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科幻->黑科技就該這麼用->章節

第179章 明年車展見與長九待機中……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六菱現在展示的這臺智慧車,很多人都覺得它的“無敵”之名實至名歸。

雖然人們還不知道它的具體名字、具體資料和具體售價等資訊,但是不妨礙人們會分析,甚至網路上有的是分析大師,就算不會分析,睜開眼睛看總是行的。

不過人們認為它有一個巨大的“缺陷”,那就是看不到真車。

影片裡是展示了很多東西,但眾所周知影片是可以剪輯的,有一種剪輯就是“看不出剪輯”,甚至影片還可以加特效,多離譜的事也能給你展示出來。

雖然網路上同樣不會少了專業的影片鑑定人員,但誰知道他們說的是不是真的?

萬一收了錢呢?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讓跟多的人看看車,專業人士和普通人都有,然後多出一些影片和照片。

只要看的人多了,是騾子是馬,大家都會有個更準確的概念。

主要是這輛車的表現太離譜的,厲害的不像是真實的車。

目前具備無人駕駛功能的車輛已經很多了,說實在的,無人駕駛功能也不算新鮮,但是能把這些多技術綜合到一塊,又搞了升級,然後還表現這麼完美的智慧電動車,他們還真是沒見過。

總覺得不像是近兩年能造出來的科幻神車。

對於這些論調,六菱自然也看到了,不過它沒有多說,只說明年初的國際車展見。

“明年初?”

“好耶,現在已經年底了,快了!”

“對啊,快了快了!”

“希望不要讓我失望,我可是已經準備買了。”

“不知道開……哦,乘坐這種車還需要考駕照嗎?我沒駕照。”

“估計不需要吧,又不是你開,你連方向盤都摸不到。”

“哈哈哈,別說摸了,連看都看不到,根本就沒有方向盤!”

“我感覺也不需要駕照,應該是買了就能用。”

“那就太好了。”

“我也覺得不需要駕照,但就是不知道這種車讓不讓上路?”

“應該可以吧,影片裡不就有查酒駕的畫面嗎?交警看了一下就讓過了。”

“那個影片是演的吧,演的不算數。”

“就算那個不算數,但之前空車跑了好幾個城市,一路上的攝像頭肯定能拍下空車,既然沒有被處罰,也沒有交警去攔車,那就說明沒事。”

“搞不好交通口的人已經知道內幕了,是不是國內又在憋大招?”

“對呀,這種車的出現肯定會對現在的交通狀況有影響,一些相同的律法肯定得變,搞不好已經在進行了。”

“眾所周知,在繁星除了那些突發的意外,一旦有什麼東西主動讓民眾知道了,不是有更先進的了,就是準備好大規模應用了。”

“嘶,有道理啊……”

不得不說,網友們確實很會分析,甚至很多事都分析的八九不離十。

李未來就是在帶著實用科技跟科技聯盟搞大動作,智慧車只是其中一環,真正要搞的則是智慧交通體系。

不過這玩意正在建設中,有一座試點城市的監控和交通節點正在聯網,城市的交通網絡也在升級,包括人和裝置,所以現在就不說了。

因為六菱的智慧車沒有更多的訊息,大佬們分析了幾天也就沒得分析了,觀眾們看的時間會更多一些,但看完之後也就沒啥了,頂多就是私下裡再聊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剩下的就是等明年的車展亮相。

根據六菱的說法,到時候見面就不是什麼概念車了,而是量產車,畢竟影片裡的車已經那麼完善了,並且光影片裡就在正式公路上跑了幾千公裡,期間沒有出過任何事故和故障。

好在智慧車的熱度剛過去,另一個大熱度就來了。

長征九號首飛任務!

過了十一月進入十二月之後,長征九號開始頻繁出現在新聞裡,它被組裝了起來,站立在了巨大的活動發射平臺上。

這個巨大的活動發射平臺也是最新建造的,在它之前繁星國內最大的活動發射平臺是長征五號的活動發射平臺,高度近70米,而為長征九號建造的活動發射平臺更大,光高度就比前者高了一倍,達到了140多米!

長征九號活動發射平臺是繁星現在規模最大、承載能力最強、系統最複雜、技術最先進的發射平臺,哪怕在世界歷史中也排得上號,只有曾經的土星五號活動發射平臺能跟它相媲美。

為啥不說SLS火箭的活動發射平臺?

那是因為它用的就是土星五號的活動發射平臺,只是修復了一下,然後把紅色的漆面換成了銀灰色。

而長征九號移動發射平臺的塗裝跟長征五號移動發射平臺差不多,只不過長征五號的發射車看起來更“精緻”,長征九號的要“粗糙”一些。

因為長征五號的臍帶塔非常規整,而長征九號的臍帶塔類似於土星五號的臍帶塔,都是明顯的鋼結構。

或者說看起來就像土星五號的移動發射平臺一樣,就是塗裝不同。

整個長征九號超重型火箭移動發射平臺上整合了機械、電控、液壓、供配電、驅動控制、空調、環境保障、環境監測、影片監視、照明、加註、供氣等系統於一體。

而且首次設定了臍帶塔、擺杆、前置裝置工作間、尾端服務塔、加註管路、供氣管路、噴水管路等多項裝置,是機、電、液、氣一體化大型綜合性發射平臺。

將原來發射塔上的上百臺地面裝置整合在移動發射臺上有什麼好處?

原來的時候,更多的測試工作、連線工作,都是在固定塔上完成。

而現在,火箭的總裝、測試、跟地面裝置的介面關係,都可以在技術廠房完成。

這樣在運輸過程中就能夠保持介面不變、狀態不變,可以直接運輸到固定塔,然後三四天就能完成發射準備工作。

如此一來,火箭在發射塔的準備流程可以成倍縮短。

在長征九號活動發射平臺的上表面,有12根像柱子一樣的支撐裝置,這是火箭在發射臺上的“座椅”,來自長征五號移動發射塔上的技術,研製人員用了3 年多的時間開發出的“十二點調平技術”,可以讓火箭可以“坐”得又直又穩。

這不僅讓火箭受力較好,而且有利於火箭的瞄準、發射。

一般的火箭都是4個點支撐,但是長征五號的體積遠遠大於以往火箭,需要增加支撐點,所以研製人員借鑑了“三點調平技術”、“四點調平技術”,克服了技術跨度大、調整難度大等困難,研製出“十二點調平技術”。

這項技術完全是自動控制的,以後,操作人員只要一按鍵,幾分鐘就可以使長征五號火箭實現自動調平,安坐在發射臺上了。

而長征九號也採用了這個技術,因為它的結構跟長征五號類似,只是更大更重,所以“支撐立柱”也要更大、更粗、更堅固。

本书作者其他书: 怪物戰場 超級科技領航者 從NPC到超人 大腦異常 我的飛船炸了 電弧中的高階玩家
相關推薦:最佳幸運,教授大人怎麼了?女教授古代青雲路HP同人——我是教授霍格沃茨的冒牌教授巫師能採集無間風雲無間之旅鬥羅:開局錯把比比東當親姐鬥羅之從被比比東收徒開始鬥羅之我被比比東聽到了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