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武俠->浩劫重生->章節

第一百七十七章 君君臣臣(2)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封地抽籤的結果一出,無論兩位當事人的感覺是喜悅,還是懊喪,這個既成事實都已經無法改變了。

張公斗哭喪著一張老臉,只顧著在那裡埋怨自己的手氣臭,他糗著臉沒言語,而作為贏家的趙縵雄則開口說道:

“那個封地還差什麼事情,不能完成?這個……我能問問是什麼原因嗎?”

聞聲,一直在冷眼旁觀的米龍此時乾笑了兩聲,介面說道:

“我們頭還沒有正式開國登位,所以眼下沒有權力冊封你們,怎麼著也得等到回桃花源舉行開國大典以後,封臣這事才能行啊!”

舉凡在當今這個蠻荒時代能混成頭頭腦腦的人物,斷然沒有一個廢物點心,張公斗和趙縵雄當即反應過來,他們一齊轉向吳晗,說道:

“噢,那我們就先要恭喜吳晗老弟你了。”

這個時候,吳晗也笑著起身回禮,跟對方客氣了兩句,雙方一番寒暄之後,各自散去。

之所以一再拖延稱開國稱制的事情,吳晗主要是覺得貿然就稱孤道寡,從心理上比較讓人難接受,而且辦出個自吹自擂的開國大典,的確是有點名不正言不順的意思。

自古以來,華夏大地的統治者,登基的法統大體來自於下面的三種情況,即是子承父業、抵禦外辱和民眾公推,餘下的諸多例外狀況,譬如說像是什麼篡位奪權,化公為私等等,全都是上不了檯面的小把戲。在西方世界裡還有神權封君的傳統,比如說拿破崙加冕的時候就是請了教皇來主持,不過他最後還是自己給自己戴上了皇冠,而華夏就從來沒這種規矩。

華夏曾經有過的一切宗教,無論是在本土誕生的,抑或是外來流傳的,悉數都要在世俗政權的控制下發展。

除非是像白蓮教那樣數百年如一日的標準造反派,動不動就發動愚民玩暴動,其他的宗教都儘量安分守己地傳教,不敢跟國家機器抗爭,數千年來宗教人士也沒在華夏折騰起太大浪花。

所謂的子承父業和公推,正如字面上所寫的那樣簡單,沒什麼好說的。仔細權衡下來,抵禦外辱則是吳晗的首要選擇。

在戰場上直接擊敗企圖奴役,乃至於是滅絕本民族的外來侵略者,從而獲得自身政權法統的正當性,無疑是一塊經得起考驗的金字招牌。若是不然,始終難免覺得登位這件事有點沐猴而冠的意思。如今吳晗挾重創東瀛人的聲威和榮譽而歸,無論是裡子、面子都說得過去了。

當遠征的車隊輾轉回到了桃花源山谷後,籌謀已久的開國大典也正式提上日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比起吳晗更熱心這件事情的倖存者們,開始皓首窮經地翻閱歷史資料,務求一切細節都盡善盡美,期望打造出一個完美無缺的開國大典。

在戰前時代,數十年一貫制的歷史教科書上,紅口白牙地宣稱華夏有著數千年封建社會,直至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為止,事實情況絕非如此簡單。真正意義上的封建制度,專指列土封疆,即是每個諸侯國都是一個自行其事地政治實體,享有政治、軍事、財政、外交獨立運作的權力,這種無可置疑的封建制度在華夏出現的時間很早,消失得也同樣不晚。屈指算來,僅有上古時期的夏、商、周三代真正推行過封建制。

打從秦始皇他老人家揮軍東進,毫不客氣地併吞六國之後,華夏大地就進入了郡縣制的時代,分封制退出歷史舞臺,轉而以中央政權直轄地方的治理模式。由此,華夏大踏步地邁入了中央集權制時代,自此以後的歷代封爵封地,絕大部分都僅是有其名,而無其實的虛封。

由於華夏封建的歷史斷絕了很久,很多的必須內容都已古老得不可考了,因此在可操作性方面實在算不上太好的選擇。隨即,加入開國大典籌備委員會中的一部分人,試探著提出了要參照著西方的封建制度來設計開國大典的禮儀。他們這個提議不出意外地被反對派罵得狗血噴頭,更被怒斥為數典忘祖和洋奴、二鬼子云云。如此這般,陷入到內戰狀態的委員會又連續掐了多日,難產的方案久拖不決。

待得時日迫近,到頭來,開國大典的儀式只得依照著這些半吊子華夏傳統文化愛好者,群策群力弄出來的雜燴版本濫竽充數。他們還美其名曰,要有摸著石頭過河的探索精神,順便拿某人當成實驗室裡的小白鼠給用了一回。

“國君請移步上前,祭祀社稷!”

隨著司儀嗓音嘹亮的一聲呼喝,吳晗邁著節奏緩慢的方步亦步亦趨地前進。連續這些天下來,吳晗業已被反反覆覆的實驗和訓練,折騰得面部肌肉僵化,此刻他的臉上全無表情變化,吳晗穿在身上這套好似古裝戲的行頭衣裳,也是委員會那些傢伙從諸如《禮記》、《周禮》、《儀禮》、《枟周禮枠》等古書裡面拼湊而來。在這件事情上,吳晗本人幾乎被熱情過度的下屬們剝奪了話語權。

吳晗只能是如同提線木偶般老老實實地穿上寬袍大袖,環佩叮噹的後現代版漢式禮服,腰懸著一柄長劍。遵照旁邊司儀的提示指引,先後登社稷壇祭拜天地和祖先,神情木訥地完成了冗長的祭祀大典。

原本按照委員會蒐集的資料,所設計出來的一整套儀式遠比當下眾人目睹一幕複雜得多。為了符合禮制的要求,既要專門修建壇祭天,祭地和祭祀名山大川的建築,也需要練習配套的禮儀。當吳晗被折騰得忍無可忍之後,他乾脆甩出一句國喪期間一切從簡都給免了。

國喪不是單純的藉口,而是真實存在的情況。桃花源的這次國喪是為了與東瀛人交戰中犧牲的倖存者而服,吳晗倡議追悼死難者,自己也要身體力行。於是,他在胳膊上纏了一條白麻布,即便是在舉行隆重的登位儀式時也沒有摘掉。

“祭祀禮成,請君上宣讀開國詔書。”

在周圍觀禮的桃花源倖存者們,那一浪高過一浪的歡呼聲中,吳晗照本宣科地唸誦著手中這份同樣是出自槍手代筆,詞句拗口難懂的建國詔書。

二十一響禮炮過後,桃花源宣告正式建國,新的國號稱為白山伯國,以桃花源山谷為中心,及其周邊的地區則改稱國都,或者是叫做畿內。當然了,考慮到倖存者們的習慣問題,都城的名字照舊稱為桃花源。

隨著此次盛大的建國儀式結束,翹首以待的趙縵雄和張公斗,仍然沒能等到他們所期望的封臣典禮。

正是成為第一代白山伯爵的吳晗,在登位後所頒佈的第一道法令,即是立刻召開制憲會議,務求在最短時間內確立一套完善的憲法。除此之外,其他的事情一概壓後再議。

倖存者中擔任小隊長以上職務的幹部們,集體被拉到大會議室,參與制憲會議。作為得力干將,謝浚也不能理解吳晗對憲法的這份熱情從何而來,他嘟嘟囔囔地說道:

“起草憲法?這玩意有什麼可著急的,等幾天怕啥?”

謝浚小聲嘀咕的牢騷還是給吳晗聽見,謝浚被狠狠瞪了一眼,馬上就乖乖地閉嘴不敢言語了。難得跟謝浚取得一致意見,苗景田也對此十分不以為然,說道:

“頭,你是咋想的?咱們這不是挺好的嗎?非弄那什麼憲法幹嗎?”

苗、謝二人的觀點基本代表了大部分與會者的想法,僅有少數人如米龍、梁東成和徐昌黎、康亞非,他們此時默然不語,似乎正在沉思當中。

曾經長期生活在整個社會的最底層,與乞丐、流鶯和混混們為伍。吳晗見慣了鬼蜮江湖中,黑白勾結,魚龍混雜的醜惡場面,他個人對於憲法的認識是正從那時朝不保夕的惶惶不安中得來的,而不是跟其他人一樣從枯燥的文字中得來的。

手下們的反對聲浪和不以為然的態度,絲毫改變不了吳晗的想法。只見他伸出雙手撐住桌子,表情無比嚴肅地一字一句說道:

“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這些都是TM屁話。與其將來不肖子孫胡作非為連累到我,不如現在就讓他們沒這個機會好了。我不知道你們是怎麼想,在我看來憲法是保證公平和正義的底線。沒有憲法保護每一個人的基本權利,遲早有那麼一天,那些喊著推翻暴政的口號的傢伙會從棺材裡把我揪出來挫骨揚灰,說不定還要再踏上一萬只腳。我這個人信邪也信命,不像某些人自稱不信鬼神和祖宗,倒也不怕死後落得個灰飛煙滅的下場。”

當吳晗一口氣說完了這番大有誅心意味的言語,偌大的一間會議室裡頓時鴉雀無聲,安靜得每個人連自己的呼吸聲都能聽得到。透過這番表態,吳晗的態度已經很明晰了,白山伯國的權力要受到憲法的限制,他不想給自己和繼承者留下無限權力,以及同樣無窮無盡的禍患。

“其實……頭,你幹得不錯。”

米龍難得地一本正經起來發言,儘管仍然是說著稱讚吳晗的話,在場的與會者卻沒人覺得他是在阿諛奉承吳晗,米龍算是甚為難得簡單陳述事實。

聞聽此言,吳晗始終板著的一張臉上也露出一絲微笑,說道:

“是嗎?可惜我不是聖人,天天聽著三呼萬歲,再有人跟耳根邊上說什麼英明神武,一統江湖,早晚也得忽悠暈了。口含天憲,這玩意太危險了,保不齊哪天就把我也繞進去了。不如趁著還沒發燒到那地步,趕緊把禍根掐死,永絕後患才是好辦法。米龍啊!你應該明白我的意思了吧!”

<a href=> </a>

相關推薦:別懷疑,你就是天命之子!雙生落叱吒諸天木葉最強藥師浩劫將至:我帶著全族去修仙夫人讓我三更死一統三國之楊家將傳奇諸天從楊家將開始蛇蠍美女勞榮枝漫威之忍者懲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