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玄幻->漢末風雲之大夏帝國->章節

第四章 曾炩的決斷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要,曾炩本身的出現就已經是一個不合理,而且是最大的不合理。

既然,這最大的不合理已經在這個時代生根芽,並長成了參天大樹,那麼,再增加一些也就無所謂了。

在之前,曾炩是沒有這樣的認識的。所本來,按照他的能力,完全可以將這個時代完全的變一個樣,甚至是提前一千多年在中國實現現代化。但是,因為他害怕自己的大肆改變歷史進程而導致什麼不良情況出現,所以,在這些年裡面,他做的事情都是縮手縮腳的,不敢放開來做。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但是,在劉蕭和伏壽做出蒸汽機之後,曾炩好好的想了想自己這些年的所作所為。不想不知道,一想嚇一跳,在這些年的緩慢改造中,他曾炩已經將歷史修改的面目全非。

不他引入現代農業、現代數學、現代物理和現代化學對這個世界造成的衝擊,單他對這個時代戰爭的改變,那就已經是驚天動地了。

他先是改變了鍊鐵技術和鍊鋼技術,讓鋼鐵在北疆成為極為常見的物品。然後,他明了火藥,甚至造出了三大強酸並進一步造出了烈性炸藥**酯。他甚至將火炮這個數百年之後的戰爭利器也引入了。

曾炩想過之後,也就沒有那麼多的顧忌了。要是上天真的存在,真的要因為他對歷史的改變而懲罰他,這懲罰早就該來了。但是現在他仍然活的瀟瀟灑灑,那麼,還顧忌那些幹什麼呢?

曾炩一直是一個熱血青年,拿句稍微時髦的話就是叫憤青。他的這種感情並沒有因為他的靈魂的老去而稍減,三世為人,他都對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充滿了感情充滿了愛。如果因為民族而要使自己得到報應,那就讓這個報應來得更猛烈一些吧!

既然愛這個民族,那麼,自己能夠多做一些就做一些吧,他並不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有多麼高尚,只是覺得自己身為華夏兒女,維護這個國家這個民族這一片熱土是他應該做的事情。

百餘年的人生經歷,讓他見識了這個民族的人的美好一面,也見識了他們的劣根性。雖然他對這個民族的一部分行為也看不過去,但是他一直在容忍。就像愛自己的另一半一樣,既要喜歡她的優,也要包容她的缺。可以在心中抱怨,可以表達不滿,但是絕對不能做出對不起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和這一片土地的行為。在面對外來威脅的時候,絕不能在窩裡鬥,任何時候,對外面,都只能用一種語氣話!

現在,是這個國家、這個民族、這一片熱土處於世界峰的時候,但是她有走向衰落和沉淪的跡象。那麼,自己來了,就應該做出一些實際行動,阻止這種情況的出現。他不相信自己是平白無故的出現在這裡的,任何事情出現了,都有他出現的必要,也就是,自己出現在這裡也是必要的。那麼,自己應該做的,就是改變這種走向沉淪不振的情況。

身在這個時代,曾炩感覺到太多的不方便。但是這些問題歸結到一,那就是落後,方方面面都很落後。

以前,曾炩只是在範圍之內將其加以改變。但是,現在他明白了,自己做的遠遠不夠。他是志在天下的,那麼,總有一天他將面臨的是整個大漢的子民。而人類展的軌跡必然是向前的,將來會出現的東西也必定會出現,那自己將它早一些時間做出來,又有何不妥?

現在的北疆,基礎太差,很多事情,曾炩想做,但是卻是有心無力。譬如前面劉蕭和伏壽想做出具有實用性的蒸汽機,但是卻是受困於材料最終不能實現;現在曾炩做的這個電燈,只能用竹絲做燈絲,那也是因為不能將鎢提煉出來;他做不出合格的導線,因為沒有塑膠,只能用裸露的銅絲做導線;他想做無縫鋼管,但是技術卻是不能實現……

所以,曾炩現在只能儘量的加快基礎設施以及基礎技術的儲備,最重要的是進行人才的儲備,他建立一系列的學校,將現代數學、現代物理、現代化學等先進知識引入這個時代,就是為了解決人才儲備的問題。

但是,人才稀缺的問題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俗話“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養一批能用的人才,雖然不是真的需要一百年,但是十數年還是需要的。到現在,曾炩培養出來的人才,也只有他老師鄭玄帶來的那一百多人可堪重用,事實上,如今驃騎將軍府下面的人才,除了曾炩四處招攬的外,絕大部分都是這一百多人裡面的。

不過,他們這些人才,曾炩最先的培養方向就是選定了的,那就是向內政方向培養。不過,現在曾炩急需的,卻是科技人才。沒有別的方法可想,曾炩只得將這個希望寄託到無極大學裡面尚未畢業的學生了。他們一直接受的都是新式教學,有數理化基礎,如果能夠對他們進行導向性的指,還是很有可為的,這也是如今曾炩唯一的選擇,除此以外,別無他法。

曾炩留下許多問題讓這些學生思考,然後就離開了,他還需要去一趟驃騎將軍府下屬的武器研究所。

在幾年之前,武器研究所下轄的火炮研究所就已經將火炮研製出來了,透過這幾年對工藝和材料的改進,已經可以生產出威力較為客觀的火炮了。不過,這距離曾炩的理想的目的還是相差巨大,因為這個威力較大是相對第一代的火炮來的,其威力大概和十九世紀中葉時世界上的通用火炮差不多。

此時,開花炮的工藝難題已經解決了,也就是,現在的大炮,打出去已經會爆炸了,不再是原來的那種圓溜溜的炮子。不過,爆炸的威力不夠,只能是殺傷人員,對建築的破壞能力,反倒是不如原來的了。也就是,如果今後要攻城,還得使用那種實心的炮子。

要增加開花炮的威力,一個是要改善火炮的設計,加長身管,加大口徑;另一個則是要採用大威力的炸藥。現在由於**酯的產量及其有限,所以火炮採用的火藥還是黑色火藥,當然這個黑色火藥不是黑索金,那東西對這個時代來,是根本不可能出現的,只有等到化工大量應用了才可能。

曾炩這一次來武器研究所,不是為了火炮的問題,而是為了另一種戰爭利器——火槍。

火炮有戰爭之神之稱,但是火槍在戰爭中也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

火槍在宋代時即是一種著名的用於近身戰的火器,但最早可能五代時就出現,最初是綁上火藥噴火器的長槍,此武器與名稱一直沿用到明代。

清以後火槍也被用來指名一種前裝填的滑膛槍(亦有後填裝式火槍,但無法保持氣密,威力較,不常被使用),用肩部、肩部上方、胸前為穩定射的火器,但自17世紀末葉以來,幾乎歐洲各國都統一了火槍的穩定為肩部。與其後繼者步槍同為單兵肩射的長管槍械。

火槍最早源、改進於中國,傳承於阿拉伯世界,揚光大於歐洲。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火槍是1o世紀宋朝的竹製槍管的突火槍,在14世紀明朝焦玉所著的《火龍經》中就有記載。13世紀元朝出現了鐵製槍管與最早的手槍(手銃、手炮)。阿拉伯人獲得西征蒙古軍的火槍技術後,展出馬達法(mar**),一種可以附有手斧的步兵手炮。歐洲最早出現的火槍記載為1364年義大利佩魯賈城兵器庫的清單。最早的實物,是184n)坦能堡火銃。

源於中國,卻是興盛於歐洲,這是一個尷尬的結果,就像是火炮一樣。

如今,曾炩絕對不允許這樣的事情再次生,他要將火槍製造出來,讓它與大炮一樣,成為他將來向外擴張的利器。

在這個時代,戰爭完全是處於冷兵器時代,要是曾炩能夠讓自己的軍隊都使用上熱兵器,那麼,他的軍隊絕對是無敵的。

曾炩不希望用大漢子民的生命於鮮血來鋪就他的霸業之路,來自後世的他,是一個極為珍視生命的人。曾炩很是喜歡杜甫的那《前出塞》: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當然,他對“列國自有疆”這一句不是很喜歡,他希望將大漢的疆土擴充套件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這才是他最喜歡的事情。

現在,他的軍隊遠攻有大炮,海戰將來也會有鐵甲戰艦,為了平衡展,那麼對於步兵和騎兵,他們的武器就需要更新換代了。而火槍並不難製造出來,至少在曾炩眼中最原始的火繩槍是不難製造的,現在他北疆已經完全具備了製造火繩槍的條件。對於更原始一些的,曾炩自然是不屑於去製造了,那些在戰爭中根本揮不了什麼威力。

[奉獻]

相關推薦:漢末大軍閥漢末逆流漢末昂魏漢末弘農王崛起在漢末三國漢末衛公子漢末梟狼傳漢末之呂布再世漢末烽煙漢末之獵殺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