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玄幻->漢末風雲之大夏帝國->章節

第一零七章遷都之爭(一)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第一零七章遷都之爭(一)

行轅外靜悄悄的,只有王昶一個人背著手,百無聊賴地踱著方步。

“文舒,大元帥還沒有回來?”趙風問道。

“楊奇老大人剛剛到了行轅,好象有什麼急事。”王昶微微躬身。

趙風又問道:“符翌將軍何時舉行迎親大禮?”

“就這五月下旬左右,日子還沒有最後定。”

“還沒有最後定?”趙風略顯吃驚,“曹操把女兒都送來了,大元帥還沒有定下迎娶的日期?”

“聽有變動。”王昶臉上露出一絲種秘的笑意,“和你有關係。”

“和我?”陳好愣了一下,“好事壞事?”

“當然是好事了。”王昶走到大帳門口看了看天色,“天都要黑了。楊老大人年老話多,這番話不知要到什麼時候。看樣子我們又要捱餓了。”

王昶不,趙風也不好問。他走出軍帳,看看逐漸暗下來的天空,輕輕嘆了一口氣。但願一切順利。他正要轉身回去,突然看到遠處有兩個人緩緩而來,一路低聲笑,神態親密。其中一人侍女打扮,明眸皓齒,容貌極為秀麗。

“那不是仲達嗎?”趙風驚訝地問道,“他怎麼和一個侍女這樣親熱?”

“怎麼?伯虎兄打算彈劾他?”王昶不以為意,笑著問道。

“我膽子再大,也不敢隨意彈劾大元帥府的人。”趙風笑道,“不過,無極城要彈劾我的人,馬上就要排成隊了。”他指指遠處越走越慢,漸漸融入夜色裡的兩個人,聲問道,“那是大元帥的侍女嗎?仲達這麼做,未免太不成體統了。”

“她是長公主派來照顧戴霜夫人的,原是宮內一個身份不低的女官。”王昶稍稍停了一下,忽然問道,“你還記得前尚書令士孫瑞大人嗎?”

趙風頭,疑惑地望著王昶,不知道他為什麼突然提到士孫瑞。士孫瑞死於長安之亂,雖然沒有九族盡誅,但其家人親族大都被流放塞外,一個關中世族轉眼煙消雲散。

“她叫士孫欣,是士孫瑞大人的孫女。”王昶低聲道,“當初士孫家的女人依律沒入為奴,但和士孫家聯姻的都是關中、關西的高門望族,出面求情的人非常多。在張溫、崔烈、楊彪等大人的連番苦求下,天子赦免了她們的責罰,讓她們各自返回原籍。士孫欣的外公就是楊彪大人,所以她和母親留在了長安,被召入宮。後來,大元帥率軍平定司隸,救出了她們母女,長公主出於……出於……”王昶猶豫了一下,沒有繼續往下。

長安謀刺案根本就是一個冤案,士孫瑞大人是受冤而死,但在當時李傕和郭汜的屠刀面前,誰敢?越是對內情一清二楚的人越是不敢。不過知道內情的人的確也不多。

長安謀刺案的主犯應該是王允等人,而士孫瑞完全是被無辜牽連進去的,這一天子後來大概也有所察覺,所以他減免了士孫家的罪刑,並且在士孫欣入宮後不久,讓其出任宮內女官。這是一個訊號,一個天子有意徹底赦免士孫家,讓士孫家重入“士”籍的訊號。大臣們非常敏銳地注意到了這一,部分關中門閥甚至打算在適當的時候,聯名上奏,請天子赦免士孫家。

“長公主讓她到行轅照顧夫人,莫非是為了……”趙風突然想到什麼,覺得出來甚為不妥,趕忙把後面的話又吞了回去。長公主這個時候把士孫欣送到中原,當然不會是為了找個人待奉戴霜夫人,其中必有深意。

“我們當初並不知道她就是士孫瑞大人的孫女,直到大元帥起……”王昶道,“但長公主顯然不是為了找個機會赦免士孫家,而是為了關中,為了洛陽,為了中興大業。”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士孫家是關中聲名顯赫的**世家,雖然歷代都沒有人做到三公之職的高官,但其家門生弟子太多了。如果僅以門生弟子來算,關中除了馬家,就是士孫家了,畢竟他們兩家都是**見長的大世族。在長安動盪不安的幾年裡,關中人口大量遷移河東,相當一部分關中士子都在這段時間到了北疆。

不過,由於當時在北疆主政的是曾炩。他所信任的士人主要來自於北疆一系,所以其它地方的士人很難進入北疆諸府。隨著北疆逐步穩定,北疆和河東的門閥世族開始得到曾炩的信任並得到任用。

天子到無極城籌建朝廷後,隨行的門生弟子和部分遷移到北疆的關中、關西、關東士人得到任用。但人數極少,主要權柄依舊控制在原北疆一系的士人手中。

北疆軍成功收復青州、兗州,繼而又收復司隸,這時上至朝廷諸府,下至河北三州府衙,都需要大量官吏。但由於原北僵一系士人牢牢控制著河北軍政,除了青州、兗州兩地士人不得不拉攏任用外,其它派系和地域的士人都遭到了排斥。這極大地打擊了關、洛一帶的士人。

關、洛一帶的士人因為朝中無人,做官的希望渺茫,乾脆不求仕途了,轉而一門心思研習**。他們大都居住在河東,常常聚集在一起探討**,議論時政,品評人物,影響力越來越大。這和關、洛一帶計程車人們大多出自大門閥大世族,家世顯赫,家學淵博,人才輩出有直接關係。河東這幾年官辦學堂,私辦學堂都非常紅火,原因就在於此。

中原大戰結束後,朝廷收復青州、兗州、司隸等大片土地,急需官吏,曾有意徵辟關、洛士人出仕,但均遭拒絕。這些被冷落了數年,過去曾倚仗其顯赫門第風光無限計程車人們,知道朝廷遇到了困難,河北走到了一個險要關口,都端起了架子,拒不出仕。過去我們想幹的時候,你們不要我們,把我們一腳踢了出來,現在需要我們了,招招手就想讓我們效力,可能嗎?當我們是沿街乞討的叫化子啊?門都沒有。

當然,這只是士人們的氣話,讀書幹什麼?不就是為了位極人臣,光宗耀祖嘛。他們真正不願出仕的原因,還是因為今日朝廷的權柄都被原北疆一系的士人牢牢控制著,他們即使願意出仕,也很難進入權力核心。不能進入權力核心,沒有形成一股自己的勢力,他們就很難保證自己的生存。如果原北疆一系計程車人們聯手對付他們,就象當年的長安謀刺案一樣,他們勢必要遭到第二次清洗,他們不願意把自己的性命白白丟在這種毫無意義的權力爭鬥中。

天子和朝廷中的大臣們知道關、洛士人需要什麼,如果朝廷現在迫於形勢的急迫答應他們,朝廷的權力制衡就會被打破。權力制衡被打破會導致什麼後果,天子和大臣們心裡都很清楚。大漢的轟然倒塌,不正是因為洛陽權力制衡的破裂嗎?當年因長安謀刺案導致的關中危機不也是因為權力制衡的破裂嗎?權力制衡的架構既然已經搭建成功了,就不能讓它遭到破壞。即使因為中興大業的需要有所變動,那也要一步一步慢慢來,把這種因變動而導致的各種危險逐漸消化掉。

朝廷馬上就要收復西涼,收復豫州,關中和洛陽所面臨的威脅將全部消除。關中和洛陽是大漢的根基所在,也是大漢中興的根基所在,迫切需要關、洛的門閥世族的支援和幫助。當天子和朝廷返回京都後,無極城的門閥世族,河北的門閥世族不可能舉家遷到洛陽,即使有門閥世族願意遷移過去,但他們畢竟不是在關、洛發展起來的。他們在關、洛沒有一百年、兩百年甚至三百年以上的輝煌歷史,他們的根基太薄弱了,短時間內根本無法給予朝廷強有力的支援和幫助。因此,如何得到關、洛門閥世族的鼎力支持,成了朝廷必須要做的,刻不容緩的一件事。

關、洛士人拒絕出仕,曾讓天子勃然大怒。他要以抗旨罪下令抓人,威逼關、洛士人,大臣們急忙勸阻。劉虞,當年陶謙到徐州,很多徐州士人拒絕出仕。陶謙一氣之下,把趙昱押進了大牢,但這並沒能嚇住徐州士人,相反把徐州士人激怒了。他們成群結隊地逃到揚州,誓死對抗。現在天子抓人,關、洛士人勢必南逃,投奔曹操、劉表,這對河北極為不利,還是徐圖他策為好。

但現在大軍馬上就要打關中和洛陽了,不能再徐圖他策了,而是要馬上想出對策。

天子親去拜訪蔡邕問策。蔡邕是陳留人。由於他很早就帶著家人和門生弟子趕到北疆,所以他一直屬於北疆系,是北疆系中舉足輕重的勢力之一。正因為他是北疆系的中堅力量,所以他首先要考慮到的是北疆利益,然後才能照顧關中利益。雖然他對北疆系士人極力排擠關、洛士人非常不滿,但他從北疆系的利益考慮,只能保持沉默。

天子問策的時候,蔡邕第一句話就是,朝廷要想起用關、洛士人,必須保證北疆系士人的利益,否則,什麼計策都沒用。

這是一句廢話。朝廷要起用關、洛士人,勢必要觸及北疆系士人的利益,所以天子愣了半天,又問了一句,“老大人何以教我?”

╔♀┅♀┅♀┅♀┅♀┅╗

︴︴︴︴︴︴︴︴︴︴1︴

︴最︴︴︴︴︴︴︴6︴

︴新︴︴︴︴︴︴︴︴

︴︴︴最︴︴︴︴網︴.︴

︴︴︴快︴︴︴︴︴︴︴

︴︴︴︴︴︴︴︴︴︴︴

╚♂┅♂┅♂┅♂┅♂┅╝

[奉獻]

相關推薦:漢末大軍閥漢末逆流漢末昂魏漢末弘農王崛起在漢末三國漢末衛公子漢末梟狼傳漢末之呂布再世漢末烽煙漢末之獵殺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