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漢末之幷州匪政->章節

第七十五章世代墾殖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在張世平之後,過來的是一名身姿挺拔,雍容大方的雄壯青年。

很從容的行禮,說道:“東海朐縣糜竺,拜見鷹揚將軍。”

聞言張瑞眉頭一挑。

糜竺?

漢末與甄氏齊名的天下富商,以資助劉備而留名千古。

據史書記載糜竺雍容大方,善騎射,其本人更是蜀漢鼎鼎有名的安漢將軍,卻不知道為何在遊戲裡總是以文臣形象出現。

不過張瑞更好奇糜竺是怎麼做到家產鉅億,童僕過萬的。

就這種身家,糧草無數,部曲過萬,只要他願意,不用招兵就能成為一方軍閥。

張瑞坐擁河東、太原兩個盛產鹽鐵的郡國,府庫裡資金也沒有糜竺豐富,每個郡的府兵也就萬餘。

說糜竺富可敵國毫不誇張。像中山國、濟南國這種郡國絕對沒有糜竺富裕。

張瑞便笑著問道:“曾聞東海糜氏有糜半州之美名。徐州資產之半為糜氏所有。不知糜氏何以如此鉅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糜竺拱手,回道:“此皆士人謬讚,不以為真。糜氏世代墾殖為業,聊以為生爾。”

世代墾殖倒是跟史書上記載的一樣。

說他們糜氏世代開墾荒田,張瑞是不信的。換句話說,他們糜氏一族世代以收購土地為根本。畢竟收購了其他人的良田,對糜氏也算是開拓了新的荒田嘛。

所以史書記載的糜氏世代墾殖、童僕過萬、家產鉅億,是指糜竺這傢伙是個大地主?

糜半州的稱號有些誇張,不可能徐州一半的土地都是糜家的。但也能佐證糜竺家裡的確是以墾殖為業,廣蓄良田。

良田廣袤、童僕過萬,又生逢亂世,糧價節節攀升,可不是資產鉅億?

隨後張瑞問道:“青州黃巾復起,徐州可得安寧?”

“陶使君擊黃巾,大破走之,海內是震,境內晏然,四方流民歸之。又表薦下邳名士陳登為典農校尉,於徐州境內屯田。巡土田之宜,盡鑿溉之利,四海豐碩,粳稻豐積。”

聽聞糜竺之言,眾人紛紛讚歎,徐州刺史陶謙亦算是亂世梟雄了。

僅看這番表現,徐州在將來必定為霸業之基。

不過張瑞對陶謙不感興趣。因為這傢伙打打黃巾,戰力還能一看。遇到魏武揚鞭,就只能一敗再敗,四處求援。都愧對他手中那麼多精銳丹陽兵。

倒是糜竺所言,徐州豐收令張瑞頗為意動。

陳登是赫赫有名的能臣了。早在劉備入主徐州之前,就高居典農校尉,以其才能屯田數年,粳稻豐積也的確是明載史冊。

張瑞便問道:“義士來我太原,可有義舉?”

糜竺拱手,說道:“久聞鷹揚將軍開鹽鐵之利以增民富,糜氏願盡徐州糧草之利,以換取太原鹽引。”

有人願意往太原運糧,那張瑞自然歡迎之至。

鹽引開中法再立奇功。

只是如今漢室離亂之相已成,遠行州郡無比危險。

要押送數以十萬計的糧草,橫跨數州,已經不太可能了。

冀州還算平靜,沒有出名的叛亂,只黑山軍偶爾流竄,甄氏要往太原送糧都屢次請求鷹揚將軍府派鐵騎護衛。

但糜氏絕無此待遇。張瑞不可能派數千鐵騎遠行上千里,橫跨數州,只為護送十幾萬石糧食來太原。

對此張瑞問道:“然糜氏打算如何將糧運抵太原?”

糜竺對此胸有成竹,說道:“糜氏所在東海朐縣即在東海之濱,港口眾多,可沿海繞過青州半島,入大河西上。”

東海郡即後世的連允(和諧)港,這裡海岸線優良,即便後世亦是諸夏最重要的海運港口之一。

東漢的造船技術發達。孫權曾派遣將軍衛溫發現了夷洲(即臺V),公孫度跨海從遼東攻擊青州東萊。

最誇張的事情在東吳大帝嘉禾二年(公元233年)春二月,遼東軍閥公孫淵不遠萬里,派遣使臣到建業覲見孫權,納貢稱臣。

孫權更是千里迢迢派兵遠赴遼東,派將軍許晏、張彌等人,率領一萬多水軍,滿載金銀珠寶,從海路出發,冊封公孫淵為“燕王”。

這個時代的海運十分發達,糜氏作為沿海豪族自然早已發現了海運之便利。

張瑞聽完糜竺所言,當即高看了對方一眼,任何時代敢走海運的人,都是極富冒險精神的英傑。難怪對方後來敢傾家蕩產去資助劉備。

關於東漢海運,張瑞記得最清楚的便是孫權派兵發現了宜州,這在所有歷史課本上都是大書特書,反復強調的事情。

所以張瑞對海運不擔憂,只是卻好奇的問道:“大河還能航運?”

所有人都驚詫不已。

大河為何不能航運?

此時的黃河還沒被泥沙堆積成地上河,論航運地位,一點也不比長江低,更是為洛陽輸送糧草的重要通道。後世武則天從長安遷都洛陽,便是因為洛陽的漕運之利。

糜竺便為張瑞解釋道:“大河通航歷史非常悠久,早在戰國時期,便已是水上要道。”

“楚漢戰爭時期,敖倉便在滎陽境內,乃是大河中游航路盡頭,再往西行,多靠陸運。關東運來的糧食,在此從船上卸下,存放到糧倉,然後再陸路轉運到關中。”

“大河中游,難於通航,但是也勉強可以行船,只是水流湍急、河道狹窄、漩渦很多,漕船沉沒事故頻發。漕船甚至可以沿渭水或者漕渠逆流而上直達長安。”

很多歷史成見,並不適合於當下漢末。

於是張瑞一揮手,說道:“拿地圖來。”

很快幾名雄壯的親衛便抬著一副釘在木板上的巨大地圖來到房中。

張瑞帶著一眾文武走到地圖前,對糜竺問道:“若是從徐州運糧往太原、河東,最遠能抵達何處。”

糜氏經常販糧於大河南北,商隊在哪裡停船,糜竺瞭如指掌。

自信的在河內郡河陽縣一指,說道:“孟津渡。”

眾人立即將目光聚集在糜竺所指之地。

孟津渡!

乃是黃河最重要的港口所在。

在其南即為孟津關,依山涉水,為洛陽北境門戶。

歷史上駐紮在河內的丁原為了脅迫何太後同意誅殺宦官,受何進之命,領兵數千作亂,自稱“黑山伯”,把平陰縣及孟津等黃河沿岸的渡口的駐軍官舍焚燬。

孟津的火光映紅了雒陽城北的天空。丁原再上書,大概是說自己士兵為了討伐宦官而加入黑山軍作亂。

討董之戰,河內太守王匡便是屯兵在孟津、河陽津,結果董卓繞路河陰,出現在王匡大軍身後,導致河內聯軍大敗。

不過這些渡口都是些規模不大的小渡口,如果有鐵騎巡視,根本沒必要在意。

張瑞便不予理會,將目光放到了孟津渡。

孟津古渡!黃河要地,連線河南、河北兩地最重要的南北渡口。

相關推薦:極道丹皇吞天劍神戰國野心家大世爭鋒西遊:開局化身黑無常,地府簽到生死簿夫人你馬甲又掉了超神學院裡的異鄉人四分之三絕世美男長生五千年李青的奇妙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