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玄幻->漢末風雲之大夏帝國->章節

第七十四章 荀文若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原始社會末期,大禹在今安徽蚌埠西郊的塗山和今浙江的會稽與夷夏諸部落領會盟。這次會盟,歷史上稱為“塗山之盟”,通常被學者看做是夏王朝的開始。禹死後,他的兒子啟繼位,在都陽翟鈞臺舉行盛大的宴會來招待眾多的氏族部落領。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正式確立。

潁河上游流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源地之一。而禹州自古稱華夏第一都,大禹治水的故事在禹州廣為傳頌,禹州也因大禹治水、禹讓位於啟而得名,北京中華世紀壇銅柱歷史紀年即禹州為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建都京城之地。至今有全國重文物保護單位、夏商周斷代工程重要成果--禹州瓦店遺址作為禹州是夏朝都城的見證。自夏始,經商、西周、春秋戰國,曾三次為夏韓古都;秦以降,至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歷時2ooo多年,均為京畿重地或一方一地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秦漢為潁川郡。

特殊的歷史背景與悠久的文化薰陶,自然而然地使這片土地成為孕育出無數優秀兒女的沃土。這裡形成了陳、賴、韓等姓氏,也走出了少典、許由、大禹、夏啟、太康、仲康、少康、呂不韋、張良、晁錯、郭嘉、徐庶、司馬徽、吳道子等名垂華夏歷史的人物……

漢代的潁川郡,有許多大姓、冠族和著姓。據統計,漢代關東地區著名豪族共計95例,其中潁川郡就有13例之多,是豪族最為集中的一郡。分別為:潁陰灌氏;陽翟薛氏、原氏、褚氏、趙氏、李氏、郭氏;潁陽王氏、姚氏;舞陽韓氏;長社鍾氏;郟臧氏、申氏。其實,他的統計很不完全,但足以明當地豪族之多。

而潁陰荀氏,是潁川豪族中的佼佼者。

整個魏晉時期,中原世族最有影響力的,要數潁陰(今許昌)荀氏。東漢時期的荀淑品行高潔,學識淵博,鄉里稱其為“智人”,曾徵拜郎中,再遷升當塗長,當時名士李固、李膺都曾拜他為師,後出為朗陵侯相。荀淑辦事明理,人稱為“神君”。他的8個兒子,並有才名,人稱“荀氏八龍”,其第6子荀爽最為知名,官至司空。

荀彧的父親荀緄曾任濟南相,叔父荀爽曾**。荀緄忌憚宦官,於是讓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兒為妻。因為荀彧“少有才名,故得免於譏議”(《後漢書·荀彧傳》)。南陽名士何顒見到荀彧後,大為驚異,稱其為:“王佐才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永漢元年(189),荀彧舉孝廉,任守宮令(掌管皇帝的筆、墨、紙張等東西)。九月,董卓廢少帝劉辯,立獻帝劉協。十一月,董卓自為相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荀彧棄官歸家。對父老:“潁川,四戰之地也,天下有變,常為兵衝,宜亟去之,無久留。”(《三國志·魏書·荀彧傳》)但鄉人多懷戀故土,不願離去。

漢獻帝初平元年(公元19o年)三月初三。

三月三,古稱上巳節。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法。

今年的上巳節,荀家來了一個不之客,一個出乎所有荀家人意料的不之客。

荀彧看著眼前年輕的客人,禮貌的問道:“不知尊駕來到荀家有何貴幹?”

荀彧並不清楚眼前之人是誰,也對眼前之人毫無印象。

年輕的訪客微微一笑:“你就是荀彧荀文若吧?”

荀彧頭,道:“在下正是荀彧。不知尊駕怎麼稱呼?”

年輕人回答道:“在下曾炩,草字凌風!”

荀彧呆住了,他怎麼也沒想到,曾炩會在這個時候來到潁陰。

不錯,荀彧眼前的年輕人正是曾炩。他率領軍隊南下取道潁川郡攻打洛陽,其實,他取道潁川郡的要原因不是攻打洛陽,而是前來拜訪招攬荀彧和郭嘉二人。

當然,要是順道能招攬別的賢才,曾炩會更高興的。

毋庸諱言,潁川郡是這個時代出賢才最多的地方,郭嘉、荀彧、荀攸、徐庶、陳群……一個個讓曾炩聞名遐邇的謀士政才,都是出身潁川郡。

荀彧很快就回過神來,問道:“不知驃騎將軍駕臨寒舍所謂何事?”

曾炩笑道:“難道文若先生不請在下到裡面坐一坐嗎?”

荀彧這才想起,他是在屋外和曾炩話。雖然他們荀家的人並不喜歡曾炩,其實也是所有的士族豪強都不喜歡曾炩,但是,現在這裡怎麼也是大漢國的驃騎將軍,是三公級的人物,身份在那裡擺著的,人家上門,不請進屋坐坐,那無疑是極為失禮的。

到屋裡分賓主坐定,曾炩笑著:“曾炩聽文若先生準備北上冀州?”

荀彧一愣,他有北上冀州的打算是很隱秘的,外人並不知道,為什麼曾炩會知道?

其實,曾炩這是從記憶中得知的。

本來,在去年冬天,荀彧就打算北上投奔袁紹的,但是鄉人多懷戀故土,不願離去。在19o年春天,同為潁川郡人的冀州牧韓馥派人接荀彧,但是鄉人沒有誰跟隨荀彧北上冀州。無奈之下,荀彧只得獨自將宗族遷至冀州避難。到冀州後,冀州已為袁紹所得,袁紹見荀彧來,待之為上賓。荀彧弟荀諶和同郡辛評、郭圖都在袁紹手下。

就在前幾天,荀彧就收到了韓馥的書信,不過,現在的韓馥只不過是一個魏郡太守,不是歷史上的冀州牧罷了。本來,荀彧打算三天之後率領宗族北上,這幾天都在收拾東西。

荀彧問道:“不知驃騎將軍從何處得知這樣的訊息?”

曾炩笑道:“文若先生就不必問了,這是驃騎將軍府的秘密。”

荀彧笑道:“是荀某孟浪了!”

曾炩看了看荀彧,問道:“文若先生北上,是準備去魏郡嗎?”

荀彧了頭,沒有話。

曾炩又問道:“在文若先生看來,韓馥是一個值得效忠的物件嗎?”

荀彧沒有話,他很清楚,韓馥並不是一個有能力在這亂世存在下去的人,也不會是一個好主公。但是,現在卻是他投靠的最好的選擇之一。

本來,曾炩倒是最後的投靠的選擇,但是,曾炩和士族的不合,使得荀彧不敢前去。

曾炩看了看臉色變幻的荀彧,笑呵呵的道:“文若先生的心目中,曾炩是一個對待士族很鐵血強硬的人吧?”

荀彧沒話,但是那表情明顯的同意這樣的法。

曾炩又問道:“文若先生學究天人,當知如今大漢國淪落到如此地步的真正原因吧?”

荀彧了頭,表情顯得很尷尬。

曾炩再次問道:“孟子有一句話,叫‘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不知文若先生可否認同?”

荀彧道:“這樣的認識,荀某還是有的。百姓是社稷的基礎,要是一個國家沒有了百姓,那麼,這個國家已經不存在了,所以,別的一切都沒有了存在的基礎。所以,荀某認為,孟先賢的這句話,是非常正確的。”

曾炩道:“可是,在最近幾十年中,士族們的做法,已經將大漢國的百姓逼上了生死存亡的邊緣,這也是這些年各地戰亂不斷的直接原因。既然文若先生也有此認識,難道不明白曾炩的做法到底是為了什麼嗎?再,如今驃騎將軍府治下的州郡,士族們的生活比不上別的地方嗎?”

荀彧沒有話。起來,北疆的士族們,除了享有的特權不及其它州郡之外,任何其它的享受,那是完全過了別的州郡的士族們的。鍾家和辛家都已經全部搬遷到北疆了,他們在那裡的生活遠遠過了他們在潁川郡的生活。荀彧和鍾繇以及辛毗兄弟都有聯絡,也清楚北疆此時的生活狀況。

曾炩看著陷入了沉思的荀彧,沒有打擾他。

過了大約半個時辰的樣子,荀彧從沉思中回過神來,不好意思的道:“荀某失禮了!”

曾炩沒有什麼,而是轉換話題道:“文若先生,曾炩此次前來,給先生帶來了幾位故友的書信,先生可要看一看?”

荀彧頭,他當然知道都是誰的來信。

曾炩從懷裡取出三封書信,正是鍾繇、辛毗和辛評寫給荀彧的信。

荀彧接過書信,看了起來。

又大約過了半個時辰,荀彧終於將三封書信仔細的看了一遍。

在書信中,三人並沒有對荀彧什麼招攬的話,而是將他們所知道的北疆生活的瑣事悉數寫在了信中。

荀彧嘆了口氣,道:“北疆的生活,真的是神仙一般的生活啊!”

曾炩笑了,道:“文若先生願意幫助曾炩,讓更多的大漢國子民享受到這樣的生活麼?”

荀彧站起身,走到曾炩身前,單膝下跪,行了一禮,認真的道:“荀彧願意為主公所驅策!”

曾炩很高興,終於是搞定荀彧了。

相關推薦:漢末大軍閥漢末逆流漢末昂魏漢末弘農王崛起在漢末三國漢末衛公子漢末梟狼傳漢末之呂布再世漢末烽煙漢末之獵殺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