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寒門狀元->章節

第二四〇七章 造船之議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宇宙級寵愛

麗妃雖為女子,但在沈溪面前她沒有任何服軟,似乎一切都是為了證明自己。

最終也是沈溪主動避開目光,跟這樣一個瘋女人斤斤計較,對他來說沒有任何意義。

麗妃好像得勝的公雞一樣,仰著高傲的頭:“沈大人還是下不去狠心……或許沈大人心目中,對本宮餘情未了?”

“沒事的話,請回吧。”

沈溪不想跟麗妃多廢話,當即轉身要走。

麗妃卻上前一步,直接攔在沈溪面前,就在沈溪準備推開她之際,她用強勢的目光望著沈溪:

“沈大人,本宮來了,你連句話都不聽,是否太過不尊重人了?難道我來見你一趟有那麼容易?”

“說吧。”沈溪無奈地道。

麗妃轉身走到門口,將房門關好,然後回到沈溪跟前,輕聲道:“難道你沒察覺到,陛下已開始對你起了疑心,逐步重用那些不知來歷的武將,尤其是一些年輕人,而對你有所疏遠?”

沈溪沒有回答。

如同麗妃所言,朱厚照對他的信任一直有所保留,君臣間始終無法做到全無芥蒂。

麗妃再道:“以前你沈大人跟陛下間基本沒有矛盾,但在對韃靼之戰結束後,陛下雖然表面上對你保持禮重,但其實已產生不少隔閡,對這一點沈大人應該能感受到吧?”

沈溪道:“為人臣子,對君主不該有任何揣測……陛下的信任是一種恩賜,而非必然。”

“嘖嘖。”

麗妃不屑地搖搖頭,“沈大人,你拿套話搪塞一個弱女子?這麼做有意義嗎?”

沈溪冷聲問道:“那還能如何?”

麗妃問道:“以沈大人的智計,對付一個劉瑾簡直是輕而易舉,對付張氏外戚更不在話下,要對付謝遷這樣的恩師也是下得去狠手,為何到陛下這邊,沈大人卻好像無計可施了呢?還是說沈大人早就有一整套計劃,只是現在不肯表露出來?”

沈溪不想回答,很多事他是不會跟麗妃這樣陰險狡詐的女人說的,甚至不會對第二個人講。

麗妃卻覺得自己切中沈溪命脈,道:“那我便替沈大人回答……其實沈大人早就有辦法對付江彬之流,這次你主導讓張苑回來,就是想利用張苑對付他們,或者在你回朝前,就預料到陛下會提拔一些新貴制衡你……我沒說錯吧?”

又是試探性地問句,從這點上證明麗妃其實並不能完全看懂沈溪,因為沈溪做事實在是天馬行空,不按常理出牌。

“算了,沈大人還是不肯推心置腹,那我也不會把自己當作可以幫到沈大人忙的人。”麗妃顯得非常失望,道,“那我就把話直說了,我想懷上龍種,讓陛下可以留下子嗣。”

沈溪眯著眼問道:“你有那福氣嗎?”

麗妃道:“這次我出來的目的,是得到陛下諭旨,出來找尋靈丹妙藥,再就是尋訪江湖術士,主要目的便是為陛下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但我也可以藉機找一些滋補良藥,試著為陛下改善身體……亦再者……”

說到這裡,麗妃瞄著沈溪道:“我想以這樣的方式,來證明腹中骨肉的正當性。”

沈溪冷笑不已:“說來說去,你還是想利用宮外人,懷上並非出自陛下的子嗣?”

“不是宮外人,他們沒那資格,只有你……”

麗妃目光熱切,“以前你不肯接受,是你還有平息北方邊患的計劃,以及對陛下的絕對信任,但現在你也看到陛下對你的制衡……龍種來自你,陛下又不會懷疑,或者還會欣喜若狂呢。”

沈溪道:“若我不答應,你是否要找旁人?”

“我不能一直等下去。”

麗妃咬牙切齒道,“我畢竟不是青春少艾,沒那麼多時間等待,這幾年我經歷的辛苦誰能體會到?就算明知道你沈某人會對付我腹中孩兒,我也不會坐以待斃……若是被別人搶先一步,我做什麼都來不及了。”

“瘋女人。”沈溪搖頭道。

兩個人又重新對視。

不過這次卻是麗妃先服軟,因為她有些膽怯,說到底她要做的是可以讓她千刀萬剮的瘋狂舉動。

過了許久後,沈溪才打破沉默,輕聲道:“靈藥我可以幫你找,甚至於江湖術士也可以幫你引介,但唯獨你說的這件事卻不可能,你趁早死了這條心。”

“呵呵,你分明是在逼我!”麗妃目光中閃露著歇斯底里的瘋狂。

沈溪搖頭,微微嘆息:“你執念太深,根本無法放下心中積怨,你想證明自己也未必需要誕下子嗣,還有旁的方式。在一些事上我可以幫你,但絕非助你損害大明血統的純正性!”

……

……

沈溪跟麗妃的閉門交談沒有持續太久,以麗妃匆忙離開告終。

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甚至二人也未進行更深層次的交談,麗妃出門後沒了之前的惱怒,神色間帶著一抹得意。

“沈之厚,你說不肯幫我,但你還是開始從我身上做文章,現在已改變以前對我形同陌路的態度……相信用不了多久,陛下對你的排斥更甚,到時候你不得不求著我幫忙,我就可以順勢提出條件……看來下一步,就是挑唆你跟陛下間的關係,迫使你主動來找我……”麗妃心中已有定計。

至於從會客廳出來的沈溪,也在思索麗妃的事。

每次想到麗妃,心裡都會有種不同尋常的憂慮,他仔細琢磨因由:“這女人太過瘋狂,但她做的事,乃是一個有野心之人最正常不過的抉擇,這女人看起來瘋狂,但她行事理據充分,邏輯方面無懈可擊,我對她終歸狠不下心來,唉……”

就在沈溪準備回公房時,有侍衛過來稟報:“大人,謝閣老派人前來送請帖,請您過府一敘。”

說著,侍衛將請帖送到沈溪手上。

沈溪開啟看過,才知道是謝遷請他到小院商議事情。

“準備轎子。”

沈溪道,“派人跟王侍郎說一聲,今天我不再回衙門,有重要事情的話派人通知我,要不然等明天再說。”

沈溪沒有進去跟下面的官員交待太多事情,便徑直出門去了,此時的他就像是找到合適的藉口出門躲清靜,路上正好整理一下思緒,想清楚下一步如何在朝中立足。

……

……

沈溪抵達小院時,謝遷已等候多時。

謝遷親自為沈溪沖泡好茶水,靜心等待。

本來沈溪以為會有別的賓客一同商議事情,結果到了地方才知道除了謝遷外連個侍候的下人都沒有。

“來了?”

謝遷沒有出門迎接,只是讓知客開門讓沈溪進來,到了堂屋,謝遷坐在靠窗的茶几前,向沈溪打招呼。

沈溪恭敬行禮:“謝閣老找在下來,有什麼要緊事麼?”

謝遷一抬手,神色顯得很平靜,“坐下來說話。”

沈溪依言在謝遷對面的凳子上坐下,這時謝遷從懷裡拿出一份奏疏,遞給沈溪:“你看看吧。”

沈溪開啟來,卻是江浙地方上奏關於倭寇襲擾之事。

沈溪還未細看,謝遷已道:“倭寇愈發猖狂,不單單殺人越貨,甚至開始侵擾市鎮,地方衛所兵馬無法阻擋其肆虐,南直隸、閩浙各級官府很是頭疼。”

沈溪將奏疏看完,遞還給謝遷:“那又如何?”

“哼哼,之厚,以你今日今時在朝中的地位,老夫本不該指派你做什麼,但你看到我大明沿海百姓受苦,難道就不想為朝廷盡一份綿薄之力?”謝遷用的是商議的口吻,卻說出威脅的話語。

沈溪搖頭:“難道在下沒盡力嗎?”

謝遷一臉嚴肅:“你是有在做事,但還不夠,遠遠不夠,你現在做的,不過是守在京城過安穩日子,根本就沒解決實際問題……誰都知道你在軍事上的造詣,連困擾朝廷數十年的韃子你都平定了,難道區區幾個海賊放在你眼裡?”

謝遷一番話義正詞嚴,讓沈溪聽了倍感無奈,他苦著臉道:“謝老,既然很多事早前便跟你說清楚,現在在下不想跟你再強調,做事總歸有主次之分,哪怕謝老真覺得有些事非要在下出面不可,也不是先解決海患……中原之地的叛亂不是更著緊?”

“不是已調邊軍入關平叛了麼?”

謝遷不慌不忙地說道,“相信用不了多久,危害中原地區的匪寇即可平息……呶,老夫這裡還有一份奏疏。”

說著,謝遷從懷裡又掏出一份奏本,這次卻是南京工部的上奏,是關於佛郎機海船仿造之事。

謝遷道:“你看看,咱大明號稱地大物博,天朝上國,卻在造船上不如你說的歐巴羅那些鳥不拉屎的小國,難道你不覺得羞恥嗎?南京工部上奏朝廷,請求製造更大的海船,一來可以平海疆,守衛國土,二則可以跟佛郎機人叫板……現在佛郎機人仗著擁有跟大明朝廷的貿易權,在沿海一帶肆無忌憚,甚至暗中跟倭寇勾連,荼毒百姓!”

“這是工部的事情,與我無關。”沈溪將奏本遞給謝遷。

謝遷卻沒有接過去,指著奏本道:“佛郎機人是你招惹來的,現在他們拿著不知從何處得來的銀子,從咱大明運走那麼多商品,你居然說事情跟你無關?是你引狼入室,若你不趕緊把事情給解決了,老夫會第一個上疏參奏你。”

沈溪搖頭:“謝老,你這就未免強詞奪理了吧?跟佛郎機人做買賣,那是陛下欽定,當初連你都沒反對,怎麼現在賴到我身上來了?若不是跟佛郎機人做生意,從他們手上得到大批白銀,對韃靼一戰軍餉從何而來?戰後又靠什麼維持朝廷運作和京師穩定?又用什麼犒賞三軍?”

沈溪對於謝遷的指責難以接受。

在領兵出征的問題上,他態度異常堅決,怎麼都不肯親自領兵,至於佛郎機人在沿海作惡的責任,也不會主動承攬。

謝遷很生氣,之前對沈溪的一些改觀因此蕩然無存。

生了一會兒悶氣後,謝遷道:“那你說,倭寇和紅毛洋夷的問題怎麼解決?”

沈溪道:“問題的關鍵在於地方平亂不利,若說在下領兵便可平息匪寇,這也實在太過草率,兵不知將將不知兵,就算我有再大的本事也無濟於事,一切當從長計議。至於你說的修造大船之事,倒可提上議事日程,不過朝廷有那麼多帑幣供給造船之用?”

這問題把謝遷給問住了。

一邊說讓沈溪負責督造船隻,一邊卻知道朝廷手頭緊拒不調撥錢糧,等於說又是讓沈溪自行解決問題,只是有些話謝遷不好意思說出口罷了。

沈溪的意思相當明確:打仗讓我自行籌措糧餉軍費,我從佛郎機人手上把錢給弄來了,現在要造大船還讓我自行籌措,感情朝廷不用出一兩銀子,我一個人可以當國庫用?

沈溪道:“帑幣不足,南京工部要造大船,可以讓他們自行想辦法,而不是當甩手掌櫃,把難題交給在下解決……在下乃是吏部尚書,而非工部尚書,這件事要落實還是要按部就班提交陛下審議,或者交給工部論證可行性,造船的事怎麼也輪不到吏部或者兵部衙門來管吧?”

謝遷黑著臉道:“造船的目的是平靖海疆,自然是兵部之事。”

“那也要工部提供工匠和技術,需朝廷提供帑幣,如此才可以籌措人手,現在光靠南京工部一份上奏,謝老便讓在下沒有技術和人手、費用的情況下造船,是否太過強人所難?”沈溪據理力爭。

換作以前,謝遷早就發火,著著實實把沈溪數落一頓,但此時謝遷脾氣改變許多,甚至被沈溪頂撞後也可泰然處之。

或者說他只是在沈溪面前態度變好了,在那些大臣面前數落起沈溪來卻依然絲毫不給沈溪面子。

沈溪再道:“如今南方亂事並不單純江浙、閩粵沿海,還有西南邊遠地區的叛亂,西北既定,南方亂象頻繁,謝老讓在下領兵出征一處,未免顧此失彼,還不如讓在下坐鎮京畿,統籌軍政事務,請謝老通融。”

雖然沈溪態度還算比較強硬,但到最後也只是拿出一種商議的口吻,試圖緩和二人間的矛盾。

謝遷氣息濃重,道:“你就是不肯擔當重任,所以才在老夫面前推三阻四……老夫不勉強你,你回去好好想想。關於此事,老夫會上奏朝廷,試著向陛下爭取……在老夫看來,你出京南下平叛乃最好選擇。”

沈溪非常無奈,心想:“謝老頭吃了秤砣鐵了心,不管跟他說什麼都無濟於事,那只能由得他去折騰,只要我不點頭,誰有辦法指使我出征?”

沈溪站起身,行禮:“那在下就回去等候陛下諭旨!”

……

……

沈溪沒有回吏部衙門,而是徑直歸家。

按照正德皇帝的意思,他不需要在朝當班,畢竟是執掌兩部,兩邊差事都不可能完全兼顧,那就乾脆兩邊都不用多加理會,一把手只是撐門面,小事不用他來決定,大事才有他的用武之地。

沈溪剛進家門,朱起便過來稟報:“老爺,今日有幾位客人前來拜訪,遞了名帖……要不您看看?”

“誰都不見。”

沈溪一揮手道,“我要到書房做事,沒什麼要緊事的話別來打擾。”

說完沈溪徑直入內,甚至連前來拜訪的人有誰都沒有問,因為他知道現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根本就不必在意那麼多,就算是朝中那個公爵前來拜訪也要看他是否有心情接見。

結果日落時,朱起又過來說有客人造訪,這次沈溪卻非見不可。

乃是工部尚書李鐩。

沈溪出門相迎,李鐩此時已進正院。

李鐩見到沈溪後,滿面歉意:“之厚,我不是故意前來叨擾你,實在是有要緊事通知。”

本來可以在前院正堂談事,但沈溪還是請李鐩往自己的書房去,半路上李鐩把情況說明:“……謝閣老今日派人來跟我打招呼,讓工部上一份督造海船的奏章,以謝閣老的意思,這件事先跟你透過風。”

說完李鐩望著沈溪,大有徵詢之意。

沈溪點頭道:“謝閣老的確跟我說過,但我當時明確回絕,因為現在朝廷根本拿不出造船的錢……一艘可以跟佛郎機人大船抗衡的船隻,先不論先期研發費用,光是造出來,能下海航行,怕是就需要數萬兩到十幾萬兩之間,後期保養也不是小數目。”

這話說到了李鐩心坎兒上了。

李鐩道:“正是如此,以前江河上航行的船隻,每一艘都要上萬兩,但規格跟大海船相去甚遠,也主要跟朝廷禁海,不需要造那麼大的海船有關。現在佛郎機人的大船一次次駛來,再有倭寇作亂,地方上怕佛郎機人跟海盜聯合,所以才上疏請求造海船,但咱哪裡有那經費啊?”

跟謝遷執意行事不同,李鐩這個工部負責人在這件事上卻表現出極大的憂慮。

沈溪道:“現在工部有何打算?”

李鐩為難道:“正是因為沒主意才來問你,現在地方已上奏沿海倭寇猖獗,謝閣老又有意造大船跟倭寇抗衡,同時維護大明海疆穩定……實在沒辦法,你是兵部尚書,非要你想個解決辦法不可。”

沈溪問道:“今年工部預算,應該不足以造船吧?”

李鐩苦笑道:“別說大規模造船,就算造一艘也難,哪裡有那閒錢啊?去年對韃靼之戰結束後,到現在戶部還沒將之前的虧空補上,但聽說京城府倉都是滿的……一是陛下不肯劃撥錢糧,還有就是內閣和司禮監卡得緊……現在誰都知道楊應寧是謝閣老的人!”

沈溪一聽琢磨開了。

在跟佛郎機人的貿易中,朝廷賺得盆滿缽滿,對韃靼的戰爭在沈溪的算計下,節省了大批銀錢,即便加上犒賞三軍,之前籌措的錢糧也剩下不少,但現在有個摳門的皇帝,還有個更摳門的首輔大臣,以至於現在朝廷各衙門都在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沈溪道:“既然內閣建議造船,不如跟謝閣老說,讓他上疏,調撥戶部府庫錢糧出來,一艘船按十萬兩預算來造,戶部出多少銀子,就按照相應的錢來造船。”

“這……似乎有點跟謝閣老作對的意思吧?”

李鐩非常為難,“要不之厚你去說吧,換了旁人怕是被謝閣老罵得狗血噴頭。之前我就跟謝閣老提出請戶部增加調撥,但謝閣老言明,一切都要以民生為主,哪怕現在府庫內有銀兩,也不得隨便放到民間稀釋百姓財富……這讓在下很為難。”

聽到這裡,沈溪好像明白什麼。

他心想:“謝老頭現在已經不是想花小錢辦大事,而是不想花錢就把事情辦成,簡直是把人當牲口使喚……也難怪他在朝中不得人心,便在於他在治國上不算真正的好手。當初弘治朝中興,多是劉健和李東陽的功勞,謝遷最多只是動嘴皮子的陪襯。”

突然間,沈溪心中感到極度失望,現在的情況是謝遷這個政治盟友在朝中任首輔,並非是什麼好事,反而頻頻拖他後腿。

沈溪道:“那我回頭會跟謝老說明情況,你不必太過擔憂,一切還是要往好的方向看。造船之事,交給在下便可。”

……

……

沈溪主動把李鐩的麻煩攬在身上,在於事情跟他原先制定的計劃沒有什麼衝突。他對於很多事看得很透徹,在準備上有一定針對性,而不需考慮謝遷的態度,因為不行的話他直接跟皇帝提便可。

就在沈溪跟李鐩會面時,朱厚照也得知南京工部上奏造船之事,而將這件事告知朱厚照的人是張苑。

張苑對朱厚照很瞭解,他知道皇帝對於那些新奇的玩意兒很在意,尤其是造大船這種能撐大明臉面的事,怎麼都不會放過。再者,造船有諸多好處在裡面,張苑想從中撈油水,再加上這本身就關係軍隊事務,張苑覺得皇帝應該會同意,便在沒有跟沈溪做出商議的情況下,跟朱厚照提出。

朱厚照聽到後,果然拍著大腿道:“好事啊,此乃利國利民的事情,朕自然會支援!”

此時正德皇帝坐在那兒,臉上帶著一股憧憬,彷彿他已經置身於大船上,以大明皇帝的身份出海遊歷,盡情欣賞瑰麗的海上風光,彷彿一切都在他掌控中,那股豪情壯志讓他很是嘚瑟。

張苑笑著問道:“那陛下,是否直接下旨讓工部造船?”

“工部?不是兵部嗎?”

朱厚照問道,“造船的事讓工部辦,指不定造成什麼鬼樣子,不如交給兵部署理……有沈先生在,再難的事情他也會辦好,而且佛郎機人那邊沈先生也有關係,想來能弄到造船圖紙!我們一定要造出比佛郎機人更大的船隻,這樣海上的霸主就是我們的了!”

張苑道:“陛下聖明。”

……

……

造船的事,朱厚照拍腦門一想,覺得可行,立即安排下讓張苑去傳旨造船。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甚至朱厚照對於船隻的造價,還有建造工藝等完全不清楚,但他卻完全不在意這些,只對最後的結果感興趣,至於詳細造船過程他不想過問,聖旨交給張苑去下達便可。

張苑在這件事上也在耍小聰明,我就是不跟你沈之厚說,等你最後一個知道,這樣你就不用回絕我了。

張苑的想法很簡單:“既能討好陛下,又能讓我賺銀子的事,為何不賣力去做?”

在張苑拿到朱厚照的授意後,馬上回去跟司禮監眾太監商議聖旨細節,甚至特地派人去跟謝遷打招呼,因為張苑知道謝遷在造船這件事上非常支援,因為內閣難得在一些有關改革的事情上做出同意的票擬。

此時沈溪雖然已獲悉事情原委,也只能裝作不知,事情既然捅到皇帝那裡,想改變已經很困難。

哪怕造船這件事在沈溪看來並不屬於優先順序,但有了朱厚照的授意,造船便迫在眉睫,他自認沒必要跟朱厚照唱反調,既然身處大航海時代,海船終歸是要造的。

聖旨下達後,隨即朝中沸沸揚揚,都在說造船對大明的影響,連一些無關人等也在談論此事。

沈溪作為當事人,卻處之淡然,哪怕這件事最終是由兵部落實,工部全力配合,他也不著急籌備,寧可讓事情再發酵一段事件。

……

……

“之厚那小子,倒也沉得住氣,訊息已滿朝皆聞,好像唯獨他一人被矇在鼓裡似的,不聞不問。”

謝遷小院內,聚攏幾人,除了楊廷和外,還有楊一清、靳貴,所談正是造船之事。

因為聖旨中並未將造船事宜分配到各衙門,連調撥款項都沒說清楚,以至於謝遷可以拿這件事來做文章。

說這話的人,正是謝遷,也只有他才會對沈溪如此不屑,其他人哪怕是素來對沈溪有成見的楊廷和,也不得不收起那股輕佻和傲慢的態度。

楊廷和問道:“現在朝廷是讓兵部主導造船事宜,看來陛下已有所安排,造船地點和具體人員、費用等卻沒落實下來,是否要再跟陛下上奏?”

謝遷打量楊廷和一眼,道:“陛下都沒著急,你急什麼?”

一句話就把楊廷和給嗆了回去,如此一來楊一清和靳貴便不想摻和著談這件事。

謝遷道:“陛下讓兵部籌備,那一切都該由沈之厚跟朝廷上奏,現在不需要我們做什麼,見招拆招便可。”

……

……

謝遷有資格淡定對待造船之事,當然看起來一切都很平靜,但暗地裡他做的事卻不少,甚至可以主動放下身段跟張苑商議。

一切便在於謝遷想拉攏一切打壓沈溪的力量。

而沈溪對此則完全不管不顧,在皇帝首肯後,沈溪領了聖旨也跟沒領一樣,便在於這件事完全沒有下文,以張苑的能力沒法做出更為妥善的安排,皇帝在吩咐下來事情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裡也沒過問。

沈溪的想法是:“讓我現在上奏提請造船,我才沒那麼好的閒情逸致!”

年後沈溪的工作和生活都優哉遊哉,吏部事情不多,哪怕兵部事務繁雜些,但有陸完處理,沈溪也很自在。

雖然陸完沒有當上兵部尚書,但也沒對公務有所懈怠,此時邊軍入調已開始落實,許泰和即將卸任宣大總制的王守仁將所有事項安排得妥妥當當,然後許泰親率先鋒人馬五千多往中原戰場殺去。

因為兵馬走的是紫荊關,京畿周圍還算平靜,這次調兵更像是皇帝一時興起,兵部並不需要花費太多心思,沈溪這幾天也沒有太過關注調兵之事,有訊息他聽一句,沒訊息也不打聽,聽之任之。

正月二十三,沈溪到了惠娘小院,當晚準備在這邊過夜。

惠娘讓李衿準備了一些賬目上的東西給沈溪看,沈溪卻完全沒有興趣,賬冊直接放到一邊。

惠娘不解地問道:“現在外面都在傳,說是大明要造海船,還是由兵部負責,老爺作為兵部尚書,難道不需要大批銀錢嗎?”

沈溪道:“惠娘知道的倒也詳細。”

“外邊的人都在說這事兒,想不知道都難。”惠娘道,“說來也奇怪,京城之地好像什麼訊息都能第一時間得知,連個管束之人都沒有,外面茶樓酒肆中談論國事的人那麼多,難道朝廷不該限制一下嗎?”

沈溪笑道:“陛下不管,誰會操這心?言論開明,到底是好事,這不惠娘你便知道兵部奉旨造船之事?”

李衿將賬冊拿起來,站起身走回惠娘身邊,似要將賬冊歸還給惠娘,惠娘卻沒有伸手去接。

惠娘道:“旁人可以不管不問,但老爺卻不能不關心,畢竟最後的責任要歸到老爺頭上。妾身給老爺管著地方生意,現在老爺需要銀子造船,妾身當然要留心些。”

“那你先省省。”

沈溪喝著茶,輕鬆地說道,“朝廷要造船,可不能讓大臣出銀子,一艘大海船怎麼說也要四五萬兩,如果加上火炮還有船隻日常保養,怕是十萬兩銀子也不夠。後續加上打仗和損耗修繕,以及士兵日常訓練和操作等……那就是個無底洞,咱賺的那點銀子,能填進這個無底洞麼?”

惠娘這才知道其中隱藏了多大的陷阱,驚歎道:“用得了那麼多銀子?”

沈溪笑道:“你以為呢?造船需要上好的木料,只能在北方和南方的森林裡才有,同時咱們沒有配套的造船技術,另外航海的水文資料咱們也沒有。總歸這是朝廷的事情,不需要你多操心,你也不用想著出銀子……”

惠娘這才點頭,將賬冊拿到手中,道:“不過老爺還是該看看去年的賬目,很多都是南方剛送過來的,還有一些虧空都是此前沒有預料到的,加上今年的預算,基本都在這裡了。”

沈溪微笑道:“有你們姐妹在,我擔心什麼?只管交給你們處理,你們只需把最後的結果告訴我便可,回頭有時間我再看……現在我可沒那心思,還是先吃晚飯,讓我清閒些。”

……

……

沈溪的確不關心,倒不是有意欺瞞惠娘什麼。

惠娘在得到沈溪授意後,也就不再過問關於造船的任何事,當天只需要跟平時一樣,將沈溪好好接待便可。

晚上一片安寧。

沈溪沒有很早便上榻睡覺,而是在桌前拿著本書看,惠娘和李衿本來已睡下,結果幾次醒來都看到沈溪在看書,惠娘索性起床,整理好衣服過來到桌前坐下。

惠娘問道:“這麼晚老爺還不歇息,是否朝中有大事發生呢?”

“能有什麼事?”

沈溪笑了笑道,“現在朝廷風平浪靜,倒是地方不是很安寧,百姓遭遇疾苦,我在京城倒是當了回閒人。”

惠娘用婉約的姿態道:“這應該不是老爺希望看到的吧?以妾身所知,老爺一向憂國憂民的,但現在老爺好像……”說到後來頓住了。

“好像什麼?”沈溪笑著追問。

惠娘搖頭道:“妾身也說不上來,總覺得老爺在躲避什麼,以妾身想來大概老爺已有什麼計劃,只是沒付諸實施。”

沈溪點了點頭,稍微有些感慨:“還是你瞭解我。在朝中當官十年,經歷了太多事,總感覺身心俱疲,再在朝中繼續勾心鬥角,總覺得難以為繼……想歸隱田園,卻又知道很多使命沒完成,若就此走了的話是對歷史嚴重不負責。”

惠娘道:“老爺的話真是高深莫測。”

沈溪笑著問道:“惠娘,我問你一句,如果將來有一天我要找地方歸隱,過與世無爭的生活,就好像世外桃源那種平靜生活,不知你是否會跟我同往?”

惠娘陷入沉思,好像在認真思考這個問題,最後搖頭道:“妾身可以,但希望泓兒不要過這種生活。”

“哦。”

沈溪瞬間明白惠娘的心態,道,“你對於塵世間的浮華沒什麼奢求,但希望泓兒能獲得功名,在朝中呼風喚雨,而不是當一個閒人,甚至做個農夫,是吧?”

惠娘想了下,然後認真點頭:“是。”

沈溪跟著頷首:“我明白了,其實我也只是偶發感慨而已,真正到了我現在的位置,誰又會真的願意捨棄榮華富貴,過那種枯燥乏味的生活?那樣人生好像也沒了趣味。”

惠娘大概聽出沈溪只是發牢騷,於是問道:“那老爺,之前您說年後可能會出京城的事,現在怎麼樣了?妾身並非想干涉老爺的正事,只是想知道妾身跟妹妹幾時動身,提前好有個準備。”

沈溪道:“本來以為年後就要走,不過現在看來,大概還需要一段時間,甚至於不需要走了。我自己也有些懶散,出去一趟落不得什麼好,反倒讓自己辛苦,那不如留在京城當個閒人,陪著妻兒老小過安穩日子……這種感覺似乎也很不錯。”

本书作者其他书: 錦衣狀元 大唐楊國舅 再生傳奇之病毒奇緣 勇闖天涯 鐵骨 越境鬼醫
相關推薦:從前滿鎮魂街之外掛人生和美女在荒島求生的日子醉枕香江從阿茲卡班到霍格沃茨從長生界開始縱橫諸天女帝別鬧,我還是個孩子!女帝轉生:我大師兄有聖人之資女帝成神指南開局怒罵女帝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