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國風守藝人從木偶戲開始->章節

第二十五章 京胡聖手王文鶴(求收藏,求推薦)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林牧聽的認真,於智魁也樂得給他講述這些京劇界的掌故。

於智魁忽然問道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

“林牧,你說,教人開蒙,應該用什麼流派呢?”

這個問題,一下子把林牧給問住了。

畢竟他只學習了兩年多的京劇,對於京劇老生的其他流派並不是很瞭解。

看到林牧回答不上來,於智魁也沒有繼續發問,而是自顧自的說道,

“從前後三鼎甲到譚鑫培,再到餘叔巖,唱腔裡直腔直調越來越少,凋琢則是越來越多,但是為人開蒙,必然先要教授最規範大方的唱腔方式,而至於說技巧,可以在以後的登臺表演中慢慢的實踐摸索。”

“譚派之後,繼承最多的自然就是餘派,餘派可以說是譚派的嫡傳,比之譚富英的新譚派,更加的正宗。”

“不過,餘派,馬派,言派,新譚派,奚派,這些流派,太多的技巧,太多的凋琢,反而不適合去給學生開蒙。”

“所以,我們楊派現在才有了如今的地位,就是因為我們的唱腔適合為大多數的老生演員開蒙!”

“至於為什麼我會說楊派是京劇老生的正統,就是因為京劇老生從前三鼎甲到後三鼎甲,譚鑫培一統了老生之後,餘派就是他的嫡系傳人,而繼承餘派最多的流派,就是我們楊派!”

林牧聽到這話之後,有點發愣。

確實,楊寶森確實是宗的餘派,但是,餘叔巖並沒有收楊寶森為徒,這個繼承的說法,多少有點不合時宜吧!

於智魁則是哈哈大笑,說道,“餘叔巖先生雖然沒有收楊寶森先生為徒,但是,我說兩個細節,你就知道為什麼我說楊派是繼承餘派最多的流派了!”

“第一,當初餘叔巖先生從舞臺退隱之後,家裡的電臺放京劇,只聽冬皇和楊寶森,餘子一概不論,可見餘叔巖對楊寶森的推許!”

“第二,1950年楊寶森先生赴港,那個時候,楊三爺的嗓音大好,有本錢和力氣,留下了一批錄音,實為上上精品,幾乎和餘派一般無二,可見楊三爺花了多少心思在餘派上!”

最後,於魁智一臉鄭重其事的說道,“試問三爺沿著譚餘這一脈大路一絲不苟的前進,後生學鬚生者,能不追慕麼?”

“到如今大多數的老生學習楊派,雖然有楊派對嗓音條件要求不高的因素在裡面,但難道就不是因為三爺的東西最為規矩大方麼?”

“在那十年結束之後,傳統戲復甦,而後四大鬚生全部駕鶴之後,他們的傳人還有多少?”

“譚派除了自家之外,只剩下高寶賢寥寥數人,而馬派也只剩下馬溫如先生當年任BJ戲校校長帶出來的張學津和安雲武幾個,而奚派也就落在了李伯培和不是演員的歐陽中石的身上。”

“和這三派相比,我們楊派因其在後輩中的影響,自然爆發,取得了壓倒性的地位,這也是譚餘一路發展到楊派的必然結果。”

經過於智魁先生一番鞭辟入裡的分析,林牧頓時恍然大悟。

這就是京劇發展的必然結果。

雖然於智魁先生有刻意抬高楊派的意思,但是目前楊派一家獨大,確實是母庸置疑的事情。

在林牧的睡夢中,他不但聽了楊寶森先生好幾出經典的唱段,而且還被楊寶森先生手把手的教授了一些楊派的私淑功夫,這些東西,應該都是早就已經失傳的玩意了!

這一夜,林牧睡得特別的香!

第二天一早,林牧的生物鐘準時把他叫醒。

林牧坐在床上,仔細的回憶著昨天夜裡在睡夢中祖師爺楊寶森的諄諄教誨,感覺到真的是受益匪淺。

以往的時候,一些唱戲中的小節骨眼,楊寶森先生都非常細心的為林牧做了指導。

這種貼心的一對一的專業輔導,就算是當初楊寶森的徒弟們,都未必能夠有這樣的榮幸。

換上一身乾淨的衣服,林牧就離開了出租屋,向著學校趕去。

華夏戲曲學院是華夏第一所戲曲學校,也是迄今為止全國唯一一所獨立建制的培養戲曲藝術高階專門人才的大學,是中國戲曲教育的最高學府。

林牧所在的京劇系則是華夏戲曲學院最大的院系。

一年前,於智魁先生受邀來到華夏戲曲學院,擔任了華夏戲曲學院的總監,京劇系主任。

林牧也是在那個時候,進入到於智魁先生的眼中,成為他的記名弟子。

林牧到了學校之後,直接趕到了練功房。

走進練功房,林牧只看到一個頭髮有些花白的老人正坐在一把椅子上,認真的擺弄著他手中的胡琴。

林牧趕緊快步走過去,笑眯眯的說道,“王老,早上好啊!”

王文鶴抬頭看了一眼林牧,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說道,“林牧啊,每次你都是第一個到!”

林牧笑呵呵的說道,“對了,王老,趁著他們還沒來,你幫我調調嗓子!”

王文鶴點了點頭,說道,“行,還是老規矩嗎?”

林牧點了點頭。

王文鶴從一旁的琴盒裡拿出來一塊氈子,放在自己的大腿上,然後將胡琴的琴筒放在上面,左手扶著琴絃,右手的琴弓輕輕的拉動了幾下,調好了琴聲,衝著林牧點了點頭。

一段導板的琴聲響起,林牧擺好架勢,開口唱道,

“昔日有個三大賢……”

“劉關張結義在桃園……”

“弟兄們徐州曾失散……”

“古城相逢又團圓……”

這一段《珠簾寨》的“三大賢”是林牧最喜歡的唱段之一,每次吊嗓子,第一段必唱這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因為這一段中,有導板,原版,還有流水,唱起來朗朗上口,很適合開嗓子。

王文鶴作為京劇系的老琴師,每天早上都會來給京劇系的學生們操琴吊嗓子,對於林牧這個孩子,他是打心眼裡喜歡。

因為王文鶴的師父名字叫做楊寶忠。

楊寶忠是著名的京胡聖手,而且他還是楊派祖師爺楊寶森的堂兄。

王文鶴18歲的時候,就已經成為了華夏京劇學院最年輕的京胡、京二胡和演唱教師。

如今80歲高齡的王文鶴,依舊是每天都會來到這裡,為京劇系的學生們操琴吊嗓子。

相關推薦:諸天萬界之典獄長哎,人王我有一座監獄重生2006我只想當混子方向:監獄長司機日記學神去哪兒變身冷淡女學神學神從無限就職開始我真的只想當一個學神啊師兄給你開個光