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漢末三國志->章節

第034章 襄樊烽火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建安二十三年(18),曹操在漢中之戰的同時派曹仁討伐關羽,結果後方宛城侯音反叛,曹仁於是轉而平定叛亂。次年,關羽主動出兵將曹仁包圍於樊城,為了救援曹仁,曹操派於禁等人支援,結果反而是被關羽佔據上風。

【平定侯音之亂】

漢中之戰爆發後,曹操應該出於牽制劉備的需要,派大將曹仁率領大軍,屯兵於樊城,準備討伐守衛荊州的關羽。

但曹仁還沒有出兵,後方南陽地區就因為不堪負重,在宛城守將侯音、衛開等人的帶領下舉事,曹仁不得不迴轉軍隊,調頭先平定叛亂。

據《楚國先賢傳》記載,侯音發動叛亂後,就想要捉拿東裡袞作為人質。當時身為郡功曹的應餘,趁著全城混亂之際,隻身護衛著太守逃竄出了城。侯音知道後,立刻派遣騎兵追殺他們,在離城十里的地方追上了應餘、東裡袞二人。當時叛軍見二人沒有停下的意思,就拿箭射向太守東裡袞,箭如雨下。應餘見太守有生命危險,於是挺身上前,用身體為太守擋箭,身受七箭,卻屹立不倒。

他撐著一口氣,怒斥追趕的叛軍士兵:“侯音為人猖狂狡詐,為了私心造反成為凶逆,現在曹公的大軍馬上就要到來,他馬上就要被誅殺夷滅九族。我始終相信你們本是良善之人,素來沒有向惡之心,現在應當思考怎樣棄惡從善,為什麼還要聽從他的指揮?我用自己的身體生命替代太守,現在受了重創,如果我的一死能保全太守,即使是死了也沒有遺恨了。”完仰天嚎啕大哭,血淚俱下。叛軍們見他忠義剛烈,就饒了東裡袞的性命,只將他捉拿了回去。叛軍離開不久之後,應餘的生命也到了盡頭。

另據《曹瞞傳》記載,當時南陽的官吏和百姓飽受徭役之苦,於是宛城守將侯音抓住了太守東裡袞(東里篋)與其他官吏一起反叛,他們在外與關羽聯合。功曹宗子卿對侯音:“您順應民心,興起大事,遠近無不都寄希望於您。現在您捉住郡太守,是悖逆行為,沒有益處,為什麼不把他放走!”侯音聽從了@∞@∞@∞@∞,m.≤.co←m宗子卿的話。宗子卿於是夜裡越過城牆,跟隨太守召集未參加反叛的民眾包圍侯音。恰好曹仁的軍隊也趕到了,便聯合起來進攻侯音,最終將其消滅。

在平定侯音之亂的過程中,龐德等將領當時也來支援曹仁,建安二十四年(19)曹仁攻破宛城,將侯音、衛開斬首並且屠城,曹操拜曹仁為徵南將軍,曹仁平定宛城之亂後返回樊城駐守。

【關羽來襲】

建安二十四年(19),劉備平定漢中,封關羽為前將軍,鎮守荊州。同年(注1)關羽主動出兵北上討伐曹仁,曹仁不敵關羽,被其包圍於樊城。

歷史上曹仁在與關羽的作戰中居然屈於劣勢,這其實是很不應該的。

在漢中之戰時曹操之所以派出曹仁在此時討伐關羽,一方面是為了分擔曹軍在漢中的壓力之外,另一方面可能和許昌的金禕、耿紀叛亂有關,最後就是因為當時關羽所掌控的三郡勢力較為單薄,是可以打的。

自借荊州後,劉備勢力雖然飛速發展,但在荊州的力量總體而言卻反而是不斷減弱的,在劉備借江陵之初,他麾下文有諸葛亮、龐統,武有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魏延,佔據了南郡、江夏郡的一部分,以及荊南四郡幾乎全荊州七到八成的地盤,這是劉備勢力在荊州的峰時期,後建安十六年(11)劉備入蜀帶走了龐統、黃忠、魏延等人以及相當部分的軍隊,次年,劉備與劉璋反目,他又調諸葛亮、趙雲、張飛等人入蜀,再次帶走了部分軍隊,荊州當時留下的重要將領也只有關羽一人而已。

建安二十年(15),關羽在荊州的勢力又遭遇了一次重大的消弱,當時孫權要求劉備返還荊州,劉備不答應,雙方幾乎兵戎相見,最終在曹操的壓力下,劉備割讓江夏郡、長沙郡、桂陽郡給孫權,關羽在荊州的勢力幾乎縮水一半。

而到了漢中之戰時,諸葛亮僅僅是支援在漢中前線的劉備就已經非常勉強了,如果荊州在發生戰事,可以預見,關羽是很難從益州得到什麼像樣的支援,曹操在這個時間上派曹仁討伐關羽是沒有問題的,只不過這次作戰因為後方宛城的叛亂最終沒有成行。

但是曹仁既然是被曹操派出討伐關羽的,那麼當時曹仁麾下擁有的軍力從理論上來至少要和關羽差不多,就算比關羽的總兵力更多也是正常的,結果曹仁沒打關羽就算了,反而被關羽給打了,你這叫什麼事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當時關羽的總兵力粗略估計一下應該在五萬左右,討伐襄樊至少有三萬人馬,駐守荊州也要兩萬人,畢竟當時孫權和劉備之間關係已經不算好了,呂蒙奪取三郡的事情還歷歷在目,關羽必須對孫權、呂蒙等人做出防範,並且留下足夠的兵力應變,而再多就沒有了,劉備在荊州的勢力經過三次削弱之後還有五萬人馬已經很不錯了,而且以三郡之地養活五萬大軍也差不多是極限了。

在這種情況下關羽是無法用全力討伐襄樊的,而曹仁本來是準備討伐關羽的,他反而被關羽打就算了,在防禦戰中還不敵對手還需要支援這就更不過去了。

不過當初曹仁為了討伐關羽,前期要做很大準備工作的,這就需要加派徭役,徭役是統治者強迫平民從事的無償勞動,主要包括力役和軍役等,在戰時,力役主要是後勤工作,軍役就是當兵打仗,結果宛城就是因為徭役負擔太重結果叛變了,曹仁雖然平定了這次叛變,但南下討伐關羽的準備也受到了很大的干擾,暫時無力南下,也就是關羽在討伐曹仁之時,曹仁因為宛城叛變的原因很可能還沒有做好和關羽開戰的準備,這很可能是曹仁在剛開始出於不利地位還需要支援的主要原因。

另外對於這我認為和當時的民心有著一些的關係,本身荊州北部曹操佔領的時間相對較短,掌控力比較弱,而曹仁為了討伐關羽,當時那一帶百姓的負擔很大,後面曹仁還屠了宛城,而劉備、關羽等人又在荊州本身就名聲好,聲望高,在這個時候民心可能會有所偏向。

當然了,不得不關羽本身就是一個很優秀的統帥,其軍事能力還在曹仁之上,曹仁又倒黴,遇到了漢水暴漲,大軍被淹沒,關羽又有水軍之利,這樣綜合來看曹仁屈於劣勢也就可以理解了。

注1:《三輔決錄》曾經記載當時關羽強盛,不過我怎麼想也不覺得關羽僅僅依靠三郡之地能怎麼厲害。

相關推薦:病弱陰沉大反派被我親懵了都市無敵大反派山海三國志三國志之大白天下魔幻三國志遊戲之三國志神秘復甦之白色領域NBA之我的隊友是納什我在大宋販賣焦慮帝道獨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