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玄幻->漢末風雲之大夏帝國->章節

第十八章 圍困下曲陽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中平元年六月五日,曾炩得知董卓在廣宗城下被張角打得慘敗而歸,麾下五萬北軍和五萬西涼兵損失近半,已經退守魏郡鄴縣。

得知這樣的訊息,曾炩大吃一驚。記憶中,可是沒有這樣的事情的。

現在,看來必須得加快度了。出現這樣的情況,可能的情況,一是盧植可能被重新啟用,不過這樣的可能性較;第二個可能就是皇甫嵩北上的程序會加快了。

這樣的事情對曾炩來,是很不利的。皇甫嵩這個人雖然軍事才能不錯,但是這個人太殘忍、太嗜殺。記憶中,他可是殺掉了好幾十萬黃巾軍。要知道,這些人全都是大漢的百姓,只不過是被貪官汙吏逼得活不下去了,才不得已起來造反。造成這樣的原因,就是像皇甫嵩這樣的士族們不恤民情,一個勁的搜刮民眾造成的。而逼得他們不得不造反的時候,他們才來大開殺戒。可是,這耗掉的都是大漢國的實力啊!

對於皇甫嵩,曾炩很是不以為然。可笑的是後世還給了他很高的評價。

皇甫嵩為人仁愛謹慎,盡心國事。他在位期間,上表陳辭、勸諫或有所補益,一共五百多次,每次都親手書寫,而且毀掉草稿,一也不宣露於外。在軍旅中,他溫恤士卒,甚得眾情。每次部隊停頓、宿營,他都要等到營幔修立妥當,才回自己的軍帳。將士們全部吃完飯後,他才吃飯。部下吏士有接受賄賂的,皇甫嵩並不顯責,而是再賜給他錢物,吏士慚愧,有的竟至於自殺。皇甫嵩還折節下士,門無留客,當時人稱揚他,紛紛歸附。《後漢書·皇甫嵩傳》亦稱:“嵩為人愛慎盡勤”、“黃妖衝,嵩乃奮鉞。孰是振旅,不居不伐。”

曾炩沒有現他有什麼仁愛的行為,倒是殘忍嗜殺表現的淋漓盡致;也沒現他有什麼盡心國事的舉動,倒是為了讓他們關西皇甫家得到關中和關東士族的認可盡心竭力。到底,他只不過是為了自己及家族的利益在奮鬥,為了士大夫這樣的吸血鬼、寄生蟲在奮鬥。對於貧苦人民,只見過他的屠刀。至於他在平定冀州黃巾叛亂後請朝廷免除冀州一年的賦稅,更是可笑。在經歷了那樣的變亂後,免除一年賦稅有什麼用?不過就是為他贏得了名聲,對百姓沒有什麼大作用。

鑑於這樣的認識,曾炩決定加快南下的步伐,一定不要讓皇甫嵩踏上冀州的土地。要是他來指揮冀州的平亂之戰,誰知道經過他的大肆屠殺之後,人口幾百萬的冀州還能剩下多少人?冀州是以後曾炩的地盤,冀州人民也是他曾炩以後爭霸天下的本錢,這本錢可不能讓皇甫嵩給損失了。

六月六日,曾炩率領六萬大軍和眾多的攻城器械渡過了白渠枝水,將下曲陽團團圍住。

曾炩剛扎下營寨,張寶就帶領三萬軍隊前來挑戰。

曾炩帶領手下呂布等七員猛將來到陣前。

張寶身穿鎧甲,手提長槍,來到陣前,叫道:“對面的可是中山國曾炩曾大人?”

曾炩本不想和張家兄弟有什麼接觸的,雖然他佩服張家兄弟的勇氣,也認同他們的理想。不過,曾炩知道,他們的理想太過虛無縹緲,是不可能實現的。而且,黃巾軍在起義後,許多人員已經變質了,就像是曾炩在幽州碰上的程遠志,他在攻破涿城後,還派了鄧林追殺逃走的百姓,這已經和土匪沒什麼區別了。

曾炩打馬來到陣前,道:“我就是曾炩,不知地公將軍名要見在下所為何事?”

張寶道:“沒想到大名鼎鼎的曾炩曾大人如此年輕。我知道曾大人是一個勤政愛民、一心為了百姓著想的好官。可是如今朝廷昏聵,不顧百姓死活,一個勁的橫徵暴斂……”

張寶了很多,意思就是皇帝、宦官、外戚、官吏、豪族等壓在農民群眾頭上、進行殘酷剝削。作為最高統治者的皇帝自然是最大的吸血鬼。漢桓帝的妻妾多到五六千人,其他在宮中服役的更兼倍於此。靈帝的貪婪更勝過桓帝。他把原有的賣宮制度擴大執行,每品宮都有定價。如果買官的人,當時拿不出錢來,還可賒欠一下,到任後再加倍繳納。當時地方官吏貪汙成風,“官非其人,政以賄成”。各種類型的地主包括貴族、世家大族、地方豪強、富商等,無不廣佔田地,役使農民,敲詐勒索,奢侈逾制。由於地主階級進行竭澤而漁的剝奪,廣大人民群眾紛紛破產逃亡,飢寒交迫,求生無路,只有起來進行反壓迫鬥爭。並要求曾炩也跟著他們一起反抗殘暴的朝廷。

曾炩鬱悶了,媽的,要是皇帝老兒不賣管,老子現在還是一個平頭老百姓呢!這不是指著和尚罵禿子嗎?真是豈有此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曾炩雖然同情黃巾軍,同情張家兄弟,但是,他不可能跟著他們造反。他是有理想,但是他不會採取和黃巾軍一樣的方式來達成自己的理想。

曾炩知道,農民起義的暴風驟雨,並不能使封建統治者有所收斂,他們反而變本加厲地向人民搜刮。

《後漢書》卷31《賈琮傳》言:“時黃巾新破,兵兇之後,郡縣重斂,因緣生奸。”《後漢書》卷71《皇甫嵩傳》也言:“嵩既破黃巾,威震天下,而朝政日亂,海內虛困。”

中平二年(185年),靈帝為了修宮室和鑄銅人,增收天下田賦,每畝多出十錢。並令太原、河東、隴西諸郡輸送材木、文石。運抵京師後,宦宮驗收時,百般挑剔,折錢賤買,十才酬一。而調不已,來回折騰。結果,材木擱得腐朽了,可是宮室連年修不成。刺史、太守也趁機打劫,增派私調,百姓承受不了,怨聲載道。

靈帝規定凡是新任和調職的郡守等官都要先到西園繳納助軍修宮錢,然後才準到任。有些比較清廉的官,寧願不去上任,也不肯出錢。可是朝廷不答應。硬逼著去上任。當時有位新任命為矩鹿太守的名士司馬直,“以有清名,減責三百萬”。司馬直忿慨地:“為民父母,而反割剝百姓,以稱時求,吾不忍也”。終於“吞藥自殺”。

漢靈帝原是河間國的解瀆亭侯,因桓帝無子,被迎入為帝。他生母董太後是有名的斂財婆,靈帝更採取各種辦法搜刮民脂民膏。除了吞佔郡國貢物和增加田賦及鑄錢、經商、賣官以外,還“造萬金堂於西園,引司農金錢、繒帛,仞積堂中……又於河間買田宅,起第觀”。他把許多私財存放在宦官家中;設定西園八校尉,以黃門蹇碩為統帥,於是宦官的氣焰更加囂張。統治者倒行逆施,所招致的後果只能是農民的不斷反抗。

《後漢書》卷71《皇甫篙朱朱儁傳》言:自黃巾賊後,復有黑山、黃龍、白波、左校、郭大賢、於氏根、青牛角、張白騎、劉石、左髭丈八、平漢、大計、司隸、掾哉、雷公、浮雲、飛燕、白雀、楊鳳、於毒、五鹿、李大目、白繞、眭固、苦唒之徒,並起山谷間,不可勝數。其大聲者稱雷公,騎白馬者為張白騎,輕便者言飛燕,多髭者號於氐根,大眼者為大目,如此稱號,各有所因。大者二三萬,者六七千。

另外,青、徐、並、幽各州也都有黃巾餘部崛起,而涼州北宮伯玉、李文侯、邊章、韓遂等領導的反抗鬥爭歷時最久,使東漢政府疲於應付。這樣,東漢政府便不能不加強各州刺史的職權,使其兼管軍政財賦。有的地方更設定州牧,使朝廷重臣出任其職,以便讓他們更有力地聯絡地主武裝,隨時鎮壓農民起義。這樣也增加了地方的獨立性,形成了內輕外重的局面。

當然,曾炩不可能告訴張寶這些,只是裝出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道:“我身為大漢臣子,就得為大漢盡忠。你就不要浪費唇舌了,你不可能服我的。”

張寶氣苦,這傢伙怎麼就這麼拗呢,他不是對百姓很好,也很恨貪官嗎?他應該是和我們一樣的人啊!

曾炩可不管這些,道:“我們就不要再打什麼口水戰了,還是手底下見真章吧!”

張寶這才想起自己出城是來挑戰的,見服不成,也只得派人出來挑戰。

他派出來的第一個人,是一員黃巾軍的帥,結果被曾炩派張飛出戰,進一個回合就被張飛幹掉了。之後,張寶又66續續派出了幾員戰將,都沒有在張飛的手下走上三個回合。黃巾軍氣勢大跌,而曾炩軍則是氣勢高漲。

這時候,張寶軍中一人打馬出來,叫道:“我乃大賢良師弟子**,對面將領姓甚名誰?我**手下不死無名之將。”

黃巾軍士卒見**出戰,頓時鼓譟起來。看來,這個**在他們的心目中,的確是非常厲害的人物。

張飛道:“我是你家爺爺張飛張翼德!”

完,拍馬朝**殺去。

**不愧是張角的八大弟子之一,的確是有一些本錢的。可是,在和張飛交戰了三十回合後,他現,他已經抵擋不住了。

於是,**膽怯了,回馬想走。張飛豈能讓他如意,一拍戰馬追了上去。張飛馬快,僅僅不到五十步,張飛就追上了逃跑的**。張飛一矛就將心膽俱裂的**刺死馬下。

曾炩見狀,揮軍急進,猛攻黃巾軍。

黃巾軍抵擋不住,倉皇推入了城中。

呂布想撮著黃巾軍的後面殺入城中,卻是沒能如意,被黃巾軍以一陣箭雨射了回來。

見黃巾軍敗進了城中,曾炩也下令鳴金收兵了。

相關推薦:漢末大軍閥漢末逆流漢末昂魏漢末弘農王崛起在漢末三國漢末衛公子漢末梟狼傳漢末之呂布再世漢末烽煙漢末之獵殺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