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漢末三國志->章節

第036章 司馬懿打壓張郃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歷史上張郃之所以親自帶兵追擊諸葛亮,和司馬懿有著密切的關係,《魏略》中對此有著直接的記載。從張郃的生平上來看,作為當時曹魏有數大將之一的張郃也應該不會如此草率的去追實力未損的蜀漢大軍。

而且從資料中來看司馬懿和張郃相處好像也並不是太好,司馬懿也有動機對付張郃。

【輕率的追擊】

關於張郃在木門谷追擊諸葛亮戰死之事,在魏國方面材料記載的是張郃因為大腿中箭而喪命,蜀國材料中則直接記載張郃戰場中流矢喪命,所以張郃追擊諸葛亮不成被並且反殺應該是確鑿無疑的。

然而從諸葛亮幾次北伐的過程當中,是很難想像張郃主動請兵追擊諸葛亮的。首先在這幾次交鋒之中,張郃的表現是相當不錯,他在軍事擊敗了馬謖,迫使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利,在謀略方面,他也曾經準確預計到了諸葛亮兵糧不足的,甚至直接對明帝曹睿出:“比臣未到,亮已走矣,屈指計亮糧不至十日。”結果第二次北伐完全如張郃所料,他率兵尚未趕到,諸葛亮就已經從陳倉退兵。

做為當時曹魏核心將領之一,張郃絕對可以善謀善戰,並且王雙的前車之鑑也並不遠,張郃作為一個比較穩妥的將領,感覺並不會輕率的去追擊諸葛亮,更不要蜀軍當時明顯實力未損,諸葛亮本身也是一個萬全之人。

【相處一般】

《魏略》中記載張郃之所以去追擊諸葛亮,完全是因為司馬懿的要求。

亮軍退,司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軍法,圍城必開出路,歸軍勿追。”宣王不聽。郃不得已,遂進。蜀軍乘高布伏,弓弩亂髮,矢中郃髀。——《魏略》

歷史上張郃和司馬懿之間的交往從記載來看並不是很多,張郃早前幫助司馬懿討伐過吳軍,不過在司馬懿擔任西線統帥之後,從記載來看二者之間關係並不算好。

《漢晉春秋》裡有記載,郃欲分兵駐雍、郿,宣王曰:“料前軍能獨當之者,將軍言是也;若不能當而分為前後,此楚之三軍所以為黥布禽也。”遂進。

這一在《晉書》裡面同樣有著類似的記錄,可以看出當時張郃建議司馬懿留部分部隊在雍、郿兩縣,以防萬一,這個基本就是一個比較穩妥的建議。然而司馬懿直接拒絕了,還以英布擊敗楚國三軍的例子作為反駁。

但張郃勸諫的事情和當年楚國三路討伐英布是一回事嗎?首先當年楚國兵敗是因為分兵三路討伐進攻英布,企圖互為支援,結果其中一路被英布擊潰,另外兩路不戰而逃。這和張郃建議留兵完全不是一回事的,張郃是勸司馬懿留兵駐防,不是要求司馬懿分兵進攻。

當年楚國分兵三路導致慘敗是因為三路都是作為進攻部隊,其中一路敗了,另外兩路實力差不多,喪失了打敗英布的信心,遂也都放棄逃往。而張郃勸司馬懿留兵,的不好聽就是以防萬一,防止其他意外情況,這些是留下的駐防部隊,是後備部隊,所以張郃的勸諫只是一個穩妥的建議,談不上對錯,不過司馬懿的拒絕和反駁就顯得有生硬了。

不止於此,《漢晉春秋》還有一段關於司馬懿和張郃之間的記載——張郃曰:“彼遠來逆我,請戰不得,謂我利在不戰,欲以長計制之也。且祁山知大軍以在近,人情自固,可止屯於此,分為奇兵,示出其後,不宜進前而不敢偪,坐失民望也。今亮縣軍食少,亦行去矣。”宣王不從,故尋亮。

這段記載根據諸葛亮北伐時期的記載,也有著比較高的可信度,畢竟諸葛亮幾次退兵基本都和糧草補給不足有關,而當時諸葛亮已經在去年秋冬季為了防禦曹魏大軍的來襲,以及魏延等人北伐的需要,消耗了不少的軍糧,所以在本年春季的這一次出擊,諸葛亮的補給不可能充足。所以司馬懿此時分兵威脅諸葛亮,有著很大把握逼迫諸葛亮退兵的,然而司馬懿再次拒絕了張郃的提議。

再結合《魏略》裡司馬懿強迫張郃出兵追擊諸葛亮的記載,可以很明顯看出他在打壓張郃。

【司馬懿的動機】

歷史上司馬懿打壓張郃也有著很充足的理由。首先要一下,在正史上司馬懿此時在西部的根基並不深,司馬懿在諸葛亮頭三次北伐時都沒有出場,蜀魏第四次交鋒時也只是打了一個醬油,此前也多是作為荊州、豫州的主帥,直到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司馬懿才成為了主角之一。

而張郃在曹魏西線的歷史就相當長了,從建安十六年(11)曹操出兵討伐關中諸侯時起,張郃就基本上在雍、涼以及漢中一帶活動,先是主要作為夏侯淵的副手,後作為主要作為曹真的副手,也就是當時張郃雖然也是司馬懿的副手,但他在西部的資歷是司馬懿沒法比的,畢竟人家張郃已經在西部待了二十年(11-1),而司馬懿(0秋-1春)才來不到一年。

所以作為剛剛上任正職的司馬懿天然的就被資歷深厚的副職張郃所隱隱威脅。相比之下夏侯淵和曹真都是曹氏親族,並且同樣在西部資歷很深,張郃對於他們的威脅就不大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另外曹氏親族將領當時已經基本凋零,所有將領之中地位開始以司馬懿為首,在外姓將領之中更是如此,當時張郃還是曹魏五子良將之中的僅存之人,在曹魏軍中聲望和資歷是非常高的,對於曹丕時期才開始擔任軍職,在曹睿時期才領兵一方的司馬懿還是有很大威脅的。

所以雖然當時明帝曹睿還活著,司馬懿未必有什麼反叛的心思,但從擴張自身勢力和影響力的需要,他也有打壓張郃的必要。

但這些都並不意味著司馬懿對於張郃有著殺心,打壓張郃和陷害殺死張郃已經是兩個概念了,歷史上應該是司馬懿對於自己的副手徵西車騎將軍張郃進行過打壓,並且最終導致張郃在木門中箭喪命。

從這方面來,張郃之死是司馬懿間接導致的,但未必是借刀殺人。有可能是司馬懿戰場上輸了不服氣,所以強行派張郃追擊企圖挽回面子,也有可能司馬懿就是故意藉助蜀軍的力量想讓張郃吃個虧,沒想到張郃直接丟了性命,後一種可能更大就是了。

相關推薦:病弱陰沉大反派被我親懵了都市無敵大反派山海三國志三國志之大白天下魔幻三國志遊戲之三國志神秘復甦之白色領域NBA之我的隊友是納什我在大宋販賣焦慮帝道獨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