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漢末大軍閥->章節

第八章 褚燕計,斬張寶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雖然打下了廣宗,但漢軍也損失不少。23Us.com劉氓直屬部隊只有兩萬五千人能參加鉅鹿之戰了,皇甫嵩和盧植就更差,兩人加起來才剩下三萬人,曹操孫堅兩人也勉強湊齊一萬四千人。

不過還好,張寶只帶走了六萬黃巾,鉅鹿也只有近萬人,所以兵士總數上劉氓等人並不吃多少虧。而戰鬥力漢軍明顯比黃巾要高了不止一籌,所以勝局已定了。

“明日我等就揮兵鉅鹿,今晚諸位好好休整,明早五更做飯,六更出發。另外再一句,天子所撥糧草已經不多了,我們必須在一個月內消滅這最後一股黃巾,並且返回司隸,在這冀州可沒地方補充糧草了。”在晚宴上,皇甫嵩對著各級將領道。

“諾!”大家抱拳應道。

行軍三日,大軍就到了鉅鹿五里外的一處高山,站在高處很容易看到下方鉅鹿城的一切狀況。劉氓依稀看到,城中到處都是黃巾,城牆上也站滿了弓箭手,看來張寶是打算死守鉅鹿了。

張寶還不算笨,鉅鹿周圍都被他梨了個遍,周圍就像無人區一樣,如果真要堅守的話,或許真能被他守到漢軍沒糧,從而退走,他就能在這鉅鹿做他的土皇帝了。

不過,有些事是天註定的,就比如現在,張寶也有他的麻煩。

“都了,汝義父可不是某殺害的。念汝新喪養父,立刻退下,否則別怪某之大刀斬向自己人。”張寶對著面前的青年道。

青年不甘,但也無法,只得含恨退去。

這青年便是那褚燕,他義父長牛角在張寶退出廣宗的前一晚暴斃,死因不明,褚燕懷疑到了張寶頭上,便多次找張寶對峙,無奈張寶死不承認。

其實這是就是張寶幹的,黃巾從發展初期就有三方勢力,就是直屬張角三兄弟的三支隊伍,而長牛角便是張角的嫡系手下,長牛角手中掌握了張角麾下的三萬精銳部隊。

自從張角病重,張寶、張梁二人都在打他的注意,想拉攏他。長牛角雖然沒什麼大本事,但為人重義,他是張角的嫡系,所以他從未想過投到張寶或者張梁手下,所以張寶和張梁都想殺了他再吞了那三萬部隊。

劉氓進廣宗的那晚是張梁巡夜,而那時太守府裡並沒有張寶,那時的他就在長牛角那了,要不劉氓想那麼順利的進府再出來,似乎不太可能。

張寶那天晚上假借一起吃喝把直爽的長牛角叫了出來,殺了他,並且演了一出好戲,就順利的得到了三萬部隊。

雖然長牛角其他手下都相信了二將軍,但長牛角的義子褚燕卻不信,因為他知道長牛角是張角的嫡系將領,以前張寶也拉攏過他,怎麼可能死前就把軍隊指揮交給張寶呢。

褚燕思量許久,覺得殺父仇人很可能是張寶,但他不能什麼,他了也沒人信,他對現在的黃巾感到心涼,想到,只要殺了張寶,我就走,自立山頭去,也省的在這受這鳥氣。

由於褚燕為人很是豪爽,和他義父一樣。並且勇猛過人,黃巾眾人都佩服他。褚燕相信,只要自己提出要走,張寶現在的七萬部隊裡會留下陪他一起送死的不多,很可能都會跑光。

褚燕開始了自己的謀劃,刺殺張寶是不行的,現在他每天身邊都有近百衛士,褚燕把主意打到了遠在幾里之外的皇甫嵩等人身上。

他相信,只要他把漢軍放進城,那張寶的末日也就到了,雖然不能自己報仇,但張寶死了也就夠了,自己還是早離開這地方,他可不想留下來給張寶做伴。

張寶把褚燕訓斥一頓後,感覺十分爽快,現在黃巾就他最大了,他什麼是什麼,張寶還是最近才能享受到這種待遇。

張寶心想,就你褚燕多嘴,等漢軍來了,就讓你上城牆應付去,我就呆在府內,享受去,前幾天抓來的那些婦人們還沒來得及品嚐呢。

不去理會城裡幾人的複雜思想,劉氓現在正在和黃忠等人切磋著。

“主公最近武藝進步飛快,要不了多久忠就不是主公對手了。”打完一場,黃忠對著流氓道。

劉氓的武藝,可以是在黃忠的關注下成長起來的,黃忠對於劉氓的學武天賦也是羨慕的不得了啊,想他二十歲時絕對沒有劉氓這身手。

其實黃忠也有欠考慮,誰能有黃忠這等虎將為師去學武,還是從就學起了。長大了還有甘寧、張飛等人喂招,可以劉氓的的學武的過程是不可複製的,因為在這漢末除了他就沒人還有這等豪華陣容。

當然,到了三年國時代,曹孫劉三家的BOSS都有這能力,但他們的後代卻很難像劉氓一樣從苦練,畢竟劉氓有著**的靈魂和思想。

“漢升休要誇讚咯,吾對自己的水品還是知道的很清楚的,切磋還行,若論到戰場廝殺,絕對抵不住漢升百回合。”劉氓搖搖頭道。

“主公,能抵住漢升百回合已經是很厲害了,興霸還抵不住漢升百招呢。”張飛在一旁臭屁著。

“去,要是在水中,你能在某家手上過上百招?”甘寧對著張飛道。

沒辦法,甘寧天生力氣比較(相對張飛而言),陸戰不是張黃等人對手,但一到水中或者舟上,他絕對是無敵的存在,就算是張飛和黃忠一起上,他也有的是辦法捉住二人。

“你那不是比武,那是耍賴。”張飛相當不滿的叫道。張飛是只旱鴨子,不會水,所以對甘寧曾今在河裡把它抓住很是鬱悶。

“哈哈哈哈!”劉氓和黃忠相視大笑。

第二天,皇甫嵩來到鉅鹿城外,對著裡面的張寶大罵,可惜,張寶是吃了秤砣鐵了心,死活不答應。皇甫嵩無奈,草草收兵。

“如今張寶拒不出城,恐怕得硬攻了,諸位可有良策?”皇甫嵩對著眾人道。

眾人只得搖頭,他張寶躲在裡面當烏龜,兵多糧足,又兼鉅鹿城之利,當真是塊硬骨頭。

皇甫嵩見眾人搖頭,又多看了看劉氓,問道:“鵬宇也無法?”

“暫時無甚良計,明日可攻城試試,不定會有所發現。”劉氓只得這樣著,至於明日有沒有新的發現,那就難了。

眾人只得回去安排明日攻城事宜。

第二日,皇甫嵩派出了兩萬人分別從南面和東面攻城,各個高階武將都被陸續拍了上去。但效果不明顯,死傷頗多,但上得城頭的機會不多。

皇甫嵩只得鳴金收兵,但等到眾人回到大帳後,帳外侍衛把一人引了進來。

“汝乃何人?”皇甫嵩問道。

“黃巾曲帥褚燕偏將,韓立(編的)。”站在這些大漢高管之中,韓立卻無任何不適應。

“曲帥副將?來此何為?”皇甫嵩皺著眉頭問道。

“吾隨諸位之攻城將士,一起下來,是為吾曲帥給將軍一封信件。”韓立道。完就從衣內取出一份書信,還是用紙寫的,看來褚燕十分重視這信件啊。

皇甫嵩拿到手後,仔細的看了遍,並未話,把它傳給了盧植。

盧植看完後,也是皺了皺眉頭,把信遞給劉氓。

劉氓仔細一看,好嘛!大手筆啊,這褚燕準備私通,然後要帶自己嫡系歸隱。

這交易已經被褚燕寫的很透徹,行,他褚燕就兩天後的攻城乘機開啟北門,不行,那他就死戰到底。

劉氓也不知道什麼好,只得先把信件給曹操等人觀看,然後一邊思索著。

看完後第一個發言的是董卓,他和出演可是有舊仇的,當然是大肆著不行,這是黃巾詭計之類的話。

董卓完,又有一些人複議,但還是有許多人沒話。

這時,皇甫嵩對著韓立道:“某先不論這信中所之事的真假,汝一黃巾賊寇,如此闖入某之大營,莫不是欺吾漢軍之刀斧不利乎?”

“皇甫將軍,立既然來了,就不在乎身死了,立只是想讓曲帥能早些報得父仇罷了。至於立之性命,本來就是曲帥救得,也就不在乎許多了。”韓立道。

“的好聽,還不是想騙過我漢軍,如此雕蟲技,某都看得出來。”袁紹的那倒黴弟弟有冒出頭來了。

“不然,這褚燕的有頭有尾,而且是在攻城時放我們入城,這對我們來沒有任何損失。就是最後的要求上有困難,他要帶著自己的弟兄重新做人,不太可靠。”袁紹難得的思量片刻,了起來。

“本初所言不假,此約定對吾無甚危害,不過要不要放他,還得斟酌斟酌。”曹操複議。

“吾覺得可信,如果將軍不相信,某自領軍士攻北門便是。”劉氓思索片刻,斬釘截鐵的道。

“鵬宇不可如此莽撞。”盧植道。

“諸位大人,某家曲帥只是自己無力殺那張寶,便來通知各位,想不到諸位將軍居然如此顧忌。既如此,請將軍斬卻謀的頭顱送還給曲帥,免得曲帥裡外不是人。”韓立道。

“這,好!某今日便相信如之所言,如果那褚燕真的做內應,放了吾等入城,那吾自會答應他的要求,汝這幾日便在吾營中。待明日攻城,便送汝回去。”皇甫嵩不愧是沙場老將,很快就做出斷決。

“不必了,吾近日就在將軍這了,只是勞煩將軍今晚佯裝攻次城,這是曲帥約定的。”韓立道。

“這某知道,信中已經寫了。”皇甫嵩道。

眾人散去後,劉氓把韓立叫來了自己帳中,又是耳語一番,並給他一份信件,囑託要交到褚燕手裡,便把韓立送了出去。

眾人也沒問劉氓叫那黃巾幹嗎,都以為劉氓是還想問問,盧植還誇劉氓心細,劉氓知道後那是哭笑不得啊。

褚燕果然沒有辜負皇甫嵩等人的期望,如約開啟了北門,眾官兵一擁而入,韓立也稱此機會走了,整個戰場,都沒有褚燕的影子,估計已經準備好要走了。

張寶也被抓住了,是張飛下的手,一起發現的還有張角的屍體,張飛可高興壞了,這麼大的功勞,他笑的嘴都咧開了。

最後皇甫嵩發話了,砍了張寶頭顱,順道也割下張角腦袋,準備一起送回洛陽。

“曲帥,如今我們去哪?”韓立已經回到褚燕身邊,對著旁邊的褚燕道。

褚燕回頭看了看鉅鹿,道:“我們去幽州,那是吾義父發家的地方,還有近十萬黃巾散卒,我們把他們聚攏,再加手上近兩萬部隊,天下大可去的。還有,如今吾已改名,名張燕。以後就叫吾大帥吧。”

“是,大帥。”韓立道。

“將軍,想那褚燕已經跑了,很難找到啊。”劉氓對著皇甫嵩道。

“此等賊寇,就算他東山再起,吾等也不必懼怕,哼,下次見他就是要他命的時候。”皇甫嵩道。

“終於結束了,可以回洛陽咯,這把老骨頭最近都快散掉咯。”旁邊的盧植笑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是啊,轉眼大半年就過去了,通知下去。在此地休整三日,三日後返軍洛陽。”皇甫嵩笑著發出最後一次軍令。

(看到網www.23us.com)16977遊戲每天更新好玩的遊戲,等你來發現!

相關推薦:漢末亂風雲漢末袁大將軍漢末開天漢末之天下漢末爭霸傳奇漢末逆流漢末昂魏漢末弘農王崛起在漢末三國漢末風雲之大夏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