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黑科技大鱷->章節

第170章【情報】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十分鐘過後,顧成叫小青開啟另一個資料夾,裡面是一份簡報資料。

“X-B185全地形戰車?它就是所謂的風箏計劃?”看完簡報資料,顧成轉頭問何素,讓他感到意外的是,居然能夠獲取如此詳細的情報資料,看來兔子也是有幾把刷子的。

何素點點頭:“根據情報資料顯示,‘風箏計劃’早已經擱置多年幾乎被斃掉,但一個關鍵人物的出現不但讓‘風箏計劃’起死回生,而且順利的誕生了X-B185戰車。”

顧成順便就問道:“誰?”

何素答道:“維拉·洛佩茲,號稱北美最年輕的科技之星,超級天才,目前在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擔任高能武器研究專案的首席科學家。”

聞言顧成逐漸在模糊的記憶裡翻出了當初朱海航展的一些畫面,片刻之後,腦海裡有一幅場景越來越清晰,一張絕美的臉蛋浮現在腦海裡。

顧成恍然大悟道:“原來是她啊。”

何素聽見了他的喃喃自語,不禁面帶詫異望著他:“怎麼?你認識這位北美的年輕天才科學家?”

“談不上認識,當初在航展期間碰巧看到她來我的展區參觀超導電池儲能裝置。”顧成到也沒有隱瞞,簡要的說了下當時的狀況。

坦率講,顧成還真想好好認識一下這位氣質出眾的漂亮的美國妹紙,要是能深入瞭解一下就更好了,航展期間還沒來得及搭訕人家就走了,何素不提及還好,經她這麼提及倒讓顧成因為沒能撩一撩維拉妹子而感到頗為遺憾。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何素收回了目光,若有所思的道:“維拉·洛佩茲,這個女人不簡單,她比你小,已經被北美學術界公認為最年輕與最高水平的基礎物理學家,霍普金斯大學最年輕的終身教授,現在已經拿到了數學、量子物理學與化學的博士學位,化學博士學位是她在為洛馬公司工作期間拿到的成就,現在正在攻讀材料學碩士,到底能拿多少個博士學位現在真不好說……”

她這話說的讓顧成有點蛋疼,瞥了她一眼:“所以呢……?”

何素看到他透著一股不爽的表情,稍加思索,貌似明白是為什麼了,悠悠的一笑,道:“沒什麼所以不所以的,別誤會我的意思,單純的就事論事而已,並非特意針對你輟學而沒拿到任何學位的事情。”

“……”

不解釋還好,她這已解釋更讓顧成鬱悶,何素微笑的補充道:“就算沒有任何學位,你也依然是我華國最年輕、最具潛力的超級天才。”

又是望著顧成深深地註釋了他一眼:“有一種說法,上個世紀持續了三十年的美蘇太空爭霸,歸根結底,其實只是兩個人之間的比拼,兩個天才,一個叫維納·馮·布朗,德國人;一個叫謝爾蓋·克羅列夫,俄國人。”

聞言顧成詫異的凝望著她,何素感到有點口渴,於是拿起杯子把最後半杯水也喝掉,顧成瞄了眼空空的杯子便起身去到飲水機那兒為她重新打一杯。

此刻,何素注視著向她走來的顧成又說道:“二戰之後的冷戰時期,美蘇兩國進行了長達三十餘年的全方位軍備競賽,從核彈,到導彈,再到太空……都是超級燒錢的遊戲。其中,太空爭霸是尤為精彩的部分,換個角度和站在更高的格局來說,正是他們兩者之間的爭鬥,把人類送上了太空,帶上了月球,為將來殖民火星、乃至衝出太陽系進入宇宙大航海時代打下了初步的基礎。”

“這場太空競賽雖然是以軍事目的展開的,卻給全人類帶來了巨大的進步。難以想像的是,這樣的兩個超級大國間的超級競爭,其實只是存在於兩個天才之間,最終拓展了人類的極限,今天絕大多數的科技都是在享受這場競賽留下來的紅利,網際網路科技就是典型代表。”

說到這裡,何素再次喝了口水,在一聲悠然輕嘆中繼續訴說:“可惜天不假年,就在這場太空競賽進入炙熱化階段時,1966年,59歲的克羅列夫去世了,蘇聯人在後來才知道,甚至基於全人類對太空探索而言,他的離世意味著什麼,那是一個時代的落幕。”

“1968年12月,馮·布朗的阿波羅8號升空,載人繞月成功,並返回了地球。對於登月,北美已經志在必得。而蘇聯急著要提前一步,他們換了科學家瓦西里米辛主導克羅列夫的工作,並在1969年2月把帶著月球艙的火箭發射上天,但……失敗了,從此便宣佈了蘇聯退出了太空競賽。”

“實際上,這場太空競賽從克羅列夫去世的那一刻起就已經結束了,而結果是以美國人最終登月成功並贏得了這場競賽而結束。隨著兩大天才的先後隕落,這場精彩紛呈的競賽竟然也走向了最終的落幕,而後繼者沒人能繼續參與催化這個過程。”

顧成聽了她的這段訴說,翹腿攤手望著何素笑道:“突然說這些,你該不會是想告訴我說,把我和維拉·洛佩茲兩人,去類比謝爾蓋·克羅列夫和維納·馮·布朗吧?”

“不錯!”何素點頭並坦言承認,她直視著顧成的眼睛說道:“在謝爾蓋·克羅列夫與維納·馮·布朗之間,也許他們並不在乎蘇聯和美國的區別,他們是兩個科學家的競爭。當一個人做到了1,另一個人就想要做到2,做到3,從而贏過對方。謝爾蓋·克羅列夫讓人上了太空,維納·馮·布朗讓人上了月球。”

顧成不置可否,這時何素主動移開視線,目光遊離到別處:“眼下時局不管承認不承認,都得接受我國與北美在高科技領域已經打響了科技戰,這場科技競賽說波及的深度和廣度都遠遠超上個世紀的太空競賽。上個世紀美國人和蘇聯人之間的競賽多是在軍事領域為主而展開的,而本世紀我們和美國人之間的競賽是軍民全領域。”

“與此同時又誕生了兩大天才,或許這是上天對人類的偏愛,賜給人類的禮物,而歷史總是有著驚人的相似性,偏偏維拉·洛佩茲是美國人,你是華國人,而雙方各自所在的國家又恰恰是當代數一數二的大國。”說到這裡,何素再次注視著顧成。

人多力量大固然沒錯,量變也可以引起質變,但在科學領域尤其是變革式的科學進步,縱觀歷史都是靠極少數天才俊傑來推動。

本书作者其他书: 我的金融科技帝國 重生之金融巨頭 科技之全球壟斷 全能科技巨頭
相關推薦:鐵幕1925大宋烏托邦雜魚求生[穿書]要有鹽全能科技巨頭文娛從心動開始王妃三嫁要休夫三嫁鹹魚大耍兒拜見國王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