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漢末三國志->章節

第052章 諸葛亮的謀略能力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在正史上和周瑜不一樣,諸葛亮還是給劉備當過幾年正式的謀士,不過這個時間並不長,在劉備有了龐統、法正等人後,諸葛亮主要是處理內政和後勤事物,其中關於諸葛亮謀略最關鍵的還是“隆中對”

【諸葛亮的謀略表現】

雖然諸葛亮並沒有當幾年的軍師,不過他在謀略方面的表現也有幾次。在劉琮背叛後,諸葛亮曾經勸劉備趁機奪取襄陽,控制劉琮,以對抗曹操,但遭到劉備拒絕,後來又勸劉備不要前往江東,再次被劉備所拒。

這兩個建議可以十分中肯的,劉琮上臺後投降曹操大失民心,正是可取之際,就算為了對抗曹操,先奪取荊州擴張勢力也沒問題,再了劉琮不仁還是在先,可惜劉備顧及仁義不幹。而劉備去京口之事,冒的風險太大了,孫權一個不好就可能把劉備囚禁,事後劉備自己也承認了不應該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另外諸葛亮出使吳國時,表現的也非常出色,他把同盟和抗曹之事混為一談,使得劉備輕易就能和孫權結盟。

但在諸葛亮勸諫劉琦外出的事情上就有爭議了,很多人以袁譚爭嫡失敗舉例子,認為諸葛亮此舉不妥。不過歷史上袁氏和劉氏的具體情況還真不一樣,在袁紹,劉表死前,二者都沒有留下遺命確認自己的繼承者,袁氏麾下大臣是很正常的推薦長子袁譚繼位的,後來不是審配等人偽造遺書,袁譚實際上才是袁氏的繼承人,但荊州的大臣們可沒有在劉表死後推薦長子劉琦,而是直接讓劉琮上臺,劉琦也是在襄陽實在呆不下去了諸葛亮才勸他外出,和袁譚的情況差很多的,人家袁譚是真的被坑出去,劉琦實際上是呆不下去的。

相對來,在荊州劉琮的支持者可能和降曹派降聯合,所以勢力強大,甚至已經威脅到了劉琦的生命,像劉備就因為和繼承權有所聯絡直接被追殺,所以襄陽對於劉琦來不好呆,諸葛亮勸他出去是很正常的。袁譚的情況和劉琦的事情看似一樣,但具體分析是不能一概而論的。

諸葛亮作為軍師的角色主要是在投靠劉備的前期,後期就以處理政務為主了,這其中他在謀略方面最出色還要是“隆中對”。

【復興漢室和“隆中對”】

歷史上蜀漢集團想要一統天下,我覆盤了其中的可能性,個人認為唯一的可能就是“隆中對”,劉備集團只要不偏離“隆中對”裡相關戰略的話是有很大希望擊敗曹魏、復興漢室的,但換句話劉備集團只要偏離了“隆中對”裡戰略的任何一,復興漢室的希望都會大為降低。

按照“隆中對”裡的戰略,如果一切順利,理論上劉備可以從無到有,奪取天下,復興漢室。這裡面的第一步就是奪取荊州和益州,在當時劉備寄人籬下,並沒有自己的地盤,所以諸葛亮先要為他選定一塊根基之地,這塊根基之地就是荊、益二州,為什麼是這兩個地盤,因為相對曹操和孫權來,劉表和劉璋要好對付多了。

那麼荊州和益州少一塊行嗎,不行的,二者對於劉備而言都不可缺。荊州處於四戰之地,歷史上劉表就因為在荊州和東南西北都有衝突,結果困於荊州,勢力越來越弱,先後丟失南陽郡以及部分江夏地域。而只有益州行嗎,也不行,益州易守難攻,不容易出去,還缺乏亂世最為重要的政治、軍事人才。

而且劉備只有佔據二州才有足夠的實力壓制孫權,否者滅魏之後,他的所作所為只是給江東做嫁衣而已。

“隆中對”還反覆提及了要聯合孫權,與江東結盟對抗曹魏,這也是很關鍵的,畢竟江東和劉備準備奪取的荊、益二州都在南方,劉備和曹操對抗之際必須要保住後方的安全,對於孫權不是消滅就是拉攏,而江東實力強大,不容易對付,所以劉備想要打敗曹操,就必須籠絡好孫權。

當劉備做好這一切穩定後方之後,“隆中對”下一步的方略就是等,等到天下有變在趁機奪取天下。這一個等字表明了自知之明,要知道就算劉備佔據了荊州和益州,並且和孫權結成同盟,也沒有足夠的實力吞下當時最強的曹魏,所以劉備想要奪取天下,光靠發展自身的實力還是不夠,他還要一個機遇。

而歷史上劉備有這個機遇嗎?還真有!曹魏的變天就是大好機會,曹操是在劉備之前去世的,而且曹**前並沒有受到什麼刺激,也就是按照正常的發展曹操去世的,而曹**後,他兒子曹丕上臺,曹丕很快就改朝換代,這無疑也是一個北伐的大好機會。

曹丕上臺之後雖然氣焰非常囂張,他雖然本人也不算昏君,但相比其父曹操和兒子曹睿來,感覺就曹丕最好欺負了,像曹操就不了,曹睿給壓力也分分鐘能變秦皇漢武,歷史上諸葛亮和孫權聯手拿曹睿都沒什麼好辦法。雖然曹丕執政是比較順利的,追究其根源還是蜀漢和孫吳鬧翻了,使得曹魏有機可乘,曹丕在軍事和經濟方面並沒有太強的服力(軍事伐吳不成,經濟取消五銖錢),而且曹丕還大肆提拔親族將領為帥,外姓將領很難出頭,這無疑也會消弱曹魏的軍事能力。

孫劉聯合討伐曹丕還是有很大勝算的,尤其是在曹丕剛剛上臺或者改朝換代之際。時間上劉備對付曹丕也來的及,順利的話關羽、張飛等人更不會死。

從上述的推算可以看出來,諸葛亮的“隆中對”是絕對的神策,他可以使劉備一個寄人籬下之輩有希望奪取天下,並且是確確實實的具有可行性,這相當於現在幫助一個中國或者印度的區域長官一統世界了,要比什麼幫助中國或者印度成為世界霸主都要厲害了。

歷史上劉備失敗原因就是他最後徹底偏離了“隆中對”,劉備沒能籠絡好孫權,關羽出兵得勝後高估了自己,使得劉備集團和盟友孫權反目成仇,還失去了荊州,又進一步沒能把握住伐魏的時機,到了諸葛亮掌權時,蜀漢已經偏居一偶,曹睿也要遠比他父親曹丕難對付,諸葛亮嘔心瀝血,最後也無力回天。

在漢末四對之中,“冀州對”、“江都對”、“榻上對”都相對名聲不顯,遠遠無法和“隆中對”相比,我個人只能表示服氣,像沮授的“冀州對”第一個提出了“挾天子而令諸侯”的思想,提議也是非常全面和正確,但也沒能預料到西涼軍董卓早死,獻帝提前遷徙,只算到了定數,而諸葛亮的“隆中對”基本將定數和變數都算到了,劉備想要復興漢室,可以只要按照“隆中對”裡的策略發展就行了,而像這種策略,真真正正是絕無僅有的,至少我個人沒見到第二個。

注:很多時候,變數需要靠運氣,不過董卓的統治相對曹操來明顯問題更大,更不牢固,所以變化更多,這也不單單是氣運的問題了。

相關推薦:病弱陰沉大反派被我親懵了都市無敵大反派山海三國志三國志之大白天下魔幻三國志遊戲之三國志神秘復甦之白色領域NBA之我的隊友是納什我在大宋販賣焦慮帝道獨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