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漢末三國志->章節

第002章 沒有節操的《晉書》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晉書》主要記載了司馬家相關的事情,對於三國中後期的歷史有著很大的參考價值,我個人在《漢末三國志》的後文裡大量參考了該書的記載內容,然而後期卻對作為二十四史之一的《晉書》非常的失望,雖然這本書是由房玄齡等名臣編輯的,但在參考的很多篇章中,內容上卻具有明顯立場偏向,有些地方甚至不惜篡改一手材料,沒有相應的下限和節操,遠不如早先的《後漢書》以及後來的《資治通鑑》嚴謹。 .更新最快

這裡大量對比一下相關一手材料和《晉書》中記載的直接區別。

首先是《晉書宣帝紀》和其他一手材料之間的對比。第一處在諸葛亮北伐第一次對抗司馬懿時。

《晉書》中記載是:張勸帝分軍往雍、為後鎮,帝曰:“料前軍獨能當之者,將軍言是也。若不能當,而分為前後,此楚之三軍所以為黥布禽也。”遂進軍麋。亮聞大軍且至,乃自帥眾將芟上之麥。諸將皆懼,帝曰:“亮慮多決少,必安營自固,然後芟麥。吾得二日兼行足矣。”於是卷甲晨夜赴之。亮望塵而遁。帝曰:“吾倍道疲勞,此曉兵者之所貪也。亮不敢據渭水,此易與耳。”進次漢陽,與亮相遇,帝列陣以待之。使將牛金輕騎餌之,兵才接而亮退,追至祁山。亮屯滷城,據南北二山,斷水為重圍。帝攻拔其圍,亮宵遁。追擊,破之,俘斬萬計。

而《漢晉春秋》裡面記載是:欲分兵駐雍、,宣王曰:“料前軍能獨當之者,將軍言是也;若不能當而分為前後,此楚之三軍所以為黥布禽也。”遂進。亮分兵留攻,自逆宣王於上。郭淮、費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麥,與宣王遇於上之東,斂兵依險,軍不得交,亮引而還。宣王尋亮至於滷城。張曰:“彼遠來逆我,請戰不得,謂我利在不戰,欲以長計制之也。且祁山知大軍以在近,人情自固,可止屯於此,分為奇兵,示出其後,不宜進前而不敢,坐失民望也。今亮縣軍食少,亦行去矣。”宣王不從,故尋亮。既至,又登山掘營,不肯戰。賈栩、魏平數請戰,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宣王病之。諸將鹹請戰。五月辛巳,乃使張攻無當監何平於南圍,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吳班赴拒,大破之,獲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宣王還保營。

《晉書》中有關於張第一次勸諫的事情,卻沒有第二次的相關記載,在軍事方面也是記載以司馬懿的完勝而告終,戰果是“俘斬萬計”,這個戰果並不了,如果是真的,諸葛亮毫無疑問是一次慘敗了,而在《漢晉春秋》裡面,諸葛亮的戰果也只有甲首三千級罷了。

第二處是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時。

《晉書》裡面記載的是:因謂諸將曰:“亮若勇者,當出武功依山而東,若西上五丈原,則諸軍無事矣。”亮果上原,將北渡渭,帝遣將軍周當屯陽遂以餌之。數日,亮不動。帝曰:“亮欲爭原而不向陽遂,此意可知也。”遣將軍胡遵、雍州刺史郭淮共備陽遂,與亮會於積石,臨原而戰,亮不得進,還於五丈原。

但在《三國志郭淮傳》相關記載是:青龍二年,諸葛亮出斜谷,並田於蘭坑。是時司馬宣王屯渭南;淮策亮必爭北原,宜先據之,議者多謂不然。淮曰:“若亮跨渭登原,連兵北山,隔絕隴道,搖盪民、夷,此非國之利也。”宣王善之,淮遂屯北原。塹壘未成,蜀兵大至,淮逆擊之。後數日,亮盛兵西行,諸將皆謂欲攻西圍,淮獨以為此見形於西,欲使官兵重應之,必攻陽遂耳。其夜果攻陽遂,有備不得上。

也就是《晉書》將功勞都歸於司馬懿,至於郭淮就被無視了。

第三處是諸葛亮去世後。

《晉書》裡面記載的是:與之對壘百餘日,會亮病卒,諸將燒營遁走,百姓奔告,帝出兵追之。亮長史楊儀反旗鳴鼓,若將距帝者。帝以窮寇不之逼,於是楊儀結陣而去。經日,乃行其營壘,觀其遺事,獲其圖書、糧谷甚眾。帝審其必死,曰:“天下奇才也。”辛毗以為尚未可知。帝曰:“軍家所重,軍書密計、兵馬糧谷,今皆棄之,豈有人捐其五藏而可以生乎?宜急追之。”

《漢晉春秋》裡面記載的則是:楊儀等整軍而出,百姓奔告宣王,宣王追焉。姜維令儀反旗鳴鼓,若將向宣王者,宣王乃退,不敢。於是儀結陳而去,入谷然後發喪。

《晉書》裡面為了襯托司馬懿的形象,結果卻是反而打了自己的臉,前面剛帝以窮寇不之逼,後文司馬懿就信誓旦旦的強調確定諸葛亮已死,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

第四處是曹爽掌權司馬懿稱病後。

《晉書》裡面記載的是:“爽、晏謂帝疾篤,遂有無君之心,與當密謀,圖危社稷,期有日矣。”這句話個人認為純粹是編者腦補的,很簡單的事實,曹爽幽禁郭太後,是在司馬懿稱病之前,還是在司馬懿稱病之後啊,還遂有無君之心,早有了好不好。

第五處是高平陵政變時。

《晉書》裡面記載的是:大司農桓範出赴爽,蔣濟言於帝曰:“智囊往矣。”帝曰:“爽與範內疏而智不及,駑馬戀棧豆,必不能用也。”

而《幹寶晉書》裡面記載的是:桓範出赴爽,宣王謂蔣濟曰:“智囊往矣。”濟曰:“範則智矣,駑馬戀棧豆,爽必不能用也。”

這個記載感覺《晉書》的編者真心有沒下限,直接把司馬懿和蔣濟名字換了,還要節操嗎!

然後我們再看看司馬懿子孫們以及晉朝一些將領在《晉書》裡的記載和其他一手材料的不同。

第六處是在丘儉叛亂之時。

《晉書景帝紀》裡面記載的是:“儉、欽移入項城,帝遣荊州刺史王基進據南頓以逼儉。”

而在《三國志王基傳》裡面是:景王欲須諸軍集到,猶尚未許。基曰:“將在軍,君令有所不受。彼得則利,我得亦利,是謂爭城,南頓是也。”遂輒進據南頓,儉等從項亦爭欲往,發十餘里,聞基先到,復還保項。

也就是實際上王基進據南頓是他自己根據當時局勢自作主張的,他先前要求進軍的請求遭到了司馬師的拒絕,然而在《晉書》裡面就變成了司馬師派遣王基進軍了,這個編者真當別人不看《三國志》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第七處是關於甘露之變的相關記載。

《晉書文帝紀》裡面相關記載的是:景元元年夏四月,天子覆命帝爵秩如前,又讓不受。天子既以帝三世宰輔,政非己出,情不能安,又慮廢辱,將臨軒召百僚而行放黜。五月戊子夜,使冗從僕射李昭等發甲於陵雲臺,召侍中王沈、散騎常侍王業、尚書王經,出懷中黃素詔示之,戒嚴俟旦。

而《三國志三少帝紀》裡面記載的是:五年春正月朔,日有蝕之。夏四月,詔有司率遵前命,復進大將軍司馬文王位為相國,封晉公,加九錫。五月己丑,高貴鄉公卒,年二十。癸卯,大將車固讓相國、晉公、九錫之寵。

也就是按照《三國志》裡面的記載,是因為司馬昭接受封公,擔任相國之後,才發生了甘露之變,導致了曹髦去喝司馬昭拼命,其結果是曹髦雖然死了,司馬昭的封公和相國之位也沒了。而《晉書》裡面不僅隱去了這一段記載,還直接改寫歷史,認為當時司馬昭沒有接受封公,沒有擔任相國。

第八處是關於司馬望的,在《晉書司馬望傳》中記載:“為徵西將軍、持節、都督雍涼二州諸軍事。在任八年,威化明肅。”

然而根據《三國志》裡面的相關記載,西元56年陳泰被調回洛陽,58年鄧艾擔任徵西將軍,司馬望最多擔任三年的徵西將軍,八年是絕對沒有的。

第九處是羊枯和陸抗相交那一段。

《晉書羊枯傳》記載為:祜以孟獻營武牢而鄭人懼,晏弱城東陽而萊子服,乃進據險耍,開建五城,收膏腴之地,奪吳人之資,石城以西,盡為晉有。自是前後降者不絕,乃增修德信,以懷柔初附,慨然有吞併之心。每與吳人交兵,克日方戰,不為掩襲之計。將帥有欲進譎詐之策者,輒飲以醇酒,使不得言。人有略吳二為俘者,祜遣送還其家。後吳將夏詳、邵等來降,二之父亦率其屬與俱。吳將陳尚、潘景來寇,祜追斬之,美其死節而厚加殯斂。景、尚子弟迎喪,祜以禮遣還。吳將鄧香掠夏口,祜募生縛香,既至,宥之。香感其恩甚,率部曲而降。祜出軍行吳境,刈谷為糧,皆計所侵,送絹償之。每會眾江沔遊獵,常止晉地。若禽獸先為吳人所傷而為晉兵所得者,皆封還之。於是吳人翕然悅服,稱為羊公,不之名也。

祜與陸抗相對,使命交通,抗稱祜之德量,雖樂毅、諸葛孔明不能過也。抗嘗病,祜饋之藥,抗服之無疑心。人多諫抗,抗曰:“羊祜豈鴆人者!”時談以為華元、子反覆見於今日。抗每告其戍曰:“彼專為德,我專為暴,是不戰而自服也。各保分界而已,無求細利。”孫皓聞二境交和,以詰抗。抗曰:“一邑一鄉,不可以無信義,況大國乎!臣不如此,正是彰其德,於祜無傷也。”

而《漢晉春秋》裡面相關記載則是:祜既歸,增修德信,以懷吳人。陸抗每告其邊戍曰:“彼專為德,我專為暴,是不戰而自服也。各保分界,無求細益而已。”於是吳、晉之閒,餘糧棲畝而不犯,牛馬逸而入境,可宣告而取也。沔上獵,吳獲晉人先傷者,皆送而相還。抗嘗疾,求藥於祜,祜以成合與之,曰:“此上藥也,近始自作,未及服,以君疾急,故相致。”抗得而服之,諸將或諫,抗不答。孫皓聞二境交和,以詰於抗,抗曰:“夫一邑一鄉,不可以無信義之人,而況大國乎?臣不如是,正足以彰其德耳,於祜無傷也。”或以祜、抗為失臣節,兩譏之。

很明顯《晉書》的立場太偏頗了,好事都是羊枯做的,實際上雙方都是如此。

這裡我總結了九處《晉書》中不合理的記載,雖然我只是粗略參考了一下《晉書》前面的部分內容,對於該文總體還無法做一個完整的評價,但在關於三國時代方面,我可以公正的一句,《晉書》在這方面的記載參考價值不大,因為它作為一個二手材料,很多地方直接與一手材料矛盾,立場偏向也過於明顯,沒有一本正史該有的嚴謹和細緻,反而像一樣隨意的更改一些歷史事實,這是無法原諒的。

注:我本人寫的這些前文,很多都是在本書快完本之後寫的,所以和文章的正文會有很多重複,這裡提前明一下。

相關推薦:病弱陰沉大反派被我親懵了都市無敵大反派山海三國志三國志之大白天下魔幻三國志遊戲之三國志神秘復甦之白色領域NBA之我的隊友是納什我在大宋販賣焦慮帝道獨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