太陽系了,就是離開地球都費勁。

說是“經過了大半個世紀的航天發展之後,如今的人類已經能夠輕鬆前往地球軌道”了,實際上有載人航天能力的國家從原來的兩家變成了三家半。

其中最開始的兩家之一半死不活了,後來新增了繁星,而那半個就是埃瑪隆的星際探索技術公司。

畢竟它的技術不是從零開始的,而是建立在自由聯邦的發達航天技術體系上,並且還是一家公司,不是獨立國家。

至於“載人登陸月球也不是什麼天方夜譚,畢竟都登陸六次”了,但也只有六次,那之後的50年裡人類再也沒有登陸過月球。

直到現在,人類再次看到了載人登月的希望。

前段時間自由聯邦的SLS火箭首飛了,現在繁星的長征九號火箭也快要首飛了。

就像幾十年前的那個時期,也是兩個大國要載人登月,只是一個失敗一個成功,帶來的結局也是一個“失敗”一個“成功”。

那麼現在這次……不知道是重現過往呢,還是因為技術確實發展了,大家都成功呢?

而這次的兩國登月活動,又會促成什麼樣的新世界格局?

對於這件事,很多人都想知道。

所以繁星這次長征九號首飛任務相當的重要,它代表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啟!

長征九號箭體巨大,原先供給長征五號和長征七號火箭組裝使用的大樓無法滿足需求,所以又建了新的。

不過考慮到這玩意只用幾次,沒考慮過長期使用,所以採用的是模塊化組建方案,這讓它看起來總有種“臨時使用”的感覺。

當然,這種臨時的感覺也不是埃瑪隆那種直接在塵土飛揚的工地上建造不鏽鋼星際超級火箭,畢竟那玩意從一開始就是鐵皮筒,到目前為止所有的裝置都是概念機、工程機和試驗機這些東西,一直在測試發動機行不行、不鏽鋼結構行不行、試飛行不行等等專案。

很多人都當這個塵土飛揚的工地就是火箭最終的建造場所,其實不是,那只是埃瑪隆為了趕時間選擇的齊頭並進。

一邊是快速建造樣機,透過快速迭代的方式測試火箭的能力,炸了也不要緊,至少排除了一個廢案,並且拿到了實驗資料,所以測試一項就扔掉,趕緊測試下一項。

另一邊則是抓緊時間建造真正的製造基地,如果進展順利的話,等正式的火箭方案確定了,真正的製造基地也就建成了,然後就能快速建造定型的火箭,然後快速執行任務。

比如飛往月球、飛往火星什麼的。

長征九號的相關裝置比星際火箭的“工地”要強,不過確實是“臨時”的,所以才能建造的那麼快。

也幸虧李未來的實力足夠強大,要不然很難讓繁星這邊下這麼大的決心陪著他一塊“玩”。

當然,這種臨時感一般人感覺不太出來,只覺得模塊化真厲害,但是各方的專業人士總感覺繁星沒打算認真玩。

可從各種計劃和準備來說,繁星執行的又是那麼的嚴密。

這種違和的情況一匯聚,專業人士發現了另一種可能。

就是繁星那邊可能有更強的計劃!

不過這個計劃需要時間準備,所以在那個計劃出來之前,並且長征九號又準備了那麼長時間,乾脆就用了得了。

不過不再當成“百年大計”去執行。

這方面就比如自由聯邦原先為土星五號準備的垂直組裝大樓,它先是為五星五號服務,後來又為太空梭服務,現在又為SLS火箭服務,從開始建造然後使用到現在差不多有60年了。

要是以後真按照發射十幾枚SLS火箭的計劃進行,它的使用年頭就奔著70年或80年去了。

當然,不管是“臨時”的還是“百年”的,只要能完成任務就行,所以當人們看到新組裝大樓的超級大門開啟,身形巨大的長征九號被推出來之後,人們的情緒是相當複雜的。

有歡呼的。

有哭泣的。

有皺眉的。

有欣慰的。

還有……

本书作者其他书: 怪物戰場 超級科技領航者 從NPC到超人 大腦異常 我的飛船炸了 電弧中的高階玩家
相關推薦:最佳幸運,教授大人怎麼了?女教授古代青雲路HP同人——我是教授霍格沃茨的冒牌教授巫師能採集無間風雲無間之旅鬥羅:開局錯把比比東當親姐鬥羅之從被比比東收徒開始鬥羅之我被比比東聽到了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