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漢末三國志->章節

第047章 魏延之死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魏延是蜀漢大將之一,在劉備時期坐鎮漢中,已經頗受重用,在諸葛亮時期,魏延在軍中的地位基本僅次於諸葛亮,諸葛亮死後,為楊儀害死。

【坐鎮漢中】

歷史上魏延在劉備進入益州時,率領私人武裝跟隨劉備入蜀,先是北上對抗張魯,後南下討伐劉璋,曾經和黃忠等人分統軍隊平定廣漢郡,屢立戰功,被任命為牙門將軍。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后,遷治所至成都,需要一位重要將領鎮守漢川,大家都議論一定是張飛,張飛也心想必定是他自己。劉備卻提拔魏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全軍無人不感到驚訝。劉備大宴群臣,問魏延道:“現在對你委以重任,你作何打算?”魏延回答:“若曹操帶領天下兵馬前來,請讓我為大王您去抗擊他;如果是其他將領帶領十萬人馬前來,請讓我為大王您把他們吃掉。”劉備聞言叫好,眾人也都覺得他出言豪壯。劉備稱帝後,又升魏延為鎮北將軍。

【隨軍北伐】

建興元年(),劉備去世,劉禪繼位,魏延被封為都亭侯。建興五年(7),諸葛亮駐軍漢中,更以魏延為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當時魏延每次隨諸葛亮出兵,都想請求單獨率領一萬人馬,與諸葛亮分兵兩路進發而會師潼關,像從前韓信所為,然而諸葛亮總是制止不允。魏延常以為諸葛亮膽,嘆恨自己的才能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

建興八年(0),曹魏來襲,諸葛亮派遣魏延率軍西進羌中,魏國後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與魏延大戰於陽溪,魏延大敗郭淮等人,由是被遷為前軍師徵西大將軍、假節,晉封為南鄭侯,其聲勢聲望基本只在諸葛亮之下。

歷史上諸葛亮甚為重用魏延,當時都鄉侯劉琰任衛尉中軍師後將軍,後升車騎將軍,朝臣排位總隨李嚴之後。劉琰和魏延發生矛盾後,直接受到諸葛亮的責備,並且被遣回成都。

【魏延和楊儀】

魏延既善於養兵,又勇猛過人,加上性格矜持高傲,當時大家都對他敬而遠之。惟有文臣楊儀對他不寬容不讓步,魏延對此十分仇恨,兩人關係有如水火。

當時魏延在諸葛亮麾下作為武官之首,而楊儀作為文臣之首,二人之間關係極為惡劣,甚至已經到了天下皆知的程度。

據《襄陽記》記載,諸葛亮曾經派遣費禕出使吳國,孫權經常灌醉費禕,向他詢問蜀國事物,曾大醉問費禕道:“楊儀、魏延,皆為牧豎人。二人雖常有鳴吠之益於時務,但既已任之,其勢必不得為輕,若一朝無諸葛亮,二人必為禍亂矣。你們這樣胡塗,不知防慮於此,如何為將來打算呢?”費禕愕然不能即答。其時襄陽人董恢以宣信中郎副費禕使吳,於是看著費禕:“可速指楊儀、魏延之不協純起於私忿而已,二人並無黥布、韓信等難御之心。如今正要掃除強賊,混一國內,功以才成,業由才廣,若果舍此不任,輒爾防其後患,那不就等於害怕風波而廢其舟楫嗎?這並非長計。”孫權方才大笑而樂。

【死於楊儀之手】

建興十二年(4),諸葛亮發動最後一次北伐,出兵北谷口,以魏延為先鋒。他距諸葛亮營地十里紮寨,晚上夢見自己頭上生角,於是他問善占夢的趙直,趙直騙他:“麟麒有角但它不用角,這是不戰敵人自破的徵兆。”退下後他去告訴別人:“‘角’這個字,刀下加用;頭上用刀,這是很可怕的兇象!”

當年秋,諸葛亮病重,便秘密地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討論籌劃他死後退軍的安排,讓魏延斷後,姜維次之;若魏延不服從軍令,便棄他不顧,軍隊照常行動。諸葛亮病逝後,秘不發喪,楊儀令費禕前去探聽魏延的口氣。

魏延:“丞相雖然死了,我還在嘛,府中的親屬和官員可發喪還葬,我自然應當率領各軍去進擊敵人,怎麼可以因為死了一個人而耽擱國家大事呢?再我魏延是何等人,豈能受楊儀的指派,作斷後的將軍!”故此要同費禕一起作出留下的行動安排,要求費禕寫出文告並由他們共同署名,告訴手下各位將領。

費禕騙他:“我應該回去把您的意見跟楊長史明,長史是文官,不懂軍事,一定不會反對您的意見。”費禕一出魏延營門就飛馬而去,魏延隨即就後悔了,追他又來不及。魏延派人去觀察楊儀等的動靜,才知道他們全都準備按照諸葛亮生前安排好的計劃,各營依次引兵撤退。魏延得到訊息十分震怒,趁楊儀尚未發令撤軍,自己率先帶領手下的部隊直接南歸,燒燬所過地方所有的棧道。魏延、楊儀各自上表控告對方叛變,一日之內,文書都傳遞朝廷。

劉禪就此事問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琬,蔣、董二人都保證楊儀而懷疑魏延。楊儀等劈山開道,晝夜兼行,隨魏延之後到達。魏延先到後,佔據南谷口,派兵阻擊楊儀等,楊儀等命何平在前抵禦魏延。何平斥責魏延先到的行動:“丞相歸天,屍骨未寒,你們這些人竟敢如此行動!”魏延的兵士知道魏延理虧,便不聽他的指揮,部隊全都散去。魏延只是與他的兒子等幾個人逃往漢中。楊儀派馬岱追殺魏延,馬岱砍下魏延的腦袋交給楊儀,楊儀起身用腳踏踩魏延的頭:“庸奴!還能幹壞事嗎?”於是誅殺魏延三族。

蜀漢一代名將,魏延就此一命嗚呼。

諸葛亮死後,他的繼承者蔣琬率領宿衛各營扶喪北行,行程數十裡,魏延被殺的訊息傳來,他又返回。起初魏延不北往投降魏國而南往返蜀,其本意只是為了殺掉楊儀等。平日諸位將領一向不和睦,當時時論也認為一定由魏延接替諸葛亮。魏延也自視為此而已,可以並非想背叛蜀國。

魏延的事情,在《魏略》另有記載,諸葛亮病,謂延等雲:“我之死後,但謹自守,慎勿復來也。”令延攝行己事,密持喪去。延遂匿之,行至褒口,乃發喪。亮長史楊儀宿與延不和,見延攝行軍事,懼為所害,乃張言延欲舉眾北附,遂率其眾攻延。延本無此心,不戰軍走,追而殺之。臣松之以為此蓋敵國傳聞之言,不得與本傳爭審。我個觀和先人相同,並不太認可,諸葛亮死前不可能單獨找魏延或者楊儀留下遺命,楊儀沒有諸葛亮的遺命,作為一個文官,很難和魏延對著幹的。

【淺談魏延】

在正史上魏延和楊儀之間矛盾越加激化,就連諸葛亮也毫無辦法,諸葛亮死後,二者之間矛盾在也無人能壓制,魏延不服楊儀,所以不但不聽其調遣,反而從中作亂,但這也給楊儀殺魏延的藉口和機會。

可以魏延是不作死就不會死,他就算不聽楊儀的命令,也可以獨自回去,但他偏偏要和楊儀做對,非得弄得大家二選一,然而楊儀是聽從諸葛亮的遺命,魏延卻是無理的啊,所有人都無法幫助他,所以他就悲劇了。

魏延的悲劇來自於自身的性格,如果他不是過於自大和自傲,他本來甚至有資歷有可能繼承諸葛亮地位,繼續率領漢軍北伐的。

無論是和楊儀之間的矛盾還是子午谷的策略,可以發現魏延雖然有著相當的軍事才能,但並沒有良好的大局觀,在和魏軍對持之時與楊儀鬧矛盾,回去之後還無理逼迫眾人二選一,感覺就像一個孩子。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ps:魏延於蜀漢是有功的,但還沒有到評價的地位。晚上還有一章。

相關推薦:病弱陰沉大反派被我親懵了都市無敵大反派山海三國志三國志之大白天下魔幻三國志遊戲之三國志神秘復甦之白色領域NBA之我的隊友是納什我在大宋販賣焦慮帝道獨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