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言情->國色->章節

68、第 49 章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喜歡上姬辭其實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劉楨與他自小就認識, 誠然自己的靈魂超越身體的年齡, 但在秦末的這幾年,大半都有姬辭的身影。他們三觀吻合,性情相投, 愛好也差不多,姬辭人品沒什麼問題, 當初劉楨一家躲避於山中,他還冒著風險上山來探望, 而不是趁機劃清界限, 是個可同富貴也可共患難的朋友。

這樣一個人,有什麼理由不被喜歡上?

劉楨是真心喜歡姬辭的,縱然這種喜歡還不是愛情。但這些並不要緊, 因為人的一生不僅僅只有愛情, 劉楨和姬辭也都不是為了成天拘泥於情情愛愛的人,他們之間有親情, 也有友情, 還有彼此的喜歡和體諒,這就足夠了。

不過她也很明白,姬辭千好萬好,他還有一個牽絆,那就是姬家。

如果說他們之間有可能遇到阻礙, 那也一定是因為姬家的緣故。

只是她沒想到,在她老爹的勢力逐步擴大,橫阻在兩人之間的家世問題已經不是問題的時候, 竟然會收到姬家這樣的回覆。

傷心欲絕倒不至於,劉楨只是不明白,為什麼姬家人會如此反覆,既然反對,當初又何必默許姬辭送她玉s?

所以她決定見姬辭一面。

還是明媚晴朗的天氣。

天空是澄澈得像湖水一般的藍色,彷彿伸隻手進去都能攪起點漣漪來。

漫山遍野開著淺黃色的,劉楨叫不出名字的野花,從她腳邊一直延伸到山腳下,微風輕輕拂動,吹動嬌嫩的花瓣,也吹亂了鬢間的髮絲。

劉楨發現自己竟然還有心情仔細欣賞眼前的美景,而不是氣急敗壞地質問朝她走來的人。

“阿楨。”姬辭消瘦了不少,眉間也有些憔悴,原本尚有些青澀稚嫩的容顏,現在看上去倒多了幾分成熟。

“你來了。”劉楨淺淺一笑,就像以前無數次那樣。

見了她這樣的笑容,姬辭反而愈發難受。

笑容還是那樣溫和,卻沒了以前的親密,顯得有些疏離。

“我都聽阿母說了。”沒等姬辭想出什麼措辭,劉楨就直截了當地問,“是不是出了什麼事情?”

“是,”姬辭低下頭,指甲都攥進掌心了,傳來絲絲的刺痛,半晌,他抬起頭,“是我對不住你,我們的婚約……就此作罷吧?”

劉楨很冷靜地問道:“這是你深思熟慮之後的決定?你不後悔?我們從小就認識,性情相投,這世上也許沒有比我更與你投契,也沒有比你更與我投契的人,我們本就沒有婚約,但我一直記得你先前和我說過的話,所以你確定要反悔?”

那一瞬間姬辭幾乎要說不了,但是話到舌尖怎麼都吐不出來。

這些天他跟家人抗爭數次無效,痛苦委屈得幾乎要發瘋了,可是那也只是幾乎,溫潤如玉的姬辭做不出什麼放浪形骸的舉動,他只能把痛苦和委屈深深地藏在心底。

他的記憶又回到十多天前,父親忽然將他叫過去,向他宣佈,家裡已經為他訂下一門親事,等明年他滿十五歲,就可以成親了。

當時姬辭直接就懵了,臉上茫然了很長時間,才反應過來:“阿父,我不願意!你明明知道我與阿楨已經約好了的!”

姬然沉下臉色:“約好?約好何事?你們三書六聘了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幾曾輪到小兒自作主張?”

姬辭完全不明白父親的態度為什麼突然會有這麼大的轉變,明明在不久之前,對於他和劉楨的事情,家裡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就連一貫不贊同的祖父也有所軟化,姬辭得知劉遠又得到兩郡的訊息,還為他高興了好一陣,心想這下劉家阿父地位穩固,家裡肯定也不會再反對他與阿楨的婚事了!

但此刻,現實給了他重重一擊。

“阿父,你明明默許的,為何又反悔!”

從小被教導行住坐臥皆要有君子之風的姬辭第一次如此激動。

姬然沉下臉色,根本不欲與他解釋那麼多:“左右是為了姬家好,對你有百利而無一害,你聽從便是了!”

“阿父若毫無道理,我便自去找阿楨!”平日裡事事順從的姬辭執拗道。

姬然被他氣個半死:“你道如今劉遠之勢如何?”

姬辭不知道他為什麼會繞到這上面來,仍是道:“劉郡守坐擁潁川、衡山、南郡三郡之地,若無意外,必將逐鹿天下。”

這兒子總算不是太蠢。姬然冷著臉:“他有什麼資格逐鹿天下?”

姬辭一怔,隨即道:“潁川,衡山……”

姬然見他又要重複先前的話,馬上打斷道:“三郡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你又有何信心,劉遠一定會是最後的勝利者?你道現今除了劉遠之外,還有幾路義軍麼?勝也罷敗也罷,於我們姬家又有什麼好處?總而言之,你與劉氏女的事情,就此作罷,若你執意要娶她,除非你大父與我都死了罷!”

姬辭被粗暴地趕出來,他完全不明白,為什麼祖父和父親會如此不看好劉楨的父親,在他看來,劉楨的父親雖然出身寒戶,但他的勢力一步步穩固壯大,這是有目共睹的,雖然他不願用利益來衡量自己與劉楨之間的感情,可是如果照父祖的眼光來看,娶了劉楨,不也很符合姬家的利益標準嗎?

滿腔憤怒的姬辭第一次拋去了為家人著想的種種顧慮,滿心想要出走去找劉楨,但這個時候,他的母親來了。

姬母聲淚俱下,勸說著姬辭不要固執下去,她道:你的大父和阿父並非毫不講理,實在是因為你二叔父和三叔父如今在項籍跟前已得了重用,為了表示重視,項羽甚至讓楚帝拜他們為上卿。假如章邯勝了項籍,那自不必說,他下一個目標肯定就是劉遠,姬家怎麼也不能讓你這唯一的血脈去送死!假如項籍勝了章邯,那他也不可能容忍劉遠佔據這麼大的地盤又不肯聽從楚帝的調令,而你阿父早就看出劉遠不是個甘於屈居人下的,所以不管他們是勝是敗,最後倒黴的總是我們姬家!你二叔和三叔已經摺進去了,他們險中求富貴,求仁得仁,那也是他們的選擇,你阿父阻止不了,可是這樣一來,姬家就只剩你一個了,難道你忍心讓四百年的姬家血脈就此斷絕在你身上嗎!就算你不為自己想想,也不能不為父母考慮!

姬辭可以跟父親抗爭,卻無法抵擋母親的眼淚和這樣的理由,他整整枯坐了一夜,腦海裡不斷地回放自己跟劉楨從初識開始的一幕幕。

最後,他決定妥協。

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家族。

所以他在聽到劉楨問他後不後悔的時候,他已經可以很平靜地回答道:“是,我想好了,阿楨,對不住。”

劉楨竟然笑了:“阿辭,你曾說過,你必不負我。”

姬辭眨了眨眼,眨去眼角的酸澀:“對不住,是我負了你。”

劉楨點點頭,平靜道:“我也說過,你若不負我,我定不相負,如今你既然已經後悔了,那約定就作罷,從今往後,莫要再提了。”

她將那枚玉s拿出來,遞給姬辭。

“此物還你,也算善始善終。”

兩人好聚好散,平靜告別,甚至連想象中抱頭痛哭,依依惜別的場面也沒有,劉楨甚至一路哼著歌回到郡守府,被劉遠和張氏問到也是滿臉若無其事,結果一回到自己屋子裡,還是忍不住抱著桂香哭了一場,然後帶著點說不清道不明的鬱悶沉沉睡去。

……好吧,就當是紀念自己終將逝去的初戀。

劉遠這邊,他稱王的事情又一次被擺上了檯面。

不過這一次,就連宋諧也贊成劉遠稱王的決定。

因為他覺得劉遠現在稱王有幾個好處:

一者劉遠如今已經不止擁有潁川一郡,卻依然以“潁川郡守”自稱,顯得有點不倫不類,稱王之後,名正言順,有利於樹立自己的招牌,也讓更多人來投奔他。

二者就算此時稱王,正忙著跟項羽打仗的章邯也顧不上來收拾劉遠,所以正是大好時機。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劉遠早有稱王的念頭,只是礙於宋諧與安正的反對,他才勉強按捺下自己的慾望,現在被宋諧等人一勸,又有點心癢癢起來。

於是他命眾人開始討論尊號,準備挑個最好最合適的來用。

訊息一傳出去,這下可就熱鬧了。

拋開宋諧安正這些人不談,那諸多想要討好巴結劉遠的人,也都紛紛上表,恨不得把全天下的溢美之詞都堆疊起來給他用,原本只需要一個字的尊號,竟然有人想出一個多達六個字的尊號,叫什麼大成文武韓王,彷彿字越多就越能體現劉遠的英明神武似的,差點沒把劉楨笑破肚皮。

彼時她早已從失戀的小小打擊中恢復過來,跟姬辭的事情過去不久之後,張氏還很高興地告訴她,有幾戶頗有名望的人家有意跟劉家結親,正旁敲側擊地打聽劉家的意向,這其中就有郭家——郭家想為郭質求娶劉楨。

甭管郭質好不好,劉楨眼下都沒那份心思了,之前答應姬辭,也是因為兩人從小相處到大,足夠知根知底,現在煮熟的鴨子已經飛了,她還急個啥呢?所以劉楨只對張氏道自己年紀尚幼,不急於一時,張氏只當她傷心過頭,雖有些可惜,又勸了劉楨幾次,見她無意也就暫且作罷了,左右正如劉楨所說,她年紀尚幼,根本無需著急。

說回眼前的尊號之事,除了不靠譜的,當然也有靠譜一點的。比如說潁川是劉遠的起兵之地,為圖吉利,有人就建議叫“潁川王”,也有人認為陽翟舊屬韓地,可以沿襲“韓王”之稱,也有利於招攬人才,甚至還有人翻出《尚書》與《周禮》這樣的古籍來引經據典,覺得上古有九州,潁川之地古屬豫州,所以可稱“豫王”。

不過還沒等劉遠從這些五花八門的建議裡挑出一個中意的,鉅鹿那邊就接二連三地,傳來令人震撼的訊息。

先是英布與蒲氏受項羽差遣,先行渡過黃河之後與秦軍首戰告捷,大大提振了士氣。緊接著,項羽破釜沉舟,率餘軍渡河之後又大敗王離,殺死蘇角,逼得秦將涉間自焚而死。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昔日魏咎也被秦軍逼得城破自焚,今日風水輪流轉,又輪到秦人頭上了,可見戰場無常勢,生死也無定數,今日的勝利者,轉眼很可能就成為明日的失敗者。

劉遠他們離主戰場頗遠,也沒有參與響應支援項羽大軍的行動,無緣得見戰役的激烈程度,但即使是從信使的隻言片語裡,也不難想象這場戰爭的慘烈。

此時秦軍已經潰敗大半,章邯連忙派司馬欣前往咸陽請示,心想就算求援不成,能撤退也好,那起碼也能保住部分實力,結果胡亥的豬隊友趙高竟然不肯見,不僅不見,反而還透露出對章邯的猜疑,想要把司馬欣給扣留下來。

司馬欣嚇得趕緊跑回章邯那裡,勸他不要給秦廷賣命了,說現在根本就不是秦君說了算,而是趙高這個閹人在把持朝政,你就算打贏了,回去說不定也要受罰,更別說打敗,還不如向項羽投降算了。

此時項羽那邊的人也來勸降,章邯見大勢已去,又想到白起,蒙恬那些前輩們的悲慘遭遇,終於決定向項羽投降,加入義軍的行列。

經此一役,天下震動。

章邯這支隊伍,原本就是秦人最精銳的隊伍,結果幾十萬大軍,轉眼就投入項羽的陣營,再加上項羽原來的部屬,簡直可以稱霸諸路義軍了。

項羽這一方陣營參戰的人很多,基本上附近的各路義軍都去了,但起初大家並不看好這場會戰,加上各人有心保存實力,很難談得上齊心協力,等到眼看項羽佔了上風了,各路義軍這才紛紛圍上去,棒打落水狗,當然不能說他們起的作用不大,不過如果沒有項羽這根主心骨在,只怕盟軍早就四分五裂,因此鉅鹿一戰之後,項羽的地位已經凌然於諸路諸侯之上,其他人在項羽面前也低了半個頭,項霸王的地位就此確定下來。

至於劉遠,雖然他佔據了三郡,也沒有參加圍殲秦軍的戰役,看上去好像很佔便宜,但實際上,別說現在大半兵力都被許眾芳帶去打南陽,就算沒有,劉遠也難以跟項羽的聲勢實力相匹敵,所以為了示好,戰爭一結束,他就第一時間派安正給楚帝和項羽送去厚禮,以示祝賀。

但跟著安正回來的,還有一位楚使和一份詔書。

“封、王、割、地?”

郡守府內,劉遠面無表情地看著手中書簡,一字一頓地重複。

安正苦笑,“我是真沒料到,楚帝會來這麼一手!”

大戰之後必有大賞,這都是正常的流程,也是上位者收攏人心的手段。

把章邯那幾十萬大軍打敗之後,秦朝基本就沒什麼像樣的軍隊了,可以說已經勝利了一半,更何況項羽為防夜長夢多,做了一件和當年白起差不多的事情,將那投降的二十萬秦兵悉數坑殺,如此一來,秦人聞風喪膽,更加提不起戰意了,咸陽雖還未攻下,可也指日可待了。

歷史上,原本應該是大家一起殺到咸陽,把秦朝滅了,然後才會開始分地盤,但是現在,既定的軌道又一次拐了個彎,分封諸侯的事情提前了,而且由於沒了劉邦,董翳也被殺了,陽翟又被劉遠佔了,原來的十八路諸侯重新進行大洗牌,楚帝依照項羽的提議,就開始進行王位大派送。

原先有人佔著的地盤,如果你實力夠強橫,又對項羽忠心,好,那就正式冊封給你吧;原先沒主的地盤,項羽先看自己需不需要,能不能吞下,如果不能,那就封給跟自己交情好,又忠心的諸侯;那些已經有主的地盤,但是對方又不是很好控制的,項羽就會要求他讓出來,分配給其他實力有點弱小的人,以平衡各方勢力。

劉遠一口氣佔了三郡,當然也不能放過,正好安正去為楚帝慶賀,楚帝就下了一道詔令,順便讓楚使跟著安正回來頒佈。

詔令很簡單,只說兩件事,一是將劉遠冊封為豫王,二是希望劉遠將潁川郡讓出來給英布。

楚使傳達的理由也很冠冕堂皇,他說道,劉郡守,你現在已經據有三郡,連南陽郡也很快就要落入囊中,盟軍起義,最初也是為了推翻暴秦,讓大家也有好日子過,現在你土地太多了,管理不過來,理應讓別的盟友來幫你分一分憂,將來你拿下南陽郡,陛下自然不會再過問的。

這道詔令現在到了劉遠手裡,劉遠別說高興,簡直都快要被氣死了!

劉遠原本就是打算自立為王的,如果現在接受了楚帝的冊封,就意味著他接受成為楚帝臣子的事實,當然也要屈居於項羽之下,讓地就更不必說了,劉遠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地盤,結果現在人家一道詔令過來,就要他讓出去,劉遠是怎麼都不甘心的,但是項羽現在剛剛打敗秦軍,正是聲勢如日中天的時候,實力也在劉遠之上,只要劉遠還不想冒著被大家討伐的危險,就不能明著反對項羽。

沒錯,楚帝現在名義上是各路諸侯之首,實際上誰不知道他只是個傀儡,所有命令都出自於項羽。

可以想見,項羽借楚帝之手發出這道詔令,本意還是為了試探劉遠,試探他究竟有沒有反心,如果有,那就趁早滅了,如果劉遠願意接受冊封,又把潁川郡讓出來,其歸順之心就不必懷疑了。

劉楨本著史書上對項羽的固有印象,認為項羽本人絕對出不了這麼缺損的主意,這說明他身邊有人在指點。

但不管有沒有人指點,現在都不關劉遠的事情,擺在他面前的是一個難題:這道詔令,是接,還是不接?

本书作者其他书: 北斗 參商 天下 潛龍在淵(探險文) 千秋 天之驕女 成化十四年 無雙
相關推薦:萌寵糖心,傲嬌惡魔小糖豆無上超腦系統科技玄幻:我是絕世大佬三國之野戰無雙網遊之百戰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