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漢末沉浮記->章節

第二章 太平道教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東漢光和六年秋,公元一八三年秋。

漢中成固人付薪憤憤的離開雒陽城,自年前剛剛及冠的自已,義無返顧的出了漢中郡成固縣,滿心以為光憑自身的萬人敵之才,必能在雒陽求得一份大大的前程,於是前來雒陽城毛遂自薦。

不想一年時間過去了,自已所能求見到的最大官職貴人,不過是個區區斗食的小吏,更不用說他會給自已安排一個什麼好的官職來了。

直到近日身無分文,被憑租的屋主驅出房門,付薪才不得不告訴自已,這天下終不是廣大平民百姓的天下,而是世代為官的名門望族世閥的天下。

自已若是只求得一份斗食的小吏之職,或還好說,只是若想要求得一份百石以上的官職,那是不過白日發夢,決不可能。可是區區的斗食小吏,又豈是我付薪付介之之志向。

付薪摸摸空泛水響的肚子,咬牙而茫然的朝著東方行去。付薪亦不知自已要走向何方,只是本能的想遠離雒陽這傷心鬱憤之地。

不知走了多久,雙腿走得快要斷掉,付薪也依然咬緊牙關的朝前走著,彷彿只要是朝前走著,便可找到自已的光明大道來。付薪轉頭望望西下的夕陽,與之下隱隱消失不見的雒陽城,大聲喝罵一句,又再度朝前走去。

一陣秋風刮過,早以典賣了寒衣的付薪,感覺到了今年的第一次寒冷。付薪滿面的陰沉,雙手搓著發冷的地方,藉著一點點的揉搓熱量來驅走寒冰。只是今夜的安身之處又在何方,付薪依然是茫然無措。

在天色完全天黑之時,付薪見到了一處背風的小丘之後隱隱現出火光來,當然還有付薪最為需要的食物香味,於是腳步不由自主的朝著那處行去。直到行至近處時,才猛然間驚醒過來。

正猶豫著要不要上前去向主人家借火烤烤,便聽到一個和善的聲音喚道:“有客孤身遠來,可願前來一述。”

付薪一陣驚喜,抱拳說道:“固所願也,只怕驚擾了主人。”

和善的聲音笑道:“全是趕路的行人,哪裡分什麼主客。過來烤烤火吧,天氣漸涼了,莫要凍壞了身子才好。”

付薪連聲道謝,向前行去。火光下,只見兩個黃巾抹額的男人站在火堆前,靜靜的等著他。這兩個黃巾抹額的男人一個四十餘歲,一個不到三旬,布衣打扮,卻赤著雙腳,身旁一邊一根長麻桿。付薪有些恍然,這好像是傳說中的太平道道人的打扮。

來到火堆旁,頓時感覺到陣陣的溫暖,不等付薪上前向兩人道謝,反倒是肚子先發出了陣陣的空鳴抗議。付薪不禁好一陣的尷尬,嘴邊的問詢,反而說不出口了。

兩個太平道人對視一笑,一個滿臉二尺美須的中年人從身後的包裹中取出一張大麵餅,朝付薪手中一塞,和善的說道:“先吃了再說話。”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付薪好一陣的感動,身處危難之時方可見到人之真情,這太平道能夠善名傳遍天下,並非無因。在一頓狼吞虎嚥之後,不覺被麵餅噎住,馬/元義忙遞上一皮囊濁酒。

付薪連忙接過,一連猛灌了數口,才意猶未盡的說道:“多謝,在下漢中成固人氏,付薪付介之。敢問兩位道人如何稱呼?”

臉上長著些許山羊鬍子的壯年人說道:“我叫唐周,這位是馬/元義,我二人皆是太平道的教徒。”說著,又扔給付薪一張大麵餅。付薪感激的謝過,又埋頭大吃起來。

馬/元義見付薪吃飽喝足之後,笑問道:“小兄弟可是從雒陽而來?欲往哪裡去?”

付薪應道:“正是方離雒陽半日,只是……”要往哪裡去,付薪也不禁茫然無語。當瞧見馬/元義滿面關心的目光,付薪酒意上湧,加上多日來在雒陽所受到的怨念,不禁朝著馬/元義這長者痛痛快快的述說起來。

說自已自幼在草屋飽讀兵書近十載,習得萬人敵之術,只是因出身過低,又不懂得交遊之道,所以被鄉人所輕。最後好不容易借到數萬錢遠走漢中,來到雒陽求官,不想還是因為出身之故無人理會。滿腹的兵書戰策,全無用武之地了,直到錢財花光,依舊茫茫然,前程無亮。

馬/元義勸道:“有才之人,就如置於布袋之中的鐵錐,遲早有一日會冒出尖來的。可能小兄弟一開始所求之職太高之故。昔日淮陰候韓信,不也是從做衛士做起的麼。”

付薪搖頭盛氣的說道:“那是西楚霸王不識人才,最後高祖皇帝若非以全軍之責委之,淮陰候還不願出仕高祖皇帝呢。不然,又哪來大漢江山四百年的天下。”

馬/元義與唐周啞然而笑,唐周說道:“大丈夫在世,當處處為天下之蒼生著想,這才不愧為男兒堂堂七尺之軀,又怎能只顧及自已一已之私利,或看職務之高低行事。要知每個職務,都有每個職務之用處。”

付薪搖頭道:“話雖如此,總要先顧得自己,才能造福於蒼生吧。當個小吏,日夜為案犢之事而操心,卻不能一展我之才華,也不能造福於多少的蒼生,這又豈是我願。而且朝庭量才而用,當是最基本的,不然……”

馬/元義笑了笑,說道:“我見小兄弟眉目間尚有許多之正氣,可願加入我太平道。我太平道教主大賢良師向來喜歡提攜有才之青俊,在雒陽城亦有不少的達官信眾。小兄弟若得大賢良師的認可,不論是在雒陽為官,還是在地方各郡為將,都是輕易之事。”

付薪一陣遲疑,問道:“在下常自苦讀兵書,卻是不聞太平道之教義如何?不知……”

唐周大吃一驚,想太平道信徒遍及大漢十三個州郡,教徒不下百萬之眾,各地百姓或多或少的知曉太平道之教義。漢中之地亦是太平道的一個重要據點,如今天下竟然還有人不知太平道之教義的。

付薪面色不變,不知就不知,何需故作知曉。

馬/元義倒也無礙,和氣的向付薪解說了一下太平道之教義,反倒唐周不岔馬/元義解說之簡明,再次說道:“我太平道教信仰中黃太一之神,教主大賢良師,乃是天降之神君,手持仙書《太平要術》,有呼風喚雨,移山倒海之能。以代天宣化,普濟世人為已任。是世間千年難得一見的憂國憂民之活神仙。”

“特別是今年正月,天下疫氣橫行,我師親自領數百弟子四處散施符水,大發慈悲,為天人病人治病,不到二、三月,全國疫氣頓消。大漢十三州之人,家家皆奉我師大賢良師之名……”

唐周浩浩不絕的說起大賢良師之聖蹟,與太平道之教義。付薪這才知曉了一些大概,對此有了一此基本的認知。不過付薪向來不敬鬼神之事,感覺那大賢良師張角只是一個會些醫術之道人,假借神人之名愚弄百姓。不過其心術不壞,算是有些本事之人。

能讓天下百姓對其心服口服,能讓麾下教徒唐周、馬/元義對其虔誠無比,一臉恭敬之情,這張角或真有不少可取之處。再想想太平道信徒遍及天下,其中或真有不少達官貴人,若是得張角之薦,或者……

付薪心頭火熱了,暗道:反正我現下一無所有,又無處可歸,不如暫時信他太平道一信,先有個著落再說。

唐周最後自傲的說道:“不才也是大賢良師五百弟子中的一名。”

“原來如此,唐仙師,在下聽聞之後,對大賢良師亦敬慕萬分,不知加入我教,可有什麼條件?”

“無需條件,只要尊我教以‘善道’教化天下之義,便是我教之教徒。”

付薪大喜說道:“兩位仙師,我欲要入我太平道教,還請兩位仙師恩准。”

唐周哈哈大笑道:“好,好,既然你願入教,那我便……馬師兄,你瞧……”

馬/元義微微一笑,說道:“無妨,無妨。”

唐周說道:“我便破例收你為我之門下大弟子,讓你做我教門下之第三代弟子。”

付薪大喜的搓土地為香,下拜叫道:“師父在上,請受弟子一拜。”說罷,連叩了九個響頭,行那拜師之禮。

唐周也是大喜,忙扶起付薪,接著又向付薪講訴了一些更加具體的教義,與教中的一些職務之分。特別讓付薪知曉,教中除了張角這大賢良師之外,尚有兩位良師,或稱大醫,乃是張角之弟,張寶與張梁二人。其下是八大弟子,號為大方,馬/元義便是其中之一。又其下是三十六方之渠帥,各領教徒近萬人之眾。唐周雖然年輕,亦是張角之心腹弟子,地位頗高。

此次二人奉教主之命進雒陽城公幹,卻不能帶付薪同往,於是讓付薪自去冀州郡鉅鹿等候。等唐周迴歸鉅鹿後,再領付薪拜見大賢良師。

三人直至深夜方才意盡而眠,第二日一早,唐周送給付薪兩枚金餅,充作路費,三人方才分手告別。

相關推薦:東漢重生回到東漢重生之東漢皇后漢末霸圖漢末草頭王漢末之奇謀重生東漢末年網遊之漢末雄主漢末宏圖漢末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