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漢末三國志->章節

第004章“利益的小人”門閥世家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在東漢時期,如果想要成為官員的話一般主要透過察舉、徵辟兩種方式。所謂“察舉”是由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隨時考察、選取人才並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它的特是以薦舉為主,考試為輔,另外注重被舉人的聲名。徵辟包括皇帝徵聘和公府、州郡闢除兩種方式徵召名望顯赫的人士出來做官。

但察舉和徵辟都有著很大的弊端。察舉和徵辟主觀性強,客觀性差,士人們可以沽名釣譽,弄虛作假,或者攀附權貴,賄賂請託。而且被舉、被闢的人成為舉主、府主的門生、故吏。大官僚們可以與自己的門生、故吏結成集團,以增加自己的政治力量,就這樣逐漸形成了一些強大的門閥大族,越往後,選官越先看族姓閥閱,個人的出身背景對於其仕途的影響要遠遠大於其本身的才能,國家重要的官職往往被少數姓氏家族所壟斷。

恆靈時期已經形成了累世公卿的家族,這些人都是最大的地主,而且世居高位,門生、故吏遍於天下,因而又是士大夫的領袖,其中以弘農楊氏和汝南袁氏最為出名。他們的力量就連那些權傾一時的外戚和禍亂天下的宦官們都不能輕視,需要和他們進行聯結和周旋,在地方上,這些門閥世家的勢力更為恐怖,他們甚至實質上統治了的這些州郡。

恆靈時代,宦官無德,外戚無能。那些為國為民正直的士大夫們也曾經抗爭過,只可惜昏君高坐,邪魔當道。梁冀之李固,“五侯”、曹節、王甫之陳蕃、竇武、李膺,“十常侍”之張鈞,均最終為道義而獻身。

李固是典型的門閥世家中人,他的父親是東漢中期三公司徒。年輕時李固便為了學業多次不受辟命,後來大將軍梁冀任命其為從事中郎,之後他還擔任了荊州刺史、太山太守,並成功鎮壓了這兩地的叛亂。李固是被外戚梁家一手提拔起來的,深受梁冀之父梁商和太后梁妠的信任。

建康元年(144),順帝駕崩,由太子劉炳即位(即漢衝帝)太后梁妠臨朝聽政,任命李固為太尉,與太傅趙峻、大將軍梁冀參錄尚書事,共同執掌朝政。由於李固希望清明政治,政見和梁冀完全不和,李、梁二人矛盾日益加深。

梁冀在給質帝下毒之後,質帝毒發,立即派人傳召李固,並告訴了李固得病的來由,梁冀擔心會洩露下毒的真相,對李固非常痛恨。再關於立清河王劉蒜還是立蠡吾侯劉志為帝的問題上,梁冀與劉蒜和李固矛盾進一步激化,李固和司徒胡廣、司空趙戒等人想立年長,有君子之風的劉蒜為帝,而梁冀則想立好控制並且準備取他妹妹的劉志為帝,最終梁冀和中常侍曹騰(曹操的祖父)相互交通,強行擁立了蠡吾侯劉志,也就是漢恆帝,之後梁冀下定決心要除去李固。

最終梁冀利用恆帝對李固的怨恨之心(恆帝因為皇位問題對於李固十分痛恨)誣衊李固與劉文、劉鮪等散佈妖言,將他們關進牢獄,導致李固慘死獄中,在李固死後,只有他的兒子李燮逃脫了梁冀的毒手,長子李基、次子李茲均在獄中喪命。

陳蕃、竇武、李膺在前文中已經有了較多的提及。在對抗“五侯”為首的宦官集團時,李膺為首的“黨人”們衝鋒在前,陳蕃、竇武在後保駕護航,成功的打壓了“五侯”,嚴重的打擊了宦官勢力。

但在隨後宦官們的反擊中,“黨人”失利,李膺也被抓入獄,好在陳蕃、竇武救援及時,只發生了黨錮,李膺等“黨人”的生命並沒有受到威脅。在恆帝死後,陳蕃、竇武在與以曹節、王甫為首的宦官鬥爭中,事敗而死,全族被屠,沒有死的族人也均被流放。二人死前,起用李膺為永樂少府,二人遇害後,李膺再被免職。

宦官們擴大打擊發動第二次黨錮後,李膺主動自首,被拷打而死,終年六十歲。

黃巾起義爆發後,郎中中山張鈞上書彈劾十常侍,認為張角所以能夠興兵能得到百姓們的支援都是因為十常侍無德亂政所致,所以應該殺了十常侍,以此向老百姓請罪。再佈告天下,這樣可以不須用兵,而大寇自會消散。”漢靈帝把張鈞的奏章給張讓等人看,宦官們嚇得都趕緊脫掉帽子、靴子叩頭請罪,乞求讓自己去洛陽監獄,並且拿出家財以助軍費。

靈帝看著不忍便原諒了宦官們,反而發怒對張鈞:“你真是一個瘋子啊!十常侍中硬沒有一個好的嗎?”

張鈞後來又繼續上書,可是卻被扣壓不上報。張讓等宦官們恨死了張鈞,派人誣告張鈞學黃巾道,將他逮捕,並在獄中將他拷打致死。值得諷刺的是,很快就被人發現了中常侍與黃巾勾結的事情,中常侍封諝、徐奉也因此敗露被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整個恆靈時代,好人不長命,禍害活千年。那些為國為民正直的大臣和士大夫們幾乎被專權的外戚和亂政的宦官趕盡殺絕。活下來的高官和地方官吏沒有一個不是以自己的利益為重,以保護自身為主,依附於執掌朝政的外戚和宦官們的。士大夫們也對於漢王朝的忠心降到了一個低,他們利用察舉和徵辟優先選取門閥大族的子弟逐步擴大自身的勢力,既不以維護國家的利益為重,也不以守護領地下平民百姓為先,屈服於外戚和宦官的強權之下,甚至作為他們的走狗為禍四方。

在靈帝時期,曾經有宦官別出心裁,將狗打扮一番,戴進賢冠、穿朝服、佩綬帶,搖搖擺擺上了朝。待靈帝認出乃一狗時,不禁拍掌大笑,讚道:“好一個狗官。”滿朝文武雖然受到如此的奇恥大辱,卻沒有一個人敢有言語。但靈帝真的侮辱了他們嗎?勢利、懦弱、奴顏卑膝、趨炎附勢,當官不為民做主,不以國家利益為先,不正是一群狗官嗎?

不過話回來,那個時代裡,不做一個狗官又怎能站得朝廷之上呢!

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門閥世家們組織了地方武裝,其實力大大增強。漢靈帝末期,門閥世家已經擁有了和外戚宦官們對抗的資本,而此時他們也受夠了宦官們的無法無天,肆意作為。漢靈帝死後,門閥、外戚、宦官們的矛盾全面爆發,整個漢王朝也因此四分五裂。

相關推薦:病弱陰沉大反派被我親懵了都市無敵大反派山海三國志三國志之大白天下魔幻三國志遊戲之三國志神秘復甦之白色領域NBA之我的隊友是納什我在大宋販賣焦慮帝道獨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