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玄幻->漢末風雲之大夏帝國->章節

第一章 顏良文丑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常山國相張純被黃巾軍打得一路逃竄,狼狽不堪。好不容易逃到真定,褚飛燕率部又渡白渠枝水而來。張純無奈,只得逃離真定,再渡滹沱河準備逃到九門暫住。九門靠近中山國,徵北將軍府實力強大,蟻賊必定不敢追得太急,趕到九門會安全些。

上個月他還雄心勃勃準備帶著部隊到西涼戰場殺敵立功,沒想到這個月就被黃巾軍趕得上天無門,入地無路。他現在恨張溫恨得咬牙切齒。他的參戰要求沒有得到批准,還被車騎將軍張溫罵了一通,叫他好好守常山國,沒事不要瞎折騰。假如到了長安,現在也不會被黃巾軍追殺得這樣可憐。更重要的是,他丟了常山國,如果不能奪回來,他的腦袋恐怕很難保住了。按黃巾軍現在這個展勢頭,短時間想打回去,簡直就是笑話。

就在這個時候,他在滹沱河邊看到了曾炩。

曾炩的部隊剛剛到達滹沱河河畔。

七萬騎兵大軍,在河邊排成方陣佇列,其氣勢之雄偉,讓人無不生成氣吞山河之感。

張純就象看見了救命稻草一般,領著手下急奔而來。

雙方做了一番自我介紹,曾炩見對方是常山國相張純,對對方並沒有好感。他從後世穿越而來,自然知道這個傢伙在不久的將來將動叛亂,禍害大漢國。照曾炩心中的真實心思,最好是馬上幹掉張純了。不過,現在張純怎麼也是大漢國的兩千石的大官,曾炩還是不敢隨便殺掉的。

張純知道對面是徵北將軍,連忙上前以下官之禮相見。他還盛讚曾炩的少年英雄,隨即提出讓自己的人馬加入曾炩的騎兵大軍,為剿滅黃巾儘儘常山國的微薄之力。

張純的目的很簡單,跟著這個人,這支可怕的騎兵大軍,什麼事搞不定。他在去年剿滅了六十多萬黃巾軍,還把十幾萬鮮卑人都打敗了,那些實力差得太遠的黃巾軍自然不在話下了。如果曾炩打敗了黃巾,幫他收復了常山國,他不但無罪還有功。曾炩就是他的救命稻草啊。當然,前提是他必須要讓自己的軍隊加入曾炩的大軍,這樣將來上書論功時才有服力。

他已經沒有軍隊了,只剩下一百多名侍衛和親兵。但這就夠了,因為曾炩非常爽快地答應了。

張純從身後的郡吏中叫出來兩個大漢。

“這兩位是我常山國府裡的門下賊曹(主侍從),就讓他們帶著人馬跟在徵北將軍大人後面效力吧。”

這兩個人都是二十五六歲,身材高大健壯,比曾炩還高一。其中一人方臉濃眉,相貌堂堂,一雙大眼睛裡隱含著些許殺氣,讓人總感覺有畏懼;另一人則是顯得文質彬彬,頗有一些儒將的氣質。

曾炩心中大奇,他沒想到張純手下居然還有如此將領。曾炩的眼光狠毒,眼前的兩人,武力絕對不比典韋差多少。

兩個大漢立即單腿跪下行了個軍禮,沉聲道:“下官顏良(文丑),願誓死跟隨大人,殺敵衛國。”

曾炩心中道:原來是顏良文丑兩員大將,難怪有如此氣勢。

顏良,字子善,常山真定人,東漢末年河北軍閥袁紹部下名將,建安四年,袁紹以顏良、文丑為將率,簡精卒十萬,準備攻許,次年兵進黎陽,遣顏良攻白馬。曹操北救,以荀攸計分兵渡河,引袁紹西應,自率輕兵掩襲白馬,顏良倉猝逆戰,遂被關羽擊斬。

顏良是中國東漢末期袁紹部下的武將。有威名。與文丑一起作為袁紹軍隊的勇將而聞名,孔融以顏良、文丑作為袁紹軍隊的武將代表勸諫曹操心他們。

2oo年,袁紹、曹操終於在官渡交戰。開戰時,沮授勸諫袁紹「顏良性急不可單獨任用」,但是袁紹仍以顏良進攻單獨守護白馬的曹將劉延。面對這個形勢,曹操採納荀攸的建議,扮作攻擊袁紹軍隊背後的樣子,因為參加了進攻所以打算防禦的袁紹軍隊變得缺少,顏良軍因而孤立地作戰。這時,張遼推薦當時變成曹操俘虜的關羽,關羽作為援軍被派遣而跟顏良碰上。據顏良才看到了關羽,關羽就闖入到袁紹軍中刺殺顏良,帶回了顏良的級。

在《三國演義》中白馬之戰時,顏良斬殺作為曹操屬下的武將魏續和宋憲,驚慌失措的曹操派遣關羽出馬就是為了斬顏良。所以文丑才會履行和結義兄弟的誓言,然後被關羽所斬,不過,那樣的劇情《三國志》等的史書找不到。一顏良十分傲慢,就連出城巡查軍務也坐車而行,顏良就是在在坐車巡查軍務的時候被關羽偷襲,沒來得及防備才被殺的。至於顏良的武藝如何,史書沒有記載,但對於他能夠在人才濟濟的袁紹手下成為頭號大將,可見其武藝非同一般。

有一種法,《三國演義》是一部描寫英雄的。這正與《三國演義》作為歷史的地位是相符合的。尤其,從東漢末年到三國鼎立這個時代,更是群雄逐鹿、英雄輩出。

在這些英雄中,既有指江山的君王,也有運籌帷幄的謀士,更有三國迷們不能忘懷的流武將。但流武將並非都是英雄,比如文丑。

和呂布一樣,文丑在演義裡尚未出場前,就已經是名滿天下。而獲得這個榮譽,則需要經歷多次殘酷的戰場考驗。這些考驗,演義不必提及。因為文丑稱雄一方的時代,與三國時代還很遙遠。他在演義裡需要做的,只是一個陪襯,一個配角。在文丑短暫的一生中,結局是不光彩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看文丑的武藝,應該先將這個結局掩住。然後,留下來的就是文丑在最成熟期的武力表現了。文丑是個槍將。長槍與大刀不同,大刀的殺傷面積大,往往砍中一刀,非死即殘。而長槍重量相對較輕,以刺殺為主。槍的殺傷面積,所以,槍法尤其講究準、快、狠。在演義裡,雖然沒有特別的刻畫過文丑的槍法,但從他僅有的幾場武鬥中,卻逐一的凸現出來。文丑和許楮不同,許楮突出的是力量,而文丑擅長的是武技。

文丑是個進攻型的武將,他的槍法最大的特是“狠”。這在與公孫瓚一戰中,表現的十分精彩。比起呂布戰退公孫瓚,雖然多費了幾個回合,但公孫瓚敗給文丑,在形象上是非常屈辱的。

演義裡形容他“弓箭盡失,頭盔墮地;披縱馬,奔轉山坡”,這裡,真實的反映了文丑槍法的兇狠,以及公孫瓚內心在交手後的極度恐懼。這種狠法,在流武將裡算得上是獨樹一幟。這一,同樣一個公孫瓚,至少呂布沒有做到。

其二,文丑的槍法在準確和快上也做的不錯。面對公孫手下四員健將的一齊出戰,文丑沒有給他們出手的機會,早早便刺一將下馬,令其他三將“作鳥獸散”去。

在與一流武將的交手時,文丑的表現應該令人滿意。雖然敗徐晃這一戰例,在一些武評裡提出了質疑。但如果當時文丑的部隊沒有上來,徐晃又能支援幾十合呢?應該不會過三十合,因為文丑的槍夠狠的了。所以,文丑的武力需要張遼和徐晃的組合,才可能出現下風敗退的可能。

但面對這種情況,文丑卻做的太好了。他先是射倒張遼的戰馬,再從容擊退掛了單的徐晃。這裡,不能不讓人對文丑豐富的戰鬥經驗和精妙的射術拍案叫絕。

文丑是一個純技術型的武將,在力量上相對較弱。在演義的幾次戰鬥中,文丑沒有生擒過對手,這是一個比較輕型的力量表現。這個弱,直接影響到他與關羽交鋒時的迅落敗。由於力量的先天不足,文丑重攻輕守,強調先制人。

這在通常的情況下,即便遇到流武將,文丑也能在前幾十合之內搶得上風,甚至還能偶有殺機。但文丑的這個特,也使他缺乏永續性。在一流武將中,文丑的永續性應該是最差的。

在遇到關羽前,文丑耗費了本來就並不逞強的大量體力,這時的文丑已經不是最強,他缺乏耐力和力量。而關羽出現後,他的重兵刃以及過快的馬,又使得文丑在本身就相對較弱的防守上,遭遇了平生未有的巨大衝擊。僅僅三合,文丑僅存的力量已經受不了。

而文丑是不喜歡防守的,現在再突然失了先手,文丑驕傲的心理優勢一下便蕩然無存,這就是“心怯”的由來。於是,文丑選擇了“逃”,這肯定也是文丑沒有過的經歷,他不如徐晃、張頜,他沒有“逃”的經驗。所以,文丑便圓滿的完成了自己在演義裡的任務。

有趣的是,在關羽一生的戰鬥中,憑藉馬快而追上對手殺敵的,似乎只有文丑這個戰例。從中可見,文丑對“逃”這個字上的領悟,存在著巨大的不足。當然,顏良之死,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文丑的揮。因為關羽的長相太容易辨認了。

文丑的結局,既有他主觀上的原因,也有不的客觀理由。文丑的“心怯”不能忽視,但絕不能因為“心怯”把他一棍子打死。因為文丑在武鬥上的高造詣,是不能否認的。

相關推薦:漢末大軍閥漢末逆流漢末昂魏漢末弘農王崛起在漢末三國漢末衛公子漢末梟狼傳漢末之呂布再世漢末烽煙漢末之獵殺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