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武俠->浩劫重生->章節

第一百一十三章 急轉直下(4)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儘管在戰前的那個時代,東瀛列島出於某些目的,被宣傳得美輪美奐,好似人間仙境一般。似乎東瀛列島上除了那些優美如畫的旅遊景區之外,剩下的就只有整潔的城市街道,到處是一派繁榮興盛的景象。然而,不必諱言,東瀛的那四個大島和周圍的無數小島,國土面積全加起來也只相當於華夏一個中等規模的省份。考慮到東瀛列島上的山地遠比平原多,整天地震跟下雨一樣司空見慣,顯而易見,這裡作為人類的棲息地,自然環境是相當惡劣了。

由於稠密的都市圈和眾多的人口,在核戰爭轟轟烈烈的蘑菇盛宴當中,東瀛也分到了很大一塊蛋糕。

當那一朵朵顏色或是純白無暇,或者呈現土黃色和灰褐色,矗立在天地之間的偉岸蘑菇雲,輕鬆覆蓋了東瀛全境,這片土地生機滅絕。儘管其後的大洪水清洗了大地,不過比起輻射汙染相對不太嚴重的遼闊大陸來說,東瀛列島的倖存者們,只能捏著鼻子跟殘餘輻射作鄰居。

雖然意外發現了姆大陸遺蹟,可是要吃透這些跟人類文明南轅北轍的技術和理論,實在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所能達成的目標,至少需要幾代人前赴後繼地努力才有希望。

原本東瀛人內部就分成了兩派,一派觀點較為保守,認為消化手頭的技術更重要,不急於向外擴張,可以稱之為緩進派,另外一派持有激進觀點,認為業已破解的生化技術足以消滅任何對手,強烈要求對外擴張,實現八紘一宇的王道樂土構想,這一派算作是少壯派。本來兩派勢力旗鼓相當,誰也說服不了誰,奈何那場差點讓吳晗愁得上吊的大蝗災,蝗群最終東渡過海,在東瀛列島氾濫開來。

倘若假以時日,憑藉雄厚的生化技術儲備,製造出殺滅所有蝗蟲的生物製劑也是小事一樁。關鍵的問題在於緩不濟急,沒等東瀛人明白是怎麼回事,蝗蟲們就已經啃光了他們地裡的莊稼和蔬菜,甚至連山裡的樹葉和雜草都沒留下。

在饑荒迫近的生存壓力面前,西進擴張的觀點徹底壓倒了緩進派的呼聲,這才發生了如今桃花源與東瀛人登陸船隊對峙的一幕場景。

那位灰溜溜的使者回到己方陣營,複述了一遍吳晗的言論。負責指揮首批登陸人員,世家出身的藤原賢治勃然大怒,揮刀砍斷了身邊的一根枯木樹枝,大罵說道:

“八嘎雅鹿!這些該死的支那豬,愚蠢的支那雜種,早該被消滅的劣等民族。”

此番東瀛列島的生態系統遭到蝗災的沉重打擊,自然恢復尚待時日,短期內無法供養那麼多的倖存者,因此儘管名義上是冠以“大陸攻略”的美名,實際上這些東瀛人是拖家帶口逃荒來的。這種形同大搬家的狀況,使得船隊規模相當龐大。為了以策萬全,這支隊伍的最高指揮者陸奧平太郎負責壓後組織,至今他還漂在海上,陸地這邊的事情就只能先由這位少壯派的代表藤原賢治說了算。

這時,見到上司藤原賢治怒不可遏的神色,侍立在一旁的大道寺一郎趁機進言,說道:

“藤原閣下,請派拔刀隊出動吧!”

不同於因為北方草原的蠻族多次侵襲,致使文化傳承出現數次斷代的華夏本土。四面環海的東瀛作為島國,很少遭到大規模的外來入侵,因而很好保持了古代華夏文化的風貌,再加上東瀛素來有尚武的文化傳統。除去在明治維新時期和二戰結束後的一段時間內曾遭到佔領軍當局禁止,劍道一直都是流傳廣泛的技藝。在得到了生化科技之後,東瀛人也沒有把自己的看家本事棄如敝屣,反而抽掉一批自願接受遺蹟設施,對自身進行活體改造的強者,專門組成了一支使用純冷兵器的突擊隊,並且沿用了拔刀隊這個頗具淵源的歷史名詞。

這次出海之前,東瀛人便召開御前會議,策劃擬定大政方針。在東北亞站穩腳跟是第一步,隨後要積蓄實力圖謀向內陸延伸,直至實現早年間那個夭折的“八紘一宇”計劃的未竟事業。

藤原賢治既然身為少壯派的首腦,當然深知這個基本路線的重要性,但是他並不贊同陸奧平太郎那老頭子,總希望步步為營的保守思維。

為此,藤原賢治暗中授意手下,他不僅私自將經過多次偵察才敲定的登陸地點向南移動了近百公裡,而且明目張膽地向桃花源設在此地的補給站使用武力威懾手段。藤原賢治如此作為的意圖很簡單,只要在陸奧平太郎到達前製造出既成事實,那麼他藤原賢治就是皇國第一大功臣,正如那些沒有得到命令就炸燬南滿鐵路,挑起九一八事變的前輩們一樣,勝利者是不需要受到責備的。

面對著這個近乎於全面開戰的提議,藤原賢治假惺惺地猶豫了一下,而後衝著等候在他跟前的下級們,深深地一鞠躬,慷慨激昂地說道:

“皇國命運在此一役,請諸君共勉。拜託了!”

在這天底下從來就沒有白吃的午餐。東瀛人雖然很幸運地得到了來自遠古姆大陸的生化技術,可是接觸到完全陌生的技術體系,沒有任何頭緒的研究工作,他們付出了堪稱是極為慘痛的代價才勉強摸到一點門道。最初那些近似於盲人騎瞎馬式的人體試驗,實驗者的死亡率高達六成,僥倖活下來的志願者則或多或少具備了一些在常人看來超常的能力。這些體質變異的情況,通常是體現在非常變態的體能和恢復能力上,倒是跟吳晗的變異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毫無疑問的是,由這些早期實驗體所組成的拔刀隊,一旦靠近到近身距離,他們將是所有敵人的噩夢。當然,只是對那些符合人類概念的敵人來說,情況確實如此急迫。

此時此刻,在桃花源補給站以東的海灘上,一排呈現醬紫色的生物體組織開始加速蠕動,那些外觀類似下水管道的複雜構造暴露在空氣中,它們統一將開口轉向坐落在一千多米外山丘上的桃花源補給站。

“嘭!嘭!嘭!”

“板載!板載!板載……”

適才,桃花源業已透過大炮展示了自己的遠端打擊能力,藤原賢治的性格再怎麼狂妄自大,也不會覺得用步兵的血肉之軀承受猛烈炮火轟擊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那樣只怕到不了補給站的山腳下就得先被大炮轟掉一半人馬。對於這個棘手的難題,東瀛人自有解決之道。在這些模樣怪異得無法用語言加以形容的生物彈射裝置驟然發力之下,近百名拔刀隊員被從海灘,直接投射到了以桃花源補給站為圓心的方圓百米之內。

隨即,這群身著黑色緊身制服,黑布蒙著頭臉,手持著打刀、太刀和野太刀、薙刀等頗具東瀛特色武器的拔刀隊成員們,口中高呼著“萬歲”口號,蜂擁殺向遭遇變故有些措手不及的桃花源倖存者。

竟然被人家打上門來,這個時候吳晗的眼睛都紅了,他厲聲喝道:

“快,自由射擊,用機槍壓制小鬼子的後援。炮臺先把這些王八蛋的建築都給老子轟了。記住,別炸船。”

儘管面對著不宣而戰的東瀛人,吳晗恨得牙根直癢癢的,他也沒忘記吩咐手下們留一步緩手。之所以下令不炸停靠在海邊的那些運輸船,目的就是為了給東瀛人留下了戰事不利的退路,他們才不至於萌生破釜沉舟的念頭,桃花源也能有效減低己方傷亡人數。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慘烈的戰爭最能集中體現一個民族的個性,譬如說華夏兵法歷來極為重視謀略運用,強調大勢為重,不講究一城一池的得失。故此,華夏人在作戰中通常是採取圍三闕一的辦法,不到萬不得已,將領不會讓敵方認定己方必死無疑。即便是一方佔據絕對優勢,作為優勢一方的統帥也要儘量製造緩和氣氛,避免敵人產生非戰即死的決死勇氣,而東瀛兵法則完全不考慮這些問題。

東瀛人引以為豪的戰術理論,簡單來說用一句話就能形容,悍不畏死就能贏。豬突再豬突,這就是東瀛人數百年一貫制的基本戰術,換句話說,實在是非常沒有技術含量。

直到二戰時期,東瀛軍隊依然延續了這種算不上高明的豬突戰術,頂多是加上了火炮掩護而已。那種被後世戲稱為炮兵轟完步兵衝,步兵衝完炮兵轟的簡單步炮協同戰術,竟然也能橫行天下許久,只能說時無英雄啊!光是這些還不算完,東瀛人得意洋洋地宣稱自己得到了兵法之中的精髓,即是“真銳”。他們反過來蔑視華夏流傳的正統兵法是以詭詐為先,宣稱孫武子十三篇,篇篇不脫一個畏字,蔑稱這是喪失了武士決死勇氣的懦夫表現,因此華夏兵法根本不足取。

即使是在孫子兵法的故國,華夏歷朝歷代皆能人輩出,無數的英雄豪傑都沒有哪個敢誇下如此海口,說兵聖孫武子是個膽小鬼。東瀛島民的妄自尊大和戰略短視,由此可見一斑。

常言道: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其實拋開主觀條件,冷靜下來想一想,其中的道理也很簡單。不管是誰生來就窩在東瀛列島那個屁大的地方,而且是個四面環海的島國,萬一倒黴戰敗了,最後連跑路都沒地方可去,難不成要跳海嗎?所處的戰略空間如此侷促,在交戰中失敗很難再有翻身之日,無怪乎東瀛人一個個跟過河卒子一樣猛衝到底,當真是不猛就沒活路啊!

相關推薦:別懷疑,你就是天命之子!雙生落叱吒諸天木葉最強藥師浩劫將至:我帶著全族去修仙夫人讓我三更死一統三國之楊家將傳奇諸天從楊家將開始蛇蠍美女勞榮枝漫威之忍者懲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