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漢末三國志->章節

第058章 二宮之爭(下)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赤烏八年(45)春二月,丞相陸遜去世,太子黨再次遭受了一次重創,此後丞相之位有支援魯王孫霸的步騭擔任,太子黨就連在外臣方面的優勢也快保不住了。

【陸遜之死】

當時支援太子孫和外臣中的代表人物就是陸遜。赤烏七年(44)正月,孫權在前任丞相顧雍死後,任命陸遜為丞相,依然留守武昌,陸遜就此成功完成了出帥入相的文官最高夢想,成為了孫吳實際上的二把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過孫權並不希望陸遜回到建業分權,所以陸遜留在了武昌,朝廷內部依然是孫權一人做主,陸遜有丞相之位,但因為遊離朝廷之外,並沒有太多發揮的地方。

在二宮之爭中,陸遜是其中非常關鍵的一個角色,他在早先雖然表示中立,但在孫霸威脅到孫和後,毫不猶豫的站在了孫和一邊。

當時全琮的兒子全寄和楊竺幫助魯王孫霸,陸遜就給全琮和楊竺的哥哥楊穆分別去信,勸楊穆與楊竺分開生活另立門戶,勸全琮大義滅親。

兩宮並立之初,朝廷內外的官員,大多派遣子弟侍奉孫和或孫霸,全琮告知陸遜,陸遜認為這些子弟應該憑藉才能晉升,不應該私自邀利取榮。他認為應該站在中立立場,這些支援兩宮勢力的子弟必會各自結成派別,這是古人最忌諱的事。

當時全琮子全寄支援孫霸,陸遜寫信給全琮:“您不效法金日(金日殺子以避免家族遭受厄運),而庇護您的兒子阿寄,最終會給您的家族招來禍患。”全琮不僅不接受陸遜規勸,反而與陸遜結下怨隙。

等到太子孫和有在位不穩的議論後,陸遜上疏陳述:“太子為皇位正統繼承人,地位應穩如磐石,魯王為藩臣,應當在榮寵賜賞和地位上與太子有所差別,這樣他們各得其所,上下才能得到安寧。為臣謹向陛下叩首流血,陳述己見。”

他上書多次,並請求前至京城,想親口與孫權闡明嫡庶之分,以糾正得失。孫權並不聽從他的意見,而且陸遜的外甥顧譚、顧承、姚信,都因為親附太子,無辜地遭到流放。太子太傅吾粲因多次與陸遜有書往來而獲罪,被關進監獄致死。孫權多次派遣宮中使者前往責備陸遜,陸遜最終悲憤痛恨而死。陸遜死後,支援魯王孫霸的步鷲擔任了新一任的丞相,諸葛恪擔任大將軍繼續駐守武昌,不過孫權將武昌分為兩部,由孫霸的支持者呂岱擔任上大將軍督領右部。

陸遜的死是繼王夫人死後給了太子黨的再一次關鍵打擊,王夫人去世標準著宮內勢力對比的逆轉,那麼陸遜去世就表示著宮外勢力的進一步變化,好在步鷲並沒有過多久就去世了,步鷲死後,孫權短期內沒有另立丞相,赤烏十二年(49)四月,孫權才讓驃騎將軍朱據兼任丞相,這對於孫和來是一個很好的訊息了。

【孫和被廢】

在外臣勢力方面,孫和作為太子,又年長,所以比孫霸有著天然優勢,而且孫登在死前也是支援孫和接替太子,孫和成為了太子得以很容易就繼承了孫登的原有勢力。但就算這樣,也架不住孫霸屢次的誣陷,孫權一次次的打壓,因為孫權明顯對於孫霸的偏袒,所以很多大臣都轉而投靠孫霸,孫和的優勢都不斷在被消弱。在王夫人、陸遜都去世後,孫和大勢已去,其太子之位搖搖欲墜,眼看不保。赤烏十三年(50)秋,孫權最終決定幽禁孫和,廢除其太子之位。

這一年,孫權正式廢太子孫和,然而孫權也對孫霸不斷陷害哥哥心生厭惡,孫霸最後被問責賜死,將其曾參與謀害太子的魯王黨羽全寄、吳安、孫奇誅殺。十一月,他正式立幼子孫亮為太子。

孫權廢除太子孫和的行為遭到了很多大臣的反對,其中包括了驃騎將軍兼任丞相的朱據、尚書僕射屈晃、輔義都尉張純、無難督陳正和五營督陳象,但孫權決心已定,他這些反對者處死的處死,罷官的罷官。

朱據與尚書僕射屈晃帶領眾大臣將軍以泥塗首,將自己捆綁起來,到宮殿外為孫和求情,孫權十分反感,斥責他們無事找事。其後朱據等人上表進諫,孫權看後大怒,朱據與屈晃被拖進宮中,杖打了一百下。朱據被從丞相直接貶為新都郡丞,及後中書令孫弘看到孫權重病在床,就自己寫詔書賜死朱據。屈晃則被斥歸田裡,次年憂憤而死。

據殷基通語載據爭曰:“臣聞太子國之本根,雅性仁孝,天下歸心,今卒責之,將有一朝之慮。昔晉獻用驪姬而申生不存,漢武信江充而戾太子冤死。臣竊懼太子不堪其憂,雖立思子之宮,無所復及矣。”

當時許多官員都因勸諫而獲罪,史載“群司坐諫誅放者十數”。無難督陳正、五營督陳象也引述晉獻公殺申生、立奚齊,以致晉國大亂的史實進行勸諫,結果被滿門誅殺,原太子麾下的輔義都尉張純也被處死。‘

【追悔不及】

孫權在晚年對於二宮之爭的事情最悔莫及,後來病重期間曾經一度考慮再召回孫和,由於被全公主孫魯班等人阻止而作罷。太元二年(5)正月,孫權封孫和為南陽王,派遣他居住在長沙。

歷史上陸遜去世之後,孫權依然氣憤不已,陸遜次子陸抗葬父於蘇州,還都謝恩時,孫權拿出楊竺告發陸遜的二十條罪狀,與陸抗核實。陸抗逐條對答,為父辯白。孫權聽了陸抗之言,漸漸消除了對陸遜的怒氣。

太元元年(51),陸抗還都治病,等到要離開,孫權對他道:“我過去聽用讒言,違背了正道,辜負了你父親。我前後責問的材料,一把火燒滅乾淨,不要讓人再見到。”與之泣別。

歷史上二宮之爭從赤烏五年(4)一直鬧到了赤烏十三年(50),時間跨度長達八年,嚴重的消耗了東吳國力,吳國因此國力大幅消弱,孫氏內部矛盾也就此激化,之後一發不可收拾,支援太子和魯王的兩派兩敗俱傷,包括前丞相陸遜、朱據在內的多人收到牽連去世。

後來魏國的王昶還趁機三路伐吳,大勝而歸,孫亮在孫權死後因為年紀太,無法真正掌控朝政,導致吳國內部權臣四起,自己最後也被廢掉,二宮之爭也是孫氏皇族內鬥的先河,此後孫氏內部再無親情,只有權勢。

相關推薦:病弱陰沉大反派被我親懵了都市無敵大反派山海三國志三國志之大白天下魔幻三國志遊戲之三國志神秘復甦之白色領域NBA之我的隊友是納什我在大宋販賣焦慮帝道獨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