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漢末三國志->章節

第005章 三國時期的官職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在中央最重要的官職一般是三公和九卿。 .更新最快

東漢時期三公一般是指太尉、司徒、司空。其中太尉管軍事,司徒管民政,司空管監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在恆靈時期實際上大將軍的官職還在三公之上,因為竇憲出任大將軍時權勢太大,朝廷震動,聯合奏請以大將軍位列三公之上,並且一直到曹操遷都許昌之後都是如此。

曹魏時期又將太師、太傅、太保特稱三師,太傅、大司馬、大將軍為上公,位在三公之上。其中大司馬和大將軍掌實權,太傅和三公一般為虛職。

九卿是指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

太常、光祿勳、衛尉三卿並太尉所部;太僕、廷尉、大鴻臚三卿並司徒所部;宗正、大司農、少府三卿並司空所部。

在地方官職最重要的是州刺史或者州牧。

如果對三國時代有所瞭解的話,刺史這個官職一般而言都會認為是一個地方官,州牧則類似於一個權力更大的刺史。

但實際上刺史這個職務最初並不是地方官職而是監察官職,元封五年(前106)漢武帝廢諸郡監察御史後,始派刺史巡行郡縣,分全國為十三部(州),各部置刺史一人,後通稱刺史。這裡的“刺”是檢核問事之意。

西漢中後期刺史職務權力有進一步擴大,但嚴格來算還是監察為主。

王莽稱帝之後,他將天下十三州劃為九州,州刺史改稱州牧,甚至還賦予了州牧爵位。後來為了鎮壓反對他的武裝暴動,王莽進一步將權力下放給州牧,那些州牧甚至得到了將軍的稱號,控制了一州的軍事政治大權,而監察之權改為由牧副監行使。

東漢時期刺史與州牧之事則多有反覆,綏和元年(前8年),漢成帝罷部刺史,置州牧,哀帝一度復舊制,不久又為州牧。

建武十八年(4)朝廷依照舊制再次改州牧為刺史,但只設了十二人,除了司隸之外其他州各一人,同時變西漢刺史無固定治所為各有駐地。

在三國時期,刺史和州牧雖然同樣都是一州的最高長官,但這兩個官職的側重完全不同,刺史仍然是側重於監察之權,但州牧已經實際上是一州的最高軍事政治長官。所以在酸棗會盟時,明明劉岱的官職是最高的刺史,但其他諸侯就可以就不聽他的,這也是後來曹操、劉備、孫權這些人在申請做地方長官時都是自稱為某某州牧,而不是某某州刺史的原因。

有時候,刺史和州牧可以相互替代,甚至可以被視為同義詞,但兩者不可以同時並存。

三國時期那些州刺史和州牧一般都是大諸侯,向兗州牧曹操、冀州牧袁紹以及荊州牧劉表等人。

州牧、州刺史之下一般是郡守(太守)、國相,這也是一般那些諸侯的官職,東漢的第一級行政單位是州,第二級是郡或者國,其中國中有諸侯王,而郡中無,郡守和國相地位一致,像曹操當過東郡太守,袁紹幹過北海太守,劉備做過平原相。

相關推薦:病弱陰沉大反派被我親懵了都市無敵大反派山海三國志三國志之大白天下魔幻三國志遊戲之三國志神秘復甦之白色領域NBA之我的隊友是納什我在大宋販賣焦慮帝道獨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