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漢末三國志->章節

第034章 真相如何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因為《漢晉春秋》和《晉書》之中都有傾向問題,所以現在關於蜀漢第五次北伐,諸葛亮第四次北上的歷史真相只能靠現有材料進行一些合理的推測。不過推測出來的事情在真實度上多多少少要有些折扣的。

關於諸葛亮和司馬懿的這次對抗,關鍵有兩個,一個上邽糧草的歸屬,另一個就是雙方直接交鋒的勝負。

【上邽糧草的歸屬】

在《漢晉春秋》之中記載的是諸葛亮擊敗郭淮等人奪取了上邽的糧草,而在《晉書》之中,則是諸葛亮被司馬懿所驅逐。我個人認為最終結果是曹魏大體上保住了上邽的糧草。

首先《漢晉春秋》關於上邽糧草記載的事情實際上是有矛盾的,書中後面張郃就曾經過:“今亮縣軍食少,亦行去矣。”,也就表示諸葛亮糧草不多了,而麥差不多在農曆五月份左右成熟,張郃在書中之後五月初十還帶兵出戰,諸葛亮如果真的成功奪取了上邽的糧草應該沒有這麼快耗盡。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魏書》記載:初,亮出,議者以為亮軍無輜重,糧必不繼,不擊自破,無為勞兵;或欲自芟上邽左右生麥以奪賊食,帝皆不從。前後遣兵增宣王軍,又敕使護麥。宣王與亮相持,賴得此麥以為軍糧。

從這個記載可以看出來,曹魏最終應該是保住了上邽麥地的。不過《三國志·郭淮傳》記載,諸葛亮在滷城時,隴右無糧,曹魏也缺乏糧草,軍中有人建議從關中運糧,然而便路途非常遠。這時是郭淮招撫羌、胡,恩威並施,讓他們每家都分出糧草,遂解軍糧之急,郭淮因此轉揚武將軍。

我個人認為關於上邽的糧草曹魏大體是保住了的,但糧田這麼大,諸葛亮可能奪取了一部分,甚至還毀掉了一部分,所以曹魏後來兵糧也不足,但因為郭淮行動最終糧草無憂,而諸葛亮就沒有足夠的補給了。

從這些記載來看,諸葛亮是在司馬懿出兵之後才去上邽奪糧的,而之前,諸葛亮並沒有分兵去上邽,這一方面可能是因為最初諸葛亮需要集中兵力攻取祁山,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早先上邽糧草還遠沒有成熟。當然也不能排除諸葛亮去祁山就是為了毀掉上邽的麥地,斷掉曹魏的補給。

《漢晉春秋》裡面還記載諸葛亮和郭淮等人的交鋒,然而這其他資料裡並沒有記載,所以諸葛亮有可能的確和郭淮等人發生了衝突,並且奪取了部分糧草,也可能此事完全是子虛烏有,還有可能這個記載指的就是早先諸葛亮派遣魏延、吳懿擊敗郭淮、費曜一事。

【勝負的焦】

《漢晉春秋》和《晉書》都記載了諸葛亮和司馬懿在滷城一帶最終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的交鋒,只不過勝負所記載的不一樣。我個人傾向於諸葛亮勝而司馬懿敗,其中《晉書》中關於此事的記載真實度極低。

《晉書》中記載:“亮屯滷城,據南北二山,斷水為重圍。帝攻拔其圍,亮宵遁。追擊,破之,俘斬萬計”,也就是諸葛亮是做好防禦後,司馬懿以正面作戰大破蜀軍,並且追擊大獲全勝。“俘斬萬計”就意味蜀軍的損失是以萬人這個單位計數的,意味著這一戰是一場空前的大勝,諸葛亮這次伐魏的總兵力可能都不到十萬人,在滷城之戰中一下就損失了數萬人,這代表著什麼?

如果真的像《晉書》所記載的那樣,諸葛亮北伐實際上已經到此為止了,他本人已經在正面作戰中被司馬懿完虐,軍隊也損失慘敗。司馬懿以後根本不用提防諸葛亮再次來襲,諸葛亮大軍都被司馬懿消滅了,還怎麼北伐!司馬懿已經可以直接攻取漢中,消滅蜀漢了。

至於《晉書》後面記載的——軍師杜襲、督軍薛悌皆言,明年麥熟,亮必為寇,隴右無谷,宜及冬豫運。帝曰:“亮再出祁山,一攻陳倉,挫衄而反。縱其後出,不復攻城,當求野戰,必在隴東,不在西也。亮每以糧少為恨,歸必積穀,以吾料之,非三稔不能動矣。“

這就非常搞笑了,諸葛亮都被打殘了,第二年開春怎麼可能再來,損失了數萬大軍,蜀漢至少要三、五年才能恢復,司馬懿那裡還用的到一本正經的討論諸葛亮兵糧的問題。

在《三國志》中關於諸葛亮退兵的原因都不是因為兵敗而退卻,記載多是糧盡退兵。

糧盡退軍,與魏將張郃交戰,射殺郃。——《三國志·諸葛亮傳》

九年春二月,亮復出軍圍祁山,始以木牛運。魏司馬懿、張郃救祁山。夏六月,亮糧盡過軍,郃追至青封,與亮交戰,被箭死。——《三國志·後主傳》

要知道第一次北伐失利後,諸葛亮貶官三級,如果像《晉書》所記載的那樣慘敗,諸葛亮得貶官幾級啊!所以《晉書》關於此戰記載的太誇張了,過於失真,無法為人所認可。

那麼《漢晉春秋》關於此戰的記載就屬實嗎?我只能雖然這本書傾向於蜀漢,但這個記載的確是比較合理的。

五月辛巳,乃使張郃攻無當監何平於南圍,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吳班赴拒,大破之,獲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宣王還保營。——《漢晉春秋》

關於此戰的記載,在書中是很詳細的,有時間,有地,戰果也很明確。可以看出來諸葛亮雖然獲勝,但司馬懿損失不大,還可以從容退回大營。

要知道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時,司馬懿對於正面對抗是忌憚的,如果司馬懿沒有吃過虧這是很難想像的,畢竟司馬懿本人也是三國時代有數的名將之一,他的軍事能力是強悍的,如果他能正面作戰擊潰諸葛亮,是不會選擇避戰的。

這樣一來《漢晉春秋》裡面的記載就比較合理了,司馬懿在第一次和諸葛亮正面交手時吃過不大不的虧,所以心存畏懼,之後就採取拖字決,不願與諸葛亮交戰。

而且這個損失不能太大,必須在曹魏的承受範圍之內,否則事後曹睿應該會有所處罰,但又不能太,要不然司馬懿可能就不會引以為戒,《漢晉春秋》裡面魏軍的損失恰好符合這一。

相關推薦:病弱陰沉大反派被我親懵了都市無敵大反派山海三國志三國志之大白天下魔幻三國志遊戲之三國志神秘復甦之白色領域NBA之我的隊友是納什我在大宋販賣焦慮帝道獨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