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漢末武聖->章節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不請自來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翼德口中英雄,莫非就是劉備劉玄德?”

關羽脫口而出。

張飛聞言先是一愣,繼而驚奇道:“兄長也知玄德乎?”

關羽答曰:“某遊歷至此,聽說玄德寬以待人,好結交豪俠,少年爭相依附。”

張飛大喜:“玄德常常提起兄長,感嘆大漢若多幾個兄長這般豪傑,也不至於混亂若斯。”

“既然兄長與玄德兄互相仰慕久矣,弟這就請玄德過來一敘!”

關羽聞言,心中五味陳雜。

對於劉備,後世的雲長也是無比崇敬。

雖然後世網路上,不少人將劉備黑得體無完膚,說他假仁假義,還是十幾姓家奴。

不過對於這些所謂的言論,關羽向來都是嗤之以鼻。

演義由於羅貫中的情感傾向,明顯美化了劉備三兄弟,卻由於美化過甚,反而成了高階黑。

後世許多似懂非懂之人,拿出演義中不合理的地方,抨擊著演義中的人物形象。

就好像有人黑諸葛亮,說對方根本就是被演義神話,沒有任何才能。

還說諸葛亮不懂軍事,不會培養人才,心胸狹隘設計弄死魏延云云。

其他也不做過多爭論,就說諸葛亮心胸狹隘,設計弄死魏延這件事吧。

據《三國志》記載: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

輒欲請兵萬人,這是何等狂妄。

要知道。

蜀漢後期全國總人口也不足百萬,就算按照十抽一來算,總兵力也只有十萬左右。

除去防備東吳以及各郡縣兵力,北伐兵力最多只有八萬。

蜀國本就兵少,魏延還想分兵偷襲,如果遭遇挫折,一萬兵馬的損失蜀國絕對承受不起。

每次出征,魏延動輒就欲請兵萬人,還自比於韓信,妄言諸葛亮怯戰,感嘆自己不受重用。

如此行為,不僅顯得居功自傲、過度自負,還有些目無尊長。

也許有人會說,假如諸葛亮採納魏延計策,使用子午谷奇謀,北伐恐怕早就成功。

此言,也是無稽之談。

就算魏延從子午谷偷襲成功,可以順利攻下長安。

然長安對內無險可守,魏國大軍數日即可兵臨城下,五千兵馬絕對守不住長安。

且長安那時也並非魏國國都,縱然打下戰略價值也不大。

更何況,諸葛亮戰略目標乃是涼州,而非無險可守的長安。

魏延所提出的計劃,本就與北伐大戰略有所衝突。

至於後世,很多人認為魏延策略能夠成功,也是基於司馬懿的一番話。

司馬懿後來說過:“若是吾用兵,先從子午谷徑取長安,早得多時矣。他非無謀,但怕有失,不肯弄險。”

這番話,很有可能乃司馬懿離間之計。

魏延的心高氣傲眾所周知。

假如他聽到司馬懿這番話,肯定覺得諸葛亮太過膽小,錯過大好戰機。

殊不知,司馬懿僅僅放放嘴炮,就能讓魏延尾巴翹上天,使得蜀國將相不和。

以魏延那種驕橫自大,目無尊長的性格,若是換成心胸狹隘之輩,恐怕早就將其殺死。

諸葛亮卻沒有。

據《三國志》記載:秋,亮病困,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

從這裡就能看出,諸葛亮臨死前命令魏延斷後。

魏延不服諸葛亮這件事,眾人盡皆知曉,所以才有人會問:“假如魏延不聽命令該當如何?”

諸葛亮卻並未下令殺死魏延,反而說‘軍便自發’。

這四個字,可以理解成軍隊只管撤退,不用理會魏延,他愛幹嘛幹嘛。

由此也可以看出,諸葛亮其實壓制不住魏延,所以只能隨其所願。

至始至終,諸葛亮都沒有下令殺魏延。

《魏略》卻是另一種記載。

裡面寫到諸葛亮病重,讓魏延在自己死後秘不發喪,撤兵以後再通報死訊。

長史楊儀卻與魏延不和,看到魏延執掌軍事,懼為其所害,汙衊對方想要率領大軍投靠魏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魏延本無此心,所以不願與楊儀交戰,反而主動退讓,卻被楊儀追而殺之。

結合當時情況,以及各種人物關係,後者可信度反而更高。

若按照《魏略》記載,諸葛亮非但沒有壓制魏延,臨死前反而將兵權交給他。

這也符合常理。

那個時候,除了諸葛亮以外,魏延官職最高。

那些以演義中諸葛亮不喜魏延,臨死前還下令將其殺死,而推斷出諸葛亮心胸狹隘的說法,完全是無稽之談。

畢竟,正史中並未記載魏延殺韓玄,諸葛亮也沒說魏延腦後有反骨。

至於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推舉的蔣琬、董允、費禕三人,後來也都成為蜀國丞相,與諸葛亮並稱‘蜀漢四相’。

由此也能看出三人才能,更能看出諸葛亮很早以前,就在為蜀國培養接班人。

相同的道理。

很多人說劉備假仁假義,說劉備乃十幾姓家奴,關羽每每看到這裡,心中都憤怒不已。

羅貫中因為偏袒劉備,的確在許多地方有所美化,甚至將其寫成仁義化身。

歷史上的劉備,卻並非那般仁義的甚至有些迂腐,反而是一位有血有肉的英雄。

他出身貧困,因為年少亡父,十歲左右就和母親以販履織席為業,生活艱苦。

劉備卻自強不息,從小展露出非凡之處,得到其叔父劉子敬看重,在其十五歲那年,被送往盧植那裡求學,認識了公孫瓚。

強大的人格魅力,以及堅韌不拔的精神,也是劉備最讓關羽敬佩的地方。

根據《三國志》記載,劉備擔任平原相的時候,郡民劉平素輕之,恥為其下,使客刺之。

刺客見到劉備以後,卻被對方人格魅力所折服,不忍殺之,還將事情來龍去脈告知劉備離去。

由此也能看出,劉備究竟有多麼得人心。

如此人物,如此豪傑,被天下人稱為英雄,強大如曹操都忌憚不已。

可憐,卻被後人黑得體無完膚。

“無論前世今生,你我註定都會有說不清的羈絆。”

關羽收回思緒,心中嘆息。

“承蒙賢弟唸叨,備不請自來,希望不要嫌我叨擾!”

就在此時,一道清朗的聲音傳來。

關羽抬頭看去。

只見來人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能自見其耳,面部線條非常柔和。

僅僅看了一眼,來者就給人以親切的感覺。

相關推薦:被怪物獨佔貼身兵皇玩美房東我的老婆是兵王天才道士大秦之小兵傳奇我和甜美學姐的戀愛日常至尊劍魂鄉野小農民桃源小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