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漢末三國志->章節

第001章“無敵的小人”宦官(上)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親賢臣,遠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我相信大家是不會忘記諸葛亮《出師表》中的這段話的。要起三國的話,我們就不能不提一下黃巾起義,要談黃巾起義的話,我們就不能忽略掉恆靈時代和那個時代裡的三個“人”。

不要懷疑,要談起人的話宦官那是一定逃不掉的,在那個歷史上如果有戰鬥力指數的話,宦官們一定是爆表的強,在面對外戚和以“黨人”為代表的士大夫的三場關鍵性戰役中,他們取得了三戰三勝的輝煌勝利,毫無疑問的是恆靈時代4年裡(146-189),最大最強最無敵的人!

【跋扈將軍的覆滅】

在正史上漢恆帝雖然當了1年的皇帝,但他實際上是皇帝日子只有他在位期間的後八年,在前面的1年他只不過是在一個叫梁冀的外戚的傀儡而已,而梁冀在歷史上有多麼兇殘呢,他兇殘到了敢把皇帝毒死的地步。

在衝帝死後,梁冀為了好控制就擁立了年幼的質帝,質帝雖然年幼卻很聰慧,由於受不了梁冀的驕橫,便在群臣朝會時,盯著梁冀:“這是專橫跋扈的將軍。”梁冀聽了之後直接讓侍從把毒酒加到湯麵裡給質帝吃,把質帝毒死了,其專橫跋扈可見一斑。

隨後梁冀便擁立了劉志,也就是漢恆帝,可憐的漢恆帝上臺之後根本就不敢和梁冀對著幹,反而為了安撫梁冀,大舉賞賜梁冀的援立之功,甚至按照霍光、鄧禹、蕭何的標準,以突出表彰他的首功,但就是這樣梁冀依然不滿足。就這樣梁冀自恃權勢顯赫,財大氣粗,無法無天,生活上糜爛,政治上**的過了很多年,終於他的驕橫氣盛到了極,橫行宮廷內外,百官不敢正視他,沒有人敢違抗他的命令,皇帝大權旁落,什麼事都不能親自過問。

漢桓帝對梁冀的驕橫早已不滿,終於有一天梁冀幹了一件漢恆帝對他再也無法忍受的事情。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漢恆帝有一位叫猛的貴人,她父親鄧香死後,母親宣改嫁給梁紀為妻。而梁紀是梁冀之妻孫壽的舅父。梁冀的妻子孫壽因鄧猛美貌,把她送進掖庭,被桓帝封為貴人。梁冀打算把鄧猛認作自己的女兒加強自己對於內廷的控制,將鄧猛改姓為梁猛,可是害怕鄧猛的姊夫、議郎邴尊從中破壞,於是派刺客將邴尊殺死。

其後,梁冀又想殺害鄧猛的母親宣。宣家和中常侍袁赦的家相鄰,當梁冀派遣的刺客爬上袁赦家的屋,準備進入宣家時,被袁赦發覺。於是袁赦馬上擊鼓吶喊捉人,使刺殺的陰謀破產。當即,猛的母親慌忙逃往皇宮,向桓帝哭訴梁冀幹的醜事經過。漢桓帝怒髮衝冠,這根本忍不了啊,再加上多年的屈辱忍受,漢恆帝終於決定對梁冀動手了。不得不,梁冀這個時候已經天怒人怨到連老天都看不下去了,延熹二年(159),梁冀的妹妹梁皇后去世了,而梁冀的另一個妹妹梁太後則早在和平元年(150)還政之後就去世了,這一下子梁冀基本上就失去了對後宮的掌控能力,而另一方面,由於二十年來梁冀的兇殘放縱,朝臣們對他的忍耐實際上也達到了極限。梁冀的勢力雖然依舊龐大,但已經是破綻百出了。

漢恆帝雖然決定對梁冀動手了,但他也很明白梁冀的勢力龐大,在粱冀二妹梁皇后去世後,恆帝抓住了機會,他在去上廁所的時候,單獨叫他親信的宦官唐衡,詢問他宦官中誰和梁冀不對付,唐衡回答有單超、左倌、徐璜和具瑗。桓帝於是與他們五人密謀,決定誅除梁冀,並用牙齒咬單超的手臂出血為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可是天底下沒有密不透風的牆,梁冀還是得到了部分訊息,於是他派中黃門張惲進入宮內,以防止他們發動政變。結果這反而被具瑗抓住了機會,他下令把張惲逮捕,罪名是他突然從宮外進來,圖謀不軌。桓帝和宦官們商量之後終於下定了決心,他親臨前殿,召見尚書們,公開了梁冀的罪行,而此時實際上朝臣們也對梁冀早已忍無可忍,就缺個帶頭的了,於是宮裡宮外合力最終打到了梁冀。

梁冀倒臺之後大權又落入到了宦官們的手裡,單超、左倌、徐璜、具瑗、唐衡五人也因功被同日封侯,也就是“五侯”。這是宦官們在恆靈時代的第一次勝利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勝利,從此宦官們開啟了屬於他們的無敵時代。

【第一次黨錮之禍】

梁冀跌倒,五侯吃飽。五侯得勢後,比外戚梁冀不承多讓,對百姓們勒索搶劫那都是意思,不弄的民不聊生,怨聲載道,他們都覺得自己不好意思叫宦官。由於五侯們在打到梁冀過程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這幾個白痴就開始有驕傲了,他們不僅不把朝廷放在眼裡,甚至對於恆帝都有那麼一的輕視。

宦官們的濫行淫威終於使得部分正直的太學生和官吏看不下去了,他們聯合起來發動了“清議”,當時比較清正的外戚竇武等人也站在了他們一邊,要求朝廷整肅宦官、改革政治。一開始漢恆帝出於維護皇權的需要,狠狠的敲打了宦官們一番,左倌最終自殺,具瑗也鬱郁不得而終,其他三人都被降為鄉侯。

五侯的失利,大大鼓舞了那些太學生和官吏,於是他們再接再厲,沒有看清形勢的情況下來了一個宜將剩勇追窮寇。當時,襄城(今河南方城)人李膺是反對宦官集團鬥爭的領袖,他就曾因打擊閹黨而被誣陷下獄過,後來因為別人的求情而被赦免,但他沒有因此而對宦官們屈服。宦官張讓的弟弟任野王令時,殘忍的殺死一位孕婦,因為畏罪跑到張讓的家裡躲了起來,李膺知道後,二話不立即率吏卒到張讓家搜出處死,而張讓是什麼人呢?據史記載,恆帝和張讓有斷袖之情,不解釋。

宦官們受不了了,漢恆帝也受不了了,打狗還要看主人呢?於是宦官們開始反擊了,延熹九年(166),宦官派人誣告李膺等“養太學遊士,交結諸郡生徒,更相驅馳,共為部黨,誹訕朝廷,疑亂風俗”。什麼意思呢,簡單就是“李膺這幫人拉幫結派,故意擾亂朝廷。”

黑材料有了,很好,於是漢恆帝果斷下令全國,逮捕“黨人”。抓了李膺、陳實等二百多人,甚至對逃走的黨人也重金懸賞。第二年,在竇武等人的幫助下,桓帝終於下詔將“黨人”赦歸田裡,但規定他們都終身禁錮,不得做官,這也就是所謂的“黨錮”。

就這樣宦官們與士大夫們在恆靈時代的第一次交鋒最終以宦官的大獲全勝而告終,那些“黨人”也在漢恆帝時期再也沒有抬起頭來,但這並不是結束,在外戚竇武等人的支援下,“黨人”們終究獲得了喘息的機會,恆帝總會死去的,閹黨們不可能永遠的託庇於恆帝的羽翼之下,正直的士大夫們仍然相信光明總會來臨,可惜他們不明白宦官們永遠是皇帝的狗,很快,恆帝斃了,“黨人”們和宦官們的第二次對決開始了。

【第二次黨錮之禍】

漢桓帝劉志逝世後,由於無後,劉宏被外戚竇氏挑選為皇位繼承人,史稱漢靈帝(168-189)。大將軍竇武因定策劉宏繼位有功,其族人加官進爵,從此竇氏外戚權傾一時。竇武上臺後,很快便勸靈帝解除了黨錮,他和當時的太傅陳蕃聯手開始大量啟用在第一次黨錮時受處罰的士人,外戚和士大夫聯合,準備密謀剷除宦官。

事情在建寧元年(168)的**月份達到了**。八月,竇武指使尚書令尹勳等彈劾並逮捕黃門令魏彪,為進一步彈劾宦官羅列罪名。九月七日,尹勳寫給竇武的密章被閹黨官史朱瑀獲得,事情洩露。王甫、曹節等眾宦官感到恐慌,他們被逼抱團,歃血為盟,當晚就決定發動政變,竇武等人完全沒有想到宦官們會這麼犀利和血腥,一下子就被打蒙了。

歷史上將這場政變稱為“九月辛亥政變”。

第二天清晨,宦官便取得政變全面勝利,竇武、陳蕃等人均被宦官們殘忍滅族,未被處死的族人則流放到交州,竇太后則被遷徙到南宮雲臺居住。這場政變表面上看是宦官們的全面勝利,但由於他們過於血腥和殘暴的手段,這也為漢末宦官悲劇未來埋下了伏筆。

但已經打到了外戚的宦官們並不滿足,他們再接再厲,發動了第二次黨錮。

建寧二年(169年),山陽郡督郵張儉彈劾中常侍侯覽回鄉為母親掃墓時鋪張擾民,並拆毀了侯覽的房屋甚至祖墳。因而惹怒侯覽,指使同鄉人朱並上書彈劾張儉等二十四位山陽名士結黨,圖謀不軌。靈帝見到奏章後,問計於曹節,曹節借題發揮,解釋黨人危害社稷,要求擴大到全國範圍清剿黨人,靈帝准奏。最終這場政治災難造成大量士人逃亡,被迫害致死的達六、七百人。自此宦官們取得了對外戚和士大夫們的全面勝利,他們的權力達到了恆靈時代的峰,可以整個漢靈帝時代都是宦官政治的天下。

相關推薦:病弱陰沉大反派被我親懵了都市無敵大反派山海三國志三國志之大白天下魔幻三國志遊戲之三國志神秘復甦之白色領域NBA之我的隊友是納什我在大宋販賣焦慮帝道獨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