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漢武揮鞭->章節

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夷制夷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劉徹身為大漢天子,對倭奴之事確非信口胡謅,漢軍在釜山設立軍鎮和軍港後,早已引來倭人的注意,包括對馬國在內的諸多倭島小國皆欲遣使臣漢。

想想也正常,對馬島本就緊挨著朝鮮半島,比到後世倭奴九州島的距離更近,島上的土著部落究竟是屬三韓部族還是倭奴部族,誰也說不清楚。

依史籍記載,大漢與倭奴正式的“官方接觸”也是始於武帝朝。

後漢書有云:“倭在韓東南大海中,依山島為居,凡百餘國。自武帝滅朝鮮,使驛通於漢者三十許國,國皆稱王,世世傳統。”

書中所謂的“韓”,即為朝鮮半島南部的三韓,漢武帝雖出兵覆滅朝鮮,設立了漢四郡,但未曾完全佔領整個半島。

劉徹提早近三十年對朝鮮半島用兵,雖尚未將衛氏朝鮮徹底滅掉,卻也逼其遷都南下,且不得不出兵替大漢征討三韓。

朝鮮對三韓動兵已有年餘,大漢始建釜山軍鎮距今更已近五載光陰,若從大漢各世家糾集捕奴隊,僱傭水師戰艦運送,對三韓土著的血腥擄掠算起,可就足有將近八年了。

八年是甚麼概念?

後世的華夏抗日戰爭打了八年,軍民傷亡超過三千五百萬,流離失所的老百姓更是無可計數。

慘不慘?

朝鮮半島南部就屁大點地方,壓根談不上甚麼戰略縱深,又為三韓和諸多部族分割佔據,難不成還能組織起甚麼全民皆兵的“抗漢戰爭”麼?

早在釜山軍鎮建成前,東南沿海的弁韓就已被打廢了,只留下半口氣在苟延殘喘。

待到朝鮮出兵南下,諸多大漢世家捕奴隊聚集而成的“民兵”更是毫無顧忌,已然不滿足劫掠散居部落,從釜山軍鎮獲取大量兵械乃至攻城器械,押著戰奴去攻打弁韓城寨,甚至與朝鮮軍隊夾擊韓弁韓北面的辰韓。

漢軍水師也沒閒著,先是搭載大量捕奴隊在馬韓的西部沿海地帶登岸,隨後更奉旨演訓水師步騎,由步騎校尉唐濤親率步騎將士登岸作戰。

隨著大漢水師的軍制愈發細化,各路水師皆以一將軍領三校尉治軍。

步騎校尉,掌登岸作戰,統率步騎將士;樓船校尉,掌航行停泊,統率羅盤士及操船水手;火器校尉,掌弩炮火器,統率火器士。

近年來,大漢水師鮮少需登岸作戰,故樓船上的步騎將士在茫茫滄海長時間航行,又不似操船士和火器士般明日有事可做,可不憋得發慌麼?

高爆弩機和燃燒罐拋投機皆可從戰艦卸下,運送上岸,使得步騎將士可輕易攻陷馬韓沿海諸多城寨,只要不深入內陸,背靠大海,壓根就無需憂心軍需的後勤補給。

數年折騰下來,弁韓和辰韓已然覆滅,唯餘馬韓尚在苦苦支撐,卻也已屢次遣使到遼東郡,欲覲見大漢皇帝,遞交歸順乞降的國書。

遼東郡太守竇嬰為官多年,連太尉都做過,深悉帝皇心思,除了給皇帝陛下呈了封密函,壓根就沒將此事呈報公府。

久久等不到皇帝旨意,竇嬰就曉得自個猜得沒錯,陛下是存心將三韓之地的蠻夷徹底誅絕,只是礙於仁德賢名,不好明言罷了。

馬韓若入朝乞降,陛下硬是不受,傳揚出去貌似也不太好,畢竟馬韓還真沒做過甚麼得罪大漢的事,大漢征討三韓就只為擄掠奴隸罷了,朝臣們也正因如此才支援出兵的。

大漢雖是鐵血尚武,然朝堂上也還是有較為溫和的派系,倒也算不得甚麼主和派,就是些堅持與民生息,不太想多動兵戈的治政文臣。

這也是文臣和武將的本質區別,武將若想更快的加官進爵,自要透過戰爭手段,文臣的升遷卻是靠著積累政績,慢慢往上爬,故而多是不太喜歡戰爭的,除非有極大的好處,譬如開疆拓土後設立新的郡縣,釋出大量新的官缺。

倒也談不上誰對誰錯,只是站在對己方有利的角度看待問題罷了。

皇帝劉徹覺著若為否接受馬韓乞降開朝議,朝臣們又會爭執不休,著實太過麻煩,索性就當不知此事了。

竇嬰將皇帝的心思猜準了八九分,見皇帝無甚聖諭示下,就更懶得理會馬韓使者了,命人將之遣送出境。

漢七十一年,冬月。

朝鮮王衛長從國都東城啟程,欲前往大漢帝都長安,向大漢進貢朝賀,朝鮮國相則留在東城代為理政。

衛長臨行時,數位忠心耿耿的老臣扶著車轅,涕淚橫流的哀聲道:“吾王不返矣……”

前來宣召朝鮮王入京的大漢行人令見狀,挑眉斜覷亦來送行的朝鮮國相。

朝鮮國相會意,忙是命人將那數位老臣硬攙下去,心下更是惱怒這群不識趣的老家夥。

衛長離去的隔日,那數位老臣連同其府上男女老幼皆被屠戮殆盡,朝鮮國相更已追緝兇嫌為由,再度清洗異己,朝鮮王衛長留下的心腹親信更是盡數斬殺,牢牢掌控住朝鮮政局。

數日後,代掌王印的朝鮮國相頒佈徵兵令,舉全國之兵征討馬韓,凡年滿十五的男子皆需入伍。

朝鮮半島冬月苦寒,朝鮮百姓自是民怨四起,然朝鮮國相又是頒佈公告,今冬先是徵兵操練,明歲開春方會正式發兵,入伍者除卻糧餉加倍,更會給予足量糧食和貲財,使其足以供養家中妻兒老小。

朝鮮的民意風向立馬大轉,東城周邊雖土地肥沃,物產豐饒,但焚林墾荒需要時間,結網捕魚更是看天吃飯,雖說沒再鬧甚麼大饑荒,但數十萬屬民離吃飽穿暖還差得遠。

權貴們倒是錦衣玉食,自臣服大漢後,漢廷在遼東邊城,也是朝鮮舊都王儉城開了邊市,允許漢商向朝鮮出售除鐵器外的各式貨物,金玉珠寶但凡給得足,鮮少有買不到的,便連產地在數萬裡外的西域香料,只要下夠定錢,最遲月餘光景必會運來。

朝鮮國相徵兵討伐馬韓,自是經過漢使授意的,大漢皇帝雖沒頒下密旨,然朝鮮國相早是投靠大漢,與漢使熟的不能再熟了,深知他所傳達的必是皇帝的意思。

朝鮮國相不蠢,也曉得馬韓若是覆滅,且清洗完三韓之地的諸多部族,就該輪到朝鮮國了。

然他不憂反喜,他們這些早早投靠大漢的朝鮮貴族,數年來已不斷把府中親眷遷往漢境,散居在燕北各郡縣。

大漢朝廷頗是厚道,非但沒訛他們的錢財,反是賜下不少田宅,讓他們的家眷得以儘速遷居,現今留在朝鮮的國相派系,用後世的說法,就是群“裸官”。

他們現下就盼著朝鮮早些亡國,得以“功成身退”,“復歸”華夏,“重冊”漢籍,做個安逸的富家翁,指不定還能得大漢皇帝賜下爵位啊。

朝鮮國本就家底不厚,又被大漢折騰了好些年,國庫和糧倉幾已搬空,剩下的貲財糧草都被朝鮮國相用來徵兵了。

半年!

即便能從大漢邊市購糧,朝鮮想要徵發舉國之兵,官倉存糧也頂多只能再撐半年,畢竟漢商向來講究錢貨兩訖,若朝鮮拿不出貲財,是絕不會賒糧的,且明年開春動兵後,朝鮮再無精壯男子下地耕作,明歲秋收是指望不上的。

朝鮮國相不知大漢皇帝尚有何盤算,只曉得漢使許諾三韓平定之日,便是他們“功成”之時,亦曉得漢人最重信諾,漢使也著實沒必要誆騙於他。

那些不識趣的朝鮮老臣也確是愚蠢,當著漢使的面說甚麼“吾王不返”,就仿似大漢皇帝真會要了衛長那廝性命。

他們是有多蠢?

大漢皇帝若真想除掉衛長,何必要宣召他入朝進貢,直接遣人到東城神不知鬼不覺的將他殺了,既是乾脆利落,又不會汙了名聲,豈不更好?

如此愚蠢之人,還不該死麼?

大漢在東城埋下不少細作,迅速將朝鮮國相的所作所為密報回京,執掌暗衛的郎中令齊山接獲後,便手轉奏皇帝陛下。

劉徹自是頗為滿意朝鮮國相的識時務,他本是想尋個由頭將朝鮮舉國誅絕的,然近來北海水師呈報,不少倭島小國已遣使到釜山,意欲向漢廷遞交國書,既是如此,朝鮮就還有些剩餘價值了。

餓死的駱駝比馬大,朝鮮雖被大漢折騰慘了,但即便曾被烏桓大軍進犯,然朝鮮的軍中主力卻從未遭遇重創,還是有些戰鬥力,且舉國之兵仍能近愈八萬。

八萬……盡數坑殺豈不浪費?

後世華夏抗日戰爭時,倭奴軍裡的高麗棒子可不少,他們對華夏百姓燒殺擄掠時,甚至比倭人更狠,只因某些情勢,不少歷史資料被刻意淡化了。

劉徹卻絕不會忘的,組建奴從軍的構想,也正是從此刻,漸漸在他心裡萌生發芽,且愈發難以抑制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以夷制夷,並非易事,要讓朝鮮人甘為奴從軍,為大漢清剿倭奴,那他們留在東城附近的妻兒老小,還得好好利用啊!

相關推薦:鬥擎伏天聖主洪荒之白蓮證道天演之變英雄聯盟之上單大魔王全民鑄兵:開局造出復活甲NBA最強隊友崩壞星河鬥羅:雷電女王之覺醒全球星卡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