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玄幻->漢末風雲之大夏帝國->章節

第十一章 佔領涿城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攻入城門後,曾炩就讓呂布和張飛等人率領軍隊分幾個方向攻擊,但是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儘可能的多抓俘虜,不要殺太多的人。張飛幾人雖然心中不樂意,但是見曾炩吩咐下來,也不能當成了耳邊風,紛紛領命而去。

程遠志見北城門已破,逃無可逃,也就不逃了,率領自己的親兵拼死抵抗。

張飛帶著一隊人馬,正碰上程遠志。

看見程遠志正在大肆屠殺自己這方面的士兵,張飛大怒:“呔,那賊將不要囂張,你家張爺爺來會會你!”完,挺矛攻了上去。

程遠志被張飛的大嗓門嚇了一跳,抬頭望時,卻看見一個騎著黑馬的大家手持長矛殺到,一看就不是好惹的物件。但是現在他退無可退,也只得挺槍迎了上來。

不過,程遠志由於心中懼怕,氣勢就低了一籌。反觀張飛,由於看見程遠志在大肆殺戮自己的弟兄,非常生氣,氣勢更是高漲。本來兩人實力就非常懸殊,這氣勢再一次拉開,兩人的實力差距更是顯得明顯無比。

張飛挺矛疾刺,加上兵刃比程遠志的槍要長上不少,程遠志抵擋不及,直接被張飛一矛刺死,摔於馬下。張飛驅馬上前,直接梟了程遠志的級。

張飛舉著程遠志的頭顱大呼:“爾等主將已死,還不快快投降!”

炸雷般的聲音差不多傳遍了大半個涿城,再加上丈八蛇矛上的程遠志的腦袋,讓還在抵抗的黃巾軍很快做出了正確的選擇,紛紛投降了。

很快的,戰果就統計出來了。此役,共斬殺黃巾軍大約六千人,俘虜二萬五千餘人,也算是碩果累累了。

由於有巷戰,佔領麾下的騎兵不佔太多優勢,在黃巾軍前期的抵抗中,折損不少,最終統計,共陣亡一千二百餘人,傷三千餘人。看見這樣的結果,佔領的心狠狠地抽了幾抽,這還是一個的涿城,而且並沒有進行真正的攻城戰,就已經出現了四千多的傷亡。看來未來的路很是難走啊!

曾炩下定決心,一定要儘快搞出好的戰爭利器來,不然,拿麾下士兵的生命填出來的戰功,他是不能安心享受的。

正當曾炩想著這些雜七雜八的事情的時候,劉備進來了。

曾炩笑著問道:“不知玄德兄可有斬獲?”

劉備無奈的笑了笑,道:“不滿賢弟,收穫寥寥啊!”

曾炩並不清楚劉備進城後的情況,下面統計戰果的也不可能統計到他那裡去,畢竟,人家還不是你的下屬。

劉備道:“愚兄下面的軍兵,都是新近才組織起來的,沒有經過什麼訓練,戰鬥力也不行。進城之後,只抓到了三百來個俘虜,損傷倒是沒有。”

曾炩笑道:“玄德兄也不用苦惱,畢竟軍隊的戰鬥力是要在戰爭中才能訓練出來的。只要他們多打幾場,情況肯定就好多了。”

劉備道:“愚兄此來,是向賢弟告辭的。”

曾炩一愣,問道:“為何啊?”

劉備道:“我手下的這些兄弟們,戰鬥力太差,幫不到賢弟什麼,反倒會拖了賢弟的後腿。所以,思慮再三,愚兄打算向賢弟告辭。”

曾炩道:“弟本來是希望玄德兄和弟一起的,等到我們平定了這幽州的黃巾賊叛亂,還要南下冀州的。盧植師叔現在正在巨鹿郡和張角對壘,要是能看見玄德兄和他回師,我想盧植師叔會非常高興的。”

劉備道:“謝謝賢弟的好意了,但是劉備清楚自己的能力,現在還做不到那麼多。所以,還是離開的好。”

曾炩知道,劉備這樣的人,是不習慣甘為人下的。但是,要是他留在曾炩這裡,他就沒有了翻身的機會,還不如離開另尋機會的好。

曾炩心想,我現在拐走了張飛和關羽,還把吳懿兄妹也拉到了自己的麾下,那麼還是做一補償吧!

曾炩道:“兄長執意離去,弟也不好強求。這樣吧,兄長離開前,可以在黃巾軍的俘虜中挑選一些健卒,不知兄長意下如何?”

劉備道:“那就謝謝賢弟了。如果將來有機會,劉備必有所報。”

曾炩笑道:“兄長客氣了,這樣吧,涿郡城中還有不少的糧草,兄長離開的時候,也不妨帶走一些。我知道,現在籌措軍糧非常難。”

劉備這次是真正的被感動了,差一就出不離開的話了。不過,他最終還是抑制住了這種衝動,只是向曾炩行了一禮。

劉備離開了,帶走了兩千黃巾軍降卒,還有足夠三千軍隊兩個月之用的糧草,向涿城東南方的方城方向去了。曾炩知道,劉備是希望自己能打下方城,也算是撈到一些功勞。

張飛等人對曾炩的做法很是不解,既然知道劉備將來會成為自己的對手,那麼,此時就應該全力打壓,為什麼還要又送人又送糧草的?

曾炩沒有對大家的疑惑解釋什麼,只是神秘的笑了笑。

曾炩其實是很佩服劉備的,雖然覺得他很虛偽,但是這並不妨礙曾炩對他的欣賞。再,身為人上者,誰沒有多多少少的虛偽之處?反正曾炩自己都不敢這樣。

東漢時代大多數人的理想,不是積累了多少財富,更不是出國移民、成為娛樂明星之類的,而是建功立業,博取功名。東漢初年班立功西域、萬里覓封侯的事蹟,就如遠處閃閃光的燈塔,吸引著大批有志青年向前進。

我們知道,理想的實現是要付出很大代價的。每一個男人都有抱負,實現抱負的卻了了無幾。

以沙場建功來,一將功成萬古枯,即便打了勝仗也是殺敵一千自傷八百。人們常的馬革裹屍還,那算是運氣好的——運氣差的連屍骨都找不到。如果有人不但沒死在戰場上而且獲得了封侯,那實在比今天買彩票中五百萬鉅獎的機率還。

就如今天的彩票還是有人買,當時的打仗也照樣有人去。不是不怕賠本不怕死,只是因為回報太大。

依據吳思先生的“血酬定律”,當收益大於生命的價值時,就會有人不惜以生命為代價換取回報。

那麼,沙場建功的回報在當時到底有多大?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先需要談一下東漢的用人取士制度。關於這個問題,可以寫一篇論文或一本專著,我只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

東漢時期,實行的用人取士制度是察舉徵辟制。所謂察舉,就是由州、郡等高階地方長官,在自己的轄區內進行考察,現人才後以“孝廉”、“茂才”等名目,舉薦給中央政府,經過考核後任命為官。所謂徵辟,則是由皇帝或中央政府直接徵聘有聲望的人出來做官。

察舉和徵辟,中心思想是任人唯賢、唯才是舉,理論上來只要你品德高尚、才華出眾,就能獲得舉薦或徵辟,出仕為官。這對於戰國以前實行的貴族世襲制來,是一大進步。

政策是由人定的,也是要靠人來執行的。而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人的主觀能動性是無窮的。

什麼算孝廉?什麼是茂才?就如同我們通常所的高矮胖瘦一樣,沒有可以量化的具體標準,基本是有資格舉薦的官吏了算:你是孝廉你就是,不是也是;你不是茂才你就不是,是也不是。

望子成龍是父母的心願,博取功名是兒子的**。但兒子偏偏不爭氣不夠舉薦資格,這可怎麼辦?尤其是一些世代為官的幹部家庭,兒子當不上幹部後繼無人是對不起祖宗的嚴重問題,但親自舉薦兒子又有太不厚道,急得這些幹部團團轉。

為解決這個難題,有人創造性地想出了一個辦法:我舉薦你兒子,你舉薦我女婿。

對啊,成交!於是,一些國家幹部為了自己的族人、親戚、門生能夠做官,維護既得利益,往往產生默契,採用這種方式。

這看起來是一種雙贏的交易,可以是當時社會的潛規則。在吏治**的時代愈演愈烈。到東漢末年,已經極其敗壞,當時就有一民謠痛斥這種現象:“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寒素潔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

一個好端端的察舉徵辟制,就這樣被廢掉了,最終演變成為官僚貴族集團壟斷的內部遊戲,與平民無關。

俗話人往高處走。每個人都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尤其是下層百姓。

此路不通走別路。因此在那萬惡的舊社會,沙場建功就成為平民階層博取功名幾乎是唯一可行的道路。成功了,你就成為新的貴族,抱負得以施展,青史可以留名。一人得道,雞犬飛昇,不只是你,你的家族也從此改變窮困潦倒受人欺壓的命運,進入上流社會。

當然,追求沙場建功大多數情況下是失敗,失敗的代價就是失去寶貴的生命。用一部電影裡的臺詞來比較恰當:一步天王,一步死亡。

很殘酷,但只有這一條路。給你,你會怎麼選?實現理想的代價太沉重,改變命運的機率太渺。所以大多數人還是選擇了平淡,在平淡的生活中漸漸放棄了自己年少的理想,忘卻了自己遠大的抱負,甚至自我安慰這是“成長”。

偉人之所以是偉人,就在於他們不同於一般人。

他們不是不知道實現理想的代價有多大,不是不知道實現抱負的機率有多,但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希望,他們還是會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去爭取。即使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費,到生命逝去的時候,依舊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他們也無怨無悔。因為他們認為生命的意義在於價值而不是長度。人,終究是要死的。死,不足畏;生,不足惜。重要的是這僅有一次的生命,你做了什麼。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人活著除了生存,或多或少還是有所追求的。很多人很多時候,是謀求生存與理想二者之間的平衡。對於普通人來,為了生存利益向生活妥協更多一些,甚至有些人完全放棄了自己的理想。但對於偉人來,堅持追求理想更多一些,甚至有些人純粹為了理想而活著,為了實現他們的理想,甘願放棄一切,乃至寶貴的生命!

人生很多時候,是態度決定高度。理想有沒有實現是能力問題,自己有沒有去努力是態度問題。

劉備就是這樣的人。為了實現心中的理想,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希望,他還是會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去爭取。

此時的劉備在等待,等待一個可以改變命運,可以施展抱負的機會。

黃巾起義爆,顯然,劉備的機會來了。那麼,他就一定會抓住這個機會。

曾炩明白劉備的心思,也知道劉備的不簡單。但是,他並不懼怕,沒有對手的人生,是單調而枯燥的。

相關推薦:漢末大軍閥漢末逆流漢末昂魏漢末弘農王崛起在漢末三國漢末衛公子漢末梟狼傳漢末之呂布再世漢末烽煙漢末之獵殺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