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漢末三國志->章節

第041章 最後的北伐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建興十二年(4)諸葛亮正式發動蜀漢第六次北伐,自身第五次帶兵北上,這也是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

歷史上諸葛亮這一次北伐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可惜的是對方也是準備完全,雙方在北原展開初步交鋒,諸葛亮未能取得上風。

【南方漸穩】

建興十一年(),蜀漢由於庲降都督張翼立法嚴苛,夷族首領劉胄起兵作亂造反。張翼出兵討伐,還未攻破劉胄,蜀漢朝廷便徵召張翼回朝,眾部將都認為應該火速返回朝廷請罪,張翼道:“不能這樣,我是因為蠻夷起兵騷亂,不稱職才被徵召回朝的。但是接替我的人還沒有到達,而我正身臨戰場,應當組織運送、屯積糧草,作為討滅叛賊的物資,怎麼可以因為被免除官職的緣故而荒廢國家的政事呢?”

於是張翼繼續統領事務,毫不鬆懈,直至接任的庲降都督馬忠到達前線後才出發回朝。馬忠依靠張翼打下的基礎得以擊殺劉胄,討平叛亂,蜀漢丞相諸葛亮得知這件事後非常讚許張翼,北伐時也將其帶上,以張翼為前部都督,領扶風郡太守。

馬忠成為庲降都督後,將治所遷到了建寧郡味縣,處於漢族和夷族之間,加強了當地對夷人的管理。平定叛亂後,蜀漢朝廷加封馬忠為監軍奮威將軍,並封為博陽亭侯。並且在不久後,馬忠又派張嶷平定了牂牁郡、興古郡的獠人作亂。

越巂郡自從建興三年(5)諸葛亮討平高定叛亂之後,叟夷部落數次作亂,先後殺死太守龔祿、焦璜,從此以後越巂太守都不敢去郡裡上任,只敢駐紮離越巂郡郡治邛都八百裡的安上縣,故越巂郡徒有其名。馬忠在越巂太守張嶷的輔助下,恩威並濟,剿平亂夷,遷回郡治,修繕城郭,控制鹽鐵資源,並重新貫通越巂郡到成都的道路,恢復亭驛通訊,使越巂郡重現舊時的秩序。因此功勞馬忠被加封為安南將軍,並進封彭鄉侯。

因為蜀漢將領馬忠、張嶷等人的出色表現,益州南部數郡的局勢也愈加穩定,這也是使得諸葛亮能更集中精力對付北伐的曹魏勢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北伐前的準備】

諸葛亮前面三次北伐(第一次、第二次、第四次)均因為兵糧不足而被迫退兵,所以諸葛亮在蜀漢第五次北伐(自身第四次)後的三年裡,勸農講武,作木牛、流馬,運米糧到斜谷口集積,又住在斜谷邸閣,與民休息,準備再次北伐。

為確保將來作戰中的軍糧供應,諸葛亮在斜谷建立了邸閣,又發明了流馬。這樣,諸葛亮一方面在預定戰場可以儲備相當數量的糧食,又有了“木牛”、“流馬”這些先進的運輸工具,為其爾後作戰,提供了較為可靠的供應保障。

在諸葛亮休養生息的三年裡也不是完全無事,南方就有劉胄作亂,不過很快就被馬忠所平定。討平劉胄後不久,牂牁郡、興古郡的獠人又起兵作亂,馬忠令張嶷前往討伐,招降其眾兩千餘人,送往漢中用以充實蜀漢的北伐軍隊。

蜀漢北方三年之內無戰事,諸葛亮經過養士訓卒三年備戰,北伐曹魏的條件日漸成熟,遂遣使入吳,與東吳商定共同攻魏。

然而曹魏大將軍、西線主帥司馬懿對此也早有預料,他在關中一帶大規模開展屯田,數年下來也是收穫頗豐。

司馬懿之弟度支尚書司馬孚認為要擒敵獲勝,應該先有準備,每次諸葛亮入侵關中地區,邊境的士兵不能抵擋,需要調集中央軍隊奔赴戰場,倉猝間總是來不及準備,應該預先選出步騎二萬部隊,分為兩部,以作交戰之用。他又建議,關中地區連年交戰,糧食物資儲備不足,應該從冀州調集農夫五千人屯於上邽,秋冬訓練,春夏屯田。這些建議都被採納,於是關中物資充實,對待蜀國的進攻也有應對。

蜀漢和曹魏的再一次大規模交鋒,一觸即發。

【陽遂之戰】

建興十二年(4)春,諸葛亮第五次親自率兵北伐曹魏。據《晉書》記載,這次諸葛亮又率十餘萬大軍(注1)出斜谷,在郿縣的渭水南原築壘。天子為此而憂慮,派遣徵蜀護軍秦朗督統步騎兵二萬人,受司馬懿節度。一開始諸將打算駐軍渭北以待敵,司馬懿:“百姓積聚的糧秣財物都在渭南,這是必爭之地。”即引軍渡河,背渭水而築壘。後又對諸將:“諸葛亮若是個勇者,應當出武功,依山而東進。若西上五丈原,則我軍就無事了(注)。”諸葛亮果然上五丈原,並將由此北渡渭水。

司馬懿派遣將軍周當屯兵陽遂以引誘蜀軍。過了幾天,諸葛亮不動。司馬懿就:“諸葛亮欲爭高地不向陽遂,他的用意我知道了。”派遣將軍胡遵、雍州刺史郭淮共同在陽遂守備,與諸葛亮會於積石。在高地前接戰,諸葛亮不得前進,回到五丈原。當時有一長星墜在諸葛亮營壘中,司馬懿就此知道諸葛亮必敗,派遣奇兵從後面抄襲蜀軍,斬首五百餘級,俘虜千餘人,降者六百餘人。

據《三國志·郭淮傳》記載,青龍二年(4),諸葛亮出斜谷,在蘭坑(注)處屯田。當時司馬懿屯兵渭南。郭淮估計諸葛亮一定會爭奪北原,主張先佔領,很多人對此不以為然。郭淮:“如果諸葛亮跨過渭水登上北原,就可以連兵北山,斷絕隴道,驚嚇臣民和胡人,此乃國家安危之大患。”司馬懿同意這種觀,於是讓郭淮屯兵北原。

戰壕還沒修好,蜀軍壓境,郭淮奮力回擊。過了幾天,諸葛亮率大軍西行。諸將領都認為諸葛亮想攻西圍。只有郭淮一人認為,這是諸葛亮虛張聲勢,是要讓魏軍大舉回應,而他一定會進攻陽遂。那天夜裡,蜀軍果然進攻陽遂。因為城中有防備,所以諸葛亮的謀算沒有成功。

根據《晉書》、《三國志》等資料,我們可以看出諸葛亮第五次北伐之後,在初期計謀被看破,未能取得便宜,曹魏方面成功防住了蜀漢的猛攻,但具體情況在兩本資料的記載裡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具體來,《三國志》表示郭淮提出了很多正確的建議並且為司馬懿所採納,而《晉書》中全部功勞都歸功於司馬懿,諸葛亮則強攻無果。

例如關於北原之事,在《晉書》中無記載,而陽遂之戰則是司馬懿事先預料,但矛盾的地方是司馬懿前面剛剛表示諸葛亮欲爭高地不向陽遂,後面就派將軍胡遵、雍州刺史郭淮共同在陽遂守備,並且雙方最終在高地接戰。

《三國志》中的記載相比就很明確清晰了,表示諸葛亮聲東擊西,虛向西圍實攻陽遂,郭淮看破,這裡記載的是“淮獨以為此見形於西,欲使官兵重應之,必攻陽遂耳”,而且最終也是陽遂有備,諸葛亮沒能得逞。

相對來,《三國志》裡的記載要更為客觀和清晰,《晉書》裡的這段記載則很是模糊,並且立場和寫法明顯和前文一樣,反正司馬懿超神,諸葛亮渣渣,麾下將領傀儡化。

注1:諸葛亮具體出兵多少在一手材料裡目前我本人並沒有查到具體數字,《晉書》作為二手材料,數字可以作為參考,但並不見得準確。

注:這段我個人因為並不清楚那邊當時具體的地理情況,所以無法解讀這一段話。

注:蘭坑具體的地暫時未能查出。

相關推薦:病弱陰沉大反派被我親懵了都市無敵大反派山海三國志三國志之大白天下魔幻三國志遊戲之三國志神秘復甦之白色領域NBA之我的隊友是納什我在大宋販賣焦慮帝道獨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