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漢末袁大將軍->章節

97.三韓聯盟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在漢朝的東北方,高句麗、百濟、新羅自成一國,實力強悍,擁兵十餘萬,互相征伐,也經常入侵大漢遼東。其中高句麗最強,百濟和新羅長期受其欺壓,不過自從公孫度出任遼東太守以來,聯合百濟、新羅、餘夫共同對抗高句麗,高句麗才有所收斂,不敢輕易入侵周圍各國。

不久前,遼東太守公孫度去世,高句麗國王認為時機成熟,邀請百濟國王、新羅國王、夫餘國王前來會盟,一起商議東北大事。三國國王也聽聞遼東公孫度去世,遼東混亂的訊息,在失去強援之後,三國害怕高句麗報復,只能派手下參與會盟。

高句麗國王在平壤城接待了百濟、新羅使者、夫餘使者,提議四國結盟,重建帝國,共同對抗大漢。百濟和高句麗原本都屬於夫餘帝國,然而隨著夫餘帝國的衰落,兩國先後獨立出來,同屬一脈,對於結盟之事並不反對,也希望恢復帝國的風光。

夫餘作為高句麗和百濟的老大哥,雖然實力衰落,卻不想聽命於高句麗。新羅是餘夫帝國分裂之後建立的小國,雖然都屬於東亞地區,卻與其他三國不同族,是馬韓人建立的政權,自然不想也聽從高句麗人的建議。

高句麗見夫餘和新羅不願結盟,也不著急,首先對著新羅使者說道:“還請使者回去轉告貴國國王,漢朝大將軍袁熙已經剿滅了島國勢力,下一個目標很有可能就是新羅,不要覺得有我們替你擋著遼東,新羅國就可以安枕無憂了!”

新羅使者沉默不語,高句麗國王所說正是新羅人最擔心的,正在時刻打聽島國上的袁軍訊息,以便早做準備。新羅使者雖然來會盟之前,聽從國王吩咐,不參加結盟,不過也不想把路堵死,想了一會,恭敬回答道:“大王言之有理,我回去之後定會轉告我主,再做決斷。”

高句麗國王見新羅使者改變態度,看來自己是成功地挑起了新羅人的擔憂,不久之後,應該會選擇結盟。高句麗國王繼而看向夫餘使者,夫餘使者來之前得到過國王命令,不要去惹袁熙。夫餘使者堅決道:“大王見諒,我主有言在先,結盟若是入侵大漢,我夫餘堅決不從。”

高句麗國王還沒問,夫餘使者已經將話說死,怒道:“莫非你夫餘已經投靠了袁熙不成,你這是自尋死路。”夫餘使者是個強硬之人,也不想因為高句麗的汙衊而改變立場,反駁道:“我夫餘雖然不想得罪漢朝,但也請大王放心,我們也不會投靠漢朝與大家做對!”

三國使者返回自己國家後,彙報了這次會盟之事,高句麗想要結成聯盟,共同攻打遼東。百濟、新羅決定與高句麗結盟,而夫餘決定不予理會,認為挑戰漢朝

,等於是作死,大漢雖然衰落,尚有百萬精兵。

高句麗、百濟、新羅在第一次會盟之後,百濟為了響應高句麗的提議,在漢城舉行三國會盟,組成三韓聯盟,高句麗國王擔認三韓盟主。在遼東太守公孫度去世一個月後,三韓起兵十餘萬,開始入侵遼東,殺害當地百姓,繼任太守公孫康向河北和夫餘求救。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袁熙接到了遼東的求救信號,召集手下開始商議對策,河北休養生息多時,眾將也是紛紛請戰,不可讓三韓蠻夷逞威。出兵是大家的共同想法,怎樣用兵就要袁熙決定了。

軍師徐庶認為,應該救援遼東,雖然遼東不尊號令已久,不過終究是大漢領土,不可侵犯。大將軍長史賈詡則認為在他們兩敗俱傷之際,再行出兵,不僅可以收取遼東,還能重創三韓。行軍司馬龐統則認為,可以讓駐紮在島國的張頜和司馬懿領兵進攻新羅,讓張遼領兵救援遼東,讓三韓首尾不可兼顧。

人多力量大,經過一番詳細的討論之後,袁熙決定親自領兵十萬,支援遼東,平定三韓,另外傳令張遼隨時待命,準備出征遼東,張頜則接到袁熙命令,全力進攻新羅。袁熙雖然從冀州調出十萬人馬,只令高順、趙雲和龐德三將出征,留下大部分河北武將,守衛冀州,以免曹操趁火打劫。

公孫度聽聞袁熙從冀州出兵十萬,心中大罵袁熙陰險。這是希望自己與三韓兩敗俱傷呢!幽州軍實力強悍,完全可以支援遼東,現在有苦難言,若不全力抵抗,丟了遼東,再也沒有與袁熙談判的籌碼了。

三韓聯軍以高句麗人為主,高句麗國王自然是最高統帥,百濟和新羅的兩萬軍隊也是聽命於他。高句麗國王率軍與遼東軍交戰數日,遼東主帥公孫康沒有公孫度的領兵能力,雖有數萬鐵騎,卻被三韓的長槍兵和弓箭壓制,節節敗退,最後只能退回遼東城。

高句麗國王令百濟軍隊攻南門,新羅軍隊攻北門,自己攻東門,攻打數日都未能攻上城池。於是,高句麗國王令遼東百姓充當前鋒,掩護自己的軍隊進攻。公孫康雖然領兵能力不行,不過也不能無視這麼多遼東百姓的性命,不敢隨便進攻,終於三韓聯軍登上遼東城牆,與遼東軍展開巷戰。

就在公孫康感嘆遼東城陷落,準備率軍撤退投奔幽州之際,張遼率軍趕到,三韓聯軍不得已,只能退出遼東城。張遼看見城外這麼多百姓犧牲,頓時對三韓恨之入骨,立刻派人通知袁熙,請求出征。自從趙雲、張頜之事之後,河北將領對大將軍有了全新的認識,沒有大將軍的軍令,絕不敢隨意出戰。

袁熙也驚歎三韓人的狠毒,居然以百姓為掩護攻城,這是軍事大忌

,就算能獲得一時的勝利,也不會統治長久。袁熙下令張遼接管遼東城,然後全力進攻三韓軍。公孫康的領兵能力實在太差,一個月不到居然讓三韓人打到家門口了,自己也是加速了行軍速度。

公孫康雖然不想把遼東軍權交與張遼,奈何沒有張遼指揮,恐怕自己的遼東騎兵不是三韓對手,而且袁熙的大軍就要趕到,若是得罪了袁熙,別說繼續留在遼東,性命都堪憂,待趕走了三韓人,再做打算。

張遼獲得遼東兵權,遼東鐵騎不失為一支強大的軍隊,馬匹優良,軍人高大,就算公孫度都能數次戰勝高句麗,怎麼到了公孫康手中如此窩囊?張遼的幽州兵也是以騎兵為主,加上遼東軍也有八萬之眾,雖然三韓的長槍兵方陣可以剋制騎兵衝鋒,那是公孫康這種軍事白痴,才會以為自己的騎兵天下無敵,直接發起衝鋒。張遼則不同,利用騎兵的機動性,繞開三韓的方陣,直接偷襲三韓後方的糧道。

高句麗國王見張遼不與自己正面硬拼,而是選擇迂迴戰術,繞過自己的主力,攻擊自己的薄弱之處。三韓聯軍以長槍兵和弓箭手為主,移動速度肯定沒有張遼的騎兵快,一邊傳令後方加強防備,一邊應付著張遼的突然襲擊,緩緩撤退。

孫禮和田豫奉了張遼的將領,各率領五千騎兵,深入敵後。三韓聯軍雖然反應過來,緊急傳令後方加強戒備,然而為時已晚,孫禮和田豫燒燬了三韓聯軍糧草,之後又佔據險要之地,準備前後夾擊三韓聯軍。

高句麗國王聽聞漢軍燒了自己糧草,頓時憂心不已,只能先行撤回平壤城再做商議。張遼豈會任由其輕易離去,不斷騷擾,延緩聯軍的退軍速度。高句麗幅員遼闊,如此緩慢行軍,早晚餓死在回平壤的路上,於是選擇就近的邊境城池丸都山城,先憑藉城池躲過漢軍追擊,漢軍孤軍深入,準備不足,水土不服,不用多久就要退兵。

孫禮和田豫自從燒了聯軍糧草之後,猜測敵軍一定不敢遠行,必定會選擇附近城池補給糧草。果然三韓聯軍自投羅網,高句麗國王只命人監視著張頜的騎兵,卻沒想到還有伏兵在自己後方,被孫禮和田豫突然襲擊,後方大亂。待其調轉陣型,想要擊退孫禮和田豫的兵馬,張遼抓住時機,發起進攻,高句麗國王抵擋不住,還好丸都山城的高句麗守將及時開啟城門,讓三韓聯軍進城,才逃脫了全軍覆沒的命運。

相關推薦:漢末之軍閥系統網遊之漢末雄主重啟漢末輪迴漢末漢末亂風雲漢末開天漢末之天下漢末爭霸傳奇漢末大軍閥漢末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