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漢末三國志->章節

第048章 魏國的大臣們(上)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魏國作為三國時期最為強大的國家,麾下也是人才眾多,這裡將前文沒怎麼詳細介紹的比較重要的魏國大臣們給大家再粗略介紹一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歷史上袁渙、張範、國淵、王修(王)、邴原、毛、徐奕、劉馥、任峻、王粲等人在曹丕稱帝之前就已經去世,都是追隨曹操的臣子。

【袁渙】

袁渙,字曜卿,陳郡扶樂人。東漢末年官員,出身“陳郡袁氏”,為司徒袁滂之子。他早年曾任郡功曹,後被公府徵辟,相繼被舉為高第、秀才。漢末戰亂時,袁渙流寓江淮一帶,初被劉備推薦為秀才,後為袁術所用,再投呂布。呂布曾經要求袁渙寫信侮辱劉備,被袁渙義正言辭的拒絕了。

建安四年(199),曹操率兵剿滅了呂布,袁渙又轉投曹操,曾經勸曹操開放民屯對於百姓的限制,容許百姓們自由離去。後拜沛南部都尉,後又任諫議大夫等職,在任上盡心盡責,以敢諫直言稱名。

建安十八年(1年),曹操稱魏公,建立魏國,袁渙任郎中令,代行御史大夫之職。在職數年後,袁渙去世,曹操為其流下眼淚。

【張範】

張範,字公儀,河內武人,西漢留侯張良之後,司徒張歆之孫,太尉張延之子。出身於名門世家,曾經勸阻袁術稱帝。

後來成為東漢末年曹操帳下官員。性格恬靜樂道,不愛榮華、名利,他不追求官職,喜歡幫助窮人,家無餘財,內外的窮人、孤寡都十分敬重。對於外來所贈更始終不用,當張範死去後,將其全部歸還。

【國淵】

國淵,字子尼,樂安郡蓋縣人。他是漢末經學大師鄭玄的高足,曾跟從管寧、邴原避亂遼東,後來迴歸中原,曹操任其為司空掾,而國淵亦忠於職守,在朝議上討論問題時,經常厲言疾色,敢於發言,正直無私。

曹操推行屯田制後,曾經令國淵負責處理屯田事宜。國淵發揮其管理才能,多方面平衡政策利害,將屯田的土地分配給人民,又按照人民比例安排吏員跟進,更列明屯田的各項實行措施,短短五年間就令到國家倉廩豐實,百姓亦能安居樂業。曹操征伐關中,留國淵作後勤,擔任居府長史,統攝府中諸事。不久,田銀、蘇伯於河間造反,將軍賈信破之,田銀屬下千餘人眾請求投降,程昱勸曹操不誅降眾,國淵亦認為請降餘黨並非首惡,為其求赦,結果這千餘人都得以保命。後來國淵任職太僕,位列九卿,最後卒於任內。

【王修】

王修,即王,字叔治,北海郡營陵人,先後侍奉孔融、袁譚、曹操。為人正直,治理地方時抑制豪強、賞罰分明,深得百姓愛戴,官至大司農郎中令。

歷史上孔融有難,王修第一個支援,後袁譚不聽其勸諫執意和兄弟袁尚開戰,曹操來襲後,王修日夜兼程來支援袁譚,最終還是來晚一步,他的忠心為曹操所認可,後來對肉刑持反對意見,嚴才反叛時,王修帶人支援曹操,最終病逝。

【邴原】

邴原,字根矩,北海朱虛人。東漢末名士、大臣。他年少家貧、早孤。初為北海相孔融所舉。後渡海到了遼東,幫助劉政脫困。曹操為司空時,任邴原為東閣祭酒。曹操曾經準備讓自己愛子曹衝和邴原的女兒合葬,被其拒絕。

建安十五年(10),邴原擔任丞相徵事,經常陪伴在曹丕左右,後又代涼茂為五官將長史,閉門自守,非公事不出。隨曹操徵吳,於途中去世。

【毛】

毛,字孝先,陳留平丘人,年少時為縣吏,以清廉公正著稱。因戰亂而打算到荊州避亂,但中途知道劉表政令不嚴明,因而改往魯陽。後來投靠曹操,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耕植,畜軍資”的戰略規劃,得到曹操的欣賞。

後來毛與崔琰主持選舉,所舉用的都是清廉正直之士。而毛也很廉潔,因而激起天下廉潔之風,即使尊貴得寵的大臣,衣著車輛都不敢太奢華。毛和崔琰一改朝中風氣,令曹操大為讚賞,曹丕也親自去拜訪他。

建安十八年(1),曹操封魏公,毛改任尚書僕射,再典選舉。又密諫曹操應該立嫡長子曹丕為魏國太子。建安二十一年(16),崔琰被殺,毛因而十分不快。後來有人誣告毛,曹操大怒,將毛收於獄中。及後在桓階、和洽營救下,只被免職,不久逝世於家中。曹操在他死後賜他棺材和錢帛。

【徐奕】

徐奕,字季才,東莞人,東漢末年官吏。徐奕為人忠直,效命於曹操,被丁儀所記恨,被認為是曹操的諸葛豐。歷任丞相長史、雍州刺史、魏郡太守、尚書、尚書令、中尉、諫議大夫等,建安二十四年(19)去世。

【劉馥】

劉馥,字元穎,沛國相縣人。東漢末年名守。在漢末避難於淮南,服袁術將戚寄和秦翊率部投奔曹操,曹操大悅,使司徒闢其為掾屬。

後揚州刺史嚴象被攻殺,劉馥受任揚州刺史,單馬前往建造州治合肥,又安撫地方武裝與百姓,發展生產,興修水利,並修城壘以加強城池的守備,頗有功績,深受百姓愛戴。建安十三年(08年),劉馥逝世。之後,孫權大舉來襲,因為劉馥生前的準備,未能攻克合肥。

【涼茂】

涼茂,字伯方,山陽昌邑人。少已好學,論議時就經常引經典作憑據。曹操後來闢他為司空掾,舉高第,補侍御史。此時,泰山郡多盜賊出沒,涼茂擔位泰山太守後,一個月之間就有一千多家人帶著孩前來依附。後來涼茂又轉任樂浪太守。

當時據守遼東的公孫度擅自扣留涼茂,不讓他上任,但涼茂始終不肯向公孫度屈服。公孫家首領商議趁機曹操北伐時襲擊鄴城,被涼茂勸阻。

涼茂後來又遷任魏郡太守,甘陵相,所治的州郡都有政績。曹丕任五官中郎將時,涼茂被選為長史,後來遷任左軍師。魏國建立後不久遷任尚書僕射,後來又轉任中尉奉常。曹丕被立為魏國世子後,涼茂任太子太傅,受到尊敬,不久在任內逝世。

【任峻】

任峻,字伯達,河南郡中牟縣人,歷史上曹操將自己的從妹嫁給了他。董卓作亂時,任峻勸中牟令楊原治理河南,抵抗暴亂。適逢曹操起兵,任峻徵集宗族家客數百人歸附曹操。之後曹操每次出征,任峻通常在後方補給軍隊。

後來發生饑荒,棗祗建議實施屯田,任峻被任命為典農中郎將,招募百姓在許下屯田,結果大獲成功。官渡之戰,任峻主持軍備和糧草運輸,敵軍企圖抄絕糧道,但在任峻的設法保護下,敵軍不能得逞。曹操亦知任峻勞苦功高,任命他為長水校尉,封都亭侯。任峻經常賙濟他人,其信義為人稱道。建安九年(04)去世,曹操哭泣良久。

【王粲】

王粲,字仲宣。山陽郡高平縣人。當時著名的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少有才名,為著名學者蔡邕所賞識。初平二年(19),因關中騷亂,前往荊州依靠劉表,客居荊州十餘年,有志不伸,心懷頗鬱郁。建安十三年(08),曹操南征荊州,不久,劉表病逝,其子劉琮舉州投降,王粲也歸曹操,深得曹氏父子信賴,賜爵關內侯。建安十八年(1),魏王國建立,王粲任侍中。建安二十二年(16),王粲隨曹操南征孫權,於北還途中病逝,終年四十一歲。

王粲有二子,受魏諷謀反案牽連,都被曹丕誅殺。

ps:魏國的角色有多,,,

相關推薦:病弱陰沉大反派被我親懵了都市無敵大反派山海三國志三國志之大白天下魔幻三國志遊戲之三國志神秘復甦之白色領域NBA之我的隊友是納什我在大宋販賣焦慮帝道獨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