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玄幻->漢末風雲之大夏帝國->章節

第四十四章 長安亂(三)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第三更)

王欣看看長街上三三兩兩的士卒,舉手做了個手勢。一個軍候拿著董璜的腦袋,率先跟了上去。其它的士卒拿起武器,步履蹣跚地踩著屍體,搖搖晃晃地走向了另外一個戰場,另外一個死亡之地。

王欣低頭看看沾滿了鮮血的靴子,心痛地搖搖頭。然後就勢抬起一隻腳,用力在一具死屍的衣服上擦了擦。突然他現這是自己的手下。王欣驚呼一聲,急忙俯身去擦。血跡沒有擦掉,反而沾了兩手的汙血。王欣沮喪地看看雙手,嘆了口氣,然後踩著滿地的鮮血,頭也不回地走了。

鐵騎在戰場上往來飛馳,四處追殺逃跑的敵兵。

疲憊不堪的步卒們在各自上官的指揮下,圍殺負隅頑擾的最後幾股敵人。

董卓終於沒有熬過去,當天晚上就在軍營之中死去。

而在這一天,長安周圍的董氏家族的人,全數被楊奉等人誅殺。

屋外的殺聲已經延續了很長時間,間或還能聽到幾聲弩炮的轟鳴。

天子一手拈著棋子,一手託著腮幫子,兩眼十分專注地看著棋盤,凝視沉思,對屋外的殺伐聲恍若未聞。

馬宇心神不定,坐立不安,不時抬頭傾聽屋外的聲音。兩個多時辰了,難道還沒有把董卓殺死?

“愛卿,你很怕嗎?”天子突然問道。

馬宇微微一笑。

“朕很怕。”天子緊張地眨眨眼晴,“是有人要殺朕嗎?”

“陛下,宮內有虎賁、羽林,有數千衛士,不會有事的。”馬宇道,“董卓陰謀篡逆,今天,我們殺的就是他。”

天子愣住了,“太師?太師要殺朕?”

馬宇頭。

“太師對朕很好,為什麼要殺朕?”天子又是恐懼,又是疑惑。

“因為董卓要做大漢的皇帝。”馬宇對天子道。

天子低著頭,兩手來回捏著那粒棋子,心裡很茫然,也很害怕。

“董卓犯有十大滔天重罪,陛下想知道嗎?”馬宇問道。

話音未落,就聽到屋外傳來了一聲震天巨響,好象天地突然坍塌了一般,門、窗一陣猛顫。

天子嚇了一抖,手上棋子“啪”地掉到了棋盤上。

下午,太尉楊彪、司徒王允、司空淳于嘉、尚書令士孫瑞等大臣進宮覲見天子。

天子非常恐懼,一言不,任由諸位大臣們操辦一切。大臣們若徵詢他的意見,他就頭,不敢有半句詞。

王允舉薦太尉楊彪參隸尚書事,主掌國事。今日大漢有四公,太師董卓被誅,朝中三公以太尉為,當然應該由楊彪主掌國事。

楊彪當即請辭。此次之所以能成功誅殺叛逆董卓,司徒王允當居功。這一切都要歸功於他數年來的精心籌劃。楊彪和淳于嘉等大臣一致舉薦王允主掌國事。

天子隨即下旨,以司徒王允參隸尚書事,主掌國事。

王允奏請天子,立即把董卓犯有十大重罪,已經伏誅的訊息詔告天下,並下旨捉拿董卓的宗族門生故吏,所抓捕者,一律誅殺三族,抄沒家財。

關中三輔的扶風、馮翊兩郡早已被王允控制,京兆尹的大部分縣吏也是王允的人,所以王允奏請天子,儘快任命一個新的京兆尹,以安撫京兆各地。

王允同時還表奏了諸多急待處理的國事,比如立即急詔各地州郡上表呈述,廢除錢重新使用五銖錢等等,天子一一准奏。

在王允等大臣準備告退的時候,天子猶豫了半天,還是忍不住膽戰心驚地提了一個的要求,既然董卓已經死了,那就把他埋了,不要挫骨揚灰了。

王允非常激動,斷然拒絕,“董卓罪惡滔天,罄竹難書。挫骨揚灰,已經很便宜他了。”

天子面色蒼白,低頭顫抖。

董卓的屍體被剁成碎塊,焚燒成灰,撒於馳道。董氏宗族子弟被殺一淨,葬於亂墳崗。董卓的諸多親信故吏被全家抄斬,喪命者多達五千多人。

在皇甫嵩、楊奉等人的極力勸阻下,王允退了一步,沒有把北軍數十名軍吏的家眷關進大牢,而是暫時監禁了起來。

第二天朝議,王允奏請天子下旨,要求牛輔、李傕、郭汜、王方、張濟等北軍將領立即回京述職,如若遲遲不歸,則以謀反論處,誅殺九族。

朝中大臣們很吃驚,紛紛勸阻王允。

這道聖旨送過去,牛輔等人自知必死,肯定要叛亂,要帶著大軍殺進關中。此刻關中只有楊奉的兩千兵,皇甫鴻的兩千兵,一千羽林軍,即使加上皇甫嵩請來相助的三千羌騎,扶風和馮翊兩郡的六千郡國兵,整個關中也不過只有一萬四千人,根本不是叛逆的對手。

“大人,我們堅決同意誅殺董卓舊將,但此事必須從長計議,不能操之過急。”司空淳于嘉勸道,“大人急於重振社稷,安定天下的心情,我們非常理解。但前提是,我們要先穩定關中,要把牛輔等人的軍隊控制到手,然後才能殺他們。關中無論如何不能再起戰火了。”

皇甫嵩非常生氣,臉色鐵青,一言不。

楊奉擔心牛輔率軍殺進關中,長安難保,也出言相勸。

長安兵變,雙方大約有四萬三千軍隊參予其中,損失非常驚人。

董卓一方有他的三千鐵騎和一千虎賁,有左將軍董旻的三千人,虎賁中郎將董越的五千人,護羌校尉董安的三千人,中軍校尉董璜的兩千人,武猛校尉董徽的三千人,京兆尹董邦的三千郡國兵。這兩萬三千人中,護羌校尉部的三千人馬後來跟了楊奉。鎬城北軍大營一戰最後也只有三千俘虜,其餘一萬七千人全部戰死。

朝廷這一方有皇甫嵩臨時拼湊的一千私兵,向羌胡諸部借的三千鐵騎,司隸校尉黃琬的一千人,城門校尉王欣的八百人,左中郎將劉範和騎都尉楊奉的三千羽林、虎賁軍,中郎將成廉的九千人(包括護羌校尉部的三千人馬),中郎將皇甫鴻的五千人。雖然扶風郡王宏和馮翊郡宋翼各有三千郡國兵,但他們為了確保兵變成功後三輔能夠迅穩定下來,都沒有參戰。因此只有二萬三千人先後在各個戰場上誓死奮戰,最後損失了大約一萬四千人,折損一半多。

此役雙方損兵折將三萬一千人,關中元氣大傷,長安不堪一擊。

“此時除了赦免北軍諸將外,別無它途,請大人三思啊。”

王允不為所動,固執己見。

“我就是要逼反牛輔。”

皇甫嵩實在忍不住了,他指著王允道,“司徒大人所倚仗的無非是鮑鴻和段煨的軍隊。但他們擋得住牛輔嗎?”

眾臣猛然醒悟。這聖旨中沒有提到段煨和鮑鴻的名宇,原來是這麼一回事。看樣子,這兩人就象楊奉和成廉一樣,也早被王允秘密服了。

司徒大人竟然還有伏兵。王允步步施計,算無遺策,如果董卓不死,那當真是老天無眼了。

王允從容笑道:“段煨大人原是北軍將領,雖然他和董卓年輕時都曾在段熲帳下效力,但他不是董卓的親信,也不是董卓的舊部,他只聽命於天子和朝廷。至於鮑鴻大人,諸位應該更清楚了。當年我任豫州刺史的時候,他是我的手下,我們曾一起率軍攻殺黃巾軍,也算是生死之交了。”

王允看看諸位大臣,繼續道:“天子密詔我早在新年時,就已經交給了鮑鴻。我一再囑咐他,要儘可能保存實力,不要急於攻打河東,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影響了誅殺董卓的大計。”

“昨天董卓死後,我即以八百裡快騎密告段煨和鮑鴻兩位大人,命令他們立即率軍趕到華陰,趁著王方毫無防備的時候擊殺王方。只要擊敗了王方,攻佔了潼關,牛輔就被困在了關西。”

“上個月牛輔在關西大敗,糧草輜重全部被河東軍奪去了。董卓為了應急,臨時從長安調撥了一部分,但這批糧草輜重數量有限,最多隻夠供應大軍半個月。所以,我們只要牢牢守住了潼關,牛輔的大軍將很快崩潰。”

王允衝著皇甫嵩拱手道:“皇甫大人,你我這個辦法能不能保住關中?保住長安?”

皇甫嵩搖搖頭,“大人,你不要忘記了,打仗要靠士卒去拼命,要靠下級軍吏去衝鋒陷陣。你知道段煨和鮑鴻的軍中現在有多少董卓舊部?有多少追隨董卓征戰疆場十幾年甚至二十多年的屯長、軍候、軍司馬?大人一心要殺他們,他們怎麼可能會賣命?”

“牛輔、李傕、郭汜、樊稠、張濟、王芳、李肅這些西涼悍將,都是久經沙場,九死一生的人,你要殺他們,他們絕不會束手待斃。糧草不足,他們可以吃人。僅僅靠一個潼關,是擋不住他們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好,皇甫大人提醒得好。”王允笑道,“如果平難將軍趙雲趁著牛輔攻打潼關的時候,率軍出擊,你我們能不能擊敗牛輔?”

皇甫嵩驀然想到什麼,臉色突變,“大人,此旨切切不可下。”

“聖旨已經連夜送往幷州了。”王允略為詫異地看了一眼皇甫嵩,“皇甫大人,有何不妥嗎?董卓伏誅,天子主政,驃騎將軍自然要再次歸於朝廷的統轄了。天子已經詔令長公主和諸位老臣即刻返回長安。”

皇甫嵩長嘆無語,再不話。

朝議結束,眾臣散去。

[奉獻]

相關推薦:漢末大軍閥漢末逆流漢末昂魏漢末弘農王崛起在漢末三國漢末衛公子漢末梟狼傳漢末之呂布再世漢末烽煙漢末之獵殺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