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漢末三國志->章節

第014章 三國兩大隱士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在三國時期最為出名的隱士有兩位,第一位是龐德公,第二位就是管寧了。

【龐德公】

龐德公,字尚長,荊州襄陽人,東漢末年名士、隱士。龐德公與當時徐庶、司馬徽、諸葛亮、龐統等人交往密切。後來荊州刺史劉表希望龐德公出仕,甚至親自去請他,都沒有成功。

據《襄陽記》記載:荊州刺史劉表數次請龐德公進府,龐德公都不屈身就職。於是,劉表親自去聘請龐德公。劉表對龐德公:“你保全了你一個人,為什麼不保全天下呢?”龐德公笑著回答劉表:“鴻鵠在高林之上築巢,晚上有棲息的地方,龜黿在深淵下面作穴,晚上有歸宿,人的取捨與行為舉止也是人的巢穴,萬物都是只為各自得到棲宿的地方,所以天下並不是我所要保全的。”

龐德公以耕作為業,所以他的妻子兒女在前耕耘。劉表指著他的家人問龐德公:“先生住在田畝之中,不肯出來做官,有什麼能夠遺留給子孫呢?”龐德公回答:“世上的人追慕名利,只會留給子孫危險;而我留給子孫的是安居樂業,只是遺留下來的東西不同罷了。”

劉表問龐德公危險的原因,龐德公回答:“堯、舜將天下的土地授予他的臣子,而沒有偏愛;讓他的兒子在民間生活,而無驕傲的神情。丹朱、商均和我,得以保全生命而終。禹、湯雖得到了天下,便把國家交給自己的親人,使桀敗退,遷徙南巢;紂的首級被懸掛在周的旗織上,而他們的宗族被敵人俘獲。禹、湯難道不比丹朱、商均愚蠢?這就是其處境危險的原因。周公攝政時,殺害他的兄長。如果此前讓周公和他的兄弟食用粗劣的湯羹,居住蓬蒿下面,哪有像這樣的危害!”劉表只得嘆息而去。

據《司馬徽別傳》記載:因為有人對劉表:“司馬德操是奇士,但沒有遇上知己。”後來,劉表也親自去拜訪司馬徽,卻:“人們所的都是虛妄不實的話,這人只是一個書生而已,他的見識和普通人一樣。”

龐德公曾稱諸葛亮為“臥龍”,龐統為“鳳雛”,司馬徽為“水鏡”,被譽為知人。對諸葛亮、龐統等人早年影響較大,並得到諸葛亮的敬重。龐德公最後隱居於鹿門山,採藥而終。

龐德公的兒子龐山民(又作龐倦民),後來官至魏黃門吏部郎,娶諸葛亮二姐為妻。孫子龐煥,字世文,官至晉太守。從子龐統,字士元。後來成為了劉備的謀士,任軍師中郎將。龐統之弟龐林,是蜀荊州治中從事,後任魏鉅鹿太守,封列侯。

【管寧】

管寧,字幼安。北海郡朱虛縣人。後世與華歆、邴原並稱為“一龍”。據管寧是春秋時期齊國名相管仲的後代。他十六歲時失去了父親,家中表兄弟們憐憫他孤獨貧困,都贈予他治喪的費用,管寧全都推辭沒有接受,根據自己的財力為父親送終。管寧成年後身高八尺,鬍鬚眉毛長得很美。與平原人華歆、同縣人邴原為好友,都到其他郡學習,並且都敬重親善名士陳。

據《世新語德行第一》記載:管寧和華歆一同在菜園裡刨地種菜,看見地上有一片金子,管寧不理會,舉鋤鋤去,跟鋤掉瓦塊石頭一樣,華歆卻把金子撿起來再扔出去。還有一次,兩人同坐在一張坐席上讀書,有達官貴人坐車從門口經過,管寧照舊讀書,華歆卻放下書本跑出去看。管寧就割開席子,分開座位,道:“你不是我的朋友。”

漢末大亂之後,管寧一度和邴原及平原人王烈渡海到遼東避難,當時公孫度和公孫康等人有意徵召管寧,然而卻都無法出口,曹操任司空後一度徵召管寧,卻被公孫康截斷詔命,不對管寧宣佈。

黃初四年(),魏文帝曹丕詔令公卿大臣舉薦獨行特立的隱士,司徒華歆舉薦了管寧,曹丕就專門用安車前往徵召他,管寧於是帶著家眷部屬渡海回到北海郡,公孫恭把他送到南郊,加倍贈給他服飾器物。自從管寧東渡,公孫度、公孫康、公孫恭前後所給他的資助饋贈,他都接受後收藏起來。西渡之時,全都封好退還給了公孫氏。文帝下詔任命管寧為太中大夫,管寧堅持辭讓沒有接受。

明帝繼位後,華歆稱病請辭,願將太尉一職讓與管寧,曹沒有同意。但還是下詔徵召管寧為光祿勳。當時司空陳群也上疏舉薦管寧。然而管寧依然拒不應召。

曹操、曹丕以及曹睿三代曹魏君王連續徵召了管寧十餘次之多,然而管寧依然不願做官,曹睿對此感到無奈,給青州刺史下達命令要求他們將管寧送到洛陽。管寧自稱草莽臣上疏拒絕了。後來曹睿詢問青州刺史程喜管寧是否沽名釣譽,程喜認為不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正始二年(41),太僕陶丘一、永寧衛尉孟觀、侍中孫邕、中書侍郎王基等人向曹芳舉薦管寧,曹芳下詔,以“安車蒲輪,束帛加璽”的禮節去聘請他,適逢管寧去世,享年八十四歲。

【名士和隱士】

在三國時期那些名士大多都出仕輔佐一方,以圖建功立業,但總有那麼幾位特立獨行之人,對於名利絲毫不感興趣,其中龐德公和管寧就是典型的代表,也就是所謂的隱士。

在秦末漢初也五大隱士,“商山四皓(東園公唐秉、夏黃公崔廣、綺裡季吳實、裡先生周術)”加上黃石公,可以隱士在中國歷史上是淵遠流長的。

我個人在長大後一度也對“管寧割席”產生過懷疑,不太相信世上有如此淡泊名利之人,不過管寧在歷史上先後有遼東三代君主(公孫度、公孫康以及公孫恭)企圖拉攏他,曹魏四代君王(曹操、曹丕、曹睿以及曹芳)請他出仕,到最後管寧都是無動於衷,所以我已經沒有理由不信了。

ps:下一章就開始司馬懿終篇,寫完司馬懿之後就開始寫蜀國。

相關推薦:病弱陰沉大反派被我親懵了都市無敵大反派山海三國志三國志之大白天下魔幻三國志遊戲之三國志神秘復甦之白色領域NBA之我的隊友是納什我在大宋販賣焦慮帝道獨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