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漢末三國志->章節

第076章 孫皓繼位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孫皓是吳國的末代皇帝,孫休死後,因為其子過於年幼,所以群臣改立年長的孫皓為帝,然而孫皓本人卻是非常殘暴,他在上臺後不久就本性畢露,先是殺死了掌權的濮陽興和張布,後又將先帝孫休的兩個年齡較大的兒子一併殺死。

【孫皓繼位】

孫皓,字元宗,他是孫權的孫子,孫和的兒子,又名彭祖,生母為何姬。孫峻掌權後逼迫孫和自殺,孫和的正妃張妃也跟隨殉情自殺。當時孫皓的母親何姬卻:“如果都死了,誰來養遺孤呢?”於是孫皓和他的三個異母弟一起被何姬撫養大。[

永安元年(58),孫休即位,封他的侄子孫為烏程侯,並且聘娶滕牧的女兒滕芳蘭為正妃。在前往封地途中,一個叫住在西湖的叫景養的人給孫皓看相後他將來的前程不可限量。孫皓心裡很高興但是不敢向外人洩露。

永安七年(64),吳景帝孫休去世,群臣尊孫休的朱皇後為太后。雖然孫休有兒子,但當時蜀漢剛滅亡,再加上交發生叛亂,東吳國內大為震驚,早先又有曹芳和孫亮之事,所以朝廷內部想立一個較年長的君主。

左典軍萬以前擔當烏程令的時候,與孫皓關係很好,稱讚孫皓聰慧有才斷事明智,可與長沙桓王孫策相比,又加之他好學,遵守法度,故多次向丞相濮陽興、左將軍張布進言,希望他們擁立孫皓。濮陽興、張布聽從了萬的意見,勸孫休的妃子太后朱氏,想由孫皓來繼承皇位。朱太后:“我乃寡婦之人,哪裡考慮到社稷大事,只要不使吳國滅亡,宗廟祭祀有依靠就行。”

於是群臣迎接孫皓立他為皇帝,其時孫皓二十三歲。孫皓即位後,大赦天下,改元元興。他任命上大將軍施績、大將軍丁奉為左右大司馬,張布為驃騎將軍,加侍中,對諸位大臣班賞。

據《江表傳》記載,孫皓初立時,下令撫卹人民,又開倉振貧、減省宮女和放生宮內多餘的珍禽異獸,一時被譽為明主。

【原形畢露】

然而孫皓成為皇帝後沒有多久就開始原形畢露,他先是貶太后朱氏為景皇后,追諡父親孫和為文皇帝,尊奉母親何氏為太后。後又封孫休的太子為豫章王,二兒子為汝南王,三兒子為梁王,四兒子為陳王,以否認孫休後人的繼承權,冊立自己的妻子滕氏為皇后。

孫皓既已得志,粗暴驕橫,多忌諱,好酒色,大官員都感到失望。濮陽興、張布心內也感到十分後悔。萬將這事向孫皓進讒,孫皓藉機收捕濮陽興、張布,將他們流放到廣州,又派人在半路上追殺他們,並夷滅他們的三族。除掉,張布之後,好色的孫皓張布又把他的女兒封為美人。孫皓還加封皇后的父親滕牧為高密侯,舅父何洪等三人都被封侯。

元興二年(65)四月,蔣陵傳有甘露降下,於是當年改為甘露元年。同年七月,孫皓逼殺朱太后,當時朱氏沒有死在正殿,喪事還是在宮廷園林的房子中辦理,大家都知道她並非死於疾病,國內沒有人不感到痛切。隨後孫皓又把孫休的四個兒子遣送到一個偏遠的城,到達後,不久又派人追殺了包括原太子在內的其中較年長的兩個。

這一年,孫皓聽從西陵都督步闡上奏的建議,遷都武昌,派御史大夫丁固、右將軍諸葛靚鎮守建業。群臣勸諫,孫皓不聽,據當時孫皓只是聽信了宮中術士的一句預言:荊州有天子氣。

甘露二年(66),孫皓得到一口大鼎,於是改年寶鼎,大赦。當年孫皓任命陸凱為左丞相,常侍萬為右丞相。當年十月,永安的山賊施但等人聚眾數千人,劫持了孫皓庶弟永安侯孫謙離開烏程,拿走孫和陵上鼓吹曲蓋。等到到建業時候,已經有一萬多人。丁固、諸葛靚駐紮在牛屯,與之大戰,施但失敗逃走,不過抓住了孫謙,孫謙自殺。孫皓聽施但謀反,表面上仍然認為之前遷都是對的,卻派讓幾百人鳴鼓喧譁進入建業,殺掉施但家人,是以荊州的王氣破揚州賊。這一年的年末,孫皓又將國都遷至建業,以衛將軍滕牧留守武昌,遷都的鬧劇就此結束。

寶鼎二年(67)春,孫皓再次大赦。右丞相萬上鎮守巴丘。同年建起昭明宮,昭明宮約五百丈。孫皓建立新宮,讓兩千石以下的官員都到山林裡監督伐木。破壞營房,周以圍牆,佈置亭榭石木,窮極伎巧,費用以億萬計算。陸凱勸諫,孫皓沒有聽從。

【決裂司馬】

元興元年(64),孫皓繼位後不久,魏國的國相司馬昭為了明魏國在交趾設郡的問題,派遣吳國在壽春城的降將徐紹、孫領著使命帶著書信,向孫皓陳述國事形勢的利害,希望孫皓歸降(注1)。

元興二年(64)三月,孫皓派遣使者隨徐紹、孫前往魏國,送去給司馬昭的回信,信中道:“知道您以超過世人的才幹,位居相國的職任,有移化引導皇帝的功勞,辛勤至極。寡人無德,順承皇統,想與賢良之士共同拯救亂世,而由於道路阻隔沒有實現這一緣份,您的美意真切明顯,深沉執著。現派光祿大夫紀陟、五官中郎將弘前來宣明我的誠意。”徐紹行至濡須,孫皓將他召回來殺死,將其家屬遷徙到建安(現福建境內,當時屬於偏遠地區),起因是有人報告徐紹稱讚中原。

甘露二年(66)年初,孫皓派遣大鴻臚張儼、五官中郎將丁忠弔唁晉文帝。等到回國時,張儼病死於途中。這一年司馬炎代魏,建立晉朝。

丁忠勸孫皓:“北方防守作戰的器械不完備,可襲擊取得弋陽。”孫皓徵詢群臣意見,鎮西大將軍陸凱:“軍隊不得已才使用,況且三國鼎立以來,互相侵戰攻伐,沒有一年安定。如今強敵新近吞併巴蜀,獲得兩個國土的實力,而他們遣使求親,打算停止征戰勞役,切不可以為對方是求援於我國。如今敵人勢力正處在強大的時期,而想僥倖取勝,看不出有什麼好處。”

車騎將軍劉纂:“天生五才,誰能去掉兵戰之事?欺詐爭雄,歷來如此!如果對方有空可鑽,豈可輕易放棄?應當派出間諜,前往探視對方真情。”孫皓心中同意劉纂的意見,考慮到蜀國剛被北方平定,故此沒有作出軍事行動,雖然和晉朝斷絕了關係然而最終還是放棄了出兵的打算。

在孫皓上臺之初,司馬家已經消滅了蜀漢,只剩下孫吳孤掌難鳴,交州也被司馬家橫插了一手,所以孫皓一開始對於司馬氏還是頗為畏懼的,但很快司馬昭就去世了,其繼承人司馬炎將精力放在了篡位上,並沒有威脅到孫吳,因為北方內部的變動,孫皓對於司馬家以及晉朝的態度開始改變。

ps:這是補昨天的。

注1:漢晉春秋載晉文王與皓書曰:“聖人稱有君臣然後有上下禮義,是故大必字,必事大,然後上下安服,群生獲所。逮至末塗,純德既毀,剿民之命,以爭強於天下,違禮順之至理,則仁者弗由也。方今主上聖明,覆無外,僕備位宰輔,屬當國重。唯華夏乖殊,方隅圮裂,六十餘載,金革亟動,無年不戰,暴骸喪元,困悴罔定,每用悼心,坐以待旦。將欲止戈興仁,為百姓請命,故分命偏師,平定蜀漢,役未經年,全軍獨克。於時猛將謀夫,朝臣庶士,鹹以奉天時之宜,就既徵之軍,藉吞敵之勢,宜遂回旗東指,以臨吳境。舟師泛江,順流而下,陸軍南轅,取徑四郡,兼成(cheng)都之械,漕巴漢之粟,然後以中軍整旅,三方雲會,未及浹辰,可使江表平,南夏順軌。然國朝深惟伐蜀之舉,雖有靜難之功,亦悼蜀民獨罹其害,戰於綿竹者,自元帥以下並受斬戮,伏屍蔽地,血流丹野。一之於前,猶追恨不忍,況重之於後乎?是故旋師按甲,思與南邦共全百姓之命。夫料力忖勢,度資量險,遠考古昔廢興之理,近鑑西蜀安危之效,隆德保祚,去危即順,屈己以寧四海者,仁哲之高致也;履危偷安,隕德覆祚,而不稱於後世者,非智者之所居也。今朝廷遣徐紹、孫獻書喻懷,若書御於前,必少留意,回慮革算,結歡弭兵,共為一家,惠矜吳會,施及中土,豈不泰哉!此昭心之大原也,敢不承受。若不獲命,則普天率土,期於大同,雖重干戈,固不獲已也。”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相關推薦:病弱陰沉大反派被我親懵了都市無敵大反派山海三國志三國志之大白天下魔幻三國志遊戲之三國志神秘復甦之白色領域NBA之我的隊友是納什我在大宋販賣焦慮帝道獨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